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了解育龄妇女宫颈癌术后性生活的情况,为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调查问卷方式进行逐一面对面调查,对加例育龄期宫颈癌患者,进行手术前、手术后4个月的性生活频率、性生活满意度的调查,比较分析宫颈癌患者手术前后性生活质量的差别。结果宫颈癌患者术后的性生活频率及性生活满意度明显降低(P〈0.05),性生活质量明显低于手术前。结论经济条件、文化背景、性观念及配偶的态度等因素对宫颈癌患者术后的性生活质量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护理干预提高宫颈癌患者放疗后性生活质量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提高宫颈癌患者放疗后性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干预组和对照组随机各抽取样本46例。干预组由经培训的专科主管护师在患者住院期间、出院后第1、4、6个月对患者夫妻双方进行护理干预,包括疾病和放疗知识宣教、放疗后性生活指导和护理干预;对照组按照肿瘤科常规护理及宣教。通过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分别于出院后第4、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性生活满意度调查。结果干预组患者出院后第4、6个月性生活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宫颈癌患者放疗后性生活质量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育龄妇女宫颈癌术后性生活的情况,为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调查问卷方式进行逐一面对面调查,对40例育龄期宫颈癌患者,进行手术前、手术后4个月的性生活频率、性生活满意度的调查,比较分析宫颈癌患者手术前后性生活质量的差别.结果 宫颈癌患者术后的性生活频率及性生活满意度明显降低(P<0.05),性生活质量明显低于手术前.结论 经济条件、文化背景、性观念及配偶的态度等因素对宫颈癌患者术后的性生活质量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颈癌放疗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并就此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85例宫颈癌放疗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85例患者生活质量总分(85. 67±4. 34)分,其中情感状况(10. 82±1. 39)分、生理状况(15. 67±1. 02)分、社会/家庭状况(11. 31±1. 39)分、功能状况(10. 64±1. 58)分、宫颈癌特异模块(37. 29±2. 67)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水平、家庭收入、费用支付方式、性生活是影响宫颈癌患者放疗后生活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宫颈癌患者放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较多,护理人员应在放疗后针对患者和家属实施相应健康教育及性生活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肿瘤康复学校对放疗后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宫颈癌患者的康复提供合适、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宫颈癌行单纯根治性放疗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4例。对照组行常规的治疗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接受以“肿瘤康复学校”为平台的生理、心理、社会整体康复干预,采用女性性生活质量量表(ESFI)、社会支持量表(SSRS)及欧洲癌症研究机构与治疗组织针对肿瘤患者制定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QLQ—c30).对2组患者干预前(入院后第2天)及干预后(放疗结束后1年)的性生活质量、社会支持水平及生活质量进行测评。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性生活质量、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干预后实验组各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以肿瘤康复学校为平台采取整体康复于预措施,可提高放疗后宫颈癌患者的性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度,从而最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宫颈癌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水平及影响因素,并分析和总结影响因素,给予预防性心理和信息指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择期宫颈癌手术治疗患者住院资料,采用女性性功能量表进行测评,分析患者年龄、家庭支持、治疗方案、手术范围对宫颈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范围、治疗方案、家庭支持是影响宫颈癌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护理人员应根据普遍存在的影响因素给予相应心理疏导和信息支持指导,以达到宫颈癌术后性生活和谐,促进患者尽快回归家庭生活。  相似文献   

7.
宫颈癌术后患者性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宫颈癌的发病日趋年轻化,人们对宫颈癌术后的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性生活质量是影响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在综合了国内外近几年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宫颈癌术后患者的性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肿瘤康复学校对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肿瘤康复学校对放疗后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宫颈癌患者的康复提供合适、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宫颈癌行单纯根治性放疗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4例.对照组行常规的治疗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接受以"肿瘤康复学校"为平台的生理、心理、社会整体康复干预,采用女性性生活质量量表(FSFI)、社会支持量表(SSRS)及欧洲癌症研究机构与治疗组织针对肿瘤患者制定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对2组患者干预前(入院后第2天)及干预后(放疗结束后1年)的性生活质量、社会支持水平及生活质量进行测评. 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性生活质量、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干预后实验组各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以肿瘤康复学校为平台采取整体康复干预措施,可提高放疗后宫颈癌患者的性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度,从而最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子宫颈癌患者的性生活质量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今后的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对215例子宫颈癌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子宫颈癌患者的性生活指数得分为(20.65±4.77)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化疗、职业、分期和居住地是子宫颈癌患者性生活质量的预测因子。结论 :子宫颈癌患者的性生活状况总体处于障碍水平;影响因素分析可以为护理人员采取相应措施提供参考,以有效改善子宫颈癌患者性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0.
吴红娟  沈苗  陈雪峰  应倩  陈建红  梁冠冕  刘丽华   《护理与康复》2017,16(11):1151-1155
目的评估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后中长期生活质量,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为改善其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宫颈癌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对1 084例放射治疗后13~36个月的宫颈癌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患者生活质量总分为(126.84±16.01)分,其中生理状况(24.48±4.19)分,社会/家庭状况(17.96±3.64)分,情感状况(20.17±3.62)分,功能状况(19.24±4.52)分,宫颈癌特异模块(44.99±3.77)分。单因素分析显示,家庭月收入、婚姻状况、性生活、年龄、肿瘤分期、放射治疗相关后遗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肠道功能紊乱、性生活、婚姻状况是患者生活质量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是膀胱功能紊乱、下肢水肿、更年期症状、肿瘤分期。结论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后中长期生活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针对影响因素做好健康管理,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专项化护理干预对育龄期宫颈癌病人术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10例育龄期宫颈癌病人为研究对象,将病人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专项化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采用国际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BISF-W)进行问卷调查,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病人术后性生活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育龄期宫颈癌病人术后性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临床分期及配偶的态度是影响宫颈癌病人性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干预组病人性生活频率及性生活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育龄期宫颈癌病人术后性生活质量显著降低并受多因素影响,采用专项化护理干预可提高育龄期宫颈癌病人术后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宫颈癌患者治疗后性生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治疗后性生活恢复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宫颈癌患者治疗后性生活康复指导提供临床资料。方法:选择本院2004年3月~2005年3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91例,进行治疗结束后跟踪6、12、24个月,对其性生活状况进行随访调查。分别对治疗后性生活满意度、性生活频率及夫妻感情变化等方面进行初步评估;观察不同临床分期宫颈癌患者治疗后的性生活恢复状况。结果:91例宫颈癌患者按临床分期划分,其中0期(CIS)11例;Ⅰ期51例;Ⅱ期21例及Ⅲ期8例。其性生活平均恢复时间分别为(3.5±1.3)月(、4.3±3.2)月、(4.9±2.7)月、(6.5±5.3)月;性生活满意率分别为72.7%、41.2%、38.1%、37.5%;性生活频率减少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36.4%、62.7%、61.9%及75%。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治疗后性生活影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方式对宫颈癌患者治疗后性生活有影响,正确的健康教育可以改善宫颈癌患者治疗后的性生活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宫颈癌术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对42例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宫颈癌术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疾病不确定感,平均得分为(103.49±14.67)分,学历、有无放疗或化疗、术后有无并发症是其影响因素。结论大部分宫颈癌术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水平,护理人员应根据其影响因素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以期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后性生活状况的调查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后患者性生活状况,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后性康复的影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我院宫颈癌行同步放化疗患者50例,把做性康复指导者和未指导者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通过问卷及面谈的方式调查,比较性生活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爱抚、性欲以及性生活满意度等方面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护理干预是帮助患者性康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贾聪玲 《全科护理》2022,20(2):252-255
目的:探讨育龄期宫颈癌病人术后性生活质量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120例育龄期宫颈癌术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量表回顾性分析病人的临床资料以获取基础信息,采用女性性功能量表评价病人术后性生活质量,经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育龄期宫颈癌病人术后性生活质量影响因素,据此确定应对策略。结果:育龄期宫颈癌病人术后性生活质量评分为(24.48±3.46)分,性功能障碍病人66例,占5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育龄期宫颈癌病人术后性生活质量影响因素有年龄≥40岁、婚姻状况、中重度心理痛苦、创伤后应激障碍、家庭关怀度中重度障碍、治疗方案、手术范围(P<0.05)。结论:育龄期宫颈癌病人术后性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复杂,临床应强化术后心理疏导和健康宣教,以改善病人术后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专项化护理干预对育龄期宫颈癌病人术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10例育龄期宫颈癌病人为研究对象,将病人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专项化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采用国际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BISF W)进行问卷调查,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病人术后性生活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育龄期宫颈癌病人术后性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临床分期及配偶的态度是影响宫颈癌病人性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干预组病人性生活频率及性生活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育龄期宫颈癌病人术后性生活质量显著降低并受多因素影响,采用专项化护理干预可提高育龄期宫颈癌病人术后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205例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调查宫颈癌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 (QOL) ,分析影响因素 ,探讨提高QOL的措施。方法 用自行设计的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评估量表 (QOL UCC)调查 81例治疗前及 12 4例治疗后宫颈癌患者 ,用SPSS 9.0统计数据。结果 治疗前患者心理状况差 ( 2 .11± 0 .3 4) ,治疗后患者社会职能差 ( 2 .0 1±0 .3 3 ) ,其中工作情况 ( 1.87)及性生存质量 ( 1.0 0 )最为明显。经济状况、复发或初治未控为宫颈癌患者QOL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提高宫颈癌患者QOL ,治疗前应加强心理治疗 ,治疗后以帮助患者恢复社会职能为主 ,即工作与性生活的恢复。提高治疗费用 效益比 ,加强普查及治疗后随访工作亦是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女性患者性生活质量变化情况,探讨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CS-FQ量表及自制影响性生活质量的因素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血液透析女性患者都存在性欲频率、性欲兴趣、性快感、性兴奋、性高潮改变。所有患者性交频率明显减少,性高潮缺失占86%,其主要影响因素为认为性生活影响疾病康复、躯体不适、药物、丈夫的性态度。结论血液透析女性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性生活质量下降,应加强性认知指导,提高患者性生活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对宫颈癌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照宫颈癌常规护理宣教;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宣教的基础上,由健康教育小组成员通过院内、院外灵活实施全程健康教育。通过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分别于术后6个月、1年对两组患者进行性生活满意度调查。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6个月、1年性生活状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能改善宫颈癌术后患者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宫颈癌病人治疗后性功能状况,研究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女性性功能指标量表对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30例宫颈癌病人性功能状况进行测评,分析年龄、治疗时间、疾病分期、手术放化疗情况、生育情况等对宫颈癌病人治疗后性功能状况的影响。[结果]84.6%的宫颈癌病人治疗后存在性功能障碍,年龄、治疗时间、手术放化疗、生育情况是影响宫颈癌病人性生活质量的因素。[结论]宫颈癌病人性功能状况受多种因素影响,应根据年龄、治疗时间选择规范的治疗方式,减少并发症,改善病人的性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