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评价苏州地区高龄孕妇于孕中期行产前血清学二联指标筛查的可行性.方法:分析苏州市立医院2010-2011年间自愿进行孕中期血清学二联指标筛查的高龄孕妇637例,对其妊娠结局进行随访,并与这段期间低龄组(至预产期时的年龄≤35岁)进行比较.结果:筛查的高龄孕妇中,随访成功473例,其中低风险383例,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DS)高风险82例,爱德华氏综合征(Edward's syndrome,ES)高风险6例,神经管缺陷(neural tube de-fects,NTD)高风险2例.DS高风险中确诊DS和特纳综合征各1例.NTD高风险中1例死胎.筛查低风险孕妇中1例心脏超声异常行羊水产前诊断确诊为DS.较之低风险孕妇具有更高的筛查效率.结论:苏州地区高龄孕妇行孕中期血清学二联指标筛查,筛查效率高于低龄孕妇,可以有效地提高高龄孕妇妊娠胎儿患DS的检出率,降低羊膜腔穿刺率.因此,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对苏州地区高龄孕妇采用个体化的胎儿产前筛查和诊断策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孕中期血清三标记物用于唐氏综合征筛查对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的实用价值。方法: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Wallac Auto DELFIA)对2617例孕中期(14~20^+6周)妇女进行血清标记物(hAFP+Free HCGβ+uE3)三项指标多标试剂盒检测,筛查结果应用LifeCycle^TM with Elipse软件计算唐氏综合征风险和唐氏综合征(DS)风险切割值为1/270,当≥1/270时为DS高危孕妇,于孕20周以后抽羊水或胎儿的脐血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追踪胎儿的情况。结果:产前筛查2617例孕妇,筛查高风险孕妇186例,阳性率为7.11%,其中唐氏综合征筛查高风险孕妇152例。高风险孕妇中有143例接受羊水或脐血穿刺产前诊断,占筛查高风险孕妇的76.88%。发现胎儿染色体异常19例,异常检出率为13.29%。其中,唐氏综合征3例,18-三体1例,NTD2例。唐氏筛查高风险度组和低风险度组的妊娠不良结局分别为35.47%和8.1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孕中期血清标记物三项联合检测的产前筛查是预测唐氏综合征的有效指标,结合产前诊断对防止先天缺陷有实用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孕中期孕妇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甲胎蛋白( AFP)两联生化指标对唐氏综合征( DS)和神经管缺陷( NTD)等先天缺陷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集孕周14~27周的孕中期孕妇1320例的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检测血清AFP、β-HCG的浓度,对DS、NTD的风险系数进行评估,对高危孕妇进行羊水细胞遗传学检查和/或B超检查,新生儿随访检查确认。结果1320例孕妇中,DS筛查高风险66例(5.0%),NTD高风险6例(0.45%)。产前诊断确诊DS 3例,NTD 1例。高风险孕妇中未做产前诊断者发现DS 1例,低风险孕妇追踪随访发现DS 2例。结论孕中期筛查孕妇血清AFP、β-HCG结合其他产前筛查技术可提高胎儿缺陷发现率。  相似文献   

4.
孕中期血清致畸三联筛查产前诊断287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孕中期血清致畸三联筛查对检出胎儿染色体异常和妊娠不良结局的实用价值。方法:应用Beckman公司Access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对2875例孕中期14~21周的孕妇血清进行游离雌三醇、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甲胎蛋白产前三联的测定,并用Beckman公司提供的配套分析软件计算出胎儿染色体病的风险率。唐氏综合征高风险切割值为1∶380,18-三体高风险孕妇以风险值≥1∶334为准,≥1∶1000为神经管缺陷(NTD)高风险切割值。追踪胎儿和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产前筛查2875例孕妇,筛查出高危孕妇182例,阳性率为6.3%,其中,筛查出唐氏综合征高风险孕妇66例,18-三体高风险孕妇20例,神经管缺陷(NTD)高风险孕妇96例。共有45例接受了羊水、脐血穿刺行有创性产前诊断,占高风险孕妇的24.7%。发现胎儿染色体异常2例,异常检出率为6.6%,其中,唐氏综合征1例,染色体平衡易位1例。结论:孕中期进行母体血清致畸三联筛查可显著降低需要进行创伤性产前诊断孕妇的比例,也可为低龄孕妇的胎儿做出染色体病的产前预报,是临床预测染色体异常的有效指标,再结合产前诊断及超声检测对防止先天缺陷有临床实用性价值。  相似文献   

5.
3195例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的血清筛查和产前诊断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对检出胎儿染色体异常和妊娠不良结局的实用价值。方法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对3195例孕中期(14~20^+6周)妇女进行血清标记物(AFP+free-β-HCG)二项指标双标试剂盒检测,筛查结果应用Multicalc软件计算唐氏综合征风险。唐氏综合征(clown’s syndrome,DS)风险切割值为1:250,当≥1:250时为DS高危孕妇,于孕20周以后抽胎儿的脐血进行胎儿核型分析,追踪胎儿和孕妇的情况。结果产前筛查3195例孕妇,筛查高危孕妇232例,阳性率为7.3%,其中唐氏综合征筛查阳性孕妇169例,假阳性率为5.2%。有147例接受脐血穿刺产前诊断,占筛查DS高危孕妇的63.3%。发现胎儿染色体异常19例。异常检出率为12.9%。其中3例唐氏综合征。1例18-三体,1例XXX体。唐氏筛查高风险度组和低风险度组的妊娠不良结局分别为30.2%和12.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孕中期产前筛查是预测异常胎儿和不良妊娠结局的有效指标。再结合产前诊断对防止先天缺陷有实用性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杭州市余杭区孕中期产前筛查工作运行情况,探讨孕中期血清标志物的筛查对发现胎儿染色体异常和神经管畸形的意义。 方法 采用时间分辨荧光法(DELFIA)检测2006—2011年杭州市余杭区5所医院内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的孕妇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protein,AFP)和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 β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Free-β-hCG)浓度,利用Risks 2T计算机分析软件对唐氏综合征(DS)、爱德华综合征(ES)和神经管缺陷(NTD)的风险度进行评估,对唐氏综合征、爱德华综合征高风险孕妇行羊水穿刺或脐血穿刺做染色体核型分析,对神经管缺陷高风险孕妇进行3D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结果 产前筛查率逐年上升;产前诊断绝对数逐年递增,羊水穿刺和脐带血穿刺人数的比例逐年下降,产前诊断率下降;在44 410例孕中期妇女中筛查出高风险1 945例,总阳性率4.38%(1 945/44 410),确诊21-三体综合征10例,18-三体综合征6例,神经管畸形(NTD)13例,其他胎儿异常39例。低风险孕妇中有4例21-三体综合征和9例NTD,未检出18-三体综合征。 结论 血清学产前筛查工作取得进展,免费产前筛查是提高产前筛查率的有效措施;孕中期推广应用二联产前筛查结合产前诊断是降低出生缺陷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分析产前筛查高风险人群,探讨如何对该人群进行合理的指导和管理.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宁波市单胎妊娠、年龄<35周岁孕妇进行孕中期产前筛查,计算唐氏综合征(DS)、18-三体综合征以及神经管畸形风险率;并对产前筛查高风险孕妇进行羊膜腔穿刺,确定染色体核型并分析不同亚组的异常发生率.结果 240649例孕妇接受产前筛查,4 950例高风险,4907例接受羊水穿刺,发现染色体异常136例,DS高风险组116例,高、中、低危异常检出率分别为3.82%、2.38%和1.33%; 18-三体组20例异常检出率分别为14.29%、1.96%和2.31%.DS高风险组中高危、中危及低危组染色体异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8-三体高风险组中高危、中危及低危组染色体异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产期筛查高风险比值越大发生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越大,所以产前筛查高风险孕妇应加强产前诊断意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孕妇孕中期胎儿唐氏综合征(DS)为主的先天缺陷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测定1 836例孕中期(15~20+6周)孕妇血清中甲胎蛋白(AFP)和游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 β-hCG)的浓度,应用 Multicalc 软件计算唐氏综合征风险度,风险切割值为1/ 270,对高风险孕妇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及B超检查进行确诊.结果孕15~20+6周孕妇血清AFP浓度随孕周的增加而增加,free β-hCG浓度随孕周的增加而减少.1 836例孕妇中,共筛出高危孕妇118例,阳性率6.43%,其中唐氏征高危110例,有98例接受羊膜腔穿刺,占筛查DS高危孕妇的89.09%.发现胎儿染色体异常和其他异常共5例,假阳性率为6.15%.其中DS综合征1例,染色体平衡易位1例,经B超检查发现胎儿其他异常3例.结论 孕中期产前筛查是预测异常胎儿和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指标.产前诊断是防止先天缺陷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检测孕妇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AFP)、游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对孕中期胎儿神经管缺陷、染色体异常的产前筛查效果.方法 利用妇幼保健三级网络对孕中期妇女进行上述两项血清生化指标物检测,通过风险计算,结果为高风险孕妇,经遗传咨询,在孕妇知情的情况下选择产前诊断.对每例孕妇追踪随访至胎儿出生.结果 筛查的1 632例孕妇中,检出各类高危人群126例,确诊神经管缺陷3例、染色体异常5例.结论 孕中期妇女血清生化指标物检测,是筛查胎儿神经管缺陷、染色体异常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孕中期妇女(15-20周)血清生化标志物甲胎蛋白(AFP)和游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及游离雌三醇(uE3)在胎儿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全自动时间分辨免疫技术检测孕妇血清中AFP、F-βHCG和uE3浓度,结合孕妇年龄、体重、孕周等因素,利用配套软件计算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风险,对高风险孕妇进行羊水细胞培养,得出胎儿是否患唐氏综合征,并随访追踪每例筛查孕妇至胎儿出生。结果筛查的3000例孕妇中,唐氏综合征高风险孕妇138例,筛出率为4.60%,进行羊水染色体培养胎儿染色体异常3例,其中唐氏儿2例,18-三体综合征儿1例,检出率为2.17%,假阳性率为4.50%。神经管缺陷高风险45例,筛出率1.50%,确诊神经管畸形6例,检出率13.33%。结论孕中期母血清生化标志物是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和神经管缺陷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计检测孕妇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AFP)、游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对孕中期胎儿神经管缺陷、染色体异常的产前筛查效果。方法 利用妇幼保健三级网络对孕中期妇女进行上述两项血清生化指标物检测,通过风险计算,结果为高风险孕妇,经遗传咨询,在孕妇知情的情况下选择产前诊断。对每例孕妇追踪随访至胎儿出生。结果 筛查的1632例孕妇中,检出各类高危人群126例,确诊神经管缺陷3例、染色体异常5例。结论 孕中期妇女血清生化指标物检测,是筛查胎儿神经管缺陷、染色体异常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的血清筛查与产前诊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薇  王勇强  张蒂荣 《中国热带医学》2009,9(4):665-665,670
目的探讨孕妇中期唐氏综合征的血清筛查对检出胎儿神经管缺陷、染色体异常的实用价值。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对1680例孕中期(14~20周)孕妇进行血清标记物(AFP+free-β-HCG)二项指标检测,筛查结果应用Miulticalc软件计算唐氏综合征风险。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DS)风险切割值为1/275,当≥1/275时为DS高危孕妇,经遗传咨询,在孕妇知情的情况下选择产前诊断。追踪胎儿和孕妇的情况。结果产前筛查1680例,筛查唐氏综合征高危孕妇124例,阳性率为7.4%。有109例自愿接受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和脐血穿刺,检查结果发现染色体异常胎儿3例,其中2例唐氏综合征,1例18-三体。结论孕中期产前筛查是筛查胎儿神经管缺陷,染色体异常的有效方法之一,结合产前诊断对防止胎儿先天缺陷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孕中期母血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Freeβ-hCG)与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的测定在产前筛查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2年38639名孕妇临床资料,均采用半自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孕妇血清AFP、Free-βhCG水平,通过wallac软件评估胎儿患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DS)、爱德华综合征(Edwards syndrom,ES)、神经管缺陷(Neural tube defects,NTD)的风险,并随访分析产前诊断结果及妊娠结局。结果 38639名孕妇中完成回访33559例(86.85%),高风险共994例(2.96%);产前诊断及追踪随访发现高风险异常44例(4.43%),低风险异常304例,假阴性率为0.93%。结论孕中期母血Freeβ-hCG、AFP检测,结合孕妇年龄、体重、孕周、孕产史有利于发现高风险孕妇,结合产前诊断可提高胎儿异常检出率。  相似文献   

14.
陈惠娟  吕时铭 《浙江医学》2009,31(8):1079-1080,1089
目的研究在不同孕周进行唐氏综合征血清学筛查是否存在效率差异,并探讨筛查的最佳孕周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至2007年绍兴地区36309例孕妇孕中期(15-20周)母血清AFP/Free-β-hCG的二联产前筛查、染色体核型分析及随访资料,比较不同孕周组和孕周段的检出率及假阳性率。结果所有筛查孕妇中提示高风险的有2050例,其中确诊为唐氏综合征10例,在孕15周漏诊1例;总检出率为90.91%,总假阳性率为5.62%。17及18孕周组假阳性率为3.65%,显著低于其他孕周组(均P〈0.01);16-18孕周段检出率为100%,假阳性率为4.50%,明显优于其它孕周段。结论在现有孕中期母血清AFP/Free-β-hCG二联体系下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16-18孕周段可能为最佳筛查时期。  相似文献   

15.
颉晓玲  周兰霞  朱江  杜晓云  耿锦楠 《西部医学》2013,(12):1847-1848,1851
目的 探讨孕中期产前唐氏综合征筛查对胎儿染色体异常及神经管缺陷的作用,以期降低出生儿缺陷.方法 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对2464例孕15~20周孕妇血清进行甲胎蛋白(AFP)和绒毛促性腺激素(β3-hCG)浓度检测,再根据孕妇年龄、孕周、体重等因素通过唐氏筛查软件算出风险系数,阳性切割值为1/250、1/350,对高风险者进行B超、羊水染色体检查,新生儿检查结果对照.结果 筛查2464例孕妇,高风险孕妇142例,阳性率为5.70%.其中唐氏高风险87例,18-三体高风险18例,神经管畸形高风险37例.高风险孕妇行羊水染色体检查60例,发现异常核型3例.结论 孕妇中期产前筛查,结合产前诊断对预防染色体异常胎儿,防止先天缺陷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孕中期DS产前血清学筛查在早期诊断胎儿缺陷方面的作用。方法应用微粒子捕捉免疫发光技术对我院2006年1月-2008年6月共8230例孕15周~20周的孕妇进行血清学筛查,筛查标记物为AFP和β-HCG,应用MACIEL产前筛查软件计算唐氏综合征和18三体风险率,唐氏综合征风险切割值(Cutoff)为1∶274,≥1∶274为高危,18三体风险率≥1∶100为高危。建议其抽取羊水进行产前诊断,同时结合超声检查追踪孕妇和胎儿的妊娠结局。结果产前共筛查8230例孕中期孕妇,筛查出高危孕妇948例,阳性率为11.51%,其中DS高风险孕妇806例,18三体高风险21例。8230例中确诊21三体5例,18三体2例,神经管缺陷1例,漏筛2例,异常胎儿的检出率为0.097%。结论孕中期血清学产前筛查是预测胎儿发育异常和降低出生缺陷率的有效方法,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26 803例中期妊娠妇女血清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江苏省以人群为基础的中期妊娠母血清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效率。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多阶段抽样方法,在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地区以乡(镇)或街道为单位,抽取95个项目点,抽样时间为1年。项目点所有妊娠15-20周的妇女接受母血清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游离β亚单位(f-βHCG)检测,同时B超确定孕龄,在孕妇体重校正的基础上,计算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值。对高风险者,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进行确诊检查。随访所有活产儿至出生后的0.5~4岁。结果 95个项目点1年中共有妊娠妇女27313名,参与产前筛查者26803例,占同期总妊娠妇女的98%。孕妇平均年龄25.1岁,≥35岁者占1.7%。母血清筛查为唐氏综合征高风险者1244例、爱德华综合征高风险者105例,筛查阳性率分别占筛查人群的5%、0.4%。最终妊娠结局显示染色体异常胎儿及婴幼儿共20例,其中唐氏综合征9例、爱德华综合征5例,其他染色体异常6例。本组中期妊娠母血清AFP、f-βHCG联合筛查唐氏综合征的检出率为56%(5/9),爱德华综合征检出率80%(4/5)。结论 在严格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妊娠中期母血清AFP、f-βHCG二联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有较高的检出率,但良好的筛查成本效益比与目标出生缺陷的人群发病率有关。  相似文献   

18.
孕妇血清AFP、F-βhCG联合筛查胎儿出生缺陷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标记物甲胎蛋白(AFP)和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对孕中期(14~20周)孕妇进行产前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及神经管缺陷的作用.方法应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指标,经过软件计算风险,对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如孕妇年龄、体重、孕周等加以分析校正,对高风险孕妇进行羊水染色体检查及B超检查,每个孕妇随访追踪到胎儿出生. 结果 1 543例孕妇中筛查出高风险孕妇79例,确诊神经管畸形2例,21-三体综合征1例,死胎2例;在 1 464例低风险孕妇中,出生缺陷4例. 结论孕中期二联筛查法作为产前筛查染色体异常及神经管缺陷有效,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各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中位数值,提高筛查效率.  相似文献   

19.
应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对7698例妊娠15-20^+6周的妇女进行甲胎蛋白(AFP)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游离B亚基(free-β-HCG)检测,筛出染色体异常高风险孕妇483例,其中344例接受羊水或脐血管穿刺产前诊断,发现胎儿染色体异常18例,异常检出率5.2%。筛出神经管缺陷高风险孕妇25例,经B超证实胎儿畸形6例,死胎2例,异常检出率32.0%。筛查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的妊娠不良结局分别为25.6%和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孕中期母血清筛查是预测胎儿染色体异常和神经管缺陷的有效指标,筛查高风险与母婴不良妊娠结局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严紫霞  陈益明  张闻  梅瑾 《浙江医学》2018,40(12):1392-1393,1396
目的评估杭州市淳安县2015—2017年早中孕期血清学产前筛查唐氏综合征(DS)、爱德华兹综合征(ES)和开放性神经管畸形(ONTD)的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7年杭州市淳安县8家产前筛查采血点自愿接受产前筛查的13067例早、中孕期妇女血清学检查结果、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妊娠结局。结果13067例筛查孕妇中,单独早孕期筛查DS和ES高风险阳性检出率为7.27%和0.66%;单独中孕期筛查DS、ES和ONTD高风险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79%、0.69%和0.36%;早中孕联合筛查DS、ES和ONTD高风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81%、0.31%和0.66%。网络随访12988例,随访率为99.40%。高风险孕妇接受羊水穿刺率由2015年的42.19%下降到2017年的29.33%。随访的高风险孕妇经羊水穿刺检查和超声检查,确诊DS9例、ES1例、ONTD1例;随访的低风险孕妇经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检测确诊DS1例、ES2例、ONTD4例。结论杭州市淳安县血清学DS产前筛查效果明显,是降低本地区缺陷胎儿出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