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提高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术前诊断率,作者对30例经手术病理学证实的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本组肿瘤位于腹主动脉旁15例、膀胱10例、肾门4例、纵隔1例。术前23例行24h尿VMA测定(15~98mg)均高于正常值;20例行B超均获正确定位;10例行CT扫描,6例获正确定位;10例行膀胱镜检查,1例肿块呈球状元蒂,9例呈菜花样带蒂。提示:术前行24hVMA测定对该病的定性诊断有重要意义;定位诊断首选B超。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各种检查方法对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嗜铬细胞瘤患者进行影像学与各种内分泌学检查。结果各种检查对嗜铬细胞瘤的诊断阳性率分别是:CT100%,B超95%,IVP30%;CA(儿茶酚胺)定量90%,VMA(香草扁桃酸)85.6%,CA定性37.5%;酚妥拉明试验70%。结论肾上腺B超、CT对嗜铬细胞瘤的定位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而IVP对嗜铬细胞瘤定位阳性率较低;内分泌检查中的CA定量对嗜铬细胞瘤诊断也有较高的阳性率,其他依次为VMA测定、酚妥拉明试验,而CA定性则阳性率较低。  相似文献   

3.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对24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为高血压23例(96%),尿VMA检查24例,阳性21例(88%),B超、CT及MRI诊断阳性率分别为85%,96%及100%。全部病例经手术切除肿瘤并经病理证实,良性23例(96%),恶性1例(4%),术中无死亡病例。结论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内分泌学及影像学检查,术前充分准备,术中严密监测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7例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占同期嗜铬细胞瘤的14.9%。持续性高血压或阵发性高血压5例,2例为无症就有功能型嗜铬细胞瘤且1例并发肾动脉狭窄。尿VMA测定5例,4例阳性;E、NE测定均明显增高。定位诊断依靠B超、CT。全组手术切除(其中1例去外院),均经病理证实。3例恶性,2例多发,1例死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各种检查方法对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例嗜铬细胞瘤患者进行影像学与各种内分泌学检查。结果 各种检查对嗜铬细胞瘤的诊断阳性率分别是:CT100%、B超95%,IVP30%;CA(儿茶酚胺)定量90%,VMA(香草扁桃酸)85.6%,CA定性37.5%,酚妥拉明试验70%,结论 肾上腺B超、CT对嗜铬细胞瘤的定位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而IVP对嗜铬细胞瘤定位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7例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占同期嗜铬细胞瘤的14.9%。持续性高血压或阵发性高血压5例,2例为无症就有功能型嗜铬细胞瘤且1例并发肾动脉狭窄。尿VMA测定5例,4例阳性;巳NE测定均明显增高。定位诊断依靠B超、CT。全组手术切除(其中1例去外院),均经病理证实。3例恶性,2例多发,1例死亡。  相似文献   

7.
B超诊断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合并膀胱内嗜铬细胞瘤1例报告克山病研究所关承华邓晶赵焕喜钟学宽二院门诊B超室金立德嗜铬细胞瘤多发生于肾上腺髓质,少数发生于肾上腺外交感神经节分布的区域[1]。现将1例首先经B超诊断,后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合并膀胱...  相似文献   

8.
作者报告了48例儿茶酚胺症,其中嗜铬细胞瘤47例,肾上腺髓质增生1例。47例嗜铬细胞瘤中有40例位于肾上腺,肾上腺外7例,占14.6%。定性诊断主要靠尿中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VMA测定及Regitine试验。定位诊断主要依靠B超、CT。手术治疗为最佳有效的方法。对于分离困难的肿,施行囊内剜除术,以减少出血和副损伤。  相似文献   

9.
作者报告了48例儿茶酚胺症,其中嗜铬细胞瘤47例,肾上腺髓质增生1例。47例嗜铬细胞瘤中有40例位于肾上腺,肾上腺外7例,占14.6%。定性诊断主要靠尿中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VMA测定及Regitine试验。定位诊断主要依靠B超、CT。手术治疗为最佳有效的方法。对于分离困难的肿瘤,施行囊内剜除术,以减少出血和副损伤。  相似文献   

10.
慎勤芳  陈永田 《河北医学》2000,6(4):293-295
目的:研究儿童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报2例儿童嗜铬细胞瘤,均男性,年龄7岁、7.5岁。主诉多钦、多尿、发热、头痛和视力障碍,体检发现高血压。24小时VMA和/或儿茶酚胺显著增高。腹部B超和C钎肿瘤切除。结果;2例术后均获随诊,血压正常。结论:嗜铬细胞瘤是儿童少见的肿瘤,24小时尿VMA和儿酚胺测定可定性。B超和CT可定位。手术切除疗效好。  相似文献   

11.
嗜铬细胞瘤20例诊治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报告1990年以来收治的20例嗜铬细胞瘤,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者16例(80%),其中18例尿VMA高于正常,B超、CT和MRI定位诊断阳性分别为90%、90、100%,结果: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症实,其中良性19例,恶性1例,胆瘤位于肾上腺者17例(85%),异位嗜铬细胞瘤3例915%),结论:强调定和定位诊断的重要性,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切除肿瘤是根本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对8例(男3例,女5例)嗜铬细胞瘤病人进行了临床分析。8例病人中,血压增高者7例,24h尿香草基扁桃酸(VMA)阳性者7例。以血压增高为诊断线索,VMA定性检测为初步筛选方法,以B超、CT检查为定位诊断的首选方法。手术切除肿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膀胱嗜铬细胞瘤1例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田宝乔得山张吉东关键词膀胱;嗜铬细胞瘤嗜铬细胞瘤主要发生在肾上腺髓质,生长在膀胱较少见。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52岁,主因无痛性肉眼血尿1天,于1995年10月18日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近2年排尿后有...  相似文献   

14.
廖锦先  任有才  蔡辉勇 《广东医学》1999,20(11):890-891
目的 总结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13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应用B超、CT、磁共振结合VMA及临床症状作出诊断,并采用手术治疗。结果 手术治疗均获成功。结论 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术前控制血压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心率正常,补充血容量,手术操作中减少对瘤体的触动,术中术后要严密监测及补充血容量。  相似文献   

15.
探讨肾上腺外和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治方法.方法:12例肾上腺外和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在充分术前准备后, 经腹行肿瘤切除术.结果:12例均手术成功,无并发症出现,术后症状消失,尿香草基杏仁酸降至正常.结论:经腹手术是治疗肾上腺外和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有效途径,囊内剜除术可减少损伤和出血,膀胱镜检对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16.
报告5例膀胱嗜铬细胞用,3例良性,2例恶性。3例排尿时有典型高血压发作,2例排尿时血压正常。除了1例因肿瘤转移,另1例因诱导麻醉突然死亡外.余3例进行手术,术后效果满意。随访3~8年未见肿瘤复发。根据临床症状,膀胱嗜铬细胞瘤分为高血压型(又称功能型)和正常血压型(又分隐匿型和无功能型)。电子显微镜对肿瘤的超微结构研究显示:有功能的肿瘤分泌颗粒相当大,直径为220~280nm;无功能的肿瘤分泌颗粒比较小,直径仅为100~180nm。为明确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定位,分别对膀胱镜、CT、MRI、B超和 ̄(131)I一MIBG等项检查的价值进行了评论。膀胱嗜铬细胞瘤以手术为主,但必须做好术前准备。最后对恶性膀胱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7.
嗜铬细胞瘤急进性恶性高血压围手术期的处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对9例嗜铬细胞瘤患者急进性恶性高血压围手术期的处理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血压增高为嗜铬细胞瘤主要临床表现,可持续增高或在持续增高的基础上阵发性加剧,成急进性恶性高血压,测定24h尿中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VMA的含量,有较高的定性诊断价值。彩色B超,CT,MRI,131I-MIBG等无创性检查,为嗜铬细胞瘤的定性诊断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嗜铬细胞瘤的唯一方法。控制血压,作好术前准备,术中监护,术后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是降低手术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131I-MIBG肾上腺髓质显像在肾上腺疾病中的应用张锦明田嘉禾徐白萱刘雁玲刘自来张永贤何义杰关键词放射性核素显像;嗜铬细胞瘤;肾上腺髓质;间碘苄胍;治疗应用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817.81对象和方法1.1临床资料嗜铬细胞瘤组5例,均经手术病理...  相似文献   

19.
刘西社 《中原医刊》2007,34(14):42-43
目的提高嗜铬细胞瘤的外科治疗水平。方法总结65例嗜铬细胞瘤的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及术后处理。男,35例;女,30例;年龄17-72岁。肾上腺内51例,肾上腺外15例。结果肿瘤切除术61例,膀胱部分切除术4例。术后血压正常59例,需要降压药物控制6例。术后病理良性62例,恶性3例均于5年内死于肿瘤转移。结论外科手术治疗是嗜铬细胞瘤的根治方法,正确的围术期处理很重要。  相似文献   

20.
从1990年1月—1995年7月收治肾上腺肿瘤13例,肾上腺瘤6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5例,肾上腺皮质腺癌2例。术前明确诊断的11例,不明确的2例。不前B超、CT检查确诊为腺瘤和嗜铬细胞瘤最大切面的为14.8×10.4cm ̄2,最小的为2×1.5cm ̄2,均行手术切除,无一例术中死亡。肾上腺肿瘤无论大小均应尽早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