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术后监护时间、住院天数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CL-90量表各项评分明显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均P<0.05),患者的术后监护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实施有效地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其心理状态,缩短术后监护时间及住院天数,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过渡期护理模式对癫痫患者心理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出院癫痫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出院后均要求按医嘱常规服用抗癫痫药物维持治疗,对照组返院随访或复查时由门诊护士给予一般的心理护理。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过渡期护理干预。出院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Morisky的服药依从性问卷及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CL-90各因子评分比较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SCL-90各因子分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疗效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结论过渡期护理模式能显著提高癫痫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可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对改善其不良心理等方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9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56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和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饮食指导、心理疏导、健康教育、造瘘口的术后护理。利用SCL-90和SF-36健康调查简表对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SCL-90各因子评分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SF-36各因子评分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75例符合慢性前列腺炎诊断标准的患者均系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2月门诊治疗的病例,按就诊顺序半随机分成综合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患者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及常规护理措施。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SCL90评分及国际前列腺炎症状评分指数(NIH-CPSI)。结果综合护理组干预后的阳性项目数、抑郁因子、恐怖因子、焦虑因子比干预前均降低,且均有统计学差异,而常规护理组干预后较干预前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前两组患者NIH-CPSI症状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综合护理组NIH-CPSI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评分(P〈0.05),且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改善患者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心理,提高患者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式护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心理影响。方法:将147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于SCL-90、SDS、SAS评分:干预前和干预8周末进行SCL-90、SDS、SAS问卷调查。结果:两组入组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8周末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综合式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联合认知心理干预对脑出血恢复期患者负性情绪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中风科收治的80例脑出血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通过采用SCL-90心理评估量表及Herth希望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心理因素及希望水平。结果①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CL-90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性(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②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Herth希望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P<0.01)。结论脑出血恢复期患者采用音乐疗法联合认知心理干预,有效缓解了患者负性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都市白领贝尔面瘫患者病情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都市白领贝尔面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1个月后记录两组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各因子分及病情康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因子分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显著(均P<0.01),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合理的心理护理方法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贝克认知疗法对ICU清醒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ICU的清醒患者4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贝克认知疗法。干预前和治疗2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贝克抑郁量表( BDI-Ⅱ)、症状自评量表( SCL-90)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BDI-Ⅱ总分和SCL-90总分均高于临界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贝克认知疗法2周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为(29.97±6.45)分、BDI-Ⅱ评分为(11.49±7.27)分、SCL-90总分为(123.95±32.11)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01,-37.24,-9.74;P<0.01)。结论对ICU清醒患者实施贝克认知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减轻焦虑和抑郁的程度,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进行测评,并根据测评结果针对性给予心理干预。结果:治疗前,100例患者父母SCL-90、SAS、SAS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实施健康教育1年后,患者父母SCL-90、SAS、SD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明显降低(P〈0.01)。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可明显改善其不良情绪状态,提高适应能力,减轻心理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系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并进行食管癌手术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与系统个性化护理干预组,每组70例。常规护理组患者采用食管癌术后常规护理,系统个性化护理干预组根据患者的心理反应及个体病情特征实施系统个性化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术后1、6、12个月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 EORTC QLQ-C30)和食管癌患者补充量表( EORTC QLQ-OES18)进行评分。结果与常规护理组比较,系统个性化护理干预组患者术后1、6、12个月EORTC QLQ-C30、EORTC QLQ-OES18表得分均显著降低(均P<0.001)。结论系统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提高食管癌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空巢老人心理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上海市某社区症状自评量表(SCL 90)测试呈阳性的空巢老人70人作为研究对象,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48周,并对干预前后心理状况和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后,空巢老人症状自评量表总分低于干预前,10项因子分较干预前均有所降低;生存质量评价量表简表(WHOQOLBREEF)总分高于干预前.[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改善空巢老人的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乙型肝炎患者配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68例乙型肝炎患者的配偶进行心理干预,并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乙型肝炎患者配偶进行调查.结果 心理干预前乙型肝炎患者配偶SCL-90得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和恐怖7项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心理干预后乙型肝炎患者配偶各因子分(除抑郁外)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理干预前从事医疗工作的患者配偶的强迫、人际关系因子分高于从事非医疗工作的患者配偶.患者配偶中女性躯体化、抑郁、焦虑、人际关系4项因子分均高于男性;心理干预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总体评价维度得分高于心理干预前.结论 对乙型肝炎患者的配偶及时给予心理干预可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影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部分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观察组施行全面、规范、系统的综合护理干预,而对照组只施行常规护理,然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生活质量评价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症状自评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减少并发症,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颈椎综合征患者疼痛敏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为颈椎综合征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患者药物、物理疗法、针灸、手法推拿等治疗,同时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功能评分、VAS评分、FS-CSA评分和SF-36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眩晕、头痛、颈肩痛、心理及社会适应、日常生活及工作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眩晕、头痛、颈肩痛、心理及社会适应、日常生活及工作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FS-CSA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SF-36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FS-CS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结合传统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颈椎综合征患者的疼痛症状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个体怀旧疗法对食管癌术后患者配偶积极感受及悲伤情绪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6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及其60名配偶设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和指导,每周1~2次,共7周;将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6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及其60名配偶设为观察组,在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对其配偶实施个体怀旧疗法,每周1次,共7周。干预前和干预7周后采用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positive aspects of caregiving,PAC)和照顾者悲伤量表(marwit-meuser caregiver grief ineventory short form,MM-CGI-SF)对两组患者配偶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配偶积极感受评分高于对照组和干预前(均P0.01);观察组患者配偶悲伤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和干预前(均P0.01)。结论个体怀旧疗法能有效提高食管癌术后患者配偶积极感受,降低其悲伤情绪,从而提高照顾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癌经支纤镜局部化疗疼痛患者的心理学特征及术中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对42例行肺癌经纤支镜局部化疗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验,发生疼痛后依次进行心理干预和药物镇痛,并分别于心理干预前、心理干预后和药物治疗后采用数字疼痛量表测定疼痛程度。结果心理干预前、心理于预后和药物治疗后患者的疼痛评分依次降低,两两比较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经心理干预完全缓解2例(4.76%),有效缓解16例(38.09%)。所有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疼痛均缓解。术前SCL-90评分中躯体化、焦虑和恐怖3项因子分与心理干预前疼痛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心理干预作为一种有效的疼痛控制方式,可部分缓解肺癌患者的疼痛,对药物治疗具有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护理。方法选择确诊为乳腺癌、手术后半年以内且确诊时期望生存期1年以上的95例患者,根据乳腺癌患者的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选择同期正常人群865例进行心理状态评估比较。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比较乳腺癌患者与正常人群的SCL-90、SAS、SDS评分;比较乳腺癌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前后SCL-90、SAS、SDS评分及CARES-SF评分。结果乳腺癌患者干预前SCL-90、SAS、SDS评分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均P〈0.01);乳腺癌患者干预后SCL-90、SAS、SD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均P〈0.01),干预后CARES-SF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增高(P〈0.05或P〈0.01)。结论根据乳腺癌患者的不同阶段的心里特征,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能减轻或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将76例患者在未进行心理干预前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估,继之通过谈话、沟通、观察等心理干预后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对照评估。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干预前后评估,其中比心理干预前有48名离退休老干部分别在治疗护理依从性、人际关系的相处、自身疾病的预防保健、生活质量等都好于心理干预前(P〈0.05)。本研究通过观察离退休老干部接受专业心理咨询师对其实施的心理干预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有针对性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护理,树立患者正确的认知,提高离退休老干部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烧伤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烧伤患者18例,入院后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干预后患者HAMA、HAM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根据烧伤患者心理状况对其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对患者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康复效果、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 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 HbAlc)水平、简明精神量表( BPRS)评分、用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FBG、2 h PG和HbAlc水平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BPRS评分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显著减少(均P<0.05);患者干预后用药完全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患者SF-36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 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改善精神症状,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