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反应萃取的机理出发,以麦白霉素的萃取为例讨论了中性络合萃取体系。文中给出了萃取平衡方程式,并导出了萃取分配系数的半经验数学模型,进而确定了萃取过程的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适宜的新萃取体系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中性粒细胞对红霉素内在化的特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解红霉素被中性粒细胞(PMN)内在化浓聚的规律及其后续意义。采用体外PMN与红霉素共孵育的方法,检测共孵育过程中及刺激活化后细胞内外红霉素浓度比的时相动力学改变。免疫荧光法检测PMN浓聚红霉素后细胞膜表面炎性表征膜结合弹力酶的基础水平及刺激活化后的改变。检测下呼吸道感染大鼠循环注入浓聚红霉素的PMN后,支气管肺胞灌洗液中红霉素浓度与正常大鼠的差异。结果显示,PMN可迅速浓聚红霉素,60min细胞内/外浓度比达高峰16/1,而此时膜表面弹力酶水平则明显下降。刺激活化浓聚红霉素的PMN,可导致细胞内/外浓度比下降,而此时膜表面弹力酶表达上升,但上升幅度低于正常PMN。接受浓聚红霉素PMN注射的下呼吸道感染大鼠,其气道中红霉素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大鼠。研究结果提示红霉素可在PMN中迅速浓聚,这种浓聚可导致PMN基础活化水平的降低以及刺激活化反应的抑制。刺激活化可导致浓聚红霉素的部分释放,此特性有助于浓聚于PMN的红霉素向感染部位的定向释放。 相似文献
3.
4.
头孢菌素C反应性萃取的初步研究.Ⅰ.萃取体系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季铵盐7402反应性萃取头孢菌素C的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对萃取剂、稀释剂、助溶剂的比较和筛选,确定萃取体系为7402—20%(V/V)正辛醇—乙酸丁酯 相似文献
5.
6.
7.
以伯胺N1923为萃取剂萃取螺旋霉素和红霉素,发现其萃取性能优良。经优化的萃取条件如下:对螺旋霉素用5.0%,N1923,pH 9.56,O/A=1:1,萃取率为90.5%;萃取红霉素用7.5% N1923,pH 9.50,O/A=1:1,萃取率为91.0%。 相似文献
8.
9.
用络合萃取比色法测定感冒通片中扑尔敏的含量,从而消除了制剂中其它成分的干扰,标准曲线的浓度范围在5~200g/ml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72%,RSD为0.89%(n=5)。 相似文献
10.
络合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咳特灵胶囊中扑尔敏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用锌试剂络合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咳特灵胶囊中扑尔敏的含量,该法不受制剂中其它成分的干扰,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结果稳定,可靠。平均回收率为99.3%,RSD为0.329%,n=5。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研究络合萃取剂组成变化对甘草超滤液中甘草苷萃取效果的影响,优选出适合于甘草苷萃取分离的络合萃取剂。方法 以甘草苷和甘草酸单次萃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在考察多种二元混合络合萃取剂对甘草超滤液中指标成分萃取情况的基础上,采用U5(53)均匀设计优化含有2种络合剂的三元络合萃取剂,以期进一步提高甘草苷络合萃取效率,降低成本。结果 三元络合萃取剂中磷酸三丁酯(tributyl phosphate,TBP)对三烷基氧化膦(trialkyphosphine oxide,TRPO)络合萃取甘草苷没有协同萃取作用。优选15% TRPO+85%磺化煤油所组成的络合萃取剂甘草苷的单次萃取率为99.6%,甘草酸的单次萃取率为8.3%。结论 优选的络合萃取剂对甘草超滤液中甘草苷的萃取能力强、选择性高,可用于甘草超滤液中甘草苷的络合萃取。 相似文献
12.
红霉素固定床溶剂萃取法提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定床溶剂萃取技术提取发酵滤液中的红霉素,探讨了各因素对分离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法可有效克服乳化。减少红霉素和溶剂的损失,在相比(0/ω)为1/25时,萃取率可达95%左右,而传统溶媒萃取法的相比为1/1时才能达到同效,采用纯溶剂作为洗脱剂,洗脱率达到95%。 相似文献
13.
以伯胺 N1 92 3为萃取剂萃取螺旋霉素和红霉素 ,发现其萃取性能优良。经优化的萃取条件如下 :对螺旋霉素用5 .0 % N1 92 3,p H9.5 6 ,O/ A=1∶ 1,萃取率为 90 .5 % ;萃取红霉素用 7.5 % N1 92 3,p H 9.5 0 ,O/ A=1∶ 1,萃取率为91.0 %。 相似文献
14.
络合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咳特灵胶囊中扑尔敏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锌试剂络合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咳特灵胶囊中扑尔敏的含量,该法不受制剂中其它成分的干扰,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结果稳定、可靠。平均回收率为99.3%,RSD为0.329%,n=5。 相似文献
15.
16.
对季铵盐7402反应性萃取头孢菌素C的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对萃取剂、稀释剂、助溶剂的比较和筛选,确定萃取体系为7402-20%(V/V)正辛醇-乙酸丁酯。 相似文献
17.
18.
19.
红霉素链霉菌遗传控制的研究 2.红霉素链霉菌耐前体耐红霉素高产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长波紫外线和8-甲氧基补骨脂素光敏化物质诱变处理红霉素链霉菌14-74,在含有红霉素或和前体的培养基中,筛选得到了红霉素高产变株。在含有红霉素2万μg/ml 的种子培养基中,筛得活性提高6.2%的耐性变株;在含有6%正丙醇的种子培养基中,得到活性提高12.4%的耐性变株。将耐红霉素3万μg/ml 的变株进一步用长波紫外线诱变处理,在含有5%正丙醇的种子培养基中进行筛选,得到耐红霉素和正丙醇,活性提高19.1%的变株。 相似文献
20.
通过探讨萃取时间、萃取剂浓度、料液浓度、氯离子浓度、相比、水相pH值、水相缓冲溶液阴离子、萃取剂阴离子等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规律,提出较好的头孢菌素C的萃取工艺条件。并且对萃取过程中出现的第3相进行了分析,提出一些消除或减少第3相的措施;对反萃体系的选择和反萃条件的确定也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