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正> 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和内脏感觉神经在分布于脏器的过程中,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内脏神经丛,由于这些神经纤维较细小,且纵横交错,与结缔组织胶合在一起,难以分离,给标本制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为了尽可能完整的制作出内脏神经丛标本,我们利用低温冰冻材料制作内脏神经丛标本,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方法如下.1 选材和取材选用经福尔马林防腐固定的小童尸体,也可利用学生解剖过且腹后壁较完好的尸体材料.先将上、下肢离断,再从腹中线将各肋骨剪断,切开腹外侧壁,将胸、腹壁一起去掉,再从肺门切除左、右肺叶.切除肝、脾、胃、大小肠等腹腔脏器,然后把材料冲洗干净.2 低温冷冻将上述材料放进低温冰箱里冰冻3天(0℃以下)然后把材料拿出冲水解冻1天,再将材料放进冰箱冷冻.如此反复3~4次,便可进行标本制作.3 标本制作经过冰冻的材料,其组织结构之间变得疏松,神经纤维和结缔组织之间出现了“间隙”.这样在标本的制作过程中就显得容易轻松了许多,也能最大限度的保留神经丛的完整性.按常规的解剖方法就能把心丛、肺丛、腹腔丛、腹主动脉丛和腹下丛等完全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3.
脑神经与内脏神经标本的制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制作精良的实物标本是必不可少的.在以往讲授脑神经与内脏神经这一部分内容时,由于缺乏显示完善的实物标本,使学生感到抽象、难懂,实物的形态概念不易建立,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脑神经和内脏神经的标本制作难度大,既费时,又费力,制作的标本效果也不尽人意.为了给教学提供优质的脑神经与内脏神经标本,作者从1987年起,对该标本的制作进行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现将此标本的制作方法与要点简介如下:1 选材选用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6~20个月,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液的8~12岁童尸,一般不宜过胖,在近躯干处去除四肢. 相似文献
4.
5.
6.
7.
8.
9.
脑干和内脏神经的教学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系统是人体解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尤其是脑干和内脏神经部分 ,学生普遍反应难懂 ,记不住 ,可教师为此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比其他任何系统都多。为解决这一难题 ,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真正理解和掌握脑干及内脏神经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 ,适当调整教科书中的前后顺序 ,在内容的衔接、前后呼应等方面作了如下探索 :1 脑干的讲授1.1 脑干的外形 有意识地强调两个问题 ,一是脑干各部相连的脑神经的名称和顺序 ,二是脑干的表面有什么结构 ,其内部就相应有什么神经核和纤维束 ,即表面和内部在结构上有着必然的联系。比如 ,中脑连着动眼神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内脏小神经研究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对64侧内脏小神经进行解剖,观察其起止、行程;测量其长度、直径,测量内脏小神经在主动脉裂孔处距主动脉侧缘的距离和与内脏大神经之间的距离。结果89.1%的内脏小神经由穿T9~11交感神经节的节前纤维组成,96.9%内脏小神起自1~2个胸交感神经节,65.6%的内脏小神经穿膈中间脚与内侧脚之间进入腹腔,18.8%的内脏小神经穿膈中间脚与外侧脚之间进入腹腔。内脏小神经的长度为60.29±20.11mm,直径为1.38±0.92mm,在主动脉裂孔处左内脏小神经距主动脉左缘9.43±4.94mm;右内脏小神经距主动脉右缘16.46±4.4mm;内脏小神经与内脏大神经之间的距离为5.23±4.29mm。结论在进行内脏大神经切断术时,同时进行内脏小神经切断术是可行的,术后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11.
12.
男性盆丛神经的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直肠癌扩大根治术是提高术后生存率,减少癌细胞转移的重要术式,但其术后排尿和性功能障碍并发症较多,其原因是术中损伤了盆丛神经。本文对盆丛的研究可为改进直肠癌扩大根治术,降低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用30侧男性盆腔标本,通过冰醋酸松解剥离方法,对盆丛的起源、组成和分支分布进行了详细观测。结果:盆丛长径为41.6±7.3mm,宽径29.8±8.5mm。盆丛又继续形成直肠丛、膀胱丛和前列腺丛,三个次级丛参与管理排尿功能和性功能。结论:手术中如能对盆丛及其次级丛神经加以保护,免受或减少损伤,可防止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经皮腹腔神经丛穿刺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提高腹腔神经丛穿刺阻滞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在18具成人尸体腹部横断层标本上对腹腔神经丛的位置、毗邻,穿刺部位、角度、深度进行观测。结果:腹腔神经丛平对胸十二至腰-椎体高度者为94.4%。该丛最佳显示层面为腹部第九横断层面。腹腔神经丛左、右穿刺点距后正中线分别为4.0±0.6cm;5.9±1.1cm,穿刺角度分别为14.0°±4.5°;28.8°±3.7°,穿刺深度为9.7±1.1cm;11.6±1.4cm。结论:穿刺点应选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缘,中线向外旁开左4cm、右6cm处。穿刺角度较大时易损伤主动脉、腰升静脉、脊神经,反之易损伤肾、肾上腺和下腔静脉 相似文献
14.
15.
近几年来,由于我国医药院校招生人数不断扩大,尸体来源越来越困难,以及尸体解剖医学伦理学争论的影响,解剖学教学用尸体的匮乏已成为各医药院校一大难题。为尽可能满足学生观看标本,我室尽最大程度利用现有条件充分使用尸体。利用废弃的四肢血管神经肌肉标本制作骨连结标本就是其中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目标教学解剖学标本的设计与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等卫校推行的目标教学始终贯彻了教学评价理论。解剖学要求尽可能多地采用实物考核的方法评价教学效果,这就对解剖学标本提出了新的要求——便于随时对学生评估测试。本文介绍了目标教学解剖学标本的设计与制作和使用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Mile’s术通常引起排尿障碍和性机能障碍等术后并发症,其部分原因是手术损伤了盆内脏神经。在40侧成人尸体上观察测量了盆内脏神经的来源、支数、长度、横径,并对该神经作了定位调查,为手术保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背景:盆腔内走行着大量支配泌尿生殖等系统脏器的神经,包括内脏神经和脊神经两种,每一种均由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两种成分组成。其中内脏神经的核心为盆丛。1982年,Heald提出的全直肠系膜切除已经成为直肠癌诊疗的“金标准”。但术中极易损伤神经,导致术后出现尿潴留、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目的:综述前人的研究,以明确盆腔内筋膜的解剖结构和神经走形。方法:以“splanchnic nerves,superior hypogastric plexus,pelvic plexus,pelvic splanchnic nerve,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clinical anatomy”为关键词,检索2000年1月至2015年1月PubMed数据库中关于盆腔内神经及相关脊神经的走形和成分、盆腔内神经节及相关脏器反射等研究,以盆腔内的神经为主。结果与结论:盆腔内的主要内脏神经丛为:①上腹下丛:主体位于由左、右髂总动脉和骶岬围成的髂间三角内,左髂总静脉和第5腰椎前面。②盆丛:腹下神经、盆内脏神经、骶内脏神经在直肠侧面的后下方1/3处汇合形成神经丛,也称下腹下丛,位于输尿管后下方、膀胱及精囊腺的背侧。由内脏神经丛发出的神经包含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及感觉神经3种成分,走行分布在盆腔各脏器表面,支配其运动与感觉功能。明确的盆腔内筋膜的解剖结构和神经走形是全直肠系膜切除成功的关键,可在手术中最大程度避免神经损伤,提高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盆部内脏神经和血管的保护.方法:解剖32具成人躯干标本(女15、男17)和31侧成人男性骨盆矢状标本,结合腹腔镜手术,观测有关的盆腔血管神经的形态及定位.结果:(1)骶中静脉大多1支,61%偏左,骶外侧静脉53%为两支,骶前静脉丛在骶曲处密集粗大,骶椎椎前穿通静脉在第4、5骶椎前方形成静脉窦,且与骨膜结合紧密.(2)盆从位于距直肠外侧约1.1cm和距直肠膀胱陷凹上外测约4.7cm处的骨盆侧壁.左右腹下神经分别于骶骨岬上下1.0~2.0 cm的范围内分出,其夹角约95.9°.上腹下丛位于腹主动脉分叉周围至骶骨岬下2 cm之间.(3)腹腔镜下骶前间隙主要由少量的疏松结缔组织填允容易分离,解剖层面清晰.结论:手术中应找准解剖层面,根据血管神经的定位以神经为导向进行分离,可避免损伤盆部的内脏神经及骶前静脉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