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用昆明大鼠经静脉注射家兔白细胞致热原(LP)或内毒素(ET),分别复制发热模型。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了LP和ET发热动物中枢不同脑区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N)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1)大鼠LP双相热各时相其下丘脑组织β-EN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发热间歇期和体温恢复期β-EN含量高于发热时相(P<0.05)。中脑β-EN含量在发热第一时相高于对照组。皮质β-EN含量无显著变化。(2)大鼠ET发热高峰期下丘脑组织β-EN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中脑区β-EN含量无显著变化。作者认为,大鼠LP和ET发热时中枢内,特别是下丘脑内β-EN含量升高与LP和ET的致热作用有关。并推测β-EN含量升高变化可能在限制发热过程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用粗制家兔内生致热原(EP),给大鼠静脉注射复制双相热模型。通过放射免疫测定方法(RIA)观察了大鼠EP双相热各期不同脑(下丘脑,中脑,皮质)组织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NT)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EP所致大鼠双相热各期下丘脑组织NT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中脑组织,在发热间歇期和发热第二时相NT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皮质NT含量在发热第一时相高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分子生物学和放射免疫测定方法,观察了老年前期雌性大鼠下丘脑、垂体和血浆中内阿片肽含量及下丘脑内阿片肽基因表达的变化。与5月龄青年大鼠比较,18月龄雌性大鼠下丘脑和血浆β-EP、L-ENK、Dy-nA含量减少,垂体β-EP、L-ENK含量升高,DynA含量降低(P〈0.05 ̄0.01)。下丘脑POMC基因和proenkephalin基因mRNA水平明显低于青年大鼠(P〈0.05)。结果提示,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采用放射免疫学方法,观测了大鼠在不同寒冷条件下血浆,垂体,下丘脑中β-EP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血浆,垂体,下丘脑中β-EP含量在冷刺激过程中总的趋势表现为升高,但Ⅱ组垂体中β-EP含量下降(P<0.05),且下丘脑中β-EP含量明显升高(P<0.001)。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采用放射免疫学方法,观测了大鼠在不同寒冷条件下血浆、垂体、下丘脑中β-EP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血浆、垂体、下丘脑中β-EP含量在冷刺激过程中总的趋势表现为升高,但Ⅱ组垂体中β-EP含量下降(P<0.05),且下丘脑中β-EP含量明显升高(P<0.001)。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放射免疫分析(radioimmunoassay,RIA)方法检测4,8和25Gy_60CoY射线照射后大鼠下丘脑和垂体内亮脑啡肽(leucine-eukephalin,L-ENK)含量的变化。发现8Gy照射后24和72小时下丘脑L-ENK含量分别为138.23±18.32pg/mg和210.68±28.99pg/mg,前者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77.92±24.68pg/mg)(P<0.01),后者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5Gy照射后24和48小时下丘脑L-ENK含量分别为131.65±10.64pg±mg和152.66±14.07pg/mg,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前者P<0.01,后者P<0.05)。25Gy照射后48小时垂体L-ENK含量为96.37±15.74pg/mg,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21.41±1.94pg/mg)(P<0.0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退饮解热机制。方法:建立家兔LP 发热模型,观察抗退饮灌胃对家兔体温的影响和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腹 中隔AVP 含量及下丘脑cAMP 含量的变化。结果:(1) 抗退饮灌胃+ 静注LP 组的△T 为(0-51 ±0-25) ℃、中隔区AVP 含量为(11-95 ±4-52) pgmg 、下丘脑cAMP 含量为(0-913 ±0-450) pmolmg 、分别低于NS 灌胃+ 静注LP 组的△T(1-18 ±0-27) ℃、中隔区AVP 含量(22-37 ±3-58) pgmg 、下丘脑cAMP 含量(1-562 ±0-360) pmolmg( P<0-01) 。(2) 中隔区AVP 含量变化与体温变化呈明显正相关(r = 0-782 ,P< 0-01) 。结论:抗退饮解热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下丘脑cAMP 含量升高,同时促进腹中隔AVP 释放两种途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精氨酸加压素在内毒素热限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本文观察了家兔静脉注射不同剂量ET后中隔区,下丘脑组织及血浆中AVP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在ET发热过程中,中隔区,下丘脑及血浆AVP含量均显著增多(P<0.01);ET发热达热限时,体温不再升高,中隔区与血浆AVP含量也不再增多,且中隔区及血浆AVP含量变化与体温变化呈明显正相关(r=0.984,0.05<P<0.01;r=0.994,P<0.01);此时,下丘脑升高的AVP含量开始下降(P0。  相似文献   

9.
用免疫细胞化学PAP法和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下丘脑弓状核β-内啡肽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变化进行半定量研究。结果发现;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的下丘脑弓状核内β-END阳性细胞数量增加,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单位剖面弓状核内,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9.1±5.1和15.5±4.2个。计算机图象分析其阳性细胞的积分光密度,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0.11446±0.0513和0.08330±0.0416,经统计学处理,两组之间阳性细胞和IOD都具有显著差异(P<0.05)。本文提示:下丘脑弓状核内β-END样阳性神经元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或调控过程可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用精制大肠杆菌内毒素(endotoxin,ET)给家兔静脉注射,复制发热模型。通过放射性免疫测定方法(RIA)观察了发热及电针退热家兔脑脊液中神经降压素(nurotensin,NT),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P物质(substanceP,SP)和血浆中NT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电针家兔“百会穴”对ET所致发热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发热和电针抑制发热时家兔脑脊液(c.s.f.)和血浆中NT、SS、SP含量也有明显变化。发热组动物c.s.f.中NT、SS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电针组动物c.s.f.中NT、SP含量不仅高于对照组,而且高于发热组(P<0.05)。SS含量低于对照组和发热组(P<0.01,P<0.05)。血浆NT含量,发热组低于对照组(P<0.05),电针组高于对照组(P<0.01)。作者认为,家兔c.s.f.中NT、SS和SP及血浆中NT含量变化与ET的致热作用有关。电针退热时家兔c.s.f.中NT、SS、SP含量变化在电针退热机制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用免疫细胞化学PAP法和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下丘脑弓状核β-内啡肽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变化进行半定量研究。结果发现;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的下丘脑弓状核内β-END阳性细胞数量增加,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单位剖面弓状核内,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9.1±5.1和15.5±4.2个。计算机图象分析其阳性细胞的积分光密度,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0.11446±0.0513和0.08330±0.0416,经统计学处理,两组之间阳性细胞和IOD都具有显著差异(P<0.05)。本文提示:下丘脑弓状核内β-END样阳性神经元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或调控过程可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用大鼠静脉注射内生致热原(EP)复制发热模型。观察发热反应及发热不同时相、不同胞区精氨酸加压素(AVP)和亮氨酸脑啡肽(L-EK)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大鼠EP双相热时下丘脑组织AVP含量在双峰热的两个高峰期和体温恢复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VP含量与发热第一时相和第二时相体温升高有相关关系。而脑干和大脑皮质组织中AVP含量则无明显变化。下丘脑组织、脑干组织中L-EK含量在双峰热的两个高峰期均高于对照组,恢复期脑干组织中L-EK含量仍高于对照组。大脑皮质组织中L-EK含量无明显变化。提示EP性发热时中枢的AVP和L-EK可能参与体温调节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膳食维生素E(VE)增强冷适应的机理。方法:用SD大鼠为研究对象,分别饲以高VE饲料(230mg/kg.饲料)和低VE饲料(30mg/kg.饲料)。观察大鼠红细胞膜钠-钾-ATP酶(Na+-K+-ATPase)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冷适应大鼠红细胞膜Na+-K+-ATPase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VE摄入大鼠红细胞膜Na+-K+-ATPase活性明显高于低VE摄入组大鼠(P<0.05);高VE摄入组大鼠红细胞膜MDA含量明显低于低VE摄入组大鼠(P<0.05);膜Na+-K+-ATPase活性和MDA含量间呈明显负相关。结论:膳食VE可以提高冷适应大鼠红细胞膜Na+-K+-ATPase活性,降低膜MDA含量  相似文献   

14.
不饱和脂肪酸对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不饱和脂肪酸治疗脓毒症大鼠,观察治疗前、后大鼠血浆TXB2、6-酮-PGF1α、PGE2及肝脏枯否氏细胞膜、红细胞膜花生四烯酸(AA)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机理。结果表明脓毒症大鼠血浆三种AA代谢产物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枯否氏细胞膜和红细胞膜的AA含量明显降低(P分别<0.01和<0.05)。经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鱼油治疗后,血浆TXB2、PGE2明显降低,两种细胞膜AA含量明显升高(P<0.01)。但血浆6-酮-PGF1α仍处于高水平状态。提示在炎性反应时细胞膜AA发生明显变化,而肠道给予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改变膜AA含量,减少炎症介质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α—MSH对内毒素性发热效应及下丘脑cAMP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对内毒素(ET)发热效应及下丘脑组织环一磷酸腺苷(cAMP)含量的影响。结果:α-MSH能明显抑制ET引起的体温升高(P<005),同时降低ET引起的下丘脑组织cAMP含量的升高(P<001);而对正常家兔体温及下丘脑组织cAMP含量均无影响(P>005)。结论:α-MSH抑制中枢发热介质cAMP的生成可能是降低ET发热效应的主要机制之一。从而证明发热时中枢神经不但存在正调节途径,也存在负调节途径,体温上升的水平是正调节和负调节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用大鼠静脉注射内生致热原(EP)复制发热模型。观察发热反应及发热不同时相,不同脑区精氨酸加压素(AVP)和亮氨酸脑啡肽(L-EK)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大鼠EP双相热时下丘脑组织AVP含量在双峰热的两个高峰期和体温恢复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VP含量与发热第一时相和第二时相体温升高有相关关系。而脑干和大脑皮质组织中AVP含量则无明显变化。下丘脑组织,脑干组织中L-EK含量在双峰热的两个高峰期均  相似文献   

17.
慢性缺氧影响肺脏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合成酶mRNA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了慢性缺氧大鼠肺组织内内皮素-1(ET-1)mRNA.内皮素受体-A(ETR-A)mRNA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缺氧1,2.3周时,肺内ET-1mRNA分别较正常对照上升63.8%,105.5%和40.9%(P均<0.05)。ETR-AmRNA分别上升50.6%.57.4%和56.3%(P均<0.05),而NOSmNRAR则分别较正常对照下降34.2%.49.6%和33.5%(P均<0.05)。提示缺氧时肺内ET水平上升和NO减少与缺氧刺激肺内ET-1mRNA表达增加和NOSmRNA表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8.
牛磺酸降温时腹中隔,下丘脑精氨酸加压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牛磺酸的降温机制。方法:建立家兔ET发热模型,观察侧脑室灌注牛磺酸对家兔体温的影响和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腹中隔、下丘脑区AVP含量的变化。结果:牛磺酸具有降低家兔ET发热和正常体温的作用,伴有腹中隔AVP含量明显增加(P<001);而下丘脑AVP含量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牛磺酸的降温作用可能与腹中隔AVP的含量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9.
脑梗塞患者内皮素,一氧化氮含量的动态观察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35例脑梗塞患者血浆中ET和NO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急性期血浆中ET水平显著地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NO水平显著地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恢复期ET和NO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ET和NO敢脑梗塞的病理生理过程,动态测定血浆ET和NO水平有助于脑梗塞病的观察。  相似文献   

20.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昼夜节律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32例急性期(3天内)脑血栓患者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23例24h血浆内皮素(ET)水平变化,发现脑血栓急性期ET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也明显高于TIA组(P<0.01);TIA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ET水平24h有节律性变化,即夜间2∶00时最低,早8∶00时最高,二者有显著性变化(P<0.01);有高血压、糖尿病史脑血栓患者24h内各时间段ET水平明显高于无高血压、糖尿病史者(P<0.050.01)。脑血栓患者血浆ET水平24h内节律性变化与之发病以早晨为高发时间段的现象在时间上有同步关系,可能存在着因果关系,即ET可能是导致脑血栓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