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局麻下腹腔置管灌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将我院96例SAP患者随机分成灌洗组、保守组,各48例,分别于早期局部麻醉下腹腔置管配合乌司他丁灌洗治疗、保守治疗。结果灌洗组治愈率79.17%明显高于保守组4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洗组出现并发症5例(10.42%)明显低于保守组13例(27.08%)死亡率分别2.08%、10.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洗组治疗后腹水淀粉酶、血清淀粉酶水平均显著下降幅度明显高于保守组,且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各项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P患者采用早期局麻下腹腔置管配合乌司他丁灌洗治疗,可显著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经皮腹膜后穿刺置管引流(Percutaneous retroperitoneal catheter drainage,PRCD)联合腹腔穿刺引流(Abdominal paracentesis drainage,APD)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03 月至 2022 年 09 月期间本院急诊科诊治的 92 例SAP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单纯PRCD,49 例)和研究组(PRCD联合APD,43 例).治疗前、治疗后(48~72 h)分别采用酶速率法、血液分析仪计数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两组血淀粉酶、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同时记录两组治疗情况、临床相关指标以及感染情况.结果:研究组的血淀粉酶、WBC、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体温恢复正常、抗生素使用及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多器官功能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PRCD与APD联合可有效改善SAP患者的预后,不增加其感染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床旁超声引导下幽门定位的可行性及其在危重症患者鼻空肠管置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30例需肠内营养的危重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床旁超声引导组(15例)和盲插组(15例),床旁超声引导组行床旁超声引导下鼻空肠管的置管,盲插组行床旁盲插法鼻空肠管置入。观察床旁超声引导下幽门定位情况及两组患者鼻空肠管置管时间、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和医疗费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APACHE II评分、诊断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到达胃部时间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床旁超声引导组通过幽门时间明显低于盲插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床旁超声引导组医疗费用明显少于盲插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床旁超声引导下鼻空肠管的置入明显优于盲插法,在置管过程中结合床旁超声可准确定位幽门位置,实时监测导管头端位置,精确了解导管头端和幽门的相对位置,对缩短耗时,减少费用,提高幽门通过率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治疗妊娠期合并肛周脓肿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患肛周脓肿的孕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对照组采用局麻下切开引流。术后2组患者口服抗生素,生理盐水和0.2%甲硝唑冲洗脓腔(1次/天),高锰酸钾坐浴(3次/天),直至体温正常,局部症状恢复。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肛门括约肌功能、超声诊断符合率、住院时间、复发率、母体及胎儿健康状况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脓肿复发率及肛瘘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有效率高达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满意度高达100%,高于对照组的96%(P0.05);观察组术后恢复普遍较好,无严重功能障碍,肛门情况较对照组明显较好(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治疗妊娠期合并肛周脓肿可使手术更加顺利,减少患者痛苦,对患者及胎儿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CD)策略对急性胰腺炎合并坏死感染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经PCD治疗的70例急性胰腺炎(AP)合并坏死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规组(n=35)和改良组(n=35)。2组患者首次PCD的指征和原则相同,但后续引流效果不佳时的处理策略不同:常规组仅采取1次调整引流管位置或重新置管的措施,再引流效果仍不佳者直接改行清创引流(经腹腔镜、肾镜或开腹手术);改良组采用早期、多次、多处调整引流管或逐级更换大孔径引流管的措施,直至无效改行清创引流。对比2组患者PCD次数、引流管最大孔径、引流总天数、胰腺坏死清创引流术干预率、首次PCD引流后住院天数、ICU再入住率、再次住院率、并发症和死亡情况。结果改良组接受PCD总次数、最终放置引流管的最大孔径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或P0.01),改良组前两次PCD时间间隔显著短于常规组(P0.01),但2组引流总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PCD后需要接受手术清创干预的比例和再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比例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引流总天数、首次PCD引流后住院天数、ICU再入住率、再次住院率、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指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P合并坏死感染经PCD引流效果不佳时,通过早期、多次、多处调整引流管或逐渐更换大孔径引流这一改良的积极PCD策略,可以降低再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和需要接受胰腺坏死清创引流的比例,且并不增加相关并发症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96例SAP住院患者,其中男性70例,女性26例;年龄21~65岁。46例按照胰腺炎诊疗常规给予综合治疗(对照组),50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CBP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血液净化前、血液净化72 h后生命体征、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和血浆炎性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及28 d死亡率。结果治疗72 h后,两组患者发热、心动过速、呼吸窘迫等症状明显好转,生命体征明显趋于稳定,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及血浆炎性介质水平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及血浆炎性介质水平在相同时间点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28 d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2±1.6)d vs(5.7±1.4)d、(6.6±1.7)d vs(8.1±2.1)d、6.00%vs19.57%],说明临床转归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BP治疗能有效清除炎性介质,缓解临床症状,改善预后,有望成为SAP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探讨在超声介入下经皮肝脏穿刺置管引流术对肝脓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2月期间行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并与2007年4月-2008年7月期间在我院行剖腹置管引流(对照组)治疗肝脓肿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对比研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WBC恢复正常的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费用等,并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治愈例数及并发症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WBC和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明显较短,平均住院时间也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也相对较少,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愈率为100%,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对照组患者临床治愈率为82.60%,并发症发生率为26.10%,两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不仅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而且对患者创伤小,帮助患者缩短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也相应减少,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应用CT定位穿刺置管引流技术对患有细菌性肝脓肿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患有细菌性肝脓肿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5例。采用常规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CT定位穿刺置管引流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细菌性肝脓肿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肝脓肿完全消失时间和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CT定位穿刺置管引流技术对患有细菌性肝脓肿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右侧颈内静脉穿刺术在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116例肾衰竭患者,其中男性79例,女性37例;年龄35~62岁,平均年龄54.54岁。根据不同穿刺方法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男性39例,女性19例;年龄35~62岁,平均年龄53.43岁。观察组男性40例,女性18例;年龄36~61岁,平均年龄54.86岁。对照组采用盲法定位法,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穿刺,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情况(术中穿刺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和置管成功率)。比较两组置管感染情况、舒适度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第1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vs 71%;χ~2=12.889,P 0.01),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7.16±0.99) min vs (11.75±1.54) min](t=19.094, P 0.01)。对照组术后感染患者多于观察组(6.9%vs 1.7%;χ~2=5.902,P 0.05)。对照组误伤颈动脉6例,神经损伤4例,局部血管气肿5例,血胸、气胸4例;观察组局部血管气肿1例。对照组发生误伤颈动脉、神经损伤和血胸、气胸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χ~2=6.327、4.143、4.143,P 0.05)。对照组舒适度评分显著低于观察组[(66.43±6.43)分vs (84.32±8.43)分](t=-12.851,P 0.05)。结论在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采用超声引导下右侧颈内静脉穿刺术可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感染和并发症发生,具有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血液灌流(HP)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滤过(CVVH)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HL-SAP)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HL-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对照组(对照组,n=18),行胰腺炎一般常规治疗;HP联合CVVH治疗组(HP+CVVH组,n=20),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HP联合CVVH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急性病理生理评分(APACHE II)、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以及禁食时间、血脂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ICU住院时间、死亡率等指标的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入住重症监护室(ICU)时(治疗前)APACHEII、TG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ICU时(治疗后)两组以上指标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HP+CVVH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HP+CVVH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TG恢复正常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和禁食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HP联合CVVH是治疗HL-SAP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子痫前期孕妇肾动脉血流参数变化的意义。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100例正常妊娠妇女为对照组,选取经临床确诊的116例子痫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病情分为轻度子痫前期60例,重度子痫前期56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各组孕妇肾门处肾动脉主干及肾叶间动脉(IRA)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末期最低流速(Vd)、上升加速度(AC)、阻力指数(RI)。结果与对照组及轻度子痫前期组比较,重度子痫前期组肾门处及肾内叶间动脉血流参数Vs、RI、AC均明显升高(P〈0.01),Vd明显下降(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轻度子痫前期组与对照组比较,其肾门处及肾内叶间动脉各项血流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肾门处及肾内叶间动脉收缩期流速明显升高,阻力增大,而舒张期流速明显减低,彩色多普勒超声无创、可重复性好,能较准确检测子痫前期患者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大黄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大黄联合应用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中细胞因子IL-6、IL-8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来自本院住院的患者(57例)分成标准的常规治疗组(18例)、乌司他丁治疗组(19例)及乌司他丁+大黄治疗组(20例),将本院门诊体检的健康者(16例)作为空白对照。采用放射免疫学法测定其外周血清中IL-6、IL-8水平,并评价各治疗组的病死率、治疗有效率、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上述细胞因子在患者血清中水平明显升高,经治疗5d后,存活者各组的上述细胞因子水平下降,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黄联用乌司他丁治疗后存活者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较其它两组缩短,治疗有效率增高(P〈0.05),但3种治疗方法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体细胞因子IL-6、IL-8水平迅速下降,较常规治疗及乌司他丁治疗组下降水平更明显,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大黄联用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血清对氧磷脂酶-1(PON-1)、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及其在内异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测定45例内异症患者和20例对照组血清PON-1、MDA的含量,分析PON-1活性与内异症的关系。结果内异症患者血清PON-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MD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内异症患者PON-1水平重度组明显低于轻度组(P〈0.05),其血清水平与病情程度成负相关(r=-0.544,P〈0.01)。结论内异症患者PON-1水平明显升高,并随疾病的严重程度而降低,可能在内异症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2(GLP-2)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小鼠肠黏膜免疫屏障的影响。方法健康雌性BALB/C小鼠60只,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 NC组)、SAP组和GLP-2治疗组( GLP组),每组20只。 SAP组、GLP-2组采用腹腔分次注射大剂量L-精氨酸方法制备SAP模型。观察SAP小鼠血和腹水淀粉酶及肠黏膜CD3+、CD4+、CD8+淋巴细胞和IgA λ链的改变,应用GLP-2治疗后观察上述指标的改变。结果 SAP 组小鼠血和腹水淀粉酶值分别为(1260.93±58.99)U/L和(389.33±30.31) U/L,均高于 NC组和 GLP-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免疫组化法检测SAP组小鼠肠黏膜CD3+、CD4+、CD8+淋巴细胞和IgA λ链的表达分别为(19.57±6.56)个/HP、(5.49±2.97)个/HP、(2.96±1.22)个/HP、(6.20±3.22)个/HP,低于NC组和GLP-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GLP-2治疗组与NC组比较,CD4+淋巴细胞和IgAλ链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GLP-2能够提高SAP小鼠肠黏膜CD3+、CD4+、CD8+淋巴细胞和IgA λ链的表达,对肠黏膜免疫屏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血清及胎盘中的表达,探讨二者的关系及其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方法(1)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0例子痫前期患者(子痫前期组,其中轻度子痫前期20例、重度子痫前期10例)及15例正常晚期妊娠孕妇(对照组)的血清中IGF-Ⅱ及MMP-9的水平。(2)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孕妇胎盘组织中IGF-Ⅱ及MMP-9的表达,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比较。结果(1)子痫前期组血清IGF-Ⅱ及MMP-9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1)。(2)IGF-Ⅱ及MMP-9在子痫前期组胎盘中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1)。(3)子痫前期组患者血清及胎盘组织中IGF-Ⅱ水平分别与相应部位的MMP-9水平呈正相关(r=0.379,P〈0.05;r=0.442,P〈0.05)。结论孕妇血清及胎盘组织中IGF-Ⅱ、MMP-9水平变化与子痫前期发病及病情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58例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GM1,n=30)和对照组(胞二磷胆碱,n=28)。两组分别在生后第2天、15天、28天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能力测定(NBNA)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BAEP)。结果治疗前两组NBNA评分及BAEP异常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GM1组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0.01);BAEP异常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GM1治疗中、重度新生儿H IE疗效理想;NB-NA及BAEP可作为GM1治疗新生儿HIE疗效评价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两种SD大鼠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两种SD大鼠多囊卵巢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建模效果。方法建立两种PCOS动物模型。观察各组大鼠卵巢形态学、性激素及空腹血糖和胰岛素的变化。结果DHEA建模组大鼠的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CG建模组大鼠卵巢重量和体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建模组大鼠卵巢卵泡多呈囊性扩张,颗粒细胞层数减少,卵泡膜细胞、间质细胞增生。两建模组大鼠血清T、FINS、FBG和HOMA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HEA建模组LH水平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hCG建模组大鼠血清LH、LH/FSH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HEA建模组FS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hCG诱导SD幼年雌性大鼠出现了与PCOS患者极为相似的卵巢病理改变及LH、雄激素水平升高和胰岛素抵抗等典型内分泌变化,其建模效果优于DHEA。  相似文献   

18.
大肠癌患者个性行为特征及心理社会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个性行为特征,情绪状态和生活事件等心理社会因素对大肠癌患者的影响,为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完善综合诊治方案。方法采用C型行为量表、自评抑郁量表(SDS)和生活事件量表(LES)分别对经临床病理诊断的大肠癌患者150例(病例组)和健康正常人(对照组)进行评定。结果C型行为量表评定结果显示,病例组在焦虑,抑郁,愤怒(向内)理智和控制上的得分高于对照组,在愤怒(向外)和社会支持上的得分低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0.01)。SDS结果袁明,病例组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1)。LES结果显示,病例纽的正性生活事件总分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负性生活事件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主成分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型行为中焦虑、抑郁、愤怒、愤怒向内、理智、控制、经历过多的负性生活事件与大肠癌的发生有联系。结论大肠癌患者具有浓厚的C型行为,具有较高的抑郁情绪发生率和经历过多的负性生活事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重型乙型肝炎前期(以下简称重肝前期)患者外周血免疫活性细胞的特点.方法 选取重肝前期患者4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5例,健康志愿者2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3+/CD4+、CD3 +/CD8+、CD4 +/CD25 +/CD45+等亚群表达百分比,计算各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慢性乙肝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重肝前期组CD3+T细胞、CD8+T细胞、CD4+ 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的绝对值均明显下降(P<0.01或P<0.05);重肝前期组CD4+T细胞绝对值与慢性乙肝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D4+T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慢性乙肝组(P<0.05).此外,CD4 +/CD8+比值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重肝前期组显著高于慢性乙肝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重型乙型肝炎前期存在一定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其特征为CD4+T细胞占优势,CD8+T细胞和CD4+ CD25+ Tregs绝对值下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观察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对大鼠慢性创面血流变化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探讨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对慢性创面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10~12周龄健康SD大鼠20只,进行慢性溃疡造模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连续进行5 d创面治疗,实验组采用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溶液纱布换药治疗.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测系统对两组分别进行正常皮肤、治疗0 d创面及5 d治疗期间每天1次创面血流灌注量测量,进行两组正常对照和治疗0 d血流的组间、组内比较,比较治疗期间两组创面血流变化.每日大体观察两组创面愈合状况.5 d治疗期结束后对两组大鼠创面周围组织取材,免疫组化法测定缺氧诱导因子的表达,比较两组表达差异.结果 两组治疗0 d创面血流灌注量均比同组正常对照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治疗0 d创面血流灌注量、正常对照血流灌注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创面血流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处理效应与时间效应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期创面血流灌注均有随时间增加的趋势,但实验组增加的趋势比对照组更为明显,处理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各个治疗时点的创面血流灌注值均较对照组高,实验组HIF1-α表达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比常规换药能更迅速地改善创面血流及氧代谢,为慢性创面愈合提供良好的血流及氧代谢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