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突触后致密物对老年性记忆衰退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突触是神经细胞的接头部位 ,是神经信息传递的关键结构 ,突触结构参数的改变是其功能变化的重要基础。研究表明 ,老年性记忆衰退与脑内突触的微细结构改变有关〔1~ 3〕。在突触部位的诸多结构因素中 ,突触后致密物 (postsynapticdensi ty ,PSD)是一种非常敏感易变的参数。许多研究表明 ,PSD极易受突触前传入信息的状况及身体内外环境众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其可塑性很强〔4,5〕。因此 ,探讨PSD在衰老性记忆衰退中的作用很有意义。1 PSD的形态特征及分子组成PSD是突触后胞浆面的一层膜旁致密物质 ,厚度通常为 5 0nm。在高等动物…  相似文献   

3.
<正>三方突触由星形胶质细胞(AS)、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构成[1,2],在功能上作为一个整体调控长时程增强(LTP),影响人体的学习记忆功能。LTP是指一种发生在神经细胞信号传输过程中信号持久增强的现象[3]。研究表明,LTP效应与学习、记忆过程密切相关,学习记忆功能的提高是神经系统疾病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诸多神经系统疾病存在海马LTP功能的抑制,学习记忆功能的受损[4],如阿尔茨海默病(AD)、脑卒中、脑瘫(CP)等疾病[5,6]。  相似文献   

4.
cAMP 反应序列结合蛋白(cAMP 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是一种重要的核转录因子,调节启动子中具有环磷酸腺苷反应单元(cAMP response element,CRE)的基因转录,cAMP或钙浓度的升高等多种信号转导通路可启动CREB的磷酸化及其转录活化作用.这种核转录因子具有调节包括学习记忆在内的广泛的生物学功能,是细胞内多种信号通路的一种关键成分.现就CREB的活性调控机制及其参与长时程记忆的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褪黑素(MT)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东莨菪碱模型组和MT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 ml;MT组每天腹腔注射MT溶剂(2 mg/kg)2 ml,连续给药7 d,于第8天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测试6 d,每天测试前30 min各组(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东莨菪碱1 mg/kg。于第15天开始进行电生理记录。结果①水迷宫测试6 d后,模型组逃避潜伏期的时间(61.86±8.84)s,与正常对照组(11.13±6.08)s相比,缩短趋势明显较慢(P<0.01);MT组逃避潜伏期为(16.250±10.926)s,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水迷宫测试的第6天,模型组大鼠的穿环次数为(1.91±0.87)次,较正常对照组(3.34±0.69)次明显减少(P<0.01);MT组大鼠的穿环次数为(3.15±0.72)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②给予100 Hz 1 s刺激后,正常对照组诱发反应的幅度为基准值的(156.36±9.69)%,MT组为(142.25±11.03)%,两组与刺激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模型组的幅度为基准值的(108.56±12.41)%,与刺激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给予100Hz 1 s刺激后,正常对照组诱发反应的斜率为基准值的(137.31±13.74)%,MT组为(130.59±13.65)%,两组与刺激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模型组的斜率为基准值的(101.36±11.72)%,与刺激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T对东莨菪碱所致的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且可以阻断东莨菪碱对皮层长时程增强的抑制。  相似文献   

6.
电针对衰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CA1区LTP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电针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和海马CA1区突触传递长时程增强(LTP)效应的影响,探索电针改善学习和记忆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组.采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的方法建立衰老大鼠模型;电针组选取百会和足三里穴给予大鼠电针治疗,参数设定为:3 Hz,1 mA,连续波.采用Morris水迷宫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并采用高频刺激Schaffer侧支,然后在同侧海马CA1区诱导LTP的方法检测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水迷宫测试中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距离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P<0.01);而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潜伏期明显缩短,距离百分比明显增大(P<0.01).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海马CA1区LTP明显受到抑制(P<0.01),而电针组能减轻D-半乳糖对海马CA1区LTP的抑制作用,明显改善突触功能的可塑性(P<0.05).结论 电针可改善由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大鼠海马CA1区LTP的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7.
MAPK/ERK1/2(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信号转导途径是一条可被多种细胞外刺激因素广泛激活的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介导了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死亡多种病理生理过程。是一条关键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还和认知学习记忆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MAPK/ERK1/2信号转导途径与学习、记忆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重要神经递质,通过与其受体作用,调节正常脑内几乎所有的功能,包括学习和记忆。血管性痴呆是脑血管病引起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学习和记忆障碍是其主要表现。许多研究表明,各种谷氨酸受体都与学习和记忆关系密切。因此,谷氨酸受体可能从分子水平上参与了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9.
<正>小泛素样相关修饰物(SUMO)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翻译后修饰出现在细胞生理学的几乎所有方面[1]。SUMO化是一个动态的多步共轭和去共轭级联,由三磷酸腺苷(ATP)依赖的酶催化[2]。在神经元中,SUMO化已被证明可调节蛋白质多种功能,包括蛋白质稳定性、染色质组装、转录、DNA修复、亚细胞定位、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和蛋白质内稳态[3]。SUMO化动态调节蛋白质功能,因此,在神经元成熟、突触形成和可塑性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突触可塑性相关物质及其在脑缺血后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触可塑性是学习和记忆的细胞分子学基础 ,探讨突触可塑性相关物质及其在脑缺血后的变化对于揭示学习和记忆的分子机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或即将遭受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带来的困扰,这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极大不便。因此,精准快速诊断老年人群听力损失相关疾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多模态成像和分子影像为主的影像技术的构建和发展,正为老年人群听力损失相关疾病的诊断和疗效预测提供着重要客观依据。本文对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方面的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心脏衰老及增龄相关的心血管疾病仍是增加社会负担的严峻问题.揭示心脏衰老及衰老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的分子机制,为延缓衰老及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开辟了新思路.微小核糖核酸(miRNA)是一类短的非编码RNA,其可在转录后水平参与调控基因的表达.本文将重点介绍miRNA的结构和功能,miRNA对心脏衰老特征表现的影响,miRNA...  相似文献   

13.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指由基因突变导致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的疾病。FH患者临床表现为皮肤、肌腱黄色素瘤或角膜弓等,也可出现心血管系统受累,严重者甚至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因此,对FH进行早期识别、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本文就FH的分子病理基础以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细胞焦亡是一种新型细胞程序化凋亡,在发生细胞焦亡时,细胞膜受外界因素刺激出现破裂,细胞开始膨胀,胞液经由破裂的间隙外流,炎症因子生成,引发炎症反应,后期细胞崩解。细胞焦亡在神经系统性疾病、传染性疾病、自体免疫病和心血管疾病等疾病领域内均有所研究。本文以细胞焦亡的机制、其在脑出血中的相关功能及与细胞焦亡有关的关键因子为出发点,结合当下的最新研究结果进行综述,进一步探索脑出血的病理机制,以期为脑出血的研究和医治开辟新道路。  相似文献   

15.
人工心肺体外循环(ECC)是一项比较成熟的心外科生命支持技术,ECC的发明使切开心脏和大血管进行直视手术成为可能。但ECC诱发的心脏等重要脏器的损伤是除手术效果外影响患者预后的决定性因素,严重者会对手术患者的预后造成显著影响。尽管在过去几十年里,随着ECC保护措施的进步,使ECC后心肌等重要脏器的损伤显著下降,但是ECC自身的技术特点决定了ECC导致的心功能下降仍然存在。本综述浅述了ECC诱导心肌损伤的部分病理机制以及降低心肌损伤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6.
肌少症是与增龄相关的肌肉质量减少和功能减退,其增加了摔倒、骨折、死亡及住院等风险,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构建动物模型是开展肌少症发病机制、临床干预及治疗方案设计研究的基础。由于肌少症表型的复杂性,使得选择合适的造模方法、构建恰当的动物模型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肌少症动物模型造模方法的相关进展,为开展肌少症发病机制、预防、治疗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年发布的中国居民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中老年骨质疏松问题严重,≥50岁居民的骨质疏松患病率为19.2%,≥65岁居民为32.0%,且超过90.0%的患者对自己患病并不知情。骨密度每下降10%,骨折的风险就会增加2~3倍。骨质疏松骨折恢复缓慢、内固定失败率高、社会负担较大。笔者针对骨质疏松骨折的预防和治疗进行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8.
巨噬细胞作为数量最多的白细胞之一,在组织的损伤和修复中发挥着重要的免疫作用.心肌纤维化是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肌病、心肌梗死等常见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在心肌纤维化过程中,巨噬细胞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改变细胞胶原蛋白的表达,如调节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合成与分泌,影响自身的吞噬作用及改变自身极化状态等引起心肌纤维化的发生.以巨噬...  相似文献   

19.
2020年2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将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疾病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老年人因免疫功能减退、多合并心脑血管等慢性基础疾病,是感染此病的高危人群,科学的防控对他们至关重要。本文从病毒可否经消化道传播、疫情期间老年人消化道症状如何处理、疫情期间如何预防出现胃肠疾病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老年人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胰岛素抵抗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目前用于评价胰岛素抵抗的传统方法大多较为复杂且价格昂贵,临床应用较为局限。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是一种新兴反映胰岛素抵抗水平的指标,被大量实验证实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本文就胰岛素抵抗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以及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旨在为早期发现和预防心血管疾病提供有力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