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的责任就是教好书、育好人。我国进入"十二五"以后,对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高职院校药学专业教师,肩负着培养药学专业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重任,青年教师只有具备过硬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才能不辜负时代的期望。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实验是药学专业重要的基础实验课程之一,传统的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对药学专业人才的要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通过建立项目驱动综合设计互动实训平台,对药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尝试。实践表明,药学微生物学项目驱动综合设计互动实训平台的建立,符合"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指导思想,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和总结问题的能力,并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思维。  相似文献   

3.
探讨药学实验教学现状,并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的改革措施。针对传统实验教学管理模式的局限性,构建实施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辅导,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综合能力"为指导的创新型药学实验教学管理模式,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以药学专业药物分析"维生素C的质量分析"为教学内容,从教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5个方面出发,以现代化信息技术在药学专业中的应用为依托,进行教学设计方案的阐述,为提高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打好基础,从而使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自身的素质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结合药学毕业实习教学的经验,重点探讨了如何将形成性评价有效地应用于药学本科毕业实习教学,通过对评价方法理论的培训和实践指导,引导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使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地对今后实习教学工作形成"矫正"机制,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地方医学院校药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推进教学改革的进程,作者在前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院系为组织,学校为监控"的教学模式,以科研项目为依托的药学专业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模式,科研与教学融于一体,以培养医药学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校药学专业实习生药学服务能力现状,指导药学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药学服务能力。方法选取我校药学专业医院药学方向实习生83人,自设问卷调查其药学服务能力。结果 85.91%的学生听说过药学服务,但对其理解不够深刻,主要表现为对药学服务的定义、对象、工作内容理解片面;有超过一半的学生期望开设药学服务相关课程。结论提高教师药学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实习带教教师的作用,完善现有课程体系,对提高高职药学专业学生药学服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右江医学》2016,(3):363-364
<正>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改革及传统医学模式的转变,药学工作模式也由单纯药物供应模式逐步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模式转变~([1])。在新型的药学工作模式下,药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如填鸭式理论教学、"依葫芦画瓢"式实验教学及"一锤定音"式的终结性评价方式等已不能满足现代药师的培养需求。本文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调查分析不同药学工作模式对药学知识能力素质的需求,剖析目前药学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不足并提出对策。1三种药学工作模式对药学知识能力素质需求的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9.
药学专业卫生士官教育旨在培养基层部队"技军复合、一专多能"的"应用型"药学专业士官人才,其岗位任职需求是为基层官兵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经济、适当,从而提高医疗质量。显然,单纯由院校专业教员授课的传统药学教学模式难以达到这一目的。为此,笔者对新的药学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以求为基层部队培养出"信得过、用得上、留得住"的药学专业卫生士官人才。1院校教员分期深入临床、部队一线  相似文献   

10.
张静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22):2457-2458
随着"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模式的建立,以及药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医院药学工作正在向以病人为中心、药品为手段、运用药学专业知识开展药学服务的方向发展,并逐步建立起了"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药学服务新模式,医院药学部门的职能逐渐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1]明确提出:医疗机构的药学部门要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参与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药品技术服务,以提高医疗质量.药学监护工作已成为临床药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医院药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