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胡芳 《中外医疗》2014,(25):185-186
目的探讨在丙肝治疗中应用抗体ELISA检测联合丙肝病毒核心抗原检测的意义。方法将2012年10月—2013年11月于该院进行临床申请HCV-RNA检测的325例患者(325份标本)作为研究对象,325例患者全部进行抗体ELISA检测和丙肝病毒核心抗原检测,对不同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抗体ELISA检测与丙肝病毒核心抗原检测结果均阳性时,两者联合检测的假阴性率为0%,单用抗体ELISA检测的假阴性率为12.9%,与单用抗体ELISA检测相较两者联合检测的假阴性率明显较低(P〈0.05);抗体ELISA检测及与丙肝病毒核心抗原检测均阴性时,两者联合检测的假阴性率为0.3%,单用抗体ELISA检测的假阴性率为2.3%,与单用抗体ELISA检测相较两者联合检测的假阴性率明显较低(P〈0.05);丙肝病毒核心抗原ELISA检测为阳性而抗体ELISA检测为阴性时,两者联合检测的假阴性率为0%,单用抗体ELISA检测假阴性率为75.0%,与单用抗体ELISA检测相较两者联合检测的假阴性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采用抗体ELISA检测联合丙肝病毒核心抗原检测临床样本的假阴性率较低,两者联合检测提高丙肝的诊断符合率,有利于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护理配合在婴幼儿肺功能检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81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肺功能检测资料对比分析,阐述护理配合在婴幼儿肺功能检测中的作用,包括检测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检测前、检测中、检测后的护理配合。结果经精心护理配合,810例婴幼儿均顺利完成肺功能检测,无任何并发症。检测结果显示,肺功能异常者745例(91.98%),各项指标均正常者65例(8.02%)。结论正确的检测方法及护理配合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自建检测系统量值溯源性和可比性.方法 对CRP自建检测系统进行精密度评价,校准验证有效后,利用患者新鲜血清参照EP15-A文件进行方法学比较,评估自建检测系统与目标检测系统检测结果的偏倚是否可接受.结果 自建检测系统与目标检测系统检测结果偏倚小于1/2允许总误差(TEa).结论 实现自建检测系统与可溯源的封闭目标检测系统检测结果可比,是提高检测结果质量的一种较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尿液中的有效成分用三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进行探讨.讨论:选取2016年10-2016年12月我服务中心检验科采集的500例尿液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对500例尿液标本采用尿液分析仪干化学法、尿流式细胞仪法与尿液沉渣镜检法三种检测方法检测,对比三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红细胞检测阳性127例,白细胞检测阳性164例.尿流式细胞仪法检验结果:红细胞检测阳性146例,白细胞检测阳性202例.镜检法检测结果:红细胞检测阳性171例,白细胞检测阳性241例,管型检出率为1.20%.讨论:通过对比尿液分析仪干化学法、尿流式细胞仪法与尿液沉渣镜检法对尿液中有效成分检测结果,尿液沉渣镜检法对有效成分检测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总结分析影响bNDA(核酸分支信号放大技术)检测质量的检测前、检测中及检测后的各种因素,提高检测质量。检测前要做好技术培训、仪器准备,要保持检测方法、样本种类的一致性。检测中必须根据bNDA试验特点及试剂的特殊性规范操作。检测后要注意分析试验成立的各个条件,所有条件在控时方可发出检测报告。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4):120-125
目的 探讨核酸检测、抗体检测在艾滋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 年4 月~2019 年4 月我市收集的100 例艾滋病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100 例患者均接受过抗体检测、核酸检测,对比分析核酸检测、抗体检测诊断早期、中晚期艾滋病感染者的诊断符合率及灵敏度。结果 经核酸、抗体检测,核酸检测早期艾滋病感染者的诊断符合率(93.33%)高于抗体检测(75.00%);抗体检测诊断中晚期艾滋病感染者的诊断符合率(97.50%)高于核酸检测(75.00%);核酸检测诊断早期艾滋病感染者的灵敏度(96.55%)高于抗体检测(80.36%);抗体检测诊断中晚期艾滋病感染者的灵敏度(88.64%)高于核酸检测(71.43%)(P<0.05)。结论 在艾滋病感染的早期诊断中,核酸检测早期艾滋病感染者的准确率、灵敏度均较高,而在艾滋病感染的中晚期诊断中,抗体检测的准确率、灵敏度则均较高。因此,核酸检测与抗体检测各有优势,临床医师应依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检测方式,如有必要,可尝试将二者结合应用,进一步提高临床检测艾滋病感染的诊断准确性和灵敏度,帮助医师尽早确诊艾滋病,早期予以患者相应的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学检测在与AMA产前诊断中预测胎儿异常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该院进行产前诊断的AMA进行侵入性诊断,并对出现异常结果的AMA进行血清学的检测,观察检测中的异常结果出现率。结果经过两种不同方式的检测,羊水检测发现在20例研究对象中有3例检测出染色体异常,占33.3%的检测率,而血清学检测检测出共有6例异常结果,检测率为66.6%,明显大于羊水检测的方法,与不同年龄段的AMA染色体异常率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学检测在提高AMA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异常率中非常具有优越性,可作为常用的诊断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深入分析胶体金法检测及酶联免疫法检测应用于艾滋病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1月-2016年6月本科室检测的500例病患血清参与本次试验,入选对象均行胶体金法检测及酶联免疫法检测,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测率。结果:酶联免疫的艾滋病体的检测率13.6%,而胶体金法检测的艾滋病检测率达到13.4%;两种检测结果相当,(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艾滋病抗体进行胶体金法检测及酶联免疫法检测,能检测个体 HIV 病毒感染,可对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数据,两种检测方法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已糖激酶法、POCT、电极法检测血糖结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永强 《海南医学》2007,18(1):129-130
目的 比较常用的三种检测方法检测血糖的结果的差异,分析不同的检测方法检测血糖结果间的差异和联系,为临床合理选择检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已糖激酶法、电极法、POCT法检测临床静脉血标本30份,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三种方法检测血糖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三种方法检测血糖的结果间有统计学差异,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间存在相关性.结论 对不同方法检测血糖的结果要根据方法间的差异进行合理的解释,根据临床需要合理选择血糖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 HPV 检测和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在宫颈癌以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临床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10月实施治疗的120例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患者,并对其分别实施 HPV 检测、宫颈刮片以及 TCT 检测,对比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在本次研究中120例患者的检测中,和宫颈刮片检测阳性符合率以及检测敏感度均明显低于 HPV 检测和 TCT 检测,差异显著(P <0.05);HPV 检测和 TCT 检测两者检测阳性率和敏感度差异不大(P >0.05)。结论: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HPV 和 TCT 检测均具有较高检测阳性率和敏感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涂业桃 《医学综述》2014,20(20):3836-3837
目的探讨胶体金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在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60例HCV患者,采用胶体金法和ELISA法进行HCV抗体检测。结果胶体金法和ELISA法检测HCV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60%和3.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ELISA法作为检测HCV抗体阳性的标准,胶体金法对于HCV抗体检测的灵敏度为93.75%,特异度为99.88%。结论胶体金法进行HCV抗体检测与ELISA法并无差异,且胶体金法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值得在临床检测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2.
Using techniques of molecular biology and serology, we research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HCV diagnotic quality control standard, HCV diagnostic materials, anti-HCV EIA diagnostic method, detection of serum HCV RNA,detection of HCV RNA in liver tissue by in situ PCR,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monoclonal hybridoma cell line of HCV C33c and NS5a. Successfully prepared diagnostic kits have applied in screening of blood donor, clinical diagnosis,observation of treatment effect and research on pathogenesis of hepatitis C. After the use of these reagents, the transmission rate of HCV through blood product has been dramatically reduced.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TRIzol法与磁珠法对丙型肝炎病毒(HCV) RNA定量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117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阳性患者的血清及其基因分型信息.分别采用TRIzol法与磁珠法提取患者血清样本的HCVRNA,qPCR检测提取HCV RNA的病毒载量,分析两种提取方法所得HCV RNA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 qPCR结果显示TRIzol法和磁珠法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y=0.978x+0.063(R2 =0.973).Bland-Altman统计分析显示TRIzol法提取的HCV RNA病毒载量对数值的平均值略低于磁珠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分析结果显示1a、1b、2a、3a和6a基因型中两种提取方法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Izol法提取HCV RNA的定量检测结果和磁珠法相当,且成本低廉,可在国内广泛用于试剂盒的开发和HCV RNA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标本保存对实时荧光定量HCV-RNA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HCV阳性血清标本42份并平均分成6份分别置于室温、4℃和-20℃保存1d和1周后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清在室温、4℃和-20℃条件下保存1d和1周对HCV RNA的荧光定量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对HCV RNA的定量检测结果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王泽  刘兴明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3):4124-4125
目的: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测定丙型肝炎病毒在临床的应用。方法:用FQ-PCR检测378例怀疑HCV感染的临床标本,并同时采用ELISA检测抗-HCV,用生化仪测定ALT水平,了解样本中HCQ-RNA含量与抗-HCV及ALT的相关性。结果:378份标本中216份HCV-RNA含量高于103拷贝/ml,348份抗-HCV阳性,156份ALT异常,经统计分析每两者间其有明显相关性。结论:FQ-PCR技术检测HCV-RNA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中丙型肝炎病毒(HCV)的表达,探讨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中HCV的表达几率。方法:随机选取10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肝活检。取肝组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肝组织中的HCV。结果:10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中,HCV阳性表达者10例,HCV检出率为10%。结论:结果表明,HCV是引起肝炎肝硬化的又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不同核酸提取方法TRIzol法与磁珠法对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 RNA)定量检测结果的影响。 方法 收集117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阳性患者的血清及其基因分型信息。分别采用TRIzol法与磁珠法提取患者血清样本的HCV RNA,定量PCR检测提取HCV RNA的病毒载量,比较两种提取方法HCV RNA检测结果的差异性。 结果 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TRIzol法和磁珠法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y=0.978x+0.063(R2=0.973)。Bland-Altman统计分析显示TRIzol法的检测平均值略低于磁珠法,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基因型分析显示1b、2a、3a和6a 亚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RIzol提取法的HCV定量检测结果和磁珠法相当,且标本用量更少,成本低廉,可在国内广泛使用,且能更大范围地应用在试剂盒的开发和HCV RNA临床检测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补体对 HCV感染者 RF定量检测的影响。方法 :以免疫比浊法测定 HCV感染者血清补体灭活前后 RF含量 ,然后比较其差异。结果 :38例 HCV感染伴 RF含量异常者中 ,15例补体灭活前后测定的 RF含量差异较大。结论 :补体对部分 HCV感染者 RF测定有抑制作用 ,HCV感染者测定 RF时应先灭活补体再测定。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二重RT-PCR同时测定HGV与HCV RNA的反应条件进行了最佳化研究,发现在用于HGV扩增的三组引物中,NS5b区的L与S二组引物较5'NCR区的N组引物有更高的检测敏感度(P<0.01)。不同的样本贮存对HGV与HCV RNA检测结果影响较大,将逆转录与第一次扩增分开进行可使测定敏感度提高约100倍。本法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可同时检测HGV与HCV RNA,减轻了实验人员的操作强度,可降低测定费用近50%。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RNA定量检测和HCV基因分型的相关性。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10例北京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RNA标本,应用RT-PCR和型特异性引物法对310例标本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在310例标本中,HCV1b型有217例(70%),2a型74例(23.9%),2b型8例(2.6%),1b/2a混合型5例(1.6%),未分型6例(1.9%)。对299例HCV单基因型患者的基因型与性别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没有统计学差异(χ2=0.028,P<0.978)。299例患者的首次血清病毒RNA定量测定与基因型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F=16.525,P<0.01)。结论:北京地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以1b型为主,基因型在性别上的分布没有差异。治疗前HCV基因型与体内病毒的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