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水针穴位注射对全麻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在临床全麻气管插管患者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插管前30 min给予内关、郄门、列缺、曲池行水针穴位注射,对照组不做处理,然后分别在穴位注射时(t1)、麻醉诱导前20 min(t3)、诱导前10 min(t4)、插管时、插管后10 min(t5)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在诱导前30 min(t2)、插管后30 min(t6)时采取静脉血3 mL,用于检测血浆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采取动脉血3 mL,进行血气分析检测,用于检测乳酸、血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1~t3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4时平均动脉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6时,观察组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乳酸、血糖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2.
不同剂量咪达唑仑在全麻中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麻术中不同剂量的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全麻下行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60例,ASAI—Ⅱ级,随机分为M1组(咪达唑仑0.05mg/kg)、M2组(味达唑仑0.1mg/kg)、M3组(咪达唑仑0.15mg/kg),每组20例,手术时间约为2.5小时。所有患者记录入室(T0)、麻醉诱导后3min(T1)、给药5min(T2)、切皮后2min(T3)、术中探查(T4)、术后清醒(T5)各时间点的HR、BP、MAP、HRV、BIS并测定血糖。结果:①三组患者给药后各时间点HR、SBP、DBP、MAP与给药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HR在T1、T2、T3、T4时刻MI组与M2组、M3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M2组与M3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SBP、DBP、MAP在T1、T2时刻M1组与M2组、M3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M2组与M3组比较无显著差异。(2)BIS、GLu给药后各时间点的数值与给药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BIS在T1时刻M1组与M2组、M3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M2组、M3组比较无显著差异。GLU在T5时刻M1组与M3组有统计学意义。HRV变化不明显。结论:临床剂量的咪达唑仑有抗应激作用。剂量增大可抑制应激反应,其剂量为0.1mg/kg时各指标变化相对平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吗啡、咪达唑仑静脉麻醉用于门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60例ASAI~Ⅱ级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男28例,女32例,年龄18-66岁。患者自愿选择全麻(A组)或局麻(B组),每组30例。A组依次缓慢静注吗啡0.1mg/kg,咪达唑仑0.04mg/kg,丙泊酚1mg/kg麻醉诱导,术中必要时追加丙泊酚O.2mg/kg维持麻醉。B组采用2%利多卡因5ml表面麻醉。结果:与检查前比较,A组检查中MAP、HR、Sp02降低(P〈0.01),检查后的MAP、HR降低、Sp02升高(P〈O.01);B组检查中的HR、检查后的HR、SpO2升高(P〈0.01);检查中A组的MAP、HR、SpO2均低于B组(P〈0.01);术中呛咳、体动A组明显少于B组(P〈0.01),舌后坠、呼吸暂停二组问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苏醒后恶心、呕吐、头晕、离院时间二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吗啡、咪达唑仑静脉麻醉用于门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分别配伍依托咪酯、丙泊酚、咪达唑仑静脉诱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效果。方法将术前无高血压的ASAⅠ级或Ⅱ级,接受腹腔器官、四肢、脊柱及颈部择期手术治疗,实施气管插管全麻的中青年患者80例,随机单盲分为依托咪酯组(Y组,n=30)、丙泊酚组(B组,n=30)、咪达唑仑组(M组,n=20)3组。静脉诱导:Y组泵注依托咪酯0.3 mg/kg、瑞芬太尼15μg/kg;B组泵注丙泊酚1 mg/kg、瑞芬太尼15μg/kg;M组泵注咪达唑仑0.1 mg/kg(配成0.5 mg/m L)、瑞芬太尼15μg/kg。泵注时间6 min,泵注1 min后静注阿托品0.007 mg/kg,意识消失后静注维库溴铵0.1 mg/kg。泵注结束测量MAP、心率(HR)后行气管插管。结果插管前Y组MAP降低幅度明显小于M组(P0.01),Y组、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插管后Y组、B组MAP升高幅度明显小于M组(P0.01),Y组、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插管前3组HR降低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插管后B组HR升高幅度明显小于M组(P0.05)。抑制气管插管反应效果Y组特级、B组Ⅰ级、M组Ⅱ级。结论 Y组应作为本研究人群气管插管全麻的首选诱导用药方法,B组为次选方法,最好不用M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长链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全身麻醉联合局部阻滞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6例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即观察A组28例、观察B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丙泊酚联合常规全身麻醉联合局部阻滞,观察A组应用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全身麻醉联合局部阻滞,观察B组应用中长链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全身麻醉联合局部阻滞,比较三组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呼吸功能指标、术后指标与苏醒指标变化情况,并比较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插管后5 min三组患者的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气腹后30 min和手术结束即刻,观察B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和观察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患者各时段氧合指数(OI)、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A组和B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停留时间以及拔...  相似文献   

6.
蒋军 《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3617-3617,3631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的可行性。方法选择静脉全麻下行宫腔镜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I组静注异丙酚、舒芬太尼。P组静注依托咪酯、舒芬太尼。记录患者BP、HR、Sp(O2),同时观察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停药后清醒时间及肌颤、注射点疼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的BP、HR、Sp(O2)及麻醉起效时间、停药后清醒时间、肌颤、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I组注射点疼痛比例明显高于P组(P〈0.05)。结论依托咪酯或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宫腔镜手术的麻醉均是安全、有效、可靠,依托咪酯具有注射点疼痛等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控制心率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0例行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右美托咪啶组(Y组)和倍他乐克组(B组)。Y组患者静脉恒速泵注右美托咪啶,浓度4 mg/L,输注速度0.05μg/(kg·min),最长输注时间10 min。B组患者含服倍他乐克50 mg,观察时间1 h。2组心率降至70次/min以下的患者立即行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结果 2组冠状动脉成像时(t2)、结束时(t3)的Sp(O2)、R以及Y组t2、t3时的BP分别与用药前(t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t2、t3时的BP分别与t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t2、t3时的HR分别与t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t2、t3时的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时点R、Sp(O2)以及t1时的B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t2、t3时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BP明显低于Y组;2组t2、t3时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HR明显快于Y组。结论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右美托咪啶控制心率较倍他乐克效果明确、起效迅速、心率水平控制理想且无明显波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腰硬联合麻醉中的镇静效果。方法:选取需进行腰硬联合麻醉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实验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镇静,对照组患者给予芬太尼联合咪唑安定镇静,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警觉/镇静(OAA/S)评分、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不同时刻OA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T2~T3时刻MAP、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1、T4时刻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能够达到与芬太尼联合咪唑安定相似的镇静效果,且能够降低患者麻醉中血压和心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在腰硬联合麻醉前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进行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M组(40例)在麻醉前给予咪达唑仑0.07 mg/kg缓慢静脉泵注,D组(40例)在麻醉前给予给予右美托咪定0.7μg/kg缓慢静脉泵注,比较2组用药前(t0)、用药后10 min(t1)、麻醉后10 min(t2)、切皮后30 min(t3)及手术结束时(t4)MAP、HR及Sp(O2),并比较各时间点BIS、OAA/S和AVA/SAI评分及术中呼吸抑制发生情况,术后随访并比较2组遗忘程度。结果 2组各时间点Sp(O2)、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t4D组HR低于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各时间点BIS指数和AVA/SA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1、t2、t3、t4时D组OAA/S评分均明显低于M组(P均0.05);2组术中均未出现呼吸抑制,M组遗忘程度显著优于D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前应用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均可消除患者紧张、焦虑,右美托咪定镇静效果更优,但要密切关注其对心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瑞芬太尼配伍依托咪酯(水剂)静脉诱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手术、接受气管插管全麻的成年患者120例,依诱导中瑞芬太尼不同用量随机分为瑞芬太尼5μg/kg组(A组)、10μg/kg组(B组)、15μg/kg组(C组)、20μg/kg组(D组);依托咪酯(0.3 mg/kg)、维库溴胺(0.1 mg/kg)用量4组相同;A组诱导不用阿托品,其他3组静注阿托品0.007 mg/kg。依托咪酯、瑞芬太尼泵注时间为6 min。结果插管前(即诱导后)B组、C组、D组MAP降低幅度显著小于A组(P均<0.01),A组HR降低7.57%,B组升高12.23%,D组和C组升高小于5%。插管后C组、D组的MAP升高幅度显著小于A组、B组,C组、D组的HR升高幅度显著小于A组。C组、D组抑制气管插管反应效果特级,A组、B组抑制气管插管反应效果Ⅱ级。结论对ASAⅠ级或Ⅱ级无高血压实施腹腔器官、四肢、脊柱及颈部择期手术的成年患者,泵注依托咪酯0.3 mg/kg、瑞芬太尼15μg/kg、阿托品0.007 mg/kg诱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效果达特级,增加瑞芬太尼用量到20μg/kg,抑制气管插管反应效果没有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恒速输注右美托咪定辅助咽喉部、气道表面麻醉用于困难气管插管患者的安全性和效是方法将32例存在困难气管插管指征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芬太尼组(F组)静脉注入咪唑安定2mg,芬太尼0.2mg;右美托咪定组(D组)予右关托咪定0.15μg/(kg·min)恒速静脉注射12min。2组患者均予以2%利多卡因胶浆10mL行口咽喉部表面麻醉,再经环甲膜穿刺注入2%利多卡因3mL行气管内表面麻醉。分别记录2组患者在诱导前、诱导后、插管时的HR、SBP、DBP、Sp(O2)的变化及VAS评分。结果2组均顺利完成气管插管。D组对Sp(O2)、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VAS评分显著优于F组。结论右美托咪定恒速注射辅助咽喉部、气道表面麻醉能显著减轻清醒状态下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射.可以安全地用于困难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喉罩与气管插管用于全麻或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患者的HR、BP变化。方法妇科手术90例,随机分为全麻气管搪管+硬膜外阻滞(A)组,全麻喉罩(B)组、全麻喉罩+硬膜外阻滞(c)组,每组30例。硬膜外阻滞按常规硬膜外麻醉进行,全麻诱导:咪达唑仑2mg、芬太尼3ug/kg、维库溴铵1mg/kg、异丙酚1.5mg/kg,全麻维持安氟醚、异丙酚、维库溴铵、芬太尼。于麻醉前插管后即刻、切皮、进腹探查3min,拔管后1min记录MAP、SPO2、HR。结果插管时两组插喉罩者HR、MAP分别低于气管插管P〈0.01;切皮时B组MAP高于A、C组P〈0.01;进腹探查3min时复合腰膜外阻滞者HR和MAP均低于基础值P〈0.05,且MAP低于单纯全麻者P〈0.01;拔管后A组HR显著高于基础值P〈0.05,组间比较B、C组HR、MAP增高幅度明显小于A组P〈0.01。结论:插喉罩对BP、HR的影响明显小于插管者,复合腰膜外阻滞时可减轻进腹探查时的BP波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复合在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100例ASAⅠ~Ⅱ终止妊娠者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A组)和依托咪酯复合组(B组),每组50例。观察两组孕妇麻醉前、手术前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苏醒时间,离院时间。结果:B组患者HR、MAP较麻醉前降低,苏醒时间,离院时间较A组短。结论:依托眯酯复合用于无痛人流术可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剂量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和布托啡诺用于结肠镜检查术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将择期行结肠镜检查术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A组静脉注射布托啡诺10μg/kg+丙泊酚1~2 mg/kg,B组静脉注射布托啡诺10μg/kg+依托咪酯0.2~0.3 mg/kg,C组静脉注射布托啡诺10μg/kg+依托咪酯0.15~0.2mg/kg+丙泊酚0.5 mg/kg,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结肠镜检查。术中根据患者反应追加适量丙泊酚(或依托咪酯),维持至镜检结束。记录3组给药前(t_1)、给药后1 min(t_2)、检查后1 min(t_3)、检查后5 min(t_4)和苏醒时(t_5)5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_2)]值及用药量;记录患者诱导时间、检查时间、苏醒时间、离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和C组患者MAP在t_2、t_3、t_4时间点较A组均明显升高(P均0.05)。C组丙泊酚用药量显著少于A组,依托咪酯用药量显著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诱导时间、检查时间、苏醒时间以及离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注射痛较A组明显减少恶心呕吐和肌阵挛较B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小剂量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和布托啡诺用于结肠镜检查安全有效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药复合对心脏外科手术患者镇痛、镇静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2012年1月—2014年10月心脏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镇痛组(A组)和针药复合镇痛组(B组),每组25例。A组患者予以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镇痛镇静,B组患者予以电针(神庭穴及印堂穴)联合盐酸右美托咪定镇痛镇静,效果欠佳时均加用盐酸吗啡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静态及动态视觉模拟评分(VAS)、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氧饱和度(Sp O2)水平;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盐酸右美托咪定、盐酸吗啡注射液用量,镇痛满意率,镇静满意率,治疗期间心动过缓、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机械通气时间及ICU时间、住院费用。结果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静态及动态VAS评分、SAS评分、MAP、HR、Sp 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患者右美托咪定及盐酸吗啡注射液的用量减少(P0.05),镇痛满意率提高(P0.05),心动过缓的发生率也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的镇静满意率,低血压、谵妄、腹胀、呕吐发生率以及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复合的镇痛方式能减少传统镇痛药物的用量,减少部分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门诊患者清醒状态下膀胱镜检查的可行性。方法选取门诊拟行膀胱镜检查男性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A组30例给予瑞芬太尼、丙泊酚、利多卡因麻醉,B组30例给予表面麻醉。记录2组患者麻醉前(t_1)、注药后(t_2)、膀胱镜置入即刻(t_3)、置入镜后1 min(t_4)、检查结束后3 min(t_5)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比较2组患者检查时间、检查后离室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以及患者术后满意度情况。结果 2组患者均能顺利完成膀胱镜检查。B组t_3、t_4时点MAP、HR均明显高于麻醉前及A组(P均<0.05),A组t_2、t_3、t_4时点HR明显低于麻醉前,且t2时点HR明显低于B组(P均<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离室时间明显晚于B组(P<0.05),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利多卡因复合液能够安全用于门诊患者膀胱镜检查术,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异丙酚-瑞芬太尼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支气管镜检术的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为异丙酚-瑞芬太尼麻醉组(A组)和右美托咪定复合异丙酚-瑞芬太尼麻醉组(B组)。麻醉前10 min,A组给予0.5μg/kg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B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麻醉时2组患者TCI靶浓度为3μg/m L的异丙酚和靶浓度为4 ng/m L的瑞芬太尼。观察2组患者OAA/S评分、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用量、苏醒时间、不同时间点各项生命体征及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检查后10 min时OAA/S评分显著高于A组(P0.05)。与A组相比,B组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用量较少,苏醒时间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插管后1 min、3 min、5 min时,B组SBP、DBP、HR均明显低于A组,Sp(O2)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患者嗜睡率、呛咳发生率、恶心发生率、呕吐发生率和头晕发生率均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于支气管镜检术,美托咪定联合异丙酚-瑞芬太尼麻醉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是满意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靶控浓度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将符合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手术指征患者按照配对分组法分为4组,A、B、C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20 min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定3 ng/m L、5ng/m L、7 ng/m L,D组作为对照组,泵注等量生理盐水,达到靶控浓度后4组均静注长托宁、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顺-阿曲库铵行麻醉诱导,待意识消失及肌松满意后行气管内导管插管,术中泵注瑞芬太尼、丙泊酚及间断静注顺-阿曲库铵维持麻醉深度,术中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于40~60。记录4组患者围术期不同时刻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变化,并于不同时刻抽取患者颈内静脉球部血及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差及脑氧摄取率。结果 B组及C组气管插管后、切皮5 min、手术1 h、手术2 h及手术结束即刻MAP、HR均显著低于D组(P均<0.05);B组气管插管后、切皮5 min、手术1 h、手术2 h及手术结束即刻MAP均显著低于A组(P均<0.05);C组切皮5 min、手术1 h、手术2 h及手术结束即刻HR均显著低于A组、B组及D组(P均<0.05)。A组、B组及C组气管插管后、切皮5 min、手术1 h、手术2 h及手术结束即刻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差及脑氧摄取率均低于D组(P<0.05);且C组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差及脑氧摄取率于气管插管后、切皮5 min、手术1 h、手术2 h及手术结束即刻均低于A组及B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降低颅内动脉瘤患者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差及脑氧摄取率,且一定范围内随着靶控浓度增加,其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差及脑氧摄取率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药物用于全麻苏醒期躁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全麻苏醒期出现躁动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用不同药物进行治疗,一组为丙泊酚-芬太尼组(F组),一组为丙泊酚-右美托咪啶组(D组),每组30例,监测用药前(t0)、即时(t1)、10 min(t2)、20 min(t3)MAP、HR、Sp(O2),用药前后苏醒期躁动程度用Riker镇静-躁动(SAS)评分进行评价。结果 2组药物处理苏醒期躁动都有显著效果,在t2时点2组Sp(O2)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D组躁动评分在t3时点明显低于F组(P〈0.05)。结论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定对治疗全麻苏醒期躁动都有效,但芬太尼对呼吸有抑制,有造成缺氧风险,而右美托咪啶对呼吸循环无影响,更适合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持续静脉泵注联合颈丛神经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行甲状腺次全切或全切手术的甲状腺瘤或甲状腺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A组单纯颈丛神经阻滞麻醉,B组行颈丛神经阻滞联合咪达唑仑镇静,C组行颈丛神经阻滞联合美托咪定镇静。观察各组患者神经阻滞前、阻滞后10min、切皮时、甲状腺分离时、手术结束时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视觉模拟痛觉评分(VAS评分)和镇静评分(Ramsay评分)。结果与A组比较,B、C组患者在分离甲状腺时点和手术结束时点SBP、DBP、HR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在切皮时B组和C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与B组比较,在手术结束时C组患者SBP、SBP及HR明显较低(P均〈0.05)。在切皮后时点B、C组患者镇静评分明显高于A组(P均〈0.05),而B、C 2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VAS评分也存在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持续静脉泵注联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镇痛镇静效果良好,无呼吸抑制,用于甲状腺手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