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形红斑是一种炎症性皮疹.其特点是皮肤或粘膜上出现对称性红斑,水肿性和大泡性损害。药物引起多形红斑是药物不良反应(ADR)较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是药物通过各种途经进入人体.在皮肤、粘膜引起的炎症反应。严重者可累及机体的萁他系统,甚至危及生命。近几年.多形红斑的发生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为进一步了解与多形红斑相关的可疑药物及临床表现.我们对31例药物引起多形红斑的住院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期给临床用药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重症型多形红斑是多形红斑最严重的类型,起病急骤,全身症状重,皮肤粘膜损害广泛,病死率高。1990~1996年间共收治17例,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7例均为住院病人,男9例,女8例,年龄15~53岁,平均35.1岁。发疹前均有用药史,其中解热镇痛药或含解热镇痛药成分药13例,磺胺药3例,先锋霉素4例,青霉素3例,螺  相似文献   

3.
重症多形红斑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症多形红斑即Stevens -Johnson综合征 ,是一严重的累及全身皮肤粘膜的疾病。该病少见 ,国外有报告每百万人中1.2~6人发病 [1],在激素应用之前死亡率很高。本文收集了我院1986年至2001年的住院病例30例 ,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0例患者 ,男10例 ,女20例 ,年龄6~83岁 ,平均发病年龄37岁 (见表1)。1.2临床表现急性发病 ,高热 (38~40°C) ,全身散发或融合的大片红斑 ,红斑基础上起水疱、大疱甚至血疱。其中3例尼氏征阳性 ,余27例尼氏征阴性。疱…  相似文献   

4.
寒冷性多形红斑病人甲襞微循环的变化王伟晨1徐晔2本文检测了19例寒冷性多形红斑病人甲襞微循环的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1.1病人组寒冷性多形红斑病人19例,男4例,女15例;年龄18~32岁,平均22岁。受损部位:面颊、手...  相似文献   

5.
重症多形红斑即Stevens-Johnson综合征,是一种急性皮肤炎症疾患,常伴有严重的粘膜和内脏损害.该病临床少见,误诊率较高,起病急,病情重,易产生严重并发症,在激素应用前死亡率很高.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十分重要.本文就我科1998年至2003年的住院病例15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重症多形红斑的典型皮损以靶形和虹膜状红斑为多见,它起病急,皮损分布广泛,并伴有黏膜损害,若诊治护理不当,易导致严重并发症,死亡率可高达5%-15%,因此疗效和预后的关键是加强皮肤及黏膜的护理[1-2]。现就重症多形红斑皮肤黏膜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重症渗出性多形红斑又称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是一种与免疫有关的非化脓性炎症,以皮肤、黏膜多样化表现为特征。其发病率低而病死率高,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危重,因此应尽早明确诊断,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我科2007年9月-2010年3月收治34例SJS综合征患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重型渗出性多形红斑 ,多是药物过敏所引起的重症药物性皮炎。患儿起病急 ,来势凶猛 ,以皮肤、粘膜多样化损害为特征 ,全身布满大小不一 ,形态各异及破溃的水疱 ,皮肤、粘膜广泛受损 ,随时有合并感染的危险 ,给治疗和护理带来很大的困难。从 1996~ 1998年我科共收治 5例 ,通过超声雾化佐治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男 4例 ,女 1例 ,年龄最小 2岁 ,最大 14岁。 2例口服复方新诺明片 ,1例静滴头孢唑啉钠 ,1例局麻普鲁卡因 ,1例口服羟氨苄青霉素胶囊。 5例均在用药后 1~ 3天内发病 ,皮疹迅速播散全身 ,伴高热 4例 ,水疱有严重…  相似文献   

9.
郑德勤 《四川医学》2009,30(8):1285-1286
目的总结分析重症多形红斑及中毒生皮坏死松解症的临床资料、治疗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药物所致的重症多形红斑及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致敏药物以别嘌和卡马西平多见。患者除有皮肤损害外,还伴有粘膜损害,60%的患者有肝、肾不同程度受累。18例患者均采用足量糖皮质激素治疗,6例患者联合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除1例患者因肾衰竭死亡外,其余患者治愈或好转。结论重视支持性治疗,及早采用足量糖皮质激素对促进皮损愈合、缩短病程有效,对病情难以控制的患者可早期应用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  相似文献   

10.
从一般资料,皮肤科检查,实验室检查三方面对重症多形红斑5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首发原因为服用药物所致,与疱疹Ⅰ,Ⅱ病毒感染无相关性。重症多形红斑病情危重,多脏器受累,以肝损害为常见。早期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使用,有效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应用,局部处理等综合治疗很有必要。但仍有一定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正>重症多形红斑,即stevens Johnson综合征。是一种以皮肤大疱,有典型或不典型靶形损害和广泛黏膜损害,伴有发热、内脏损害等全身症状为特征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死亡率为3%~5%[1]。黏膜损害广泛而严重,可累及口腔、眼、鼻腔、外阴、肛周等腔口部位。腔口损害表现为局部黏膜充血、大疱、出血及坏死等,可引起张口困难、眼结膜炎、角膜炎、排尿困难等并发症,严重者可能引起失明、干眼症、外阴皮肤粘连等后遗症。故腔口护理至关重要。我科2011年1月~2012年1月  相似文献   

12.
童秋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20):143-143,145
目的:探讨多形红斑的病因和临床类型。方法:对37例多形红斑患者的住院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因主要有三氟乙烯中毒、上呼吸道感染、药物、单纯疱疹病毒感染l例艾滋病HIV感染三种。临床类型中以重症型病状最为严重,均由三氯乙烯或药物所致,伴有高热、尼氏征阳性、白细胞减少和肌浆酶升高。结论:当诊断为多形红斑时,首先要寻找其病因,尤其是少见病因。再根据病因、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分析而确定临床类型。  相似文献   

13.
高银花  胡白 《安徽医学》1997,18(6):50-51
<正>多形红斑(EM)的病因复杂,其真正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未定论,笔者从1994年11月~1996年1月,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多形红斑皮疹的单纯疱疹病毒(HSV)DNA53例,以探讨HSV与EM发病的关系,并用无环鸟苷口服进行治疗及观察疗效。临床资料一、诊断标准(参照杨国亮主编。皮肤病学及国外医学皮肤病分册,1985(1)多形红斑特点,诊断标准及病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拟消斑汤治疗多形红斑的效果。方法:多形红斑50例,病程3个月以上。其中,男17例,女33例;年龄15~53岁。采用自拟消斑汤治疗,7天为一个疗程。结果:有效40例,好转8例,无效2例,有效率80%;服药期间无不良反应。结论:自拟消斑汤治疗多形红斑有显著疗效,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 渗出性多形红斑以皮肤及粘膜的多样化损害为特征,表现为皮肤,粘膜损害伴发热和全身衰竭。多见于儿童及青年,多形性损害好发于四肢远端及面部。一般认为本病与过敏性体质有密切关系,可在细菌感染的过程中发生。主要病理改变为皮肤粘膜的小血管周围炎伴淋巴细胞浸润、表皮细胞液化、坏死可形成大疱。同时,全身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大多数起病急,严重者伴有高热、寒颤,甚至可出现感染性休克。我院儿科曾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1例多形红斑合并低血钾性麻痹患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征,便于提前做好预防。方法:2018年8月6日我院收治1例多形红斑合并低血钾性麻痹患者,分析其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该患者出现低血钾麻痹考虑与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有较高的相关性,立即停用致敏药物,并予以适量糖皮质激素、静脉补钾等对症治疗,持续治疗2周后患者痊愈出院。结论:多形红斑合并低血钾性麻痹大多具有诱发因素,积极寻找病因,对于药物引起者应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监测其血清钾的含量,预防性补钾是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症多形红斑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重症多形红斑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转归。结果:致敏药物以青霉素类、头孢类及解热镇痛药最多见,生物制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别嘌呤醇次之。全身症状严重,皮肤黏膜损害广泛,引起血液系统、肝、肾受累和心脏病变。46例患者均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19例患者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适量糖皮质激素及支持疗法是治愈的关键手段。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有不少关于多形红斑的发病与病毒感染的报道 ,我院选用阿昔洛韦治疗多形红斑 5 0例 ,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病例均选择轻症型患者 ,男性 3例 ,女性 4 7例 ,平均年龄 2 5 4岁 ;平均病程为 3周。皮疹特点 :为红斑、丘疹、水疱、风团等多  相似文献   

19.
重症多形红斑,即stevens Johnson综合征。是一种以皮肤大疱,有典型或不典型靶形损害和广泛黏膜损害,伴有发热、内脏损害等全身症状为特征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死亡率为3%~5%[1]。疥疮(scabies)是由疥螨感染引起的一种顽固、接触性、传染性疾病。2者合并者少见。先将我科1例重症多形红斑并发疥疮患者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21岁,因"全身红斑、丘疹1周"入院。有因"癫痫"口服卡马西平病史。入院查体:T:38.5℃,P:  相似文献   

20.
重症多形红斑 (StevensJohnsonSyndrome)是一种急性皮肤自限性炎症疾患 ,皮疹多型 ,常伴粘膜损害 ,重症型有严重粘膜和内脏损害 ,如治疗不及时 ,护理不当可导致死亡[1] 。此病发病率低 ,国内医学杂志报道少。我院 2 0 0 2年 3月 12日收治 1例 ,此例是我院自 1964年建院以来的第 2例。现将该病例的护理报道如下。1 病例分析患者 ,女 ,65岁 ,10日前因全身稍感搔痒 ,自服“感冒药”(具体不详 ) ,第 2天全身即出现大片红斑 ,水疱 ,糜烂伴渗血 ,面部肿胀 ,双目睁开不能 ,在当地医院用药后 (具体不详 ) ,症状不见缓解 ,水疱逐渐破裂 ,内容清亮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