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院自 1998年 3月~ 2 0 0 2年 5月 ,应用国产降纤酶治疗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2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1 1 资料  12例病人 ,年龄 18~ 2 5岁 ,产后 2~ 10d发病 ,其中剖宫产术后 4例 ,分娩后 8例。发病距入院治疗时间3h~ 1 5年 ,右下肢 2例 ,左下肢 10例。临床表现患肢肿胀明显 ,皮肤呈深青紫色 ,下肢及同侧腹部皮下浅静脉显露 ,患肢皮温高于对侧 ,皮肤张力大 ,凹陷性浮肿 ,压痛明显。患者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未能触及。经彩色多普勒检查提示 :髂股血栓形成。检查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四项均正常。近期无消化…  相似文献   

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是患者下肢深静脉内血液流通受阻出现凝结致使静脉血液回流障碍,是常见的血管外科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将并发出现血栓形成后综合征,严重并发症可形成致死性肺栓塞(PTE)。该病发症起病急,容易误诊而危及患者生命,是导致患者突发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及时有效地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溶栓、抗凝疗法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组 6 6例DVT患者经尿激酶 2 5万U +生理盐水 5 0 0ml静脉滴注 ,每日一次 ,3— 7天 ;速碧林 0 4mi皮下注射 ,每日一次 ,3— 7天。结果  33例痊愈 ,17例显效 ,16例进步 ,1例肺栓塞。总有效率 98 5 %。结论针对DVT应用溶栓、抗凝治疗能显著提高疗效 ,安全、方便、易行 ,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成分在深静脉系统血管腔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的静脉回流障碍。DVT多发生于下肢深静脉。我院1998年12月至2011年3月共收住院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660例,其中只有8例因急性股青肿行手术取栓治疗,对652例采用了经患肢静脉点滴尿激酶区域性溶栓,同时辅以抗凝、祛聚集治疗,后期口服华法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了自2003年2月至2008年8月的10例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患者。结果本组LDVT左侧6例,右侧4例。术后早期发生的LDVT有8例,平均发生于术后第9天,另2例术后半年到一年发生。10例均得到彩色B超检查证实,表现为下肢肿胀。本组患者早期用抗凝,溶栓治疗后获得良好的效果。结论 LDVT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妇科恶性肿瘤的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妇科恶性肿瘤及其术后引发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因是多因素的,对其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妇科恶性肿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机制、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作了系统的阐述,为今后更好的防治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8.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手术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并非少见,文献报告的尸检发现率为35%~52%[1],经静脉造影证实有症状的DVT发病率1.6%[2].对于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目前仍存在很大争议.多数学者认为应采取抗凝、溶栓等非手术治疗方式.但血栓完全溶解率低,有资料显示髂股静脉血栓溶解成功率只有28%[3],且难以有效避免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的发生[4].近年来,随着在手术取栓后联合加作临时性的动静脉瘘以及手术联合溶栓、抗凝、祛聚等综合治疗的研究,使手术治疗DVT又得以发展并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特异性护理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科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溶栓治疗的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特异护理组,每组30例。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特异护理组针对患者下肢胀痛、发热、焦虑、自理缺陷等症状进行特异性护理。结果特异护理组患者下肢胀痛、发热、焦虑、自理缺陷等症状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特异性护理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有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sis,DVT)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疾病,如诊断、处理及时预后较好,反之预后较差。如何提高急性期的治愈率,减低DVT的后遗症发生率,至今仍是尚未解决的临床问题。本文总结了我院1990-01~2001-10对297例急性下肢DVT采用尿激酶、复方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结果。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共收治DVT患者297例,其中男性172例,女性125例。年龄16~77岁,平均46.6岁。起病到入院时间最短为1d,最长为3个月,中位数为11d。周围型33例,中心型9…  相似文献   

1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士德  宋海屏 《安徽医药》2010,14(5):602-604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DVT)在临床上是血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sis syndrome,PTS),最为严重的并发症是致死性肺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 bolism,PTE)。在临床上PTE起病急,误诊率高,本文主要对LDVT诊治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钙、尿激酶联合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40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巴彦淖尔市医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通过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钙、复方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40联合治疗18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疗效。结果:多数患者经过抗凝、溶栓治疗3~4d开始出现下肢肿胀消退,疼痛减轻。1周左右肿胀、疼痛基本消失。治疗结果:有效135例占70%;显效45例占30%;无效为零。患者随访3~18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及时给予抗凝、溶栓联合祛聚、活血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2月至2007年12月本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肢症状明显缓解率57.0%,部分缓解率40.4%。6条患肢溃疡未一期愈合,无严重并发症。随访1~6年,5条患肢溃疡复发,1条患肢转流桥闭塞。结论依据准确的血流状态评价、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缓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重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股动脉溶栓治疗。方法 用Seldinger法行患侧股动脉穿刺,顺向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每日向导管内注射生理盐水100ml 肝素6250IU 尿激酶5万IU 复方丹参10ml 0.25%普鲁卡因30ml,同时口服潘生丁,患肢弹性绷带捆绑。结果 5例经治疗后血栓均完全消失,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股动脉置管溶栓治疗重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骨科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主要发生在下肢,这可能导致创伤骨折患者病死率的上升.围术期DVT的发生率高,严重时可能导致创伤后肺栓塞.预防的最佳模式尚未确定.利伐沙班和低分子肝素已成为目前预防DVT的代表药物.然而,利伐沙班和低分子肝素并未显示出对预防创伤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特别有效,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诊治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7月~2008年1月38例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38例患者行抗凝治疗26例,溶栓治疗8例,下腔静脉滤器置入4例,36例患者下肢肿胀疼痛症状缓解,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血栓全部再通痊愈者10例,部分再通有效者26例。结论脑肿瘤术后患者为下肢DVT中高危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及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相结合能够有效地诊断DVT的发生,抗凝治疗为主要方法,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对防止肺栓塞发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的方法对我院于2008年9月至2011年11月各类骨科手术后出现2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预防及治疗进行探讨。结果本组2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后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甚至消失,疗效满意,均未出现肺、脑栓塞及下肢坏死的情况。结论骨科大手术围手术期需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时规范治疗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予常规拜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2组均连续用药2周。治疗前后进行双下肢静脉彩超。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双下肢静脉彩超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和0.05)。治疗期间未见不良反应。结论红花黄色素是辅助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一种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肖军  杨滔 《中国医药指南》2011,9(8):219-220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一种常见病,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80%~90%的PTE栓子来源于下肢DVT[1]。DVT多发生于各种手术后、慢性病长期卧床以及因多种原因造成肢体活动受限的人群,好发于下肢,是血管外科常见病,也是下肢骨折及术后常见并发症,严重者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本研究对下肢骨折及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20.
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是一个疾病的两个方面.近年来人们倾向于将两者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VTE).美国每年约有50万人患此病,其中近10%发展为致命性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在急性期者可行手术取栓治疗,但绝大多数可经溶栓及抗凝药物等非手术治疗后获得满意效果,溶栓及抗凝治疗仍是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方法,关键在于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