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潘和平 《当代医学》2014,(7):145-145
目的探讨沙棘干乳剂联合金双歧治疗小儿腹泻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婺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40例腹泻患儿的资料,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沙棘干乳剂联合金双歧,比较两组患几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4.29%,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棘干乳剂联合金双歧治疗小儿腹泻,疗效可靠,能促进患儿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沙棘干乳剂治疗新生儿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新生儿住院的腹胀患儿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观察组36例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36例除常规治疗外加用沙棘干乳剂治疗.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较观察组腹胀缓解快,症状消失亦快,治愈率明显提高,二者有显著差异性.结论:沙棘...  相似文献   

5.
曾令威 《吉林医学》2013,34(16):3168-3169
目的:探讨西咪替丁治疗轮状病毒(RV)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105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予抑制病毒、纠正水、电解质、酸碱紊乱;退热、消化道黏膜保护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注射液4 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1次/天。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咪替丁治疗轮状病毒腹泻可缩短病程、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6.
霍云雯  钱渊 《中国医刊》2000,35(11):16-18
感染性腹泻发病率高 ,在发展中国家病死率也很高 ,严重威胁婴幼儿和儿童的健康与生命。早在 1 94 3年就有报道 ,从暴发腹泻的新生儿粪便中提取的滤过性物质可致小牛腹泻 ,但直到本世纪 70年代才初步明确 ,电镜下所见 2 7nm的诺沃克病毒 ( 1 972 )和 70nm的轮状病毒 ( 1 973)是人类胃肠炎相关病原。现已确定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最重要病原[1,2 ] ,A组轮状病毒引起的婴幼儿秋冬季腹泻占感染性腹泻的4 0 %以上。1 轮状病毒简介轮状病毒 (RotavirusRV)为呼肠孤病毒科轮状病毒属成员 ,目前已分A~G七组 ,感染人的主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苍苓止泻口服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78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在脱水纠正时间、大便性质、次数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均馒;对照组短,两组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结论 苍苓止泻口服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病见效快,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特点。方法: 用ELISA法对1 323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A组轮状病毒检测。结果: 1 323例标本中A组轮状病毒阳性600例,阳性检出率为45.4%。10~12月份为轮状病毒性腹泻发病高峰期。2003年A组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在>6个月~2岁组最高(53.4%),0~6个月组次之(18.8%),>2~5岁组最低(13.8%);男性患儿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高于女性患儿(P<0.05)。结论: 轮状病毒为>6个月~2岁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9.
陈冬凯  孙军红  何文涛 《当代医学》2009,15(15):149-149
目的了解沙棘干乳剂对儿童功能性腹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8例功能性腹痛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4周,观察疗效及副作用,比较两组疗效是否有差异。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腹痛症状均有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为65.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无明显副作用。结论在采取综合措施治疗功能性腹痛的基础上,应用沙棘干乳剂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杨小宁 《现代医学》2012,40(6):710-711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轮状病毒腹泻婴幼儿随机分为热毒宁治疗组和病毒唑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4%和94%,高于对照组相应的16%和66%,均P<0.01;治疗组退热、止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轮状病毒腹泻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沙棘干乳剂对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并通过检测相关指标来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理,为小儿厌食症的治疗提供有效药物。方法将164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对照组78例,分别给予沙棘干乳剂、醒脾养儿颗粒治疗,观察两组病例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53%,优于对照组62.82%(P〈0.05)。结论沙棘干乳剂对小儿厌食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吴贵荣  雷蕊兄  李娟   《中国医学工程》2012,(6):60+63-60,63
目的观察沙棘干乳剂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6例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1例。治疗组采用沙棘干乳剂25g/次,2次/d,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10mg/次,3次/d,共治疗2周,观察两组上腹痛、腹胀、早饱等症状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5%,治疗组显效和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沙棘干乳剂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腹泻婴幼儿粪便中轮状病毒(RV)阳性率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2年10月收治的75例腹泻婴幼儿,采用金标免疫层析法对所有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分析不同年龄婴幼儿粪便中轮状病毒检出率的差异。结果:75例腹泻婴幼儿粪便样本中,共检测出35份样本轮状病毒抗原阳性,阳性率为46.67%。各年龄段患儿粪便中轮状病毒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A群轮状病毒抗原检测作为急性婴幼儿腹泻粪便检查的首选项目,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临床误诊的发生。婴幼儿急性腹泻时应进行大便常规检查与轮状病毒抗原检测,以准确确定病原菌,给予正确、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的感染情况及其发病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于2013年1—12月入该院就诊的腹泻婴幼儿2507例,收集其粪便标本采用乳胶法进行轮状病毒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507例送检标本中有393例轮状病毒抗原阳性,阳性率为15.68%。1~2岁婴幼儿轮状病毒检测阳性率为20.11%,6月龄~1岁婴幼儿检测阳性率为17.68%,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其中1月收治腹泻婴幼儿178例,阳性45例,占25.28%;10月收治腹泻婴幼儿243例,阳性43例,占17.70%;11月收治腹泻婴幼儿224例,阳性77例,占34.38%;12月收治腹泻婴幼儿224例,阳性79例,占35.27%。其中11、12月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月份(P<0.05)。结论轮状病毒是引发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多发于6月龄~2岁婴幼儿,秋冬季节感染率较高,及时检测该病毒抗原可为疾病监测与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微波辅助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RV)腹泻的效果。方法243例轮状病毒腹泻婴幼儿分为两组,即对照组118例,根据脱水程度均给予口服或静脉补液以纠正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并给予调整饮食、微生态疗法(microcological therapy)、肠黏膜保护剂(intestinal mucosa protector)治疗;治疗组125例,加用微波治疗。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8%、89.0%(χ^2=24.35,P〈0.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微波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疗效显著,止泻迅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严绮绮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1):600-601
轮状病毒性腹泻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炎,主要发生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中,尤以1岁半以下的婴儿多见,发病季节多在9月-12月,故亦称为秋季腹泻,是秋冬季引起小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绝大多数儿童在5岁以前都受到过轮状病毒感染,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11亿~1.35亿例轮状病毒腹泻病例,导致65万名婴儿死亡.在我国,每年也约有1 800万名婴幼儿患轮状病毒感染性胃肠炎,死亡3万~4万例.  相似文献   

17.
张高利 《吉林医学》2013,34(17):3379-3380
目的:了解沙棘干乳剂对儿童肠痉挛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将98例肠痉挛患儿采用非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沙棘干乳剂口服,疗程为7 d,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比较两组疗效是否有差异。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腹痛症状均有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93.9%,对照组85.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且口感好、接受度好。结论:在采取综合措施治疗儿童肠痉挛基础上,加用沙棘干乳剂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分析婴幼儿腹泻主要病因及在诊断治疗上的意义.方法:对2010 -06 ~2011 - 10间300例腹泻患儿的粪便采用金标免疫法检测其中的轮状病毒抗原,比较检测结果.结果:300例患儿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阳性147例检出率为49%,阴性153例检出率为51%,秋冬季好发,以6个月到2岁婴幼儿居多.结论: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季腹泻的追主要病原,对患儿粪便中轮状病毒进行检测,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RV)感染性腹泻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控制该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吐鲁番地区艾丁湖乡干店村2014年10~12月发病并经实验室确诊为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48例患儿作为病例组,同时选择附近范围内无胃肠炎症状的65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病例组中儿童有吮指习惯15例,占31.25%;近1周内一同玩耍同伴中有腹泻或呕吐症状21例,占43.75%;出生后有腹泻或呕吐类似疾病43例,占89.58%;居住于同一楼内5岁以下儿童≥3个27例,占56.25%。对照组中儿童有吮指习惯 5例,占7.69%;近1周内一同玩耍同伴中有腹泻或呕吐症状 7例,占10.77%;出生后有腹泻或呕吐类似疾病35例,占53.85%;居住于同一楼内5岁以下儿童≥3个11例,占16.92%。两组以上4个因素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纠正婴幼儿的吮指习惯、促使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在 RV 腹泻高发季节减少外出和与其他儿童接触可降低婴幼儿 RV 感染性腹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