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1/PD-L1)抑制剂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作为新型免疫治疗手段,已经给恶性肿瘤患者带来了显著的临床获益,延长患者生存.自2011年以来,国内外已经有10余款ICIs陆续获批上市,接近一半的实体瘤患... 相似文献
2.
以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1/PD-L1)抑制剂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作为新型免疫治疗手段,已经给恶性肿瘤患者带来了显著的临床获益,延长患者生存。自2011年以来,国内外已经有10余款ICIs陆续获批上市,接近一半的实体瘤患者有ICIs治疗的适应证。然而,ICIs相关的毒性,或称为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随之而来,不仅极大地影响了临床治疗决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ICIs的临床应用和患者持续获益。为优化irAEs管理,完善irAEs多学科诊疗协作组(MDT)建设的标准化、流程化,提高MDT讨论的质量和效率,为患者提供高效、优化的诊疗方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继而改善患者预后,并推动跨学科MDT的规范化发展,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CSCO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专家委员会组织领域内多名专家,参考国内外癌症中心对irAEs的MDT管理经验及有关重要文献,认真讨论,多次修改,形成了本专家共识,作为各肿瘤中心irAEs MDT运行和操作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作为新型免疫治疗手段,是继化疗、靶向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后又一新兴的抗肿瘤治疗方式,已经为恶性肿瘤患者带来了显著的生存获益。但其产生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的总体发生率达79%~82%,irAE极大地影响了临床治疗决策,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和患者持续获益。几乎患者的所有器官系统都可能受到irAE的影响,其广谱性、特殊性、复杂性和多样性极大地增大了临床诊治的难度。充分认识和早期识别重度irAE对于避免发生危重症毒性相关的死亡尤为重要,危重症irAE特别需要多学科诊疗协作组(MDT)的联合应对。对诊断不明的、病情危重的、治疗效果欠佳的irAE,或者毒性缓解后是否重启免疫治疗的患者均需要规范化、标准化的MDT诊疗,故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irAE-MDT模式,以循证医学和相关指南/共识为依据,救治危重疑难irAE,将使肿瘤患者从免疫治疗中获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5.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一种强效抗癌方式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肿瘤治疗中。其通过解除肿瘤细胞对于机体免疫细胞的抑制作用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但在作用过程中由于过度激活免疫细胞引发机体包括内分泌系统在内的多个系统出现自身免疫反应,即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甲状腺毒性是比较常见的内分泌毒性,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甚至甲状腺危象等。随着临床上ICIs的广泛应用,甲状腺毒性的发生势必越来越多,现就其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临床管理方面做如下综述,以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改善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checkpointinhibitors,ICIs)通过阻断免疫抑制信号使 T细胞重新激活并诱导其 抗肿瘤活性。尽管 ICIs为越来越多的患者带来了生存获益,但由于其破坏了自身免疫耐受,使得包括免疫检查点抑 制剂相关性肝毒性(ICI inducedimmune mediatedhepatitis,IMH)在内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成为不可忽视的临床问 题。识别与解决 IMH已成为医生和患者共同面临的问题。在这篇综述中,我们讨论了目前 IMH的发生情况、危险 因素及预测指标、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目前推荐的治疗方法,为临床上更好地管理 IMH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作为新型免疫治疗手段,已使许多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显著改善。自2018年以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陆续批准了10余种ICIs治疗晚期实体瘤适应证。随着ICIs逐渐成为一种广谱的抗肿瘤手段,治疗人群在不断扩展。其中,特殊人群,即具有某些临床病理特征的肿瘤患者,既往常被排除在ICIs临床试验之外。即便《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毒性管理指南》对特殊人群使用ICIs前进行筛查做了初步推荐,但全程管理建议仍然不足。为了更好地指导特殊人群合理、安全使用ICIs,CSCO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组织多学科专家,经充分酝酿和讨论,最终形成本共识,作为临床医师用药时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过去的几年中,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不可忽视的成绩,为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阻断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的同时,也可能导致免疫耐受失衡,发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之一,此类不良反应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及病理表现均不典型,且有潜在的致死性,增加患者的死亡率。随着免疫检查抑制剂越来越多的投入临床,相关病例也逐渐增多,需要临床医生对高危患者密切观察,疑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发生时及时识别、尽早做出相应的处理,并在此类肺炎痊愈后谨慎评估是否可以继续使用免疫治疗。本文就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作一综述,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类药物治疗引起的免疫相关性肺炎的认识,为此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癌症治疗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但随着ICIs的快速应用,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几乎全身器官皆可发生irAE,但风湿性irAE似乎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本文就ICIs治疗引起的风湿性irAE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管理原则进行综述,并探讨其可能的潜在致病机制。 相似文献
10.
11.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在黑色素瘤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T细胞功能的活化也引起了一系列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 AE)。不同于传统化疗的不良反应,ir AE有着独特的临床表现和处理要求。虽然ir AE的发生和管理逐渐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但一些常见ir AE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及其综合监测管理仍需进一步总结和归纳,以便提高临床医生工作水平和临床试验设计质量。而且不同ir AE的发生机制、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影响、原有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的治疗风险等问题仍存在争议。本文阐述ICI治疗黑色素瘤引起的ir AE相关临床表现特点和诊疗管理措施,旨在对ir AE管理策略和研究方向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发生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CIP)的发生情况和免疫治疗疗效的关系,分析接受ICI 治疗的NSCLC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 年3月至2023 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ICI 治疗145 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CIP 组和非CIP 组,随后将发生CIP 的患者分为轻度(1、2级)CIP 和重度(3、4级)CIP 两个亚组,通过Kaplan-Meier 法比较生存曲线,分析CIP 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对于患者PFS 及OS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与PFS 和OS相关的预后因素。结果:145 例患者中有26例患者出现CIP,发生率为17.93%,重度CIP 发生率为3.45%。CIP 组患者PFS 明显长于非CIP 组患者(12.3 vs 7.6个月,P<0.05),CIP 组与非CIP 组的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2 vs 15.8个月,P>0.05)。亚组分析显示,轻度CIP 和重度CIP 相比,PFS(12.2vs 12.9 个月)及OS(16.1 vs 17.8 个月)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COX 回归分析显示,CIP[HR=0.55,95%CI(0.33,0.90),P=0.02]、免疫疗程>6 个[HR=0.51 ,95%CI(0.31, 0.85),P=0.01]是影响患者PFS 的有利预后因素,免疫疗程>6 个[HR=0.4,95%CI(0.18, 0.88),P=0.02]是影响OS的有利预后因素。结论:CIP 的发生率为17.93%,CIP 的发生与PFS 的延长密切相关。免疫疗程>6个是影响NSCLC患者PFS、OS的有利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3.
以免疫检测点抑制剂(ICI)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们通过释放免疫检查点介导的免疫抑制,恢复机体免疫平衡,提高了抗肿瘤有效率,使晚期NSCLC 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显著改善。然而,晚期NSCLC的ICI 治疗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围绕ICI 治疗晚期NSCLC的全程管理展开论述,包括ICI 治疗疗效预测、特殊人群筛查、药物选择、新型药物研发,以及ICI 治疗停止后的重启、耐药及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的处理等,以期为晚期NSCLC患者的ICI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近年来因疗效显著而备受瞩目。ICI引起的免疫介导肝毒性(IMH)是一类较常见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但IMH中的一种亚分型,胆管型IMH(BIMH),却是一种少见的、对其认知极不充分、缺乏诊疗规范的irAE,存在临床隐患。BIMH以胆管酶显著升高、高胆红素血症为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表现为胆管炎症、胆管损伤和消失。胆汁淤积阶段的BIMH对于免疫抑制治疗反应不佳,预后差。提高对BIMH的认识,早期诊断和干预是提高BIMH预后的关键。对BIMH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特点和发生机制及BIMH全程管理中存在之问题等认识的不断提高,有助于提出针对BIMH的有效诊疗策略。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通过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获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然而,多项证据表明,免疫治疗在激活免疫系统的同时可导致独特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irAE)...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产生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及ICI相关肺炎(ICI-P)的特点及其危险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到2021年12月间在山西白求恩医院胸部肿瘤科接受至少1次ICI治疗的114例NSCLC患者的一般性资料和临床特征的基线特征、治疗细节和发生irAE、ICI-P的数据,分析患者临床特征与irAE及ICI-P的关系,分析ICI-P发生的危险因素。观察ICI-P患者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结果:114例接受ICI治疗的NSCLC患者中有48例(42.11%)发生68次irAE,整体和严重irAE的发生率分别是59.65%、9.65%;从高到低排列发生率(仅列出前四位):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皮肤>内分泌系统;使用信迪利单抗>度伐利尤单抗>卡瑞利珠单抗=帕博利珠单抗;临床特征中的年龄与irAE发生有关联。15例患者发生ICI-P,整体发生率为13.16%,占irAE患者的31.25%,其中4例为重症,占irAE数的8.33%、ICI-P数的26.66%;发生于联合治疗的多于单药治疗(73...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描述中国人群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相关不良事件(AEs)的状况。方法:截止至2019年9月22日,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和Embase数据库中所有ICI相关的临床试验,入组中国患者或主要是中国人群的试验将会被纳入本研究,汇总并比较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和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的发生率。结果:纳入13个试验合计1 063例患者,其中922(86.7%)例接受ICI单药治疗,141(13.3%)例接受ICI联合化疗或抗血管生成治疗。在所有患者中,任意级别的TRAE、1-2级TRAE、3-5级TRAE、任意级别irAE、1-2级irAE、3-5级irAE的累计发生率分别为84.1%、63.3%、20.9%、43.3%、40.0%、3.0%;与ICI单药治疗相比,ICI联合化疗或抗血管治疗显著提高了3-5级TRAE(46.1% vs 17.0%,P<0.001)和3-5级irAE(7.1% vs 2.0%,P=0.015)。通过比较不同ICI之间的毒性谱,我们发现了一些药物特异性不良反应。结论:ICI相关的不良事件一般为轻度,中国人群耐受性良好。但是,当ICI与化疗或抗血管治疗联合使用时,3-5级的TRAE和irAE会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8.
Rilan Bai Naifei Chen Xiao Chen Lingyu Li Wei Song Wei Li Yuguang Zhao Yongfei Zhang Fujun Han Zheng Lyu Jiuwei Cui 《癌症生物学与医学(英文版)》2021,18(4):1118
Objective:We aimed to retrospectively analyze the toxicity profiles and predictors of 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 (irAEs) as well a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rAEs and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multi-type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pan-cancer in a real-world setting.Methods: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data from 105 patients with advanced pan-cancer treated with multi-type ICIs at the First Hospital of Jilin University between January 1, 2016 and August 1, 2020. We used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es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s of irAEs with clinical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blood count parameters, and biochemical indicators during treatment.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cutoff values for parameters and area under the curve values. Kaplan–Meier and Cox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to estimate the relationships of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and irAEs with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 and overall survival (OS).Results:A lower relative lymphocyte count (cutoff = 28.5%), higher albumin level (cutoff = 39.05 g/L), and higher absolute eosinophil count (AEC) (cutoff = 0.175 × 109/L)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occurrence of irAEs, among which a higher AEC (cutoff = 0.205 × 109/L) was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skin-related irAEs [odds ratios (ORs) = 0.163, P = 0.004]. Moreover, a higher lactate dehydrogenase level (cutoff = 237.5 U/L) wa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irAEs of grade ≥ 3 (OR = 0.083, P = 0.023). In immune cell subgroup analysis, a lower absolute count of CD8+CD28− suppressor T cells (OR = 0.806; 95% confidence interval: 0.643–1.011; P = 0.062), which are regulatory T lymphocytes,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occurrence of irAEs, although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Furthermore, a higher percentage of CD19+ B cells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occurrence of irAEs of grade ≥ 3 (P = 0.02) and grade ≥ 2 (P = 0.051). In addition, patients with any grade of irAE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 PFS (8.37 vs. 3.77 months, hazard ratios (HR) = 2.02, P = 0.0038) and OS (24.77 vs. 13.83 months, HR = 1.84; P = 0.024).Conclusions: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reports clinical profile data for irAEs in unselected patients in a real-world setting and explored some parameters that may be potential predictive markers of the occurrence, type, or grade of irAEs in clinical practice. Evidence of a correlation between safety and efficacy may facilitate a complete assessment of the risk-benefit ratio for patients treated with ICIs. 相似文献
19.
吴建辉 储香玲 王李强 林心情 谢晓鸿 谢梦青 赵静 邓海怡 杨伊霖 邱桂焕 周茂林 孙霓 李茹 陈萤 邓佳茜 曾晨 潘柏林 秦茵茵 刘明 苏春霞 周承志 《中国癌症杂志》2022,32(6):469-477
背景和目的:临床研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checkpoint inhibitor-related pneumonitis,CIP在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和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1,PD-L1)抑制剂引起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irAE)致死原因中排第一位,而真实世界CIP的流行病学情况缺乏大宗人群研究报道。本研究旨在了解中国真实世界中肺癌免疫治疗的CIP发病率,并进一步总结其特征、治疗现状和转归。方法:回顾并收集2019年1月—2021年9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首诊肺癌且接受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治疗的患者基本临床信息,以及CIP患者肺炎的发生时间、等级、治疗方案和转归。总结CIP在研究队列以及各亚组CIP的发病率、发病特点、危险因素以及CIP患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临床现状以及转归。结果:共纳入2031例免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