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胰十二指肠切除围手术期肠内免疫营养对机体免疫功能调节的效果和肠内营养护理重点.方法 本研究是一个前瞻、随机、单盲、对照的临床研究.将40例符合研究标准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肠内免疫营养治疗组(EIN组,20例)和普通肠内营养治疗组(EN组,20例);于营养治疗前、术前1 d、术后第1、7、14、21、28天测定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免疫球蛋白等的变化情况及观察肠内营养时胃肠道及造瘘管的并发症.结果术前1 d CD3、CD4、NK细胞显著上升,CD8显著下降,且术前1 d EIN组CD3、CIM显著高于EN组(P<0.05);术后第1天细胞免疫功能呈明显下降状态,且持续到术后第7天;自术后第14天开始,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开始恢复.体液免疫功能恢复无明显时间差异,但术后第1、7、14、21、28天EIN组IgA明显高于EN组(P<0.05).40例患者空肠造瘘管应用良好,无导管阻塞,造瘘处皮肤无红肿和炎性渗出及其他造瘘管相关并发症,本组无明显腹痛、腹胀、腹泻等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肠内免疫营养治疗能够有效上调细胞和体液免疫,从而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其疗效优于普通肠内营养;心理护理、完善的营养计划、造瘘管的护理及观察营养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良好细致的护理是成功实施肠内免疫营养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普通肠内营养与肠内免疫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 将28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肠内普通肠内营养组和肠内免疫营养组各14例.术后第2-第8天给予等热量营养支持,术后第1天和第9天检测患者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IgG、IgA、IgM、CD3、CD4、CD8.结果 肠内普通营养组和肠内免疫营养组术后第9天的营养学和免疫学指标比较,肠内免疫营养组的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IgG、IgA、IgM、CD3和CD4水平明显高于肠内普通营养组(P<0.05).结论 肠内免疫营养组较肠内普通营养组更能改善胃癌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力.  相似文献   

3.
肠内免疫营养对多发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肠内免疫营养对多发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上海长征医院综合性ICU 2007年3月至2008年5月收治32例多发伤患者,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肠内免疫营养组(EIN组,n=16)和普通配方肠内营养组(EN组,n=16).两组患者于伤后第3天开始分别接受EIN和普通配方EN支持至少14 d.于入组当天、营养支持第7天和第14天分别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TLC),免疫球蛋白(IgC,IgM,IgA)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结果 EIN组第7天和第14天TLC,IgG,IgM,IgA,CD4及CD4/CD8比值均明显高于入组当天(P<0.05),且随EIN时间延长而持续增高;EN组所有免疫指标在第7天较入组当天无明显改变,第14天TLC,IgG,IgM,IgA,CD4及CD4/CD8比值均明显高于入组当天(P<0.05),但均明显低于EIN组第14天测定值(P<0.05).结论 与普通配方EN相比,多发伤后早期EIN更有利于机体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和提高.  相似文献   

4.
背景:免疫营养可通过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促进短半衰期蛋白质合成,调节局部及全身细胞因子的产生,维护肠道黏膜结构及功能的完整性,对术后的免疫抑制起正向调节作用。营养治疗能够明显加强肝移植围手术期机体免疫功能,但对肠内免疫营养在肝移植的应用效果至今少有报道。目的:观察肝移植围手术期进行免疫肠内营养治疗的安全性和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肝移植患者按营养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免疫肠内营养组和普通肠内营养组,监测移植前、移植后对肝功能、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排斥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结论:免疫肠内营养组移植前1d的血清前白蛋白和胆碱酯酶水平均显著高于营养治疗前。移植前1d免疫肠内营养组CD3+CD4+显著高于普通肠内营养组(P〈0.05),普通肠内营养组的细胞免疫功能恢复状态比免疫肠内营养组推迟1周,移植后1~28d免疫肠内营养组IgA均高于普通肠内营养组(P〈0.05),两组均未增加排斥反应发生率。结果证实,疫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肝细胞合成功能及免疫功能均显著优于普通肠内营养治疗,免疫肠内营养对肝移植围手术期患者的康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肠内免疫营养对烫伤大鼠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肠内免疫营养(EIN)对烧伤后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30%总体表面积Ⅲ度烫伤大鼠模型。64只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IN组和标准肠内营养(EN)组,另取8只大鼠作为伤前对照。EIN组和EN组给予等热量肠内营养液。分别取伤前对照及EN组、EIN组伤后1、4、7和10d检测肠黏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浓度及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a)含量的变化,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肠黏膜组织TNF-αmRNA表达。结果烫伤后EN组和EIN组肠黏液sIgA浓度、血浆DAO活性、TNF-α含量和肠黏膜组织TNFamRNA表达均比伤前显著升高(P〈0.05或P〈0.01);EIN组肠黏液sIgA浓度、血浆DAO活性和TNF-α含量在伤后4、7和10d,肠黏膜组织TNF-αmRNA的表达于伤后1、4、7和10d均比EN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与标准EN相比,EIN可明显减轻严重烫伤后肠黏膜损伤,其机制与增加肠黏液sIgA浓度、降低肠黏膜组织TNF-α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胃肠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童强  王国斌  卢晓明 《中国康复》2004,19(6):342-344
目的 :比较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对胃肠癌术后患者免疫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72例胃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 (EN组 )和肠外营养组 (PN组 )各 2 6例及常规输液组 (对照组 ) 2 0例。术后 2 4h开始肠内或肠外营养 ,检测术前和术后第 9天营养状况、免疫指标、严重并发症及肠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 :术后EN组、PN组体重、前白蛋白、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EN组与PN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术后CD3 、CD 4 、CD 4 /CD8 EN组、PN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其中CD 4 、CD 4 /CD 8 EN组亦显著高于PN组 (P <0 .0 5 ) ;EN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PN组和对照组 (P <0 .0 0 1)。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胃肠癌术后近期的营养和免疫状况 ,肠功能恢复方面亦明显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严重多发伤后早期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恢复作用.方法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创伤外科2006年1月至2007年5月间收治的4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免疫肠内营养组(IEN组)20例,行免疫肠内营养支持;肠内营养组(EN组)20例,行常规肠内营养支持.以健康人为对照组,15例.各组患者于伤后1 d开始营养支持,伤后1 d、3 d、5 d、8 d检测外周血T细胞哑群及血清中PA、RBP、IL-2、IL-4浓度.结果 IEN及EN支持8 d后,患者的T细胞亚群以及血清蛋白PA、RBP较伤后1 d有极显著增高(P<0.01),但IEN组与EN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IL-2浓度在伤后8 d均较伤后1 d有显著增高(P<0.01),IEN组增高较EN组更显著(P<0.05);在伤后8 d,IEN组IL-4的浓度下降明显且与EN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EN组相比,IEN组患者的SIRS持续时间短及感染并发症率低.结论 在改善患者免疫抑制状态及提高创伤患者l临床预后方面,IEN要较EN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童强  王国斌  卢晓明 《中国康复》2005,20(5):292-294
目的:比较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和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 方法:4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各20例,分别于术后24 h开始EN或PN,检测术前和术后第9天各免疫指标.术前和术后第9天2组患者均口服甘露醇5 g和乳果糖10 g,收集随后6 h的全部尿液,测量尿中甘露醇与乳果糖排除率之比值(L/M比值)。结果:术后第9天,EN组CD4^+、CD4^+/CD8^+显著高于PN组(P〈0.05),但IgG、IgM、IgA、CD3^+及CD8^+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L/M比值与术前比较均上升(P〈0.01)。结论:术后早期EN可明显改善胃肠道肿瘤患者近期的免疫状况,细胞免疫方面亦明显优于PN,但对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与PN支持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肠内免疫营养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烫伤大鼠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研究肠内免疫营养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烫伤大鼠营养代谢、免疫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64只SD大鼠制备30%总体表面积(TBSA)Ⅲ度烫伤模型,然后随机分为肠内免疫营养(EIN)组及EIN联合rhGH(EIN+rhGH)组,两组给予等热量肠内营养液。分别于伤后1、4、7、10d(n=8)抽取静脉血,检测营养代谢、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免疫球蛋白和有关炎性介质指标。另取8只大鼠检测上述各指标作为伤前对照值。结果 与EIN组比较,EIN+rhGH组在伤后各时间点的血清总蛋白、自蛋白、转铁蛋白、CD3^+、CD4^+、CD4^+/CD8^+、IgG、IgM和IgA均有所升高,但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CD8。有所降低,差异也无显著性(P均〉0.05);与EIN组比较,EIN}rhGH组在伤后4、7、10d血清内毒素(LPS)、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Q)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 EIN联合rhGH可以改善烧伤后营养代谢和免疫功能,减少炎性反应,其作用要优于单纯肠内免疫营养。  相似文献   

10.
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及生长激素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N)和生长激素(GH)对危重病患者救治的效果.方法 68例危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N组和EN+GH组,每组34例.两组均进行等热量、等氮量的EN支持治疗;EN+GH组同时皮下注射GH 5 U,每日1次,均连用10 d.分别于营养支持前后检测血生化、营养指标及肠道黏膜通透性;营养支持治疗10 d后测定免疫学指标和T淋巴细胞亚群;营养支持期间每日测定氮平衡,并计算累计氮平衡.结果 EN+GH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5 d、10d的体重、白蛋白、转铁蛋白均较EN组无明显改善;EN+GH组治疗后5 d和10 d前白蛋白[(25.34±4.26)g/L、(27.34±4.25)g/L]和纤维连接蛋白C(2.68±0.37)mg/L、(2.74±0.31)mg/L]显著高于EN组同时间点(前白蛋白:(20.62±3.58)g/L、(23.87±2.96)g/L,纤维连接蛋白:(2.01±0.27)mg/L、(2.44±0.19)mg/L,均P<0.053,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显著低于EN组(5 d:0.065±0.004比0.087±0.005,10 d:0.027±0.002比0.053±0.004,均P<0.01).治疗后10 d,EN+GH组IgA水平显著低于EN组[(2.10±0.09)g/L比(3.45±0.25)g/L],而CD3、CD4、CD4/CD8比值、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均明显高于EN组[CD3:0.682±0.049比0.606±0.046,CD4:0.456±0.039比0.372±0.032,CD4/CD8比值:1.66±0.11比1.41±0.12,NK细胞:0.139±0.011比0.107±0.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N+GH组累计氮平衡为正氮平衡[(27.54±23.15)mg/kg],而EN组为负氮平衡[-(5.13±4.26)mg/kg].结论 早期EN支持能迅速改善危重患者的营养状态;而联合应用GH能促进蛋白合成,增强免疫功能,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胡细玲  凌聪  周雪玲 《全科护理》2012,(20):1881-188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应用谷氨酰胺强化的肠内营养(GLN)的作用。[方法]将96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组(GLN组)和常规肠内营养组(EN组)。比较两组病人术前1d、术后8d营养状况、免疫功能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和费用。[结果]GLN组术后第8天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IgA、IgG、CD4、CD8较EN组明显增高,术后肛门排气和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病人早期应用GLN有利于改善病人术后的营养状况和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节约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2.

Citation

Casaer MP, Mesotten D, Hermans G et al. Early versus late parenteral nutrition in critically ill adults. N Engl J Med. 2011;365: 506-517.

Background

Controversy exists about the timing of the initiation of parenteral nutrition (PN) in critically ill adults in whom caloric targets cannot be met by enteral nutrition (EN) alone.

Methods

Objective

To compare early-initiation of PN (European guidelines) with late-initiation (American and Canadian guidelines) in adults who are receiving insufficient enteral nutrition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Design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parallel-group, multicenter clinical trial.

Setting

Seven multidisciplinary ICUs in Belgium.

Subjects

All adults admitted to participating ICUs with a nutritional risk score of 3 or more who did not meet any exclusion criteria.

Intervention

After enrollment, 2312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to receive PN 48 hours after ICU admission (early-initiation) and 2328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to receive PN on day 8 (late-initiation group). Both groups received early EN using a standardized protocol. PN was continued until EN met 80% of calorific goals, or when oral nutrition was resumed. It was restarted if enteral or oral feeding fell below 50% of calculated calorific needs.

Outcomes

Primary end point was the duration of dependency on intensive care, defined as the number of intensive care days and time to discharge from the ICU.

Results

The median stay in the ICU was one day shorter for the late-initiation group (3 v. 4; p = 0.02). The late-initiation group had a relative increase, of 6.3%, in the likelihood of being discharged earlier, and alive, from the ICU (hazard ratio 1.06;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1.00-1,13; p = 0.04). Rates of death in the ICU and survival at 90 days were similar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late-initiation group, as compared to the early-initiation group, had fewer ICU infections (22.8% v. 26.2%; p = 0.008), less days of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7 days (interquartile range [IQR] 3-16) v. 10 days (IQR 5-23); p = 0.008) and fewer patients requiring more than 2 days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36.3% v. 40.2%; p = 0.006).

Conclusions

Late-initiation of PN was associated with faster recovery and fewer complications, when compared with early-initiation.

Trial Registration

NCT00512122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营养途径对食管癌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2例食管癌手术治疗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各31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8天进行细胞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自然杀伤细胞、B淋巴细胞)检测,两组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多个时间点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 EN组术前CD3、CD4、CD8、CD4/CD8、自然杀伤细胞和B淋巴细胞分别为(60.46±6.41)%、(39.03±5.64)%、(25.06±5.39)%、1.60±0.24、(13.86±4.91)%、(13.14±3.81)%,术后第8天分别为(65.18±7.81)%、(40.45±6.82)%、(22.81±4.47)%、1.78±0.16、(16.97 ±4.85)%、(15.69±3.88)%,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N组术前CD3、CD4、CD8、CD4/CD8、自然杀伤细胞和B淋巴细胞分别为(59.78±5.17)%、(39.10±5.49)%、(24.94±3.97)%、1.57±0.20、(14.02±4.47)%、(12.96±3.39)%,术后第8天分别为(60.27±6.20)%、(39.71±5.63)%、(24.74±3.80)%、1.62±0.15、(15.35±4.31)%、(14.33±3.43)%,与术前比较除CD3、CD8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EN组与PN组术后第8天比较除CD4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食管癌术后早期EN较PN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营养支持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本试验收集AIDS患者65例,按随机原则分成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肠内或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治疗;对照组仅行常规治疗。测定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30d外周血CD3、CD4、CD8细胞、CD4/CD8比值,同时检测补体C3、C4,及免疫球蛋白G(IgG)、IgM、IgA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后CD4细胞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他免疫指标无明显相关性。对照组各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营养支持可提高AIDS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肠内免疫营养剂应用于围手术期胃癌病人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胃癌病人围手术期应用肠内免疫营养剂(瑞能),观察其对胃癌病人围手术期营养状况及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胃癌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实验组于术前3d接受EN支持,给予肠内免疫营养制剂(瑞能)至术后7d;对照组术前常规膳食,术后给予TPN。两组病人分别于术前1d、术后第2天和第7天分别检测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TLC)、免疫球蛋白(IgG、IgA、IgM)、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观察两组病人相关营养指标、免疫指标及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更早,同时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及免疫指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病人围手术期应用免疫营养剂EN,既能促进胃肠道功能尽早恢复,又可改善病人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有利于病人术后免疫功能的恢复和预后改善,是围手术期胃癌病人营养支持的较佳方案。  相似文献   

16.
贲门癌术后经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贲门癌患者术中放置鼻肠营养管,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支持,在促进患者恢复、改善营养状况及预防并发症等方面的作用。方法:129例胃底贲门癌患者分成肠内营养组(EN组)与肠外营养组(PN组),EN组术中放置鼻肠营养管,术后第1天即予以肠内营养,PN组术后第1天予以周围静脉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术前1d及术后1、8d的体重、血浆白蛋白、血浆前白蛋白以及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和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浆白蛋白、血浆前白蛋白在术后8d较术后1d明显提高(P〈0.05)。在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防治术后并发症方面,EN组明显优于PN组(P〈0.01)。结论:胃底贲门癌术中放置鼻肠管予以早期EN简便易行,既能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促进胃肠道功能尽早恢复。又具有并发症少.费用低廉的优点。[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老年胃大部切除手术前后使用胸腺肽α1对病人的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35例老年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肠内营养组n=20)和研究组(胸腺肽加肠内营养组n=15)。研究组术前1d至术后d6每天给予胸腺肽α1,于术前1d,术后d1、d0分别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和术前d0,术后d3、d7分别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急性炎性反应指标。【结果】两组病人术后CD3^+、CD4^+、CD4^+/CD8^+均有下降及急性炎性反应的发生,但研究组较对照组术后d10的T细胞亚群指标有明显提升(P〈0.05),且研究组病人术后的IL6、TNF-α水平有显著下降。【结论】老年胃大部切除手术病人围手术期应用胸腺肽α1既可提高T细胞亚群水平又能缓解急性相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肠外营养联合应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方法 39例老年胃癌患者术后随机分为全肠外营养(TPN)组,肠内营养(TEN)组和PN加EN组,每组13例.结果 检测手术前后3组人体测量学指标及血浆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和氮平衡变化并进行人体测量学指标和Alb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第1,4,7天PN加EN组氮平衡改善较TEN组明显(P<0.01).TEN组术后早期(8~12 h)经鼻肠导管营养液滴注后,6例出现腹胀,其中4例伴腹泻,而PN加EN组采用术后48~72 h或听诊可闻及肠鸣音(每分钟3次以上)后方开始输注EN液,则可以较好地耐受.结论 老年胃癌患者术后EN时间应适当延长至48~72h或听诊闻及肠鸣音(每分钟3次以上)开始为宜.在EN支持前可辅以经周围静脉的PN.  相似文献   

19.
早期肠内营养减轻"二次打击"肝损伤的肝功能指标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倩  田伟军  刘运德  李昕  高硕  靳小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8,29(6):481-483,486,F0003
目的早期肠内营养对危重症导致的“二次打击”时的肝脏具有保护作用,通过血清学检测筛选评价肝功能的敏感指标。方法建立大鼠失血性休克内毒素腹腔注射的“二次打击”及肠内、肠外营养模型。根据营养方式分为3个大组,分别为肠内营养组(EN组)、肠外营养组(PN组)、混合营养组(EPN组)。每组均从术后12h开始给予肠内和/或肠外营养液,连续给液5d,分别在营养支持后第1、3、5天采血测定血清学指标,在第5天获取肝脏组织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LR4表达。结果术后第5天与第1天比较,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在三组均逐日升高(P%0.01),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在EN、EPN组升高(P〈0.01~0.05),腺苷酸脱氨酶(ADA)显著降低(P〈O.01),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在PN组升高(P〈0.01~0.05);EN、EPN组与PN组比较在术后第5天:RBP升高,ALT、AST、ADA、γ-GT、ALP降低(P〈0.01~0.05)。PN组较EN、EPN组TLR4表达增强。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减轻了“二次打击”给肝脏带来的损伤,肝功能得以恢复;RBP和ADA分别是反映机体营养状态和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TLR4有助于判断内毒素血症对肝脏的早期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强化的肠内营养对大鼠重型颅脑损伤后代谢激素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重度颅脑损伤大鼠模型,40只SD雌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组);肠内营养组(EN组);肠内营养添加Gln组(Gln组)。C组8只动物,其余各组16只。C组不致伤,其余2组于致伤后4h开始灌胃等氮、等热卡的肠内营养制剂。第1天给予半量71.49kcal/(kg.d),第2天给予全量142.97kcal/(kg.d),每天2次。连续灌喂第3、7天后,取外周血标本,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胰岛素(INS)、胰高血糖素(GIU)、皮质醇(Cor)含量。结果伤后第3、7天EN组和Gln组的INS/GLU较C组非常显著的下降(P<0.01),Cor含量则非常显著升高(P<0.01)。Gln组的INS/GLU在第3天和EN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到了第7天明显高于EN组(P<0.05)。Gln组的Cor含量在各时相点都非常显著低于EN组(P<0.01)。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大鼠出现明显的代谢激素分泌紊乱,添加Gln的肠内免疫营养可促进机体合成代谢激素分泌,降低分解代谢激素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