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朱丹溪的论痰治痰的精辟论述和理法方药,在《丹溪心法》《格致余论》《局方发挥》以及《本草衍义补遗》《脉因证治》《丹溪治法心要》和《金匮钩玄》等主要  相似文献   

2.
《内经》病因病机学说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因病机学说,是研究人体发病的因素和疾病发生、发展及其变化机理的学说。《内经》在《素问》的《生气通天论》、《举痛论》、《至真要大论》、《玉机真藏论》和《灵枢》的《百病始生》、《贼风》、《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等篇中加以论述。其主要说明了病因、发病和病机等内容。  相似文献   

3.
我院康复治疗专业的基础课程的设制由最初的稚嫩到现在的基本成形经历了一个长期不断的调查、求证、制订和更改的过程.06级开设《人体解剖与功能》、《免疫与病原生物》、《生物化学》、《药理学》、《病理学》和《中医学基础》六门课.07级调整为《康复医学导论》、《运动学》、《人体解剖与功能》、《免疫与病原生物》、《药理学》、《病理学》和《中医学基础》.08级进行微调.09级在08级的基础上增加了《运动生理》的课程.  相似文献   

4.
宋金以前著名医家及方书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金以前古方文献研究在中医药文献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对宋金以前著名医家及方书进行了全面梳理,认为宋金以前最著名的医家及方书主要有: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葛洪的《肘后备急方》,陈延之的《小品方》,陶弘景的《补阙肘后百一方》,孙思邈的《千金方》,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许叔微的《类证普济本事方》,刘完素的《黄帝素问宣明方论》、《素问玄机原病式》和《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张从正的《儒门事亲》,李杲的《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和《东垣试效方》,以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  相似文献   

5.
对《新修本草》《蜀本草》《开宝本草》《嘉祐本草》《本草图经》《绍兴本草》《大元本草》《本草品汇精要》《中华本草》《药典》等历代官修本草进行了史实追踪,系统展现了官修本草的历史沿革和学术变迁。  相似文献   

6.
一、《内经》包括《素问》《灵枢》《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书,张仲景《伤寒论·序》称“撰用《素问》九卷”,晋皇甫谧《甲乙经·序》称“今有(《鍼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亦有所亡失。”《鍼经》即《灵枢》,较为晚出。《素问》早有残  相似文献   

7.
《金匮要略》内容丰富,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论述以内因为主的杂病,而且无论在体例和体系上都有别于伤寒。《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同是张仲景所著,而且最初又合称《伤寒杂病论》,所以不少人认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同一体例和体系,《伤寒论》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高于《金  相似文献   

8.
《遵生八笺》是明代高濂撰写的一部阐说养生之道的中医论著。全书按照养生形式,分为《清修妙论》、《四时调摄》,《起居安乐》、《延年却病》、《饮馔服食》、《燕间清赏》、《灵秘丹药》和《尘外遐举》八个部分。值得注意的是,在《尘外遐举》—篇中,大量介绍了我国古代保健按摩的知识和方法。这里作以精选和整理,摘要介绍给读者。  相似文献   

9.
《证类本草》引用《本草拾遗》版本异同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证类本草》引和《本草拾遗》版本考证。方法:采用宋代官修本草《开宝》《图经》引用《本草拾遗》的版本内容进行考证。结果:《证类本草》所引用的《本草拾遗》同《开宝》《嘉You》《图经》等。官修本草所引用的《本草拾遗》并非同一版本。结论:提示今天对《本草拾遗》的研究,引用时应注意其传世版本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二部分组成。其《素问》书名,始见于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自序中《隋书·经籍志》亦载有《素问》书名魏晋之际皇甫谧认为《素问》九卷、《针经》九卷,即是《黄帝内经》十八卷。《素问》书名自张仲景首言以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良方》和《女科》的阅读,以及参考前人对两书调经篇的论述,总结《良方》和《女科》的调经特色,并加以比较探析以冀发现有益于临床的启示。结果发现,两书调经皆以血为本、注重畅气机、重视脏腑论治,但《良方》倡血虚有寒,重温补冲任,《女科》倡肝血亏虚,重补血养肝;《良方》重调情志,《女科》重轻剂疏肝郁;《良方》重肝脾,滋化源,《女科》重补肾调肝健脾。得出结论,《女科》的调经理论和方法在《良方》的基础上有创新和发展,两者的调经经验值得进一步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2.
《中成药》2006,28(9):1305-1305
《实用中医药杂志》是在已故世界著名科学家、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卢嘉锡教授亲自指导下,由新兴的直辖市———重庆市创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优秀学术月刊。主要刊登与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临床报道及学术研究有关的论文,辟有:《论著》、《观察与研究》、《临床报道》、《非药物疗法》、《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方药外用》、《老中医经验》、《证治集粹》、《证治探讨》、《中医护理》、《新药展示》、《医生评药》、《神州药房》、《诊疗警示》、《医师笔谈》、《民间医生》、《临床护理》、《医院管理》、《中医保健》、…  相似文献   

13.
各家对王清任学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清任学说的形成既非凭空想象,亦非无稽杜撰,而是在吸取前人经验和学术思想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王氏对前人经验和学说,不是食古不化,而是出入变通,敢于质疑,强调实效。评述前人成就持论中肯,敢于直言,不是全盘否定,而是有所择从自成一家言。从其书中查得,他参阅了《内经》《难经》《伤寒论》《和剂局方》《本节纲目》《普剂方》《证治准绳》《图注脉诀》《图注难经》《瘟疫论》《医学正传》《景岳全书》《医宗金鉴》等,还吸取了王叔和、徐之才、  相似文献   

14.
《针灸甲乙经》(以下简称《甲乙经》)是中国已知的第一部针灸专著,由西晋时期的皇甫谧撰集《素问》《灵枢》《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而成,这次编撰工作不单是对三部典籍的整理、引用和保存,更是对中医基础理论和针灸学科的一次再认识和创作。本文从《甲乙经》对《素问》《灵枢》内容的选择,以及对所选内容的编排方法两方面入手,探究皇甫谧编撰《甲乙经》的思路和方法,力求对理解和运用《甲乙经》文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5.
《新修本草》中明确标明文献名的引用文献有30余种,其中引用的本草文献有《名医别录》、《李当之本草》、《药录》、《药对》、《徐仪药图》、《本草音义》和《食经》7种.《名医别录》的编定者为陶弘景;《李当之本草》在唐时仍有存留,属《神农本草经》传本之一;《药录》应非《李当之药录》;《新修本草》所引之《药对》非徐之才《雷公药对》,而可能是《旧唐书·经籍志》所录之古本《雷公药对》.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康平本伤寒论》以探求《伤寒论》的成书史。方法:以《康平本伤寒论》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比其与《宋本伤寒论》《金匮玉函经》等书的异同,对《伤寒论》的成书史进行剖析。结果:所谓的《伤寒论·序》中的"经""胎""胪"三字实即《四逆三部厥经》《妇人胎藏经》和《小儿颅囟经》三书;《伤寒卒病论》序言为王叔和集各家之言而成,序言中所记载伤寒疫情可能发生在王叔和家族而非张仲景家族;《康平本伤寒论》序言中为《伤寒卒病论》比较合理;现今人们所理解的《伤寒杂病论》与之最为接近的书当是《金匮玉函要略方》。结论:《伤寒论》的成书史隐现跌宕,学者不能抱守一说,当择善而从。  相似文献   

17.
图书邮购     
正●《李时珍医学全书》包括《本草纲目》《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和《脉诀考证》4种。现集成一册点校,用简体字横排方式出版。每册192.00元。●《证治准绳》为明代著名医家王肯堂所撰。全书包括《杂病》八卷、《类方》八卷、《伤寒》八卷、《疡医》六卷、《幼科》九卷、《妇科》五卷。其中《杂病》与《类方》两种内  相似文献   

18.
结合原著条文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辨证思维模式进行分析。认为"先辨病证,再辨方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辨证的基本原则,"方证相对"和"随证治之"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诊治疾病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9.
一、医史考证:(1)张仲景未曾撰用《素问》。据考证,《伤寒论》原序中有“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23字,为后人增入,证明张仲景并非据《黄帝内经》撰写了《伤寒论》。(2)医经、经方自古有别。其区别在于学术根源不同,医经重在脏腑经络运行生理,而经方重在疾病反应症状及对证治疗方药,这就决定了《黄帝内经》与《汤液》学术理论有一定不同。《汤液》是《伤寒》祖祢,《黄帝内经》只不过是《伤寒》的东邻。(3)《黄帝内经》并非中医学术惟一源头。(4)《阴阳大论》为叔和所撰。《伤寒例》一篇,为叔和之作,已有  相似文献   

20.
邹勇 《光明中医》2015,30(2):233-235
<正>三阴三阳学说发源于《黄帝内经》成书之前,在《黄帝内经》中已成熟并灵活运用。仲景《伤寒论》是对《黄帝内经》三阴三阳学说的继承和发展。1《伤寒论》三阴三阳源于《黄帝内经》三阴三阳撰写本文时,笔者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和参考文献,历代医家对《伤寒论》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几无异议,且仲景在《伤寒论》原序中有明确交待:"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