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海洛因依赖戒断的抗复吸治疗 ,是药物依赖治疗的难点问题 ,也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自1994年以来 ,应用纳曲酮 (NTX)进行戒断后预防复吸维持治疗 ,观察其中符合入组条件的 2 4 0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入组标准  (1)符合DSM -Ⅲ -R海洛因依赖和滥用诊断标准 ;临床脱毒治疗 5d~ 10d ;年龄15岁~ 4 5岁 ,曾戒毒一次以上。 (2 )尿吗啡检测和纳络酮激发试验均为阴性 ;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正常 ;无精神病史。 (3)本人有戒断毒品愿望 ,接受用药方案并能按要求返院随访 ;具有能保证监督服药的监护…  相似文献   

2.
药物滥用者戒断后的家庭护理调查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洛因等毒品滥用成瘾与泛滥已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这不仅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家庭幸福,而且还严重地干扰了社会的安宁与生产发展,成为全人类图生存与发展的一大威胁。为了了解每个家庭药物滥用情况及药物滥用者在自愿或强制戒毒所戒断后回归社会后复吸,抗复吸和家庭对他们护理方式进行探讨,笔者于1997年5~8月历时三个月的时间对本地区的海洛因滥用者个人及家庭状况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海洛因依赖戒断是一个痛苦过程,但这是唯一出路。而戒断后所出现的睡眠障碍造成全身不适、心理痛苦而引起对海洛因的渴求,往往会造成戒断失败,走向复吸。本文收集1994年10月~1995年4月海洛因依赖者戒断后出现的顽固性失眠13例住院病人,采用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治疗,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海洛因依赖者除给个人造成身心损害外,还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我们对41例自愿戒断海洛因依赖者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 41例均系自愿戒毒者,通过询问病史及戒毒治疗过程中获取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5.
王素芬  董仲莲 《武警医学》2002,13(8):451-453
 目的 观察重度海洛因依赖者戒毒初期加用糖皮质激素后对美沙酮抑制海洛因依赖戒断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基本情况相似的200例重度海洛因依赖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在服用美沙酮递减法的同时,入院初期3d服用泼尼松片20mg/次,3/d,对照组单纯用美沙酮递减疗法。结果 治疗组在每日美沙酮需要量及整个疗程中的总需要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组使用美沙酮时间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海洛因依赖者戒断初期伴有明显戒断反应,重度海洛因依赖者应激能力明显低下,戒毒初期适当补充糖皮质激素,有利于提高重度海洛因依赖者的应激能力,减轻戒断反应,减少美沙酮用量,避免了大剂量美沙酮引起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我们自1994年1月~1996年3月经自愿药物戒毒和强制戒毒人员共1038例,其中3次以上复吸438例,占42.2%。现将他们吸毒—戒毒—复吸—戒毒—复吸的心理因素、社会因素调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放免法对57例海洛因依赖者进行胃动素水平的测定。结果表明海洛因依赖者胃动素水平较正常组为高,治疗前与治疗后比,后者为低。与吸食量无相关性,与吸毒时间长短有明显相关性,戒断期间胃动素水平波动大,说明海洛因依赖者影响胃动素水平变化,从而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8.
治疗海洛因依赖有多种方法 ,目前最为流行的是美沙酮替代疗法。该药的特点是治疗期间患者戒断症状较轻 ,患者容易接受 ,但它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 ,即停药时会出现较明显的撤药症状 ,患者通常难以忍受 ,是治疗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2 0 0 0 - 0 4以来 ,我们采用盐酸丁丙诺啡片 8d疗法进行治疗 ,并与美沙酮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所有病例均为海洛因依赖者 ,无器质性疾病 ,符合DSM +Ⅲ诊断标准〔1〕。治疗前尿吗啡检测均为阳性。海洛因依赖者 2 5 0例 ,男性 15 3例(61 2 % ) ,女性 97例 (38 8% ) ;年龄为 2 6 …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环境诱导对急性脱毒后海洛因依赖患者心理渴求的局部脑血流灌注 (rCBF)的变化特征。材料和方法 :选择脱毒治疗 1个月后海洛因依赖患者 17例 ,给予与海洛因相关的环境因素刺激 (暴露 ) 15min导致其心理渴求 ,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SPECT)测量局部脑血流灌注的变化。结果 :海洛因相关的环境刺激明显增加额叶、颞叶皮层及杏仁核等脑区的局部脑血流灌注 ,而顶叶、枕叶、扣带回及基底节等区域的局部脑血流灌注则无明显的变化。结论 :海洛因相关的环境刺激可以增加急性脱毒后海洛因依赖患者额叶、颞叶皮层及海马杏仁核区等脑区局部脑血流灌注 ,这些脑区可能参与了环境因素诱导复吸的神经生物学过程。  相似文献   

10.
海洛因依赖者心理渴求的SPECT脑显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与海洛因相关的环境诱导急性脱毒后海洛因依赖患者心理渴求的局部脑血流(rCBF)灌注变化特征。方法选择脱毒治疗1个月后海洛因依赖患者25例,给予与海洛因相关的环境线索刺激(暴露)15min导致其心理渴求,采用SPECT仪检测rCBF的变化。结果 海洛因环境刺激明显增加额叶、颞叶皮层及杏仁核区等脑区的rCBF,而其他脑区如顶叶、枕叶、扣带回及基底节等区域的脑血流灌注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海洛因相关环境可诱导患者对药物的心理渴求,是患者脱毒后发生复吸的最主要因素之一;额叶、颞叶皮层及杏仁核等脑区参与了环境线索诱导复吸的神经生物学过程。  相似文献   

11.
观察中药制剂清君饮对海洛因依赖者脱瘾治疗的临床疗效。以海洛因依赖的自愿戒毒者100例为治疗组,另设美沙酮、可乐宁两个对照治疗组,各50例。清君饮组口服180ml/d,清君饮组在疗程开始后72h,其控制戒断症状的效果优于可乐宁组,清君饮组在疗程后5d期间其控制戒断症状效果优于美沙酮组。提示清君饮是一种有效的非依赖性脱瘾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2.
李举寿  裴领甲 《武警医学》1999,10(9):502-504
目的 观察研究戒毒口服液对海洛因依赖者戒断症的治疗时效。方法 自愿戒毒者100 例为治疗组,另设美沙酮和可乐宁两个对照组各50 例。治疗组采用戒毒口服液30 ~60 ml/d ,对照组美沙酮和可乐宁的常规剂量递减治疗,并观察记录。结果 戒毒口服液在疗程开始72 h 完全可以控制戒断症状,效果优于可乐宁,次于美沙酮。在5 d 后治疗组可以停药,撤药早于美沙酮和可乐宁,撤药后症状轻。戒毒口服液不良反应有口干、嗜睡、复视等,停药后即消除。结论 结果表明戒毒口服液可用于海洛因依赖脱毒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长期强制戒断对海洛因依赖者在毒品线索条件下渴求及大脑反应的影响.方法 18名经过长期强制戒断的海洛因依赖者及20名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关匹配的健康受试者参加本研究.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的实验范式,利用3.0T磁共振设备采集功能数据,并利用SPM 8及SPSS 16.0软件进行大脑激活区差异分析及渴求变化分析.结果 长期强制戒断的海洛因依赖者在毒品线索条件下主观渴求无明显变化(t=1.51,P=0.1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强制戒断组在毒品线索>中性线索条件下明显激活的脑区包括条件/记忆相关脑区(右侧杏仁核、海马旁回)及视觉空间注意力相关脑区(双侧额下回,左侧顶上小叶).结论 长期强制戒断可能有利于海洛因依赖者保持低的渴求水平,但海洛因依赖者对毒品相关线索的学习性反应可能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4.
海洛因成瘾患者的管理及心理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海洛因毒品成瘾者管理办法及心理治疗。方法 :对我院近 2年 82例住院戒毒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一旦吸毒 ,复吸毒率高达 85 3% ,而这些复吸者多属文化层次低、精神空虚、意志薄弱者。结论 :加强对戒毒者的管理和心理治疗 ,是住院戒毒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11239例海洛因依赖者HIV感染的临床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海洛因依赖HIV感染的原因,为控制HIV蔓延提供依据。方法 对11239例海洛因依赖进行HIV血清抗体检测,并对阳性的吸毒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HIV血清学检测抗体阳性反应36例,全部为静脉注射毒品滥用,有共用注射器具史和性乱史。结论 静脉注射毒品已成为我国目前艾滋病传播的最主要的途径,海洛因依赖为艾滋病高发人群。建议(1)加强对高危人群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2)对高危行为进行干预;(3)加强对海洛因依赖的血清学检测。以控制HIV流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强制戒断的海洛因成瘾者默认功能网络的异常.方法 15例经强制戒断的海洛因成瘾者与15例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受试者参加本研究.采用3.0 T磁共振扫描仪进行静息态fMRI数据采集.用SPM8及GIFT软件分别进行数据预处理和独立成分分析以得到默认功能网络.用SPM8比较2组间默认功能网络差异.结果 与健康受试者相比,海洛因成瘾者默认功能网络与抑制性控制相关脑区(双侧前扣带回、内侧前额叶),动机驱动相关脑区(右侧眶额回)以及左侧颞下回及小脑的功能连接度明显下降.未发现与海洛因成瘾者默认功能网络功能连接增强的区域.结论 经过长期强制戒断的海洛因成瘾者大脑默认功能网络仍存在异常.抑制性控制及动机驱动相关脑区受损可能是海洛因成瘾者难以戒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36岁,因“双下肢水肿、尿少10d,加重伴胸闷、气促5d’’吸毒史(静脉注射海洛因10年),近2年来已戒断,既往使用毒品剂量约0.3g~0.5g/d,此次为复吸,于2日内静脉注射海洛因5次,总剂量约2.5g。患者于使用毒品后即昏迷数小时,苏醒后出现下肢浮肿,尿量逐渐减少到约200~300ml/d,并出现恶心、呕吐、胸闷、气促、不能平卧等症状。  相似文献   

18.
随着吸毒时间的增长,个体吸毒后的感觉愈来愈差,而毒品的价格又不断上升,纯度日益下降,吸毒者将海洛因混合镇静药同时静脉或肌肉注射以改善吸毒后的感受,减少毒品使用量的个例越来越多,增加了临床海洛因依赖戒断治疗工作的困难。我院自1996年元月至10月,收治了部分海洛因加镇静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胍丁胺的精神依赖潜能及其对吗啡诱导大鼠自身给药模型形成和复吸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自身给药模型.结果:胍丁胺(80 mg/kg/INJ)不能替代吗啡(0.5 mg/kg/INJ)诱导的自身给药行为.胍丁胺(40, 80 mg/kg, i.g.)可显著抑制吗啡诱导大鼠自身给药行为的形成,表现为自身给药模型建立潜伏期延长,触鼻次数和每日用药总量明显降低.熄灭期胍丁胺(40, 80 mg/kg, i.g.)治疗能显著抑制吗啡自身给药模型重建,表现为重建潜伏期明显延长,触鼻次数和每日用药总量明显降低.结论:胍丁胺自身无吗啡样致依赖潜能,显著抑制吗啡诱导的奖赏效应,具有抗吗啡精神依赖和防复吸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国室内公共场所禁烟前后,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的吸烟情况及复吸的独立危险因素的差异。方法对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接受PCI治疗的585例患者,进行病史采集及电话随访,比较在室内公共场所禁烟前后,患者吸烟情况及吸烟患者出院后复吸的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禁烟令后,PCI患者吸烟率、术后复吸率、全因再入院率、每日被动吸烟时间等均无明显改善。禁烟令前后,吸烟的PCI患者出院后复吸的危险因素不完全相同;禁烟令前,复吸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OR值为0.933,P<0.05);而禁烟令后,复吸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OR值为0.869,P<0.05)、高血压(OR值为4.440,P<0.05);高龄患者复吸的风险更低。结论禁烟令前后,PCI患者术前吸烟率、术后戒烟率无差异;吸烟的PCI患者术后复吸的危险因素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