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骨隧道封闭状态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骨隧道封闭状态下是否保留残迹对前交叉韧带(ACL)重建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采用成年健康新西兰兔12只,随机选取其一侧膝关节作为实验组,保留ACL残迹、骨隧道封闭状态下重建ACL;对侧为对照组:切除ACL残迹、骨隧道封闭状态下重建ACL.于术后12周处死动物,在858 Mini BionixⅡ型生物力学测试机测定股骨-移植物-胫骨的复合极限载荷、断裂部位.[结果]术后12周时保留残迹组股骨-移植物-胫骨的极限载荷为(23.46±7.4)N,切除残迹组为(18.63±4.26)N,实验组为对照组的126%,两组间有显著差异(t=3.058,P<0.05).移植物断裂部位:保残迹组中11例在韧带关节内部分,1例在腱骨交界处;不保留残迹组中9例在韧带关节内部分,2例在腱骨交界处,1例从隧道内拔出.[结论] 保留残迹的ACL重建有利于移植关节内愈合,改善移植物生物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保留残迹对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移植物愈合的影响,并探讨其原因.[方法]新西兰兔30只(封闭群,体重2.9~3.5 kg,平均3.2 kg)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取其跟腱为移植物,切断双侧前交叉韧带,随机一侧保留ACL残迹,对侧切除残迹,行前交叉韧带重建.分别于术后4、8、12周处死动物,取关节内重建ACL移植物标本10%多聚甲醛固定、10%EDTA脱钙、包埋、切片,HE染色及Masson、PAS特殊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成纤维细胞密度及观察组织学形态,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时间段保留残迹组移植物HE染色组织切片成纤维细胞密度均高于切除残迹组,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处理组8周时细胞密度高于4、12周,不同时间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时间段保留残迹组移植物的组织学表现均优于切除残迹组.[结论]保留残迹ACL重建有利于新生细胞长入替代移植物,促进移植物组织结构成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保留残迹重建前交叉韧带对移植物腱骨愈合的影响。方法 32只新西兰兔一期行双侧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一侧保留残端纤维,对侧切除残端纤维。重建术后6、12、18及24周时,采用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观测,分析移植物腱骨愈合变化情况。结果重建术后各观察时间点上,保留残迹组移植物腱骨界面组织构建更接近正常,术后24周时保留残迹组腱骨界面软骨细胞含量明显高于切除残迹组[(56.5±2.4)vs(45.7±2.7),P〈0.05]。结论保留残迹重建前交叉韧带有助于移植物腱骨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动物模型评估保留残端对兔前交叉韧带(ACL)重建的生物力学意义. 方法 将50只成年健康新西兰大白兔一侧后肢制作ACL断裂模型后随机分为两组(n=25),一组行保留残端ACL重建术(保残组),另一组行去除残端ACL重建术(去残组).所有手术均采用自体半腱肌腱作为移植物,并于术后12周统一将两组动物处死,行ACL大体观察及生物力学测试. 结果 术后12周取材时,保残组和去残组总计50个标本关节活动度与正常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40,P=0.662).所有ACL移植物连续性完整,张力满意.保残组和去残组标本屈膝30°与90°胫骨前移距离、最大拉力载荷、最大拉伸距离以及刚度所占正常侧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残组中残端存活组和残端失效组标本屈膝30°与90°胫骨前移距离、最大拉力载荷、最大拉伸距离以及刚度所占正常侧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保留残端重建ACL不能显著提高术后兔ACL的生物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中保留与切除残迹对滑液渗入骨隧道的影响。方法将离体新鲜山羊膝关节20个,随机分为两组:保留残迹组和切除残迹组各10个关节,切断ACL,分别保留和完全切除ACL残迹,取跟腱为移植物,行ACL重建。于胫骨隧道做一骨窗显露移植腱,安放电极,向关节腔中注射10%的NaCl溶液20 ml,用电阻仪测量不同时间点(0、5、10、15、20 min)电阻值的变化。再向关节腔内注射碳素墨水20 ml,通过高清摄像头记录墨水渗出的时间。结果灌注后5、10、15 min,保留残迹组的电阻值明显高于切除残迹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保留残迹组的墨水渗出时间大于切除残迹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保留残迹ACL重建可以明显减少或延缓关节液渗入骨隧道。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自体与异体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后24周内,最大抗拉负荷的不同变化,探讨肌腱移植重建ACL的生物力学转归。方法 采用成年家犬12只,麻醉下无菌手术将其伸趾肌腱取材后,经髌内侧入路,将原ACL切除后,一侧膝关节移植自体肌腱,另一侧移植异体肌腱重建ACL。分别于术后6、12、24周取材股骨.ACL-胫骨作为测试件,进行最大抗拉负荷检测,同时与正常犬股骨-ACL-胫骨及移植即刻对照组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无论自体或异体肌腱移植,移植后24周时,最大抗拉负荷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自体=54.576,F异体=29.651,P〈0.01)。自体肌腱达到正常犬ACL的53%,其中83%来源于愈合作用;而异体肌腱达到正常犬ACL的25%,其中62%来源于愈合作用,但二者之间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低于正常ACL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肌腱移植重建ACL24周时,由于愈合作用使其最大抗拉负荷显著增加,但仍显著低于正常ACL;异体肌腱最大抗拉负荷明显低于自体肌腱。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何种初始张力及屈膝角度下进行移植物固定能够使单隧道双束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的膝关节更好地恢复原有的运动学功能。方法将16具新鲜冰冻尸体膝关节随机分为四组,每四个膝关节为一组,分别为T20A20(在20N的初始张力下屈膝20。固定)、T20A45、T40A20及T40A45。使用BOSE—ElectroForce材料生物力学性能测试仪定量测量上述四组膝关节在屈曲30。及90。时胫前载荷(134N)下的胫前位移和旋转载荷(5N×m胫骨内旋)下胫骨内旋角度。所有组均采用直径相等的自体胭绳肌腱、相同的隧道定位方法及固定装置进行韧带重建。结果(1)胫前载荷(134N)下的胫前位移:T20A20、T20A45与完整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F=0.56,P〉0.05),T40A20、T40A45与完整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85.35,P〈0.05);(2)旋转载荷(5N×m胫骨内旋)下的胫骨内旋角度:T20A20、T40A20与完整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F=0.74,P〉0.05),T20A45、T40A45与完整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145.24,P〈0.05)。40N初始张力下进行韧带固定会使重建术后膝关节伸屈约束过度,而屈膝45。进行韧带固定则使重建术后膝关节内旋约束过度。在20N的初始张力下屈膝20。进行韧带固定能使重建术后膝关节的前后及旋转稳定性更接近于正常。结论单隧道双束ACL重建术中,两束韧带分别在20N的初始张力下屈膝20°进行固定能够恢复膝关节的前后及旋转稳定性,从而更好地恢复原有的运动学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保留并牵张缝合固定胫骨残迹的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方法,评估其临床效果。方法自2006年10月~2008年12月经关节镜下确诊ACL断裂,胫骨附丽处有残存纤维瘢痕组织79例(79膝)患者,采用保留残迹自体胭绳肌腱单束重建ACL,术中对原ACL残迹不做切除,分离、梳理其近端,用PDS线穿缝;将缝线经股骨道从Rigidfix横孔拉出以维持张力,打人横钉固定。术后随访30~37个月,平均32个月,依Daniel单腿水平跳跃试验、IKDC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2例出现小腿肌支血栓,抗凝治愈;1例切口浅层感染,引流抗炎治愈;1例出现关节纤维化,通过麻醉下手法松解康复。终末随访时稳定性检查:所有患者轴移试验阴性,4例前抽屉试验I。不稳,LachmantestI。阳性15例,Ⅱ。松弛2例。KT2000检查显示膝关节前向松弛度术后差值平均为(5.2±2.4)mm,术前为(10.1±2.7)mm,手术前后有统计学差异(t=6.835,P〈0.05)。关节活动度:7例伸膝滞缺5°,9例屈膝欠缺5°,有10°屈膝欠缺2例。Daniel单腿水平跳跃试验53例(67%)为正常,23例(29%)接近正常,3例异常。综合分析:Lysholm评分术前为(63.27±6.74)分,术后为(91.36±3.72分),手术前后有统计学差异(t=7.354,P〈0.05);24例(30%)IKDC评级正常,53例(67%)为接近正常,2例异常。结论本方法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并发挥ACL胫骨残端可能的功用,且可避免其发生髁间窝撞击;并能建立稳定的膝关节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保留残迹重建前交叉韧带对移植物血流量恢复的影响.[方法] 48只新西兰兔一期行双侧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一侧保留韧带残端纤维,对侧切除韧带残端纤维.重建术后6、12、18、24周时,采用SPE-CT、激光多普勒血流计定量检测移植物血流量恢复情况.[结果]重建术后6周时SPE-CT检测结果显示保留残迹组移植物血流量较切除残迹组明显增加(P<0.05).重建术后6、12周时激光多普勒检测发现保留残迹组移植物血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留残迹重建前交叉韧带可以促进移植物血流量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双源CT(DSCT)三维重建前交叉韧带(ACL)股骨止点印迹及骨隧道面积,为临床实现解剖重建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对55例志愿者110膝,30例双束重建60膝及30例单束重建患者60膝进行DSCT扫描。64排工作站(GE,Volume Share 2-AW4.4软件)三维重建膝关节股骨外髁三维模型,再现股骨外髁内侧壁ACL印迹,圈画、测量印迹及骨隧道面积,计算单、双束骨道面积覆盖率。结果ACL股骨自然印迹面积双膝之间:左(146.35±29.0)mm2,右(144.51±33.71)mm^2,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t=0.52,P〉0.05)。性别间自然印迹面积比较:AMB:男(87.08±19.29)mm。,女(77.09±15.17)mm^2,两者间有统计学差异(t=2.04,P〈0.05);PLB:男(62.82±15.19)mm^2,女(61.64±16.55)mm^2,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t=0.27,P〉0.05)。术后隧道面积覆盖率比较:单束(53±18)%,双束(70±16)%,两者间有统计学差异(t=2.44,P〈0.05)。结论ACL股骨止点自然印迹面积存在性别间及个体化差异,双束重建止点面积覆盖率显著大于单束重建,要实现ACL解剖重建需采用个体化重建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保留残端手术与常规手术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疗效。方法采用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治疗66例膝关节ACL断裂患者,其中采用常规手术方法重建治疗37例,保留残端手术方法重建治疗29例。结果 66例均获随访,时间12~28个月。常规手术组及保留残端手术组术后前抽屉试验和Lachman试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Lysholm、IKDC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两组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残端组优于常规手术组。结论关节镜下保留残端手术与常规手术行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治疗膝关节ACL损伤都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关节镜下保留残端手术有利于移植物的再血管化及本体感受器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双源CT三维重建前交叉韧带(ACL)股骨止点自然印迹与骨道中心点相对位置关系.方法 分别对55例志愿者110个膝关节和30例双束重建患者30个患膝关节进行双源CT扫描.使用CT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行三维重建膝关节股骨外髁内侧壁三维模型,再现股骨外髁内侧壁ACL自然印迹及术后双束骨道,标记、测量自然印迹及骨道中心点相对位置,比较两者的位置关系,显著性差异设定P值0.05.结果 ACL自然印迹中心点相对位置与术后双束骨道中心点相对位置比较:前内束,h对=(26.2±2.2)%,h实=(23.6±8.5)%,中心点相对位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4.906,P〈0.01);t对=(25.0±2.1)%,t实=(25.2±3.9)%,中心点相对位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480,P〉0.05).后外束,h对=(46.5±3.2)%,h实=(45.0±4.6)%,中心点相对位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608,P〉0.05);t对=(34.2±2.5)%,t实=(37.9±4.2)%,中心点相对位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530,P〉0.05).结论 (1) DSCT三维重建可清晰重建出ACL股骨止点自然印迹和双束重建术后骨道位置;(2) DSCT 三维重建可用于ACL解剖双束重建术后骨道位置评估,对改进关节镜下ACL解剖双束重建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关节镜下保留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前瞻性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ong L  Li X  Wang XS  Zhang H  Feng H 《中华外科杂志》2011,49(7):586-591
目的 前瞻性评估保留残端对于前交叉韧带重建临床疗效的意义.方法 2008年8月至2009年9月共70例有韧带残端存留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入选本研究组,随机分为保留残端组(n=35)和对照组(n=35).分别采取关节镜下保留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和切除残端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技术,移植物均使用同种异体肌腱.术后随访分别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IKDC分级和Lysholm评分)、客观稳定性评估(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和KT-1000测量)、本体感觉功能测量和二次关节镜手术探查.结果 70例患者中共61例(87%)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1个月.两组的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Lysholm评分:保留残端组96.4分,对照组94.9分(P=0.71);IKDC分级中A和B级:保留残端组30例,对照组29例(P=0.586).两组的客观稳定性评估无显著差异:KT-1000测量的侧-侧差值:保留残端组1.69 mm,对照组1.65 mm(P=0.83);Lachman试验阴性例数:保留残端组29例,对照组28例(P=1.00);轴移试验阴性例数:保留残端组31例,对照组27例(P=0.225).本体感觉的角度重复试验结果无显著差异:保留残端组4.56°,对照组4.28°(P=0.522).二次手术探查时发现的移植物滑膜覆盖率无显著差异:保留残端组85%,对照组84.2%.结论 保留残端同时使用异体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对术后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稳定性和本体感觉和移植物滑膜覆盖程度并无促进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arthroscopic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reconstruction using the remnant-preserved technique.Methods From August 2008 to September 2009,70 cases with the remnant of injured ACL were included in the trials,which were randomized into the remnant preservation(RP)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35 cases in each group.All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underwent arthroscopic ACL reconstruction surgeries,with ACL-remnant preserving technique in RP group and ACL-remnant resection in control group,respectively.The injured ACL was reconstructed with allograft in all cases.Postoperative follow-up assessment included the 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grading and Lysholm score,Lachman test,pivot shift test and KT-1000 measurement,proprioception measurements and the arthroscopic second look evaluation.Results Sixty-one(61/70,87%)cases were available for an average of 13.1 months follow-up assessment postoperatively.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RP and control group in functional outcome as evaluated with Lysholm score(96.4 vs.94.9,P = 0.71)and IKDC grading(cases with A and B gradings:30 vs.29,P = 0.586).Regarding objective stability,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2 group in mean side-to-side difference of KT-1000(1.69 mm vs.1.65 mm,P =0.83),Lachman test(negative cases:29 vs.28,P = 1.00)and pivot shift test(negative cases:31 vs.27,P =0.225).There was also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in proprioception evaluation measured with angle repetitive test(4.56°vs.4.28°,P=0.522).During second look arthroscopic examination,the grafts synoveal coverage rates were found to be 85% in the RP group and 84.2%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out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s Arthroscopic ACL reconstruction with the remnant preserving technique using tendon allograft do not improve the postoperative knee-joint function scores,stability,proprioception and synovial coverage of grafts.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监视法解剖等长重建结合Rigidfix和Intrafix固定技术在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中应用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对17例ACL损伤行关节镜下ACL重建术。采用双监视法解剖等长重建技术建立股骨胫骨隧道。股骨端用Rigidfix固定,胫骨端用Intrafix固定。结果17例均获随访,时间1218(14.18±2.19)个月。根据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评分:25-66(46.76±14.79)分;术后1年评分:85-97(92.71±3.22)分(P〈0.01)。结论双监视法解剖等长重建结合Rigidfix和Intrafix固定技术应用在腘绳肌腱重建ACL中,具有定位准确、手术操作简便、固定牢固、疗效确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关节镜结合X线透视双监视法解剖等长重建技术在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中应用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对30例前交叉韧带损伤行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按照建立胫骨、股骨骨道的方法将30例分为双监视组和传统组。每组15例,两组四股半腱肌股薄肌腱股骨端均用Endobutton固定,胫骨端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结果手术时间:双监视组60-90min,传统组70-90min。术中测量膝关节伸屈0°-90°时移植物位移:双监视组0—2(0.6±0.63)mm,传统组0~2.5(1.27±0.78)mm,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0例均随访6~12个月。根据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双监视组术前评分:20—60(36.27±9.95)分;术后6个月评分:75~87(81.33±3.66)分(P〈0.01)。传统组术前评分:20~60(38.00±10.56)分;术后6个月评分:74~88(79.27±4.13)分(P〈0.01)。术前与术后两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关节镜结合X线透视双监视法解剖等长重建技术应用于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中操作简便,效果可靠。双监视组近期疗效与传统组相似,但术后评分稍高于传统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股骨端两种不同方法固定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9年4月至2012年3月行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患者30例,胫骨端均采用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根据股骨端不同固定方法分为两组:Ⅰ组为可吸收挤压螺钉组,共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24~39岁,平均26.8岁;Ⅱ组为悬吊钢板组,共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23~42岁,平均27.2岁.术前及术后进行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Lysholm膝关节评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经过6~20个月随访,两组患者的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结果均转为阴性.Ⅰ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由重建前(53.30±5.20)分增长到重建后(91.20±6.20)分,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由重建前(56.25±6.20)分增长到重建后(93.00±4.60)分,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与Ⅱ组重建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方法均固定可靠,近期疗效满意,目前并不能得出孰优孰劣的结论,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体股薄肌及半腱肌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应用自体股薄肌、半腱肌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损伤病例共30例。术后追踪随访进行为期2年的康复训练,术前和术后随访时行患肢X线检查、功能评分。结果本组病例均获得随访,时间平均32个月(24~40个月),术后Lachman征及旋转移位试验阴性。Lysholm评分由术前平均(54.80±2.10)分增加至术后2年为(91.00±2.30)分,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930,P〈0.01)。而Tegner评分则由术前平均(5.00±1.20)分增加至术后2年(6.23±1.40)分,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50,P〈0.01)。手术前后x线复查无退行性改变。结论自体胭绳肌腱重建ACL术后2年随访发现患者膝关节前向不稳消失,膝关节功能评分比术前明显增加。用该方法重建ACL能有效恢复膝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