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会敏  曹文宏  陈文学 《河北医药》2003,25(10):754-754
患者 ,女 ,12岁。于 2 0 0 2年 4月 15日入院 ,患者入院前 4个月 ,咽痛发热 ,体温 3 8.5℃ ,诊断扁桃体炎 ,给予抗炎治疗 1周后好转 ,3个月前患腮腺炎 ,腮部肿痛 ,经治疗后好转。此后颈枕部疼痛、乏力 ,常用手托住下颌 ,颈部屈伸活动受限 ,就诊于我院门诊 ,并以“环枢脱位”收住院。查体 :颈2 棘突及枕部皮肤压痛 ,颈部活动受限 ,四肢肌力及皮肤感觉正常 ,肱二、三头肌腱反射存在 ,跟腱反射、膝腱反射存在 ,巴氏征阴性 ,霍夫曼氏征阴性。X线片 :开口位 ,侧块与齿突间隙不等宽。侧位 :环椎向前脱位 ,齿状突与环椎前结节距离加宽。CT示 :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MRI检查在颈椎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57例,所有患者皆进行X线平片、CT、MRI检查。结果对颈椎病的原因分析,MRI对钩突增生、颈椎曲度异常、椎间隙狭窄的诊断率高,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T对钩突增生、小关节突增生、椎体后缘骨赘形成、骨性椎管狭窄的诊断率高于X线平片(P<0.05)。而对颈椎曲度异常、椎间隙狭窄诊断率低于X线平片(P<0.05)。X线平片可以观察到颈椎双边征及椎间孔狭窄。而MRI则对纤维性椎管狭窄,伴脊髓水肿、变性,寰枢椎半脱位有独特的征象。结论综合X线平片、CT、MRI可提高颈椎病的早期诊断和定性诊断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1 病例资料 女,48岁.主因左下肢活动后疼痛2月余,活动强度加大疼痛加重而来我院就诊.于外院摄X线腰椎片骨质未见异常.无手术、外伤史.入院查体:脊柱四肢无畸形,各棘突及椎旁无压痛、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专科查体:双侧肢体肌张力正常,肌力Ⅴ级.膝跟腱反射对称引出,无痛温觉减退,巴氏征阴性.  相似文献   

4.
1 病例资料 女,48岁.主因左下肢活动后疼痛2月余,活动强度加大疼痛加重而来我院就诊.于外院摄X线腰椎片骨质未见异常.无手术、外伤史.入院查体:脊柱四肢无畸形,各棘突及椎旁无压痛、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专科查体:双侧肢体肌张力正常,肌力Ⅴ级.膝跟腱反射对称引出,无痛温觉减退,巴氏征阴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寰枢椎螺旋CT扫描及图像后重建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34例寰枢椎损伤患者均行X线检查、CT扫描及CT图像后重建评价.结果:螺旋CT及三维重建对寰枢椎脱位、枢椎齿状突骨折、寰椎骨折、枢椎椎体及附件骨折显示清楚,能直观地显示各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结论:螺旋CT是目前诊断寰枢椎损伤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75岁,主因四肢无力2 h来院就诊.查体:意识清楚,颅神经无异常,全身感觉正常.双上肢肌力Ⅳ级,双下肢肌力Ⅲ级,四肢肌张力低,腱反射消失,双侧病理征阴性.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64岁,退休干警,主因发作性左侧肢体无力7 d入院.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入院查体:T:36.6℃,P:80次/分,R:20次/分,BP:18.67/10.67 kPa.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神经系统:神清、语利,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感觉系统无异常.腱反射(++),吸吮反射(+),双掌颏反射(+),双侧巴宾斯基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X线、CT和MRI 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齿状突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齿状突畸形的影像学资料,分析比较X线平片、CT及三维重建和MRI表现特点,将影像学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35例齿状突畸形病例诊断中,X线、CT和MRI对齿状突畸形不同类型、寰枢不稳及脊髓受压的发现情况存在差异(P〈0.05),CT和MRI较X线能更好地发现齿状突畸形,而CT和MRI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寰枢不稳的发现率X线最高(77.1%),CT最低(62.8%),脊髓受压的发现率MRI最高(100%),X线最低(28.6%)。对于诊断齿状突畸形准确率最高的是MRI(97.1%),最差的是X线平片(71.4%)。结论 3种检查方法的结合可更全面显示齿状突畸形及伴有寰枢不稳及脊髓受压的影像学特点,有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在对治疗齿突骨折合并寰枢关节脱位患者的疗效。方法筛选从2006年11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21例齿突骨折合并寰枢关节脱位患者,且均是本地居民,在手术前对21例患者进行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得分814分,平均分(10.6±1.4)分,在治疗出院后随访时再次进行评分并和术前水平对比。结果对21例患者实施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术后患者均完全复位,且无神经根、脊髓损伤情况,在术后10个月时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并复查X线,发现固定情况良好,无松动等情况发生,同时JOA评分1414分,平均分(10.6±1.4)分,在治疗出院后随访时再次进行评分并和术前水平对比。结果对21例患者实施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术后患者均完全复位,且无神经根、脊髓损伤情况,在术后10个月时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并复查X线,发现固定情况良好,无松动等情况发生,同时JOA评分1417分,平均得分为(15.5±1.2)分。和患者入院时的评分结果对比提升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很好的解决了齿突骨折合并寰枢关节脱位患者的困扰,能长期维持颅颈区稳定性,具有一定创新性。  相似文献   

10.
寰枢关节错缝是指寰椎与枢椎构成的关节的微小离错 ,导致功能障碍 ,且不能自行复位者。笔者从2 0 0 0年 1 2月~ 2 0 0 2年 8月 ,应用牵引配合手法治疗寰枢关节错缝 4例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例 ,均为男性在校学生 ,年龄1 3~ 2 0岁 ;依据症状、体征及X线片确诊 ,其中X线片示 :枢椎齿状突与寰椎两侧侧块的间距不等宽 ,左宽右窄 3例 ,右宽左窄 1例 ,同时伴两侧椎间隙不等宽及外侧关节的阶梯状。病程 :1 5天 1例 ,6个月 3例 ;病因 :无明显外伤史 ,均与长期低头学习颈部劳损有关。1 2 治疗方法1 2 1…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44岁,无明显诱因出现背部疼痛,即而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且症状逐渐加重,4h后出现下肢瘫痪症状,发病10h后入院.无外伤史及剧烈活动史,既往身体健康,否认高血压病史.查体:体温:37.5℃,血压140/90mmhg,脉搏:80次/分,呼吸:18次/分,神清语明,脊柱无畸形,躯干部感觉平双乳头以下减弱,平双侧髂嵴以下浅感觉消失,双上肢感觉可,肌力Ⅴ级,双下肢肌力张力可,左下肢肌力0级,右下肢大腿肌力Ⅱ级,小腿肌力Ⅱ级,足背伸及趾屈肌力Ⅲ级,双上肢生理反射存在,双侧霍夫曼征阳性,双下肢膝、踝反射弱,双侧巴氏征阳性,双下肢深感觉存在.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42岁,病案号61099,病理号3312,X光号28042。主因剑突以下感觉减退,季肋部束带感,双下肢无力11个月入院。主要检查:胸腰椎无明显压痛及放射痛,双直腿抬高90°,Lasegue氏征(—)。剑突以下痛觉减退,腹壁反射消失,双提睾反射存在,双膝反射亢进,巴彬斯基征(—)。双下肢肌力Ⅳ级。大小便轻度失禁。奎肯特试验示不完全性梗阻。X线平片见T_6.7间隙有条状不规则钙化影,无骨质改变。脊髓造影见油柱停留于T_6.7间隙,呈完全性幕状梗阻。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 ,5 2岁。以左前臂麻木、酸胀痛伴左侧肢体无力、肌萎缩进行性加重月余于 1995年 10月 2 4日入院。查体 :体温36 .8℃ ,脉搏 80次 /分 ,呼吸 2 0次 /分 ,血压 16 / 11k Pa。营养中等。心、肺、肝、脾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检查 :左上肢深浅感觉减退 ,肌萎缩 ,较右侧小 1.5 cm,左侧肌力 级 ,左肱二头肌反射消失 ,肱三头肌反射、挠骨膜反射迟钝 ,右上肢、双下肢肌力正常 ,病理征 (- )。辅助检查 :颈椎拍片为颈 5、 6椎间孔变窄提示颈椎骨质增生 ,头颅蝶鞍片正常。肌电图示左右桡神经、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减慢 ,左正中神经近端运动传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X线检查对颈椎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2010年6月-2012年8月收治颈椎病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健康体检者5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东芝DC-15KB500m AX线机和岛津VS-10,800m A X线机,由专业医师专机对患者的颈椎进行X线摄片.拍摄颈椎张口位,左、右各旋转10°~15°后张口位和颈椎侧位片,前屈侧位片.结果 观察组齿突与枢椎棘突轴绀不重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齿突与两侧块间距不等宽和左右旋转环枢关系反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前屈侧位片成角位移和水平位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侧位片成角位移和水平位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观察颈椎病患者的动态侧位X线片,有助于对颈椎病和颈椎失稳进行早期诊断;对于早期寰、枢关节半错位或错位诊断不能依据动态张口位中寰、枢椎间位移变化情况进行判定.  相似文献   

15.
1典型病例 患者,男,25岁,住院号693 7,主诉"呼吸无力伴发绀1天",于8月6日3pm就诊官桥卫生院,入院后经吸氧,随见紫绀明显缓解,但约1h后再度出现呼吸困难,紫绀加重并出现呼吸停止,即给气管插管,简易呼吸器人工呼吸(捏皮球),8pm先后请县、市院会诊,怀疑本病,于8月7日9pm转入我院ICU,查体:T38.6℃、P88次/分、无自主呼吸,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瞳孔直径约0.25cm,对光反射灵敏,颈部抵抗,心界不大,心率8 8次/分,律齐,无杂音,心音低钝,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痰鸣音,未闻及湿性(口罗)音,脊柱四肢无畸形,右下肢肌力Ⅲ级,左下肢肌力Ⅲ-级,双下肢痛觉、肌张力正常,吞咽正常,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存在,四肢腱反射(+),病理征未引出,双侧kernigis sign(-),共济运动协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Klippel-Feil.综合征的病因、病理、X线表现及继发性病理改变.方法 选取15例Klippel-Feil综合征患者,其中男6例,女9例;2例为父子关系.年龄8~67岁,平均37.5岁.病史3个月~28年.患者均摄颈椎正侧位片,部分摄张口位片及胸、腰椎片.回顾性分析15倒患者的临床表现及X线特征.结果 C3/C4融合6例,C4/C5融合3例,C5/C6融合1例,跳跃式融合2例,寰枢关节不稳1例,寰椎枕化1例,脊突融合1例,腰椎融合2例.结论 颈椎X线平片是诊断Klippel-Feil综合征的首选方法,能为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本病的并发症可涉及人体的各个系统.继发性病理改变有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且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症状会逐步加重,轻微的外伤也可导致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17.
赵文 《东南国防医药》2010,12(6):540-542
目的分析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的CT检查方法和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颈椎侧位像定位划线,扫描基线前端向头侧、后端向足侧倾斜,与寰椎前后轴线约成15°,使扫描线通过寰椎前结节-齿状突-枢椎棘突联线,由枕骨髁至枢椎体2mm连续扫描,观察寰齿及侧块下寰枢关节之对应关系。结果 15例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均有齿状突偏位表现,同时伴有寰椎侧块下关节移位8例,寰枢椎纵轴线偏位12例,并且人为反向旋转体位,仍不能纠正其偏位现象。结论正确的CT扫描方法能更好地反映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的存在与否及其形态特征,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23岁,未婚.因劳累后感腰背部疼痛行走乏力且呈进行性加重,于2008年2月来我院住院治疗.体格检查见:脊柱无畸形,胸12椎体右侧压痛明显,无明显叩击痛.四肢关节无红肿,双下肢肌张力未见异常,肌力3级,深浅感觉正常.双F肢膝反射、跟腱反射亢进,双侧Hoffmann征、Babinski征、Keming征均阴性.X线胸片显示胸12椎体影模糊.CT平扫示:胸12右侧椎体及附件骨质破坏(图1).  相似文献   

19.
颅底陷入症临床上不多见,极易误诊。我们遇有3例报告如下。 例1,男,37岁。行走不便伴四肢无力3年,右下肢抬腿困难,右手握物不稳,无力渐加重,检查:耸肩无力,双侧大鱼际肌及右侧小腿肌肉萎缩。X线片示:头颅侧位片斜坡平坦,环枕椎显示融合,齿状突向上移位于枕骨大孔内,齿状突前缘与环椎前弓后缘间隙为12mm,第一颈椎后弓缺如,齿状突位于钱柏林氏线上0.5cm。CT检查枕大孔内脊髓受压。X线诊断:颅底陷入症,环枕融合畸形。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9岁。两年前曾先后外伤两次,曾出现腰痛、四肢无力等症状。后出现双下肢瘫痪、排便排尿困难间断发作2年,右侧肢体痛温感觉减退,加重11天入院。查体:双下肢肌萎缩,运动差,肌力2~3级,浅感觉减退,以右下肢为著,肌张力低,拟诊椎管梗阻。 X线平片:胸腰椎椎体及附件包括双髋关节骨质未见异常征象。造影:下行性椎管碘油造影见碘油远端止于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