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苏业山  余勇  张鸿彬 《海南医学》2005,16(8):122-123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功能性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及组织学的改变。方法对30例慢性鼻窦炎Ⅱ型病例进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术后随访,并行病变组织病理切片检查。结果30例中,手术后1个月,各种临床表现已有明显改善;手术后3个月,全部病例鼻塞症状解除,22例无脓涕和脓涕明显减少,7例嗅觉减退者均恢复,6例喷嚏明显减少,9例头昏头痛者8例消失;组织学观察,粘膜下水肿、杯状细胞、腺细胞形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及综合治疗对Ⅱ型二期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是有效的,治疗后3个月达到临床治愈,鼻窦粘膜的形态亦有不同程度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息肉和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及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3年1月~2003年6月56例内窥镜鼻窦手术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术后91.18%患者恢复正常鼻通气,术腔上皮化,粘膜光滑,引流通畅,1~3个月内鼻塞、头晕和头痛症状消失.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的有效方法,手术疗效与其临床分型密切相关;治愈率与术后鼻窦清理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息肉和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及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7年9月256例内窥镜鼻窦手术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术后93.4%患者恢复正常鼻通气,术腔上皮化,粘膜光滑,引流通畅,1~3个月内鼻塞、头晕和头痛症状消失。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的有效方法,手术疗效和治愈率与术前充分准备、手术技巧、术后鼻窦清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程国印 《中国医疗前沿》2010,5(22):54-54,48
目的探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真菌性鼻窦炎患者39例,分析以上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本组患者均在局麻下实施手术,鼻内镜下采用Messerklinger术式。结果本组39例患者均治愈出院。行定期随诊,随诊时间为0.5~2年,随诊中患者中鼻道、上颌窦口通畅,鼻腔粘膜恢复正常,窦腔中均未发现真菌团块,亦无异常分泌物;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没有复发病例。结论采用鼻窦CT检查和鼻内窥镜检查有助于鼻窦炎诊断,但确诊需要病理组织学检查;鼻内窥镜下行病灶清除术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的观察。方法:对60例接受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手术方式、手术疗效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60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经手术治疗均获得临床治愈,无明显手术并发症,随访6个月至2年,1例复发。结论:鼻腔鼻窦粘膜肿胀造成的局部引流障碍与真茵性鼻-鼻窦炎的发生密切相关,鼻内镜手术是治疗真茵性鼻-鼻窦炎的有效方法,彻底清除病变及术后鼻窦引流通畅是影响疗效及转归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远期疗效。方法:对133例(224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内窥镜鼻窦手术,术后随访1年。结果:治愈85例(63.2%),好转3l例(23.3%),无效17例(12.8%),总有效率86.5%,术后并发症主要为鼻腔粘连。结论: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具有较高的疗效,术中选择正确术式处理中鼻甲,术后定期随访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术的临床应用。方法:总结200例鼻内窥镜术的临床资料,作随访观察疗效,手术目的是清除病变组织,恢复鼻腔粘膜功能。结果:以慢性副鼻窦炎疗效最好,中鼻道引流通畅,对我发性鼻息肉,鼻窦炎手术效果也较满意。结果:鼻内窥镜视野清晰,手术定位准确,可建立以筛窦为中心的引流通道,不必行副鼻窦口扩大术。  相似文献   

8.
陈国均 《微创医学》2006,25(4):644-645
目的 观察经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近期、远期疗效.方法 对386例慢性鼻窦炎、鼻息内病人进行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术后随访0.5~1年.结果 治愈270例(70%),好转91例(23.5%),无效25例(6.5%),总有效率93.5%.结论 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具有良好的疗效,术后定期随访并继续规范化治疗能提高手术的治愈率,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鼻内窥镜下鼻窦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鼻内窥镜下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105例。结果:鼻内窥镜下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总有效率93.3%。结论:鼻内窥镜下鼻窦手术疗效满意,是治疗鼻窦炎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经鼻内窥镜手术已成为慢性鼻窦炎的主要治疗方法,疗效明显。通过手术开放各鼻窦或扩大自然窦口,清除病变,使鼻窦得到通气和引流。为达到术后功能的恢复,术中尽量保留窦腔可恢复的粘膜,所留粘膜的炎症并未因手术而即时恢复。因此,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仅仅是为鼻窦炎的治愈提供了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军事应激状态下部队官兵的胃黏膜病变情况进行调查。方法采用消化内窥镜、光学显微镜及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某部60名官兵军事演习前后的胃黏膜形态、组织病理学改变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情况。结果军演后官兵内镜下糜烂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较军演前增加,并新出现了胃溃疡及急性胃黏膜病变(P〈0.01);组织活检标本的光镜结果显示军演后官兵胃黏膜急性炎症改变增多,出现溃疡者胃黏膜上皮破坏严重,细胞界限不清、坏死脱落;胃黏膜Hp感染率在军演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军事应激可导致官兵胃黏膜病变。重视部队官兵的心理健康,提高应激能力,有助于减少军事应激对于官兵胃黏膜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军事应激状态下部队官兵胃黏膜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70,HSP70)及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的表达,探讨HSP70、ET-1对军事应激状态所致胃黏膜病变的影响,为军事应激引起的胃黏膜病变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内窥镜下留取某部60名官兵军事演习前后的胃黏膜组织活检标本,以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HSP70及ET-1的表达及分布。结果 HSP70主要表达于黏膜固有层腺上皮细胞及黏膜上皮细胞的胞浆中,ET-1主要表达于黏膜固有层腺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中,军事演习前后上述分子的分布一致;军事演习后HSP70及ET-1的表达明显高于军事演习前(P〈0.01)。结论HSP70和ET-1可能参与军事应激所致的官兵胃黏膜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胃肠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诊治体会及经验。方法对近5年收治的20例胃肠MALT淋巴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胃肠MALT淋巴瘤多发生于50岁以上患者,男性多于女性;②胃肠MALT淋巴瘤内镜下表现多样化、无特异性,镜检时应采取多点、深挖活检以提高早期检出率;③治疗应首选手术治疗,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若坚持化疗,可改善其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④传统的CHOP方案效果可靠,花费少;⑤部分MALT淋巴瘤病理切片中可见少量印戒样细胞,需与高度恶性的印戒细胞癌鉴别。结论胃肠MALT淋巴瘤临床表现不典型,确诊应根据内镜、病理和免疫组化结果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4.
EXPERIMENTALSTUDYONTHEEFFECTSOFHYPERTHERMIACOMBINED WITHCHEMOTHE-RAPYANDIRRADIATIONONESOPHAGEALCARCINOMA IN VITROZhongHong(钟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及监视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0年1月-10月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卤窦炎及鼻息肉40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鼻内窥镜手术治愈率为92.5%,好转率7.5%,无效率为0。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5%。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胃冠状静脉栓塞术后早期胃粘膜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目的探讨胄冠状静脉栓塞术后早期胃粘膜出血的机理。研究背景门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模型犬13条,并对栓塞术后早期胃粘膜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了观察。方法对7条模型大行胃冠状静脉栓塞术,6条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用内镜、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胃粘膜变化。结果栓塞术后早期胃粘膜微血管损害较术前加重,毛细血管扩张,内皮中断,微血管内充满红细胞周围可见大量从微血管内渗漏出的红细胞。结论胃粘膜微血管渗漏或破裂是造成栓塞术后早期胃粘膜出血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旋转整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椎动脉颈椎病患者分成治疗组117例用旋转整复手法治疗,对照组43例用枕颏吊带牵引治疗.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在减轻患者颈项痛、偏头痛、头晕等疗效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旋转整复手法在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方面要优于枕颏吊带牵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切除胃肠道息肉和癌前病变的疗效。方法:本文采用高频电和其它不同方法对胃肠道息肉和癌前病变切除和切割。结果:对小的扁平息肉用高频电灼除或热活检安全有效。一次的灼除达100%。圈套适应胃结肠有蒂息肉。对大的有蒂或分叶状息肉需分次圈套切除,圈套和烧灼或热活检结合可避免肠穿孔发生。双胃镜代替双腔治疗胃镜行粘膜切除胃内平坦和扁平隆起性非典型增生灶操作容易,病灶切除彻底。息肉切除后常于局部形成溃疡,术后应常规给予酸抑制剂和粘膜保护剂治疗。结论:内镜-高频电是切除胃肠道有蒂和无蒂息肉的有效方法,粘膜染色后,双胃镜行粘膜和术治疗胃内癌前病变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开展微创腔镜辅助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研究。方法:切口选择在胸骨切迹处3cm,在腔镜辅助下行甲状腺肿瘤或腺体次全切除术。结果:完成20例,全部成功,无并发症。结论:微创腔镜辅助下甲状腺切除术是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6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实施鼻中隔矫正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鼻内窥镜进行69例鼻中隔矫正术的回顾性分析。结果:69例病人,鼻中隔偏曲均得到矫正,效果良好,无1例鼻中隔穿孔。结论:鼻内窥镜应用于鼻中隔矫正术具有安全、有效等优点,是替代传统手术方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