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螺旋霉素的协同萃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螺旋霉素中性络合萃取新体系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开发了一种新的协同萃取体系,与乙酸丁酯和中性络合萃取体系比较,该体系具有 体系物性好、萃取能力强和价格低廉的优点,如用于实际生产,将可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研究新型多元萃取体系B-S萃取林可霉索的萃取机理。通过研究料液pH对萃取的影响和萃取前后各项电导率的变化确定了在碱性条件下该萃取体系按溶剂化萃取历程萃取林可霉索游离碱。斜率法和饱和萃取法得到萃合比不同是由于有机相中林可霉索浓度和萃取剂浓度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麻黄素新萃取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新萃取体系 [2 0 %脂肪醇 (1#溶剂 ) -二甲苯 ]代替旧萃取体系 (纯甲苯或二甲苯 )从麻黄素配制料液和麻黄草浸出液 (草水 )中萃取麻黄素 ,研究了有关工艺 ,并建立了萃取分配模型如下 :α=1.79× 10 - 3exp ( -110 9.49/T 13 .0 1)v1 10 9.2 2 - p H研究表明 ,新萃取体系对麻黄素有更强的萃取能力 ,只需 4个理论级数即可使出口残液浓度降到 0 .0 0 6 %以下 ,萃取回收率从现在的 88%提高到 94%以上。  相似文献   

4.
硫氰酸红霉素的生产是通过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结晶的方式制备,其稳定性直接影响产品的纯度。本文用磷酸缓冲盐溶液调节反应体系的pH,研究了硫氰酸红霉素各组分的降解率随pH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硫氰酸红霉素的A、B、C 3种组分中,以活性组分A的稳定性受pH值的影响最大;pH在4.5时,硫氰酸红霉素A能够在40min内保持稳定,超过40min会发生降解;而当pH小于4.0时,硫氰酸红霉素A组分发生快速降解。文章探讨了红霉素A的降解机理,并研究了等摩尔硫氰酸根条件下红霉素A组分降解动力学,得到的模型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与文献对比,说明等摩尔硫氰酸根的存在降低了红霉素A的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5.
从反应萃取的机理出发,以麦白霉素的萃取为例讨论了中性络合萃取体系。文中给出了萃取平衡方程式,并导出了萃取分配系数的半经验数学模型,进而确定了萃取过程的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适宜的新萃取体系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反胶束萃取乳糖酸红霉素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反胶束萃取红霉素的可能性。探究了反胶束萃取红霉素时各种因素对萃取及反萃取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伯胺N1923为萃取剂萃取螺旋霉素和红霉素,发现其萃取性能优良。经优化的萃取条件如下:对螺旋霉素用5.0%,N1923,pH 9.56,O/A=1:1,萃取率为90.5%;萃取红霉素用7.5% N1923,pH 9.50,O/A=1:1,萃取率为91.0%。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影响红霉素可湿性的因素及改进红霉索可湿性的方法。结果表明,提高晶粒密度和控制干燥温度提高了红霉素的水化程度,使可湿性明显提高,红霉素无水物的可湿性相当低,同时,红霉素的溶解速度与可湿性之间存在一定关系,提高可温性可以加速红霉素的溶解,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影响红霉素可湿性的因素及改进红霉索可湿性的方法。结果表明,提高晶粒密度和控制干燥温度提高了红霉素的水化程度,使可湿性明显提高,红霉素无水物的可湿性相当低,同时,红霉素的溶解速度与可湿性之间存在一定关系,提高可温性可以加速红霉素的溶解,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地红霉素的合成工艺。方法以红霉素为原料,经与水合肼缩合,硼氢化钠还原,再与2-(2-甲氧基乙氧基)乙缩醛缩合得到地红霉素。结果该合成路线不仅收率高,产品纯,而且无需过柱分离。结论该工艺路线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1.
头孢菌素C反应性萃取的初步研究:I.萃取体系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季铵盐7402反应性萃取头孢菌素C的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对萃取剂、稀释剂、助溶剂的比较和筛选,确定萃取体系为7402-20%(V/V)正辛醇-乙酸丁酯。  相似文献   

12.
头孢菌素C反应性萃取的初步研究.Ⅰ.萃取体系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季铵盐7402反应性萃取头孢菌素C的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对萃取剂、稀释剂、助溶剂的比较和筛选,确定萃取体系为7402—20%(V/V)正辛醇—乙酸丁酯  相似文献   

13.
以伯胺 N1 92 3为萃取剂萃取螺旋霉素和红霉素 ,发现其萃取性能优良。经优化的萃取条件如下 :对螺旋霉素用5 .0 % N1 92 3,p H9.5 6 ,O/ A=1∶ 1,萃取率为 90 .5 % ;萃取红霉素用 7.5 % N1 92 3,p H 9.5 0 ,O/ A=1∶ 1,萃取率为91.0 %。  相似文献   

14.
用双水相体系萃取青霉素酰化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研究了大肠杆菌青霉素酰化酶生产菌AS1.76的细胞破碎过程,用冻融法通过四次处理,青霉素酰化酶的释放率可达77%,通过实验重新确定了NIPAB法中Na_2CO_3的用量。 本文研究了用PEG4000/磷酸盐体系提取细胞破碎液中的青霉素酰化酶,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体系:PEG4000浓度16%(w/w),磷酸盐浓度14%(w/w),一步萃取收率在90%以上,纯化因子311,为工业上采用双水相萃取青霉素酰化酶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柔红霉素生物合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近十余年来柔红霉素生物合成机制及其有关研究的进展,结合作者的研究工作,对其生物合成途径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寻找适合萃取林可霉素的二元萃取剂,对林可霉素在不同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以及二元萃取剂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以醇类萃取剂苯甲醇-正辛醇组成的二元萃取体系对林可霉素的分配系数明显高于其它溶剂体系,其分配系数是正丁醇的2倍,溶剂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正丁醇降低2.5倍。萃取剂体系中苯甲醇的适宜浓度为60%-80%,在该浓度范围内有协萃效应,最大协萃系数1.28。  相似文献   

17.
对耐酸和抗耐药菌的新型红霉素衍生物的结构改造及其抗菌作用关系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红霉素衍生物新品种作用特点显示,其不仅提高了血药浓度,延长了半衰期,增强了疗效,减少了副作用,而且某些酮基红霉素衍生物对大环内酯耐药菌有较强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罗红霉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覃宁 《广东药学》2003,13(6):23-24
研究了以红霉素肟为原料通过醚化来制备罗红霉素的两种工艺(Ⅰ,Ⅱ)。工艺Ⅰ是相转移反应,工艺Ⅱ是非水反应,反应所生成的罗红霉素的收率分别为75%和90.2%。  相似文献   

19.
对耐酸和抗耐药菌的新型红霉素衍生物的结构改造及其抗菌作用关系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红霉素衍生物新品种作用特点显示,其不仅提高了血药浓度,延长了半衰期,增强了疗效,减少了副作用,而且某些酮基红霉素衍生物对大环内酯耐药菌有较强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20.
红霉素基因工程研究的快速发展依赖于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本文概括介绍了红霉素基因工程研究中常用的五种途径和相关技术:染色体重组、链霉菌表达系统、大肠埃希氏菌表达系统、糖多孢红霉菌突变体表达系统和无细胞体系,并对各种途径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