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为大黄黄连泻心汤与商朝"伊尹三黄泻心汤"关系密切,仲景理论应与《汤液经法》有重要联系,大黄黄连泻心汤是仲景依据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记载的小泻心汤演变而成。大黄黄连泻心汤在古代作为经方被各医家传承与沿用,当今临床亦用于多系统疾病的治疗,尤其对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肺出血等疾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介绍浙派针灸传承历史及代表性针灸法源流。[方法] 采用传统医史文献整理研究方法,通过查阅浙派针灸历史文献,梳理了浙派针灸传承历史,并整理考订了具有代表性的针灸法及其源流。[结果] 中医学至今已发展了数千年,根据不同学术特点或地域形成了许多流派,浙派中医自古以来在中医史上就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浙派针灸在理论和针法灸法上均有重大贡献。从时间发展上看,从古代到现代,不断涌现出具有代表性的医家和著作,这些都没有因为历史原因而受影响。从针法灸法的源流来看,浙派针灸以浙北和浙中为发展中心,有名的医家大多集中于此,如凌氏、严氏、施氏、盛氏等。浙派各医家均有各自的特色,有的善用针法,有的善用灸法,有的擅长针药结合,这些形成了浙派针灸百花齐放的优势。[结论] 研究浙派针灸传承历史及针灸法源流对浙派针灸后世医家有很重要的教育意义,对发展浙派针灸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传承历代中药调剂操作经验,规范现代中药小包装饮片调剂操作技术。方法通过查阅历代古籍和现代文献,系统整理和分析中药饮片小包装的历史渊源、使用利弊、包装选择、使用现状及调剂规程等五方面情况,回顾小包装饮片的发展历程,总结调剂操作经验,编排现代调剂操作规程。结果中药小包装饮片调剂具有独特的优势,"审、摆、看、对、拿、掂、分、核、包、发"的"十字口诀"是其主要操作要点。结论中药小包装饮片调剂"十字口诀"易记、易懂、易操作,提高临床调剂质量、规范调剂技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古代中医外治方药的发展进行了归纳和综述,认为其发展可分为以下4个阶段:1、奠基于先秦;2、发展于汉唐;3、丰富于宋金元;4、成熟于明清  相似文献   

5.
论体质分类研究的源流及其科学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与疾病和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对个体差异的探索,历来是生命科学中备受关注的课题,也是人类认识自我的核心和难点.自20世纪70年代"中医体质学说"被提出以来,现代医家在体质分类研究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学术探讨.现就传统医学对体质分类的探索、现代中医体质分类的规范化研究以及体质分类研究的意义等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6.
姚翠娥  张珊红 《医学争鸣》2009,30(22):2696-2696
阐述生化汤源流及其功用,对傅氏活用生化汤作了简要分析,总结生化汤应用近况:以病论方、以证论方、以药论方,探索规律.  相似文献   

7.
中医疫病源流及理论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疫病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疾病.中医疫病发展史是历代中医学家不断防疫治疫、总结经验、传承发展的过程.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葛洪《肘后备急方》、庞安时《伤寒总病论》、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吴有性《瘟疫论》、吴瑭《温病条辨》等众多名医名著的出现,大多与疫病有关.文中以时间为主线,系统梳理秦汉至明清时期有代表性医家...  相似文献   

8.
问诊的重要性,前贤多有论述,以《内经》、《傩经》为始,至明清时期,己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简溯中医问诊理论发展的源流,以期为中医问诊的客观化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引用了较为翔实的史料:分:始见肇端,初具体系,深化扩展,完善提高,继承创新等五个部份,对中医眼科手术疗法的源流及发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捻转补泻的手法首见于《黄帝内经》,在金元时期逐渐盛行,明代达到顶峰。在漫长的时间里,不同的医家对于理论的理解和临床效果的不同对其操作手法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变化,由简单到复杂,形成了多种流派,不同思想的交汇和融合,极大地丰富了针刺手法的内容。通过整理不同医家的著作,可以发现捻转角度、速度、方向、时间、用力轻重是捻转补泻的主要内容,古代各医家在捻转角度、捻转速度、用力轻重方面基本达成一致,多持"捻转较重,角度较大者为泻法;捻转较轻,角度较小者为补法"的观点,与现代医学的"强刺激-抑制法、弱刺激-兴奋法"之说颇有相似之处,但是捻转的方向却是众多医家争论的焦点,因此应进一步结合临床和实验研究,利用现代医学技术探明其机理,增加其科学性和可信度,将捻转补泻量化、规范化,以提高临床效果,使之更有利于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在回顾中医外治法历史源流的基础上,从理论、技术、临床等方面梳理现代外治法的发展现状,主要体现在新学说的提出、外用中药在剂型与应用方式上的改进、外治器具的革新及临床“内病外治”适用范围的拓宽,并对目前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思考,展望未来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2.
温阳法是中医辨证治疗便秘的重要方法之一。《黄帝内经》为温阳法治疗便秘的理论渊源;汉代《伤寒杂病论》首创温阳法治疗便秘的理法方药;隋唐时期,温阳法治疗便秘不断推陈出新;宋金元时期,多位医家对温阳法治疗便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而到了明清时期,温阳法治疗便秘有了较大的创新及完善。因此,追溯温阳法治疗便秘的历史源流,有助于更加了解及重视温阳法在便秘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肺痿概念及证治源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痿病名首见于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书中对肺痿的成因、主症、鉴别诊断、证治等均做了论述,后世医家多在《金匮要略》基础上研究本病。延至现代,肺痿病名概念与古代已有所不同,但历来属难治病,笔者试通过研读《内经》、《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及晋代至唐代的有关文献,对肺痿的概念及证治源流进行整理,希望能对中医肺痿病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中医学报》2005,20(6):71-73
  相似文献   

15.
生化汤源流及后世应用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生化汤源流及其功用 ,对傅氏活用生化汤的经验做了简要分析 ,从以病论方、以证论方、以药论方三方面总结现代应用生化汤的状况 ,初步探索生化汤的临床应用规律。  相似文献   

16.
论药枕治疗颈椎病的源流及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或颈臂综合征,多因颈部软组织损伤或发生慢性退行性变,产生椎体移位、骨赘增生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1],是风湿科、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有文献报道,该病在骨伤科门诊量中,已超过下腰痛,成为骨伤科第一疾病,也是临床医师难治之病。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运用针灸+按摩+药枕疗法治疗颈椎病,其疗效优于针灸+按摩疗法,尤其是对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引起的小关节紊乱、生理曲度改变者,经药枕的调整、牵引作用更具有明显优势。本文就药枕疗法的源流、药枕的制作、应用及其机理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7.
通过查阅古代本草著作结合现代相关文献研究成果,考证野菊花的品种来源和药用历史.野菊名可溯源于《礼记·月令》、《埠雅》,称作“菊”、“蘜”,迄今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入药最早的本草记载则见于《神农本草经》,有二千年的历史.现代野菊花的药用范围更加广泛,在药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诸多领域值得大力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19.
海源阁购藏书籍始于杨兆煜,而书阁为其子杨以增于清道光二十年所建。经由杨氏四世人苦心经营,潜心搜集,阁内藏书宏富博雅,版本精良,终达四千余种二十余万卷,其中宋元刻本及名家校抄本七百余种近四万卷。杨氏收书为治学,藏书以传世,同时杨氏一族重视藏书的管理与保护。海源阁医籍应由三部分组成,即杨氏著录八十二种、杨氏未著录而王绍曾补遗者四种以及杨氏书目和绍曾补遗书目目外书一种,实际共得八十七种。历经兵燹劫难,阁藏医籍损毁外散。目前,海源阁所藏医籍中宋元精善本多藏护于国家图书馆,十九种明清刻本收归山东省图书馆专藏,还有部分医籍流散于海外。  相似文献   

20.
"郁谓奔迫也,气之为用",郁,是致塞、气机不畅的意思.感受热邪,易阻遏气机;气机不畅,郁闭较久,又可化热化火,所以在温病的演变过程中,郁热总是同时存在,相伴而生,互为因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