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哮喘患者对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探讨中国(主要是南京地区)成人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后的骨代谢和骨密度变化,了解中国哮喘患者长期吸入GC是否有引起骨质丢失的可能以及其与吸入GC剂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分别测定了20例每日坚持吸入GC大于等于5个月和20例与之配对的未使用GC的哮喘患者的脊椎骨(L2-4)、股骨颈、股骨粗隆、股骨三角及股骨总量的骨密度(BMD),同时用放免法等测定这些患者的血骨钙素(BGP)以及碱性磷酸酶(AKP)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5处绝对BMD和相对BMD(与同年龄、性别相应正常值的百分比)、BGP、AKP等各指标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r=1.70-0.21,P&;gt;0.05) ;吸入每日吸入GC&;gt;400μg者与≤400μg者、与对照组之间的上述各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r=-1.60-0.41,P&;gt;0.05);吸入组累积吸入GC&;gt;120000μg者与≤120000μg者、对照组之间的上述各指标比较除脊椎骨外余均无显著差异(r=2.24,P&;gt;0.05);吸入组与对照组中年龄≥45岁者的上述各指标之间的比较未显示差异。吸入组患者5处绝对BMD与其相应日均吸入GC量之间未呈现明显的相关性,P值均&;gt;0.05,但脊椎骨、股骨颈和股骨三角的BMD与GC累积量之间的r=-0.50、-0.52和-0.53,P值均&;lt;0.05。不过,吸入组5处BMD的相对百分比和T评分与其GC累积量之间未呈现明显的相关性,r=0.11-0.47和0.05-0.21,P值均&;gt;0.05。另吸入组GC累积用量&;gt;120000μg者的脊椎骨BMD与对照组相比较,t=-2.24,P=0.03,有显著差异。结论 虽然个别数据比较有差异,但没有明确证据表明在一定限度内长期吸入GC控制哮喘,对骨代谢会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女性哮喘患者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是否有引起骨质丢失的可能及其与吸入激素剂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 (DXA)分别测定了 14例每日坚持吸入GC大于等于 5月的女性哮喘患者和 14例与之配对的未使用GC的哮喘患者的脊椎骨 (L2 -L4 )、股骨颈、股骨粗隆、股骨三角及股骨总量的骨密度 (BMD) ,同时用放免法等测定这些患者的血骨钙素 (BGP)以及碱性磷酸酶 (AKP)等指标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吸入GC≥ 5月的哮喘患者组与对照组两组病人的脊椎骨 (L2 -L4 )、股骨颈、股骨粗隆、股骨三角及股骨总量的绝对BMD和相对BMD(与同年龄、性别相应正常值的百分比 )以及T评分之间的比较、以及血BGP、AKP等各指标之间的比较无显著差异。吸入组患者 5处绝对骨密度值与其相应日均吸入GC量之间未呈现明显的相关性 ,P均 >0 0 5。吸入组脊椎骨、股骨粗隆及股骨总量 3处绝对骨密度值与其GC累积量之间也未呈现明显的相关性 ,P均 >0 0 5。但吸入组股骨颈和股骨三角的绝对骨密度值与GC累积量之间似有某些负相关 ,P <0 0 5。吸入组骨密度有 3人 6处T评分≤ -2 5 ,对照组仅有 1处T评分≤ -2 5。吸入组股骨三角处的绝对骨密度值与其年龄之间似有负相关 ,P <0 0 5 ,而对照组 5处绝对骨密度值与其年龄之间未呈现明  相似文献   

3.
背景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哮喘的一线药物.但长期吸入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是否有引起骨质丢失的危险尚不能排除,尤其对女性哮喘患者.目的了解国内女性哮喘患者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是否会对骨密度和骨代谢产生影响.设计以患者为观察对象,配对比较分析.对象纳入40例女性哮喘患者为1998-02/2002-02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者.均无长期全身使用激素史,且对实验目的知情同意.其中吸入糖皮质激素组(吸入组)20例每日坚持吸入激素≥5个月(年龄18~63岁,绝经5例),对照组20例(年龄18~60岁,绝经5例)采用常规平喘解痉药物治疗.对照组按年龄、性别和绝经情况与吸入组配对,平均人).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患者L2-4椎体、股骨颈、股骨转子、股骨三角及股骨总量的骨密度,以绝对值和T评分(即与同性别成年人骨峰值相比的标准差)表示.同时与其同年龄、性别相应正常数据相比较,确定骨密度在这些部位的相对值.同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等测定这些患者的血骨钙素以及碱性磷酸酶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骨密度比较.②两组血骨钙素以及碱性磷酸酶等指标比较.③吸入组日均吸入激素剂量和吸入激素的累积量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L2-4椎体、股骨颈、股骨转子、股骨三角及股骨总量的骨密度值及T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吸入组20例患者的上述5个部位骨密度值与其相应日均吸入糖皮质激素剂量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325~-0.110 2,P>0.05);L2-4椎体、股骨颈和股骨三角的骨密度值与吸入糖皮质激素累积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495,-0.517,-0.531,P<0.05).吸入组患者上述5个部位骨密度的T评分与其吸入糖皮质激素累积量无明显相关性(r=0.443~0.295,P>0.05).吸入组股骨三角处的绝对骨密度值与其年龄呈显著负相关(r=-0.506,P<0.05),而对照组5个部位绝对骨密度值与其年龄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079~0.326,P>0.05).两组血清骨钙素及其他生化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控制哮喘,对女性哮喘患者的骨密度和骨代谢一般不会产生明显影响,但长期吸入激素的女性哮喘患者随着吸入激素累积量的增加和或年龄的增长,引起骨质丢失的危险可能会增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2DM)合并骨质疏松(OP)患者骨量及血清瘦素、骨代谢指标.方法 连续选择近期就诊的37例2DM合并OP患者、41例单纯OP患者和28例同龄、同性别及正常骨密度(BMD)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三组对象接受了腰椎L1~L4 BMD、左侧股骨颈BMD、血清瘦素(LEP)、骨钙素(BGP)和碱性磷酸酶(AKP)等指标测定.结果 2DM合并OP组的腰椎L1~L4及股骨颈BMD、外周血LEP浓度明显低于单纯OP患者和对照组,而血清BGP和AKP浓度则明显高于后两者(P均<0.01~0.05).结论 2DM合并OP患者存在着较明确骨量减少及血清LEP低水平表达,但骨转换指标活跃.  相似文献   

5.
背景: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哮喘的一线药物。但长期吸入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是否有引起骨质丢失的危险尚不能排除,尤其对女性哮喘患者。 目的:了解国内女性哮喘患者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是否会对骨密度和骨代谢产生影响。 设计:以患者为观察对象,配对比较分析。 对象:纳入40例女性哮喘患者为1998—02/2002-02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者。均无长期全身使用激素史,且对实验目的知情同意。其中吸入糖皮质激素组(吸入组)20例每日坚持吸入激素≥5个月(年龄18~63岁,绝经5例),对照组20例(年龄18-60岁,绝经5例)采用常规平喘解痉药物治疗。对照组按年龄、性别和绝经情况与吸入组配对,平均人)。 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患者L2-4椎体、股骨颈、股骨转子、股骨三角及股骨总量的骨密度,以绝对值和T评分(即与同性别成年人骨峰值相比的标准差)表示。同时与其同年龄、性别相应正常数据相比较,确定骨密度在这些部位的相对值。同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等测定这些患者的血骨钙素以及碱性磷酸酶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骨密度比较。②两组血骨钙素以及碱性磷酸酶等指标比较。③吸入组日均吸入激素剂量和吸入激素的累积量与骨密度的相关性。 结果:两组患者L2-4椎体、股骨颈、股骨转子、股骨三角及股骨总量的骨密度值及71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吸入组20例患者的上述5个部位骨密度值与其相应日均吸入糖皮质激素剂量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325~-0.1102,P〉0.05);L2-4椎体、股骨颈和股骨三角的骨密度值与吸入糖皮质激素累积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495,-0.517,-0.53l,P〈0.05)。吸入组患者上述5个部位骨密度的71评分与其吸入糖皮质激素累积量无明显相关性(r=0.443~0.295,P〉0.05)。吸入组股骨三角处的绝对骨密度值与其年龄呈显著负相关(r=-0.506,P〈0.05),而对照组5个部位绝对骨密度值与其年龄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079-0.326,P〉0.05)。两组血清骨钙素及其他生化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 结论: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控制哮喘,对女性哮喘患者的骨密度和骨代谢一般不会产生明显影响,但长期吸入激素的女性哮喘患者随着吸入激素累积量的增加和或年龄的增长,引起骨质丢失的危险可能会增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牙列缺失患者血清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KP)、骨桥蛋白(OPN)水平与口腔种植修复术患者种植体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9月在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行口腔种植修复术的牙列缺失患者95例作为观察组,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65例)和预后不良组(30例);另选择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人员95例作为对照组。收集观察组患者一般资料,以及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后的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BGP、AKP、OPN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BGP、AKP、OPN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种植体预后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BGP、AKP、OPN预测口腔种植修复术患者种植体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BGP、AK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OP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BGP与AKP呈正相关(r=0.158,P=0.030)、与OPN呈负相关(r=-0.309,P<0.001),血清AKP与OPN呈负相关(r=-0.600,P<0.001)。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  相似文献   

7.
吸入皮质类固醇对成人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吸入皮质类固醇治疗对成人骨骼的不良影响.方法63例男性分为2组(1)吸入皮质类固醇治疗组21例,其中4例为哮喘患者,17例为COPD患者,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BDP)600~800 ug/d治疗1个月至3年.(2)未吸入皮质类固醇治疗的COPD患者42例.30例健康男性作为正常对照组.3组对象均用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仪(DEXA)行腰椎(L2、L3、L4)和近端股骨(股骨颈、大转子、Ward氏三角)骨密度(BMD)测定,ELISA测定血清骨钙素(BGP)、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TRAP)和晨尿胶原吡啶并酚(PyD)、脱氧胶原吡啶并酚(D-PyD).结果吸入类固醇治疗组与非类固醇治疗组比较,腰椎和近端股骨BMD值均无显著差异.治疗组BGP(5.56±1.97ng/ml)较非治疗组(6.91±2.70 ng/ml)降低(P<0.05),治疗组TRAP(4.78±0.72u/L)较非治疗组(4.41±0.61 u/L)升高(P<0.05).结论吸入BDP治疗对成人哮喘和COPD的近期骨密度值无明显影响,但可造成成骨功能受抑和破骨功能提高.  相似文献   

8.
李伟民  王兵华 《临床荟萃》2007,22(21):1540-1542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Chronic liver disease,CLD)合并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骨吸收和骨形成指标变化及其与骨转换速率的关系。方法受试者分为4组:CLD合并OP组(A组30例),CLD无OP组(B组32例),非CLD骨质疏松组(C组39例)和正常对照组(D组35例),观测各组骨形成指标:骨钙素(BG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骨AKP)和股骨颈抗骨折能力(FS),同步检测骨吸收指标:尿吡啶醚(PYD)和脱氧吡啶醚(DPD)。结果A组患者血清BGP和骨AKP水平明显低于C组和D组,与C组比较,分别为(4.63±0.72)μg/L vs(5.84±1.44)μg/L(P<0.01)和(19.53±5.41)U/L vs(23.38±7.36)U/L(P<0.05);与B组比较:(4.63±0.72)μg/L vs(5.03±0.91)μg/L和(19.53±5.41)U/L vs(22.13±6.37)U/L(均P<0.05)。FS参数A组(0.43±0.01)P/cm2显著低于C组(0.48±0.04)P/cm2和B组(0.51±0.02)P/cm2(均P<0.05)。而尿PYD和DPD在A、B、C 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FS、BGP外,所有指标参数A、B、C 3组都分别显著高于D组。结论慢性肝病并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形成减少大于骨吸收增多,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低转换速率型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运动负荷骤降对生长期大鼠长骨骨量(BMC)、骨密度(BMD)和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雄性3月龄SD大鼠48只,随机分成大强度运动组(T1)、大强度转低强度运动组(T2)、低强度运动组(T3)、对照组(Con),每组12只。前6周,T1、T2组进行大强度跑台运动,T3组进行低强度跑台运动。6周末,DEXA测定每组部分大鼠股骨BMC、BMD,酶标仪法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和抗酒石酸性磷酸酶(TRACP5b)。降低T2组运动负荷,与T3组一致,其余组运动强度不变,继续运动6周。同样方法测定上述指标。结果与运动负荷降低前比较,12周末T2组大鼠ALP、BGP降低(P<0.05),TRACP5b升高(P<0.05),股骨BMC、BMD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动负荷骤降使成长期大鼠长骨骨形成抑制,骨吸收增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骨硬化蛋白(sclerostin,SOST)、体脂肪率(fat mass percentage,FM%)的变化以及其与骨骼健康的相关性。方法病程5a的中老年T2DM患者128例为T2DM组,同期体检健康者64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测定血清SOST水平,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L_(1-4)、左侧股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相应部位FM%,分析SOST、FM%、BMD等相关性。结果T2DM组血清SOST[(224.92±76.94)ng/L]、股骨FM%[(23.79±5.98)%]高于对照组[SOST(193.37±61.91)ng/L、股骨FM%(21.98±5.06)%](P0.05),腰椎及股骨BMD[(1.11±0.16)、(0.98±0.15)cm~2/g]与对照组[(1.09±0.18)、(0.98±0.19)cm~2/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T2DM组血清SOST与甲状旁腺激素呈负相关(r=-0.300,P=0.010),与腰椎、股骨BMD无相关性(r=-0.160,P=0.880;r=-0.150,P=0.190);腰椎、股骨FM%与血清SOST值均呈正相关(r=0.320,P=0.004;r=0.270,P=0.015);股骨FM%与BMD明显负相关(r=-0.280,P=0.001)。结论中老年T2DM患者血清SOST水平、FM%明显增高,有可能参与了骨质疏松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1.
12.
人工骨具有良好的抗生素缓释能力,部分人工骨还具有一定的骨诱导能力,以人工骨作为抗生素缓释载体治疗感染性骨缺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异体骨具有良好的骨诱导能力,以异体骨作为抗生素载体可在抗感染的同时促进骨缺损愈合.由于不同载体在抗生素负载、缓释能力以及骨传导、诱导作用等方面各有优劣,因此在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中应根据不同患者选取不同的载体,并对载体制作工艺进行不断改进,使其从仿生学意义上更接近人骨组织,进一步增强其骨传导和骨诱导作用,同时具有更强的抗生素缓释功能.  相似文献   

13.
纳米人工骨混合自体骨治疗骨肿瘤及骨病43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纳米人工骨是一种新型的骨移植材料,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等优势,但其治疗骨肿瘤及骨病的临床效果尚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回顾性分析纳米人工骨混合自体骨治疗骨肿瘤及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3例骨肿瘤及骨病患者病灶进行彻底刮除,选用大小不一的纳米人工骨条或颗粒混合人工骨充填,并用尽量将腔隙填满压实.病理性骨折的4例患者行内固定,其余患者未行内固定,依病情选择适当的支具.观察植骨后患者全身状态及植骨局部情况,术后不同时间X射线片观察植骨局部情况.结果与结论:43例患者均获随访,最短为6个月,最长为24个月.1例患者切口延迟愈合.余患者全身状态及切口愈合均良好.术后1~3个月纳米人工骨混合人工骨植入区与缺损周围的骨组织之间界限模糊,但局部仍可见密度高影.约12个月植入骨区与周围骨组织密度相似.结果证实应用纳米人工骨混合人工骨治疗骨肿瘤及骨病效果满意,且并发症较少,其为一种比较理想的移植骨替代物,且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备和综合评价组织工程化骨替代材料并用于修复骨肿瘤所导致的骨缺损。方法制备狗和人的异体脱钙骨基质颗粒(DBM),提取牛骨形成蛋白(bBMP)并经成骨诱导活性测定,将bBMP与DBM用直接掺和的方法复合后,再与骨水泥(BC)混合制成组织工程化复合材料,进行综合评价后备用。56例下肢骨肿瘤患者在微波诱导高温原位灭活后,应用组织工程化复合材料对遗留的骨缺损进行修复重建。结果bBMP、DBM和BC组织工程化复合骨修复替代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很强的生物力学强度和成骨诱导活性,并且具有良好的粘合性和可塑形性。临床应用56例,经平均9个月的随访,效果良好且无任何不良反应。患肢膝关节功能评价,优52例(93%),良4例(7%),优良率100%。结论bBMP、DBM和BC组织工程化复合骨修复替代材料是目前修复骨缺损理想的产品,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骨代谢与骨密度的相关性,通过骨显像了解骨质疏松状况.方法:18例患者,男5例,女13例,年龄50~88岁,平均65岁.所有患者均通过骨密度扫描仪进行骨密度检查后,进行全身骨显像.骨显像与骨密度检查均取第L1~L4和股骨颈,并勾画感兴趣区(ROI),然后分别测定各部位ROI放射性计数和骨密度值,计算骨显像各部位ROI值与同侧股骨中段ROI值的比值,观察各部位ROI比值与其骨密度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骨显像L1~L4各部位ROI比值与其骨密度值呈显著相关,而且,正常组与骨质疏松组的ROI比值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存在显著性差异.股骨颈的ROI比值与其骨密度无显著相关.骨显像L1~L4的ROI比值与其相应部位骨密度测定值之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论:放射性核素SPECT骨显像腰椎ROI比值与其对应部位的骨密度值之间均呈显著相关,可通过其反映腰椎骨密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背景:纳米脱钙骨基质具有较大的表面积/体积比,纳米颗粒团聚后在表面自然形成不规则的纳米沟槽,可促进成骨细胞在其表面黏附生长及基质分泌.目的:评价纳米脱钙骨基质作为骨移植替代物的植骨融合能力.方法:以改良Urist法制备人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使用液氮冷冻球磨机及MICROS超细粉碎机制备纳米脱钙骨基质.咬除家兔L 2-4双侧小关节及双侧椎板和横突表面皮质骨,随机分为3组,分别在腰椎椎板及横突间植入纳米脱钙骨基质、脱钙骨基质及自体骨,术后4,8,12周通过影像学、组织学观察植骨融合效果.结果与结论:①X射线与CT表现:术后12周,纳米脱钙骨基质组椎板、附件形态已接近正常节段,新生骨与椎板间隙完全消失,新生骨与植骨床骨质密度均匀一致;脱钙骨基质组植骨区域椎板表面有少量新生骨块影,在新生骨与椎板表面尚有一定间隙;自体骨组椎板与植骨融合界面愈合良好,植骨区有新生骨块影,融合骨块质地均匀.②组织学表现:术后12周,纳米脱钙骨基质被新生骨替代,与椎板间形成骨性连接,新生骨内可见大量骨细胞,与自体骨组效果相似;脱钙骨基质组植骨区达到骨性愈合,新生骨内可见板层样骨,也有类骨物质.表明纳米脱钙骨基质具有良好的成骨诱导能力,是自体骨移植的良好替代物.  相似文献   

17.
山富彦 《中国临床康复》2012,(44):8261-8264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重组骨是一种新型植骨材料,已逐步应用于临床,但在椎骨折机骨融合中效果仍少见报道。 目的:比较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及骨形态发生蛋白重组骨治疗腰椎骨折的疗效差异。 方法:选择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腰椎骨折患者78例,根据植骨材料不同随机分为3组,分别植入自体骨、同种异体骨、骨形态发生蛋白重组骨。  相似文献   

18.
19.
背景:异种生物骨经适当理化方法处理及高温锻烧后能够形成具有与人骨结构相近的天然网状孔隙结构的陶瓷样异种骨,具有三维立体孔隙-网架结构,有利于种子细胞的黏附、增殖。
  目的:观察以高温煅烧骨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构建形成的组织工程化骨修复牙槽骨缺损的可行性。
  方法:以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种子细胞,高温煅烧骨为支架材料,复合构建形成组织工程化骨。全麻下分批次拔除羊双侧下颌第一前磨牙,去除远中根与第二前磨牙近中根间牙槽嵴间隔,形成5 mm×5 mm×5 mm骨缺损区域。将12只实验羊随机等分为组织工程化骨组和单纯煅烧骨组,分别在左侧下颌术区放组织工程化骨和单纯煅烧骨,所有动物右侧均作为空白对照组。
  结果与结论:高温煅烧骨呈白垩色,保留了天然松质骨的多孔状空间。孔隙率(66.10±1.32)%,孔径范围137.44-538.72μm。干细胞接种到煅烧骨24 h后可见细胞黏附支架上,7 d后分泌胞外基质,细胞与基质分界不清。X 射线可见组织工程化骨组和单纯煅烧骨组植入材料包埋在术区,煅烧骨边缘有一圈低密度阴影。苏木精-伊红染色实验侧骨小梁形成,对照侧无明显骨生成。提示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煅烧骨构建的组织工程化骨可较好的修复牙槽骨缺损,是修复小范围骨缺损理想的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