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建立护士工作绩效考核体系,为合理分配薪酬、人力资源管理、护理质量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岗位管理、层级管理、工作量、工作质量、护士职业规划等方面为切入点建立护理绩效考核体系,使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资料,并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后,护士绩效工资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护理管理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均有提高。结论:建立行之有效的护士绩效考核体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管理导向,提高临床护理质量,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360°反馈评价绩效考核在肿瘤专科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360°反馈评价绩效考核从患者、医生、护士长、护士的角度对护士进行评价,赋予其不同分值,其累加值作为护理工作质量评价的关键指标,比较实施360°反馈评价绩效考核前后护理人员工作质量以及护士、患者、医生满意度。结果:实施360°反馈评价绩效考核后护理人员工作质量明显提高,使工作进入良性循环,有利于护理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实施360°反馈评价绩效考核后护士、患者、医生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1)。结论:360°反馈评价绩效考核在肿瘤专科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提高护理质量,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绩效管理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通过成立护理绩效考核小组、护士岗位管理、建立绩效考核标准等方面进行绩效考核管理。结果:患者满意度、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度与护理工作质量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实施绩效管理,可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与组织文化紧密结合的病区护理绩效考核方案及实施效果。方法制订病区护理绩效分配方案,将护士薪酬与护士级别、护理岗位、工作绩效综合挂钩。将绩效导向与组织文化导向相结合,制订工作质量考核标准及考核方法,形成一套完整的绩效考核方案。结果提高了护士工作满意度及工作成效。结论与组织文化相结合的病区护理绩效考核方案可以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一套以KPI关键指标为基础的科学、合理、相对公平、简单易行的绩效考核方案。[方法]引入以KPI关键指标为基础的护理绩效考核方案,多方讨论、征求意见,确定KPI绩效项目及绩效点,并加以试运行后征求意见再正式实行。[结果]KPI绩效考核实施后护理质量、护士对绩效奖金的满意度、病人满意度、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实施前。[结论]以KPI关键指标为基础的护理绩效考核方案,简单、易行,能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护理岗位管理绩效考核与分配方案,探索该方案对改善护士薪酬分配体验、提高护士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基于护理岗位管理所要求的"多劳多得、优劳优得、效率优先、优绩优酬"的分配原则,根据护士层级、岗位、班次和工作量,结合工作服务质量评价进行护士绩效分配,比较实施前后护士工作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的差异,评价实施绩效考核与分配改革的效果。结果普外科通过实施护理岗位管理绩效考核与分配方案,护士的满意度、科室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均有明显的提高(P0.01或P0.05)。结论通过实施护理岗位管理绩效考核与分配方案,改善了普外科护士薪酬分配比例,调动了护士积极性,提高了护士和患者满意度,提升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绩效考核管理结合奖金二次分配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消化内科工作的18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7~12月为实施绩效考核管理结合奖金二次分配前,2021年7~12月为实施后,期间未出现人员变动。比较实施前后护士对绩效工资分配的满意度、医师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不同能级护士的绩效。结果实施绩效考核管理结合奖金二次分配后,护士对绩效考核作用、奖金分配公平公正性、付出和回报对等性、绩效差距合理性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医师对护理专业技能、工作模式、医护沟通、总体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实施前,住院患者对护理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和责任心、基础护理、护患沟通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均<0.05);N0、N1、N2、N3和N4能级护士的平均绩效均高于实施前(P均<0.05)。结论绩效考核管理结合奖金二次分配能提高消化内科护士的个人绩效,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提升医师、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客观、简单、实用的ICU护理绩效考核模式,评价实施后的效果。[方法]依据ICU护理工作特点,建立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估考核量表,对ICU护士进行综合考评,将考核结果应用于绩效分配。比较实施绩效考核前后护士满意度及病人(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实施绩效考核后护士满意度、病人(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以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估相结合为基础的ICU护理绩效考核模式,为ICU全面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提高护士和病人满意度、推动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黄小红 《当代护士》2022,(9):159-161
目的分析绩效考核方案在血透科奖金二次分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0年1月在血透科实施绩效考核方案,根据岗位分类、工作量、工作质量和层级考核进行奖金二次分配,比较实施前后的护士绩效分配、护理质量达标率、护士满意度、患者满意度。结果绩效考核方案实施后,护士的绩效分配优于实施前,护士满意度高于实施前,护理质量达标率高于实施前,患者满意度高于实施前,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中的绩效考核方案在血透科奖金二次分配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对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有明显促进作用,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的效果。方法:对手术室护士进行工作岗位类别、级别的设置,修订岗位说明书,岗位竞聘与护理工作的数量、质量、患者满意度、工作态度相挂钩的绩效考核体制,实施护士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并轨管理。结果:实施护士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后,医生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及护士对绩效考核的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结论:手术室实施护士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可有效地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新的护理岗位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与相关人员沟通,对医院实际情况进行调研;设立绩效指标和权重;选择科室对指标和权重进行测算和调整;形成一套涵盖护理工作量、工作质量、护理技术风险及难度、患者满意度的护理岗位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观察实施后护理人员辞职率及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及临床护理质量等方面.结果 岗位绩效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后,护士的辞职率较实施前明显减少;护理人员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及临床护理质量均较实施前明显提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护理岗位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实施能充分调动护理人员主观能动性,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绩效管理在泌尿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订绩效分配和考核方法,包括护理质量、服务态度、护理工作量,工作效益及技术职称等,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结果实施绩效考核分配方案后医护患3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施绩效考核分配方案后基础护理工作量较实施前提高。结论实施绩效管理可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是落实基础护理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绩效考核改革方案对提高病区护士满意度的效果。方法:护理绩效新方案在科室试行后,连续8个月对全科护理人员发放问卷调查表,比较实施护理绩效考核新方案前后护士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结果:新护理绩效考核方案实施后护士对护理管理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改革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绩效改革激发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了主动服务意识,进一步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以护理质量为基础的护士绩效考核方法,有效的激励急诊护理队伍,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建立三级质控网络体系,应用信息化的平台进行有效的管理。结果:实施以护理质量考核为基础的护理绩效后,护士满意度、护理质量两方面都有明显提高。结论:以护理质量考核为基础的护士绩效考核方法操作性强,有利于提高急诊科护士的工作主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绩效考核表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护士日常工作分为工作数量与工作质量两大项目类别,在此基础上又分别细化为多个子条目,设计成护士绩效考核表,每人每日记录工作量情况,考核员每月汇总,形成科室绩效考核月汇总表,考核时以此表为依据,年底形成科室绩效年汇总表,作为晋升、晋级、评优重要指标,做到以数据说话,达到公平、公正。比较绩效考核表应用前后护理质量、患者与护士满意度。结果:绩效考核表运用后,科室的护理工作质量、护士工作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绩效考核表可有效达到分层次管理护士的目的,提高工作质量,让护士满意、患者满意、医院满意。  相似文献   

16.
张莉 《当代护士》2016,(4):143-144
目的探讨绩效考核在血液病区的实施效果。方法根据科室的工作性质及特点,制订护士绩效考核方案。比较实施绩效考核前后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结果血液病区实施绩效考核方案后,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均优于绩效考核方案实施前(P0.05)。结论在优质护理服务病房中开展护士绩效考核,可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升患者、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绩效评价在临床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及其效果,以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护理质量。方法设计护士工作绩效考核项目、具体内容及每项分值,对护士绩效进行量化考核,并评价其效果。结果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实施护士绩效评价,护理质量及患者和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显著提高。结论临床优质护理服务中实施量化的护士绩效考核,有助于提高护士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效率,提高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绩效考核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实施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的方法,通过绩效考评激励机制调动护士工作主动性,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效果。方法:制定适合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奖金分配的考核标准,把每月奖金定为岗位奖金、职称奖金和绩效奖金。结果:实施绩效分配6个月(2011年7~12月)后,护理质量及医、护、患满意度明显提高,护理质量管理得到提升。结论:绩效管理是护理管理的发展趋势,绩效考评可以明显调动护士工作主动性,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效果。但在实施时应因地适宜,并不断持续改进,才能更好地发挥其节约成本、激励先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尝试护理绩效考核在优质护理试点病区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按照公正、合理、激励的原则,制定护理绩效量化考核指标、评价标准,实施优质护理绩效管理.比较绩效考核实施前后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度和护士的护理质量.结果 绩效考核后患者及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97.24%,95.24%,绩效考核实施前分别为91.06%,61.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817,13.859;P均<0.05).绩效考核实施后护士基础护理、文件书写、健康教育的合格率分别为95.45%,93.64%,92.73%,实施前分别为87.27%,85.45%,81.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666,3.933,5.893;P均<0.05).结论 护理绩效考核管理的应用,充分体现了护士的价值,稳定和激励了护理队伍,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推进了优质护理服务,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绩效考核管理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从基础绩效、工作量绩效、工作质量和奖惩绩效等几个方面组成绩效考核公式进行考核,并作为奖金分配、评功评奖和晋升晋级的考核依据.制定绩效管理实施方案,成立绩效考核管理小组,确保方案实施的公平性、公开性和有效性.结果 绩效考评实施后1年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护理质量检查得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方案,优劳优酬能够有效发挥管理效能,提高护士满意度,实现奖金分配的科学性、合理性,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