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上眼睑下垂常为首发症状,逐渐出现构音困难、进食呛咳、表情缺乏、吹气不能、抬头无力、四肢无力等,晨轻暮重、劳后加重,或肌肉萎缩,甚至因呼吸肌受累而致呼吸困难,发生"肌无力危象"。多年来,笔者用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疗效满意,探讨  相似文献   

2.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所致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受累骨胳肌极易疲劳,严重时可累及呼吸肌造成呼吸衰竭。重症肌无力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病情危重,死亡率高,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是抢救重症肌无力并发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现将我院2005年6月~2007年4月对25例重症肌无力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邓铸涛教授临证中脾胃学说的运用(一)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邓中光 《新中医》2000,32(2):13-15
邓铁涛教授在其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医疗、教学、科研实践中 ,始终重视脾胃学说 ,脾胃学说之研究已成为邓老整个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撮其要将学习的一些体会整理如下。1 补脾益损治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征为受累肌肉极易疲劳 ,经休息后可部分恢复 ,全身均可受累 ,以眼肌最常见 ,呼吸肌受累则出现肌无力危象 ,可危及生命。邓老认为 ,本病以有关肌肉无力为突出的表现 ,根据“脾主肌肉”的理论认识 ,本病之根在于脾胃。并从 2 33例重症肌无力 5 8个症状的出现率以及唾液淀粉酶活性负荷…  相似文献   

4.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引起的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受累骨骼肌无力与病态疲劳,常侵犯眼外肌、四肢肌、咽喉肌及呼吸肌等。中药治疗重症肌无力有明显的临床疗效。总结、归纳了近年来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主要中药单味药、中药化学成分、中药复方、中药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为重症肌无力药物研究开发及治疗方案的设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重症肌无力危象是指呼吸肌、延髓肌的无力达到基本生命体征不能维持时的严重危象状态。一旦发生危象,患者即表现为严重的全身性无力和呼吸困难,病情危重,死亡率高,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是抢救重症肌无力危象的重要手段,做好呼吸道管理是抢救重症肌无力危象成功的关键,现将对其呼吸道管理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李丽 《光明中医》2011,26(8):1690-1690
重症肌无力(MG)是神经-肌肉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若累及呼吸肌则出现呼吸困难,称为MG危象,是本病致死的主要原因[1]。我院脑病科自2006年9月至2009年9月共收治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3例,在ICU经抢救成功后,转入我科时已行气管切开,经过我们的护理,患者痊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4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症肌无力(MG)为抗体介导、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受体损伤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特点为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MG危象指急骤发生呼吸肌严重无力,出现呼吸麻痹,不能维持正常换气功能,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患者生命,是MG死亡的常见原因。本院重症肌无力专科采用中药鼻饲结合呼吸机辅助通气、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综合疗法治疗48例(52次危象)MG危象患者,取得较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 重症肌无力是由于神经肌肉连接点传递障碍而影响肌肉收缩功能的自身免疫疾病。如急性感染、用药不当等。可骤发呼吸肌麻痹无力而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呼吸道阻塞,可导致呼吸骤停。如抢救及时,护理得当,病人生命可得到挽救。 近几年我科收治13例重症肌无力,其中肌无力危象7例,行气管切开6例,气管插管1例,抢救成功4例,死亡3例。  相似文献   

9.
从“治痿独取阳明”论针刺治疗重症肌无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肌无力是神经肌肉、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指出阳明脾胃与重症肌无力诸证密切相关。"治痿独取阳明"是指导针刺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理论依据。针刺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配穴特点:阳明为本、随证配穴;以上带下、以主带次;在手法上,足三里、三阴交采用补法,余穴用泻法或平补平泻之法。认为应灵活选穴,交替使用,配合中西药综合治疗并加强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0.
<正>重症肌无力(MG)是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介导、细胞免疫依赖、补体参与、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眼睑下垂、眼球转动受阻,吞咽、咀嚼、构音、呼吸等功能障碍,严重者出现呼吸肌  相似文献   

11.
笔者有幸随高健生老师在门诊学习 ,诊脉施方 ,深受其言传身教 ,仅将治疗眼睑重症肌无力一病的经验整理介绍如下。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和内分泌功能紊乱的一种疾病 ,多发生于 1 0~ 35岁 ,起病缓慢 ,晨轻晚重 ,重症肌无力眼肌型首先表现为眼睑下垂 ,眼外肌无力 ,眼球活动障碍 ,咀嚼困难或四肢无力 ,两腿走路不稳 ,甚至累及呼吸肌群 ,影响呼吸。本病属于中医痿证范畴 ,其病机多由中焦脾虚失健 ,肝肾亏虚所致。根据五轮学说 ,胞睑为脾所主 ,脾主肌肉四肢 ,脾虚失运 ,湿热壅滞 ,水谷精华无从生 ,中气乏源 ,胞睑失养 ,故表现为胞睑下垂及四肢肌…  相似文献   

12.
补中益气汤化裁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2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于神经肌肉间兴奋传递障碍所引起的慢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肌肉运动后极易发生疲劳,有时可达到瘫痪的程度。近来有人认为与自身免疫有关。中医没有重症肌无力这一病名。但在《诸病源  相似文献   

13.
浅谈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肌疲劳的中医诊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呼吸肌属于骨骼肌,主要由膈肌、肋间肌和腹肌组成,在吸气过程中膈肌起主要作用故狭义的呼吸肌疲劳实际是膈肌疲劳。1988年美国心肺和血液研究所(NHLBI)制定的定义:呼吸肌疲劳是指呼吸肌在承担负荷时所产生的收缩力和(或)收缩速度能力的降低,这种降低可以经休息而恢复:呼吸肌无力则指呼吸肌产生的能力受损,休息后亦不能恢复。呼吸中枢驱动减少,神经、肌肉病变,肌肉初长和形态的改变,负荷增加,代谢因素,能量供应不足等均可引起呼吸肌疲劳。  相似文献   

14.
廉玉麟主任针药并用治疗重症肌无力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表现为神经肌肉传导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神经-肌肉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此病病因不明,目前,现代医学对于重症肌无力并无满意治疗方法,而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对于病情平稳的重症肌无力患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廉玉麟老师集多年临床经验认为应从肝、脾、肾论治,总结出一套针药并用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收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5.
杨云英  林静仪 《新中医》2009,(12):72-73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部位因乙酰胆碱受体减少而出现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症状多样,主要以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易于疲劳为临床特征。当临床出现肌无力症状突然加重,引起呼吸肌无力或麻痹致严重呼吸困难,危及患者生命时称重症肌无力危象(myasthenia gravis crisis,MGC)。  相似文献   

16.
重症肌无力(MG)是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的,细胞免疫依赖及补体参与的,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容易疲劳,呈波动性肌无力,具有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和晨轻暮重等特点.按照Osserman分型法可以分为眼肌型、轻度全身型、中度全身型、重症全身性和迟发重症型[1].在中医学中,重症肌无力属"痿病"的范畴[2].本病病程长,常因感染、抵抗力下降等原因反复发作.多数患者长期在门诊诊治,当病情加重发生危象时,呼吸困难乃至衰竭是其主要致死原因[3].  相似文献   

17.
<正> 咽肌麻痹是重症肌无力的一个症型.属于神经系统病变,为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发生障碍所致.多由于吞咽功能丧失,不能进食.继发进行性营养不良,或呼吸道的分泌物无力咳出而引起窒息,危及生命.笔者应用会厌逐瘀汤治一重症肌无力.咽肌麻痹危重病人,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李广文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对重症肌无力、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诊疗有独特的见解,笔者有幸随诊李老师3年,聆听其教诲,现就李老师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经验简单总结如下。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MG)是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介导的,细胞免疫依赖及补体参与的神经肌肉接头(NMJ)处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征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易疲劳,呈波动性肌无力,具有活动后加重,休息后  相似文献   

19.
中间综合征(IMS)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后24~96h,经治疗胆碱能危象消失和迟发性脑病发生前,突然出现屈颈肌和四肢近端肌无力和第Ⅲ、Ⅶ、Ⅸ、Ⅹ对脑神经支配的肌肉无力,出现睑下垂、眼外展障碍、面瘫和呼吸肌麻痹,引起通气障碍性呼吸困难或衰竭[1].  相似文献   

20.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神经肌肉交接处传递功能障碍所致。本症以骨骼肌容易疲乏为其特征,休息或使用抗胆碱酯酶类药物后可缓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20%~25%病例发生在儿童时期。发病机理,目前大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