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BP患者前列腺液和血清中LPO和CuZn-SOD定量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以门诊确诊的30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患者作为实验组,以1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用硫代巴比土酸法测定他们的前列腺液和血清中LPO含量;用邻苯三酚法测定其前列腺液和血清中CuZn-SOD的含量。结果发现实验组前列腺液中LPO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而CuZn-SOD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血清中LPO和CuZn-SOD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结果表明:CBP患者前列腺液中LPO和CuZn-SOD含量变化与炎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而认为CBP患者前列腺液中LPO,CuZn-SOD可作为诊断、监测预后和判断疗效的有意义的辅助指标,联合应用抗菌素和SOD制剂治疗CBP,可望得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采用红细胞(RBC)作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载体的可行性,并将这些载体RBC用于兔的脑缺血—再灌注研究。方法采用低渗透析法将SOD装进RBC,测量装入量和载体RBC在兔体内的循环半寿期。通过测量外周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和一氧化氮(NO),并做脑组织的TTC染色来观察其作用效果。结果被装入SOD的RBC,在兔体内的循环半寿期为13.7±1.0d,兔自身RBC的值为13.4±1.5d。对照组血浆NO浓度在再灌注10min时达最高值。RBC-SOD组再灌注4h期间,NO持续较高浓度状态。在再灌注期间,对照组LPO升高,RBC-SOD组LPO无明显升高,TTC染色结果表明,RBC-SOD可有效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结论RBC可用作SOD的载体,它们对活性氧引起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3.
人参皂甙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犬心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造成犬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静脉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心肌梗塞面积和梗塞程度,以评估人参皂甙对犬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人参皂甙参提高SOD、CAT活性(P〈0.05),明显降低静脉血中LPO含量(P〈0.05),缩小心肌梗塞范围,减轻心肌梗塞程度。提示:人参皂甙对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心肌具有良好的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采用红细胞(RBC)作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载体的可行性,并将这些戴本RBC用于兔的脑缺血-再灌注研究。谅采用低渗透析法将SOD和GSH.PX装进RBC,测量装入量和载体RBC在兔体内的循环半寿期。通过测量外周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和一氧化氮(NO),并做脑组织的TTC染色来观察其作用效果。结果 被装入的SOD和GSH.PX的RBC,在兔体内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采用红细胞(RBC)作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载体的可行性,并将这些载体RBC用于兔的脑缺血-再灌注研究。方法采用低渗透析法将SOD和GSH·Px装进RBC,测量装入量和载体RBC在兔体内的循环半寿期。通过测量外周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和一氧化氮(NO),并做脑组织的TTC染色来观察其作用效果。结果被装入的SOD和GSH·Px的RBC,在兔体内的循环半寿期分别为13.7±1.0天和7.3±2.5天,兔自身RBC的值为13.4±1.5天。对照组血浆NO浓度在再灌注10分钟时达最高值。RBC-SOD组在再灌注4.5小时期间,NO持续较高浓度状态。RBC-GSH·Px组和联合给药组在再灌注期间,NO浓度的升高受到抑制。在再灌注期间,对照组和RBC-GSH·Px组的LPO升高,RBC-SOD组和联合给药组的LPO无明显升高。TTC染色结果表明,RBC-SOD、RBC-GSH·Px和RBC-SOD+RBC-GSH·Px可有效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结论RBC可用作SOD和GSH·Px的载体,它们对活性氧引起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6.
将3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异氟醚组及对照组,观察七氟醚和异氟醚对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血浆过氧化脂质(LPO)含量、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探讨吸入麻醉药的心肌保护作用。结果显示:术中三组病人红细胞SOD活性无明显变化,两吸入药组血浆LPO含量无明显上升(P>0.05);两吸入药组开主动脉后心脏自动复跳率均高于对照组,异氟醚组尤甚。提示七氟醚与异氟醚能抑制心脏换瓣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血浆LPO水平的上升,能减轻自由基介导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脂质过氧化物(LPO)在消化性溃疡(PU)治疗前后变化,以探索其对PU发病和愈合作用。方法:用SUN法和于树玉法分别测定PU患者血及组织中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 ZnSOD)活性和LPO含量。结果:180例十二指肠溃疡(DU)和42例胃溃疡(GU)患者粘膜和红细胞中Cu ZnSOD活性比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0.001)。136例DU组织及血中和15例GU组织中LPO含量比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0.001)。用呋喃唑酮、雷尼替丁和洛赛克分别治疗50、20和24例DU患者两周后组织中Cu ZnSOD活性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0.001)。组织中LPO含量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5~0.001)。组织和红细胞中Cu ZnSOD活性从活动期→愈合期→瘢痕期逐渐升高,而LPO含量则逐渐降低。结论:粘膜组织中Cu ZnSOD活性和LPO含量升降与消化性溃疡的愈合和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二次阻断主动脉及再灌注后血浆中过氧化脂质(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VitE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6例二次阻断及14例单次阻断主动脉的病人作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测定不同时限血浆中LPO、SOD及VitE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一次阻断再灌注后血浆中均有LPO上升及SOD、VitE下降,但两组间无差异。二次阻断及再灌注后血浆中LPO进一步升高,SOD及VitE显著降低,术后2h实验组LPO显著高于对照组,而SOD、VitE低于对照组。结论体外循环术中再次阻断后将导致更严重的心肌损伤,同时机体抗氧化能力进一步耗竭。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69例冠心病(CAD)患者测定了自由基相关酶的活性,并对其中16例患者用去纤酶进行了治疗。结果表明:CAD患者血中脂质过氧化物(LPO)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并与心肌缺血损伤程度呈正相关(P<0.00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明显低于正常人,GSH-Px和GSH-Px/LPO比值与心肌缺血损伤程度呈负相关(P<0.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无明显变化(P<0.05)。去纤酶用药前后上述酶进行了比较发现,去纤酶能提高GSH-Px/LPO比值(P<0.01)和SOD活性(P<0.05)降低LPO的损伤(P<0.01)。提示CAD缺血性损伤与LPO升高,即自由基产生过多或/和抗自由基不足有关。去纤酶可通过降低LPO和提高GSH-Px和SOD的活性用于治疗CAD。  相似文献   

10.
观察62例慢性肾衰患者RBC-SOD活性、RBC-LPO浓度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结果表明,肾衰患者RBC-SOD活性较对照组降低(P<0.01),RBC-LPO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RFER)活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1),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因子(RFIR)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升高。RBC-SOD活性与RBC-C3bRR呈正相关,与RBC-ICR呈负相关,RBC-LPO浓度与RBC-C3bRR呈负相关(P<0.01),与RBC-ICR浓度呈正相关(P<0.05),提示肾衰患者红细胞内抗氧化能力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降低,红细胞免疫粘附调节功能紊乱;红细胞SOD活性、红细胞LPO浓度能直接影响RBC-C3bRR的活性,进而影响红细胞清除免疫复合物的能力,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强弱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1.
扩张型心肌病与氧自由基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与氧自由在(OFR)的关系,测定了60例DCM患者血浆LPO、红细胞SOD,全血GSHPX,并计算GSHPX/LPO比值,结果:DCM患者LPO明显高于对照组,SOD及GSH-PX、GSHPX/LPO明显低于组,心功能分级与LPO明显正相关,与SOD、GSH-PX/LPO明显负相关,结论:DCM患者存在明显脂质过氧化损伤,且心衰越重越明显,提示OFR可能参与了DCM及  相似文献   

12.
制成肝硬化门脉高压(PHT)大鼠胃粘膜缺血再灌注模型,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测定缺血再灌注前后及丹参治疗后胃粘膜中氧自由基(OFR)以及脂质过氧化物(LPO)和超氧化物的歧化酶(SOD)的变化,同期观察其光镜、电镜病理改变,探讨丹参对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PHT大鼠胃粘膜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有大量OFR产生,粘膜损伤严重程度与OFR、LPO及SOD密切相关;PHT胃粘膜更易受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使用丹参可显著降低胃粘膜中OFR及LPO含量,提高SOD活性,减轻胃粘膜的损伤,起到保护胃粘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采用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模型观察人参二醇皂甙(PDS)对缺血-再灌注脑过氧化脂质(LPO)和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PDS200mg/kg缺血前30minip可减少LPO生成,抑制CAMP下降,提示PDS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改善cAMP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4.
单毓芬  何岳文 《铁道医学》1995,23(3):156-157
测定了34例脑瘫患儿血清SOD(T-SOD、Mn-SOD、CuZn-SOD)、LPO、VitE的含量。结果:T-SOD、CuZn-SOD和VitE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LPO血清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提示:脑瘫系原发病的后遗症,为非进行性发展的病变,本组结合可能系原发病病理变化较重,长期使用改善微循环药物,使脑组织逐渐发生血流再灌注,抑或与原发病使自由基清除酶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患者血浆SOD和LPO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忠  黄元伟 《浙江医学》1995,17(6):330-331
测定了40例冠心病(CHD)患者血浆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脂质(LPO),发现CHD患者血浆总SOD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LPO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血浆总SOD和LPO不因性别或伴发高血压引起显著变化。提示自由基在CHD病理过程中可能是通过脂质过氧化起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作者测定了50例冠心病(CAD)患者及60例下深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6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I(apoAI),apoB,以及脂质过氧化物(LPO)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结果表明,CAD患者与正常人相比,apoB及LPO水平明显增高(P均〈0.01),HDL-及apoAI水平明显降低(P均〈0.01);apoAI,apoB,HDL-C及LPO  相似文献   

17.
本文测定23例慢性肾衰血透患者血浆LPO、SOD、RBC-LPO及NK细胞活性。结果表明透前血浆LPO、SOD、RBC-LPO及NK细胞活性分别为10.85±2.11nmol/ml、40.24±8.0u/ml、23.91±5.49nmol/gHb和29.92±6.08%(正常对照分别为6.53±0.65nmol/ml、79.25±7.61u/ml、16.33±3.61nmol/gHb和51.21±8.33%)。透后血浆LPO、SOD分别为9.38±1.54nmol/ml和51.07+9.16u/ml,结果均与正常对照有显著差异;且透前、透后血浆LPO、SOD也有显著差异(P<0.01)。它们之间的相关分析表明血浆LPO与BUN、Cr呈正相关(r=0.3251P<0.05、r=0.4191P<0.01),与SOD呈负相关(r=-0.5119P<0.01);血浆SOD与BUN、Cr呈负相关(r=-0.5353、r=-0.4761P<0.01),NK细胞活性与RBC-LPO呈负相关(r=-0.4132P<0.05),与血浆LPO、SOD、BUN、Cr无相关。上述表明慢性肾衰血透患者有脂质过氧化损伤,SOD酶活性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氧化与抗氧化系统功能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33例脑出血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一氧化氮(P-NO)含量、血浆维生素C(P-VC)含量、血浆维生素E(P-VE)含量、血浆过氧化脂质(P-LPO)含量、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P-SOD)活性、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E-SOD)活性、红细胞过氧化脂质(E-LPO)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的P-NO、P-LPO、E-LPO平均值均显著升高(P<0.001),P-VC、P-VE、P-SOD、E-SOD平均值均显著降低(P<0.001),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失程度积分与P-NO、P-VC、E-LPO值相关最为密切,而颅内血肿量却与P-NO、P-VE、E-LPO值相关最为密切。结论脑出血患者体内氧化抗氧化平衡严重失调,且这一病理改变在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害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测定了34例脑瘫患儿血清SOD(T—SOD、Mn—SOD、CuZn—SOD)、LPO、VitE的含量。结果:T—SOD、CuZn—SOD和VitE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LPO血清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提示:脑瘫系原发病的后遗症,为非进行性发展的病变,本组结果可能系原发病病理变化较重,长期使用改善微循环药物,使脑组织逐渐发生血流再灌注,抑或与原发病使自由基清除酶合成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20.
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术(EAL)获取肺泡巨噬细胞(PAM).用大肠杆菌脂多糖(LPS)诱导及胸腺细胞增殖反应法,检测2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PAM释放白细胞介素1(IL-1)活性,并与12例健康非吸烟者对照。结果,经LPS刺激和未经刺激COPD组的PAM产生IL-1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OPD组中,经LPS刺激后PAM产生IL-1活性,肺心病组>肺气肿组>慢支组。提示,IL-1在COPD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