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Purtscher样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urtscher视网膜病变是指胸腹部严重的挤压伤或粉碎性骨折后发生的一种特殊的视网膜病变,眼底表现为视乳头周围的棉絮斑、出血、视网膜黄白色斑等改变。而Purtscher样视网膜病变是指在非外伤的全身性疾病中眼底出现Purtscher视网膜病变的特殊表现,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胰腺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Purtscher样视网膜病变具有与Purtscher视网膜病变相类似的眼底表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urtscher视网膜病变及Purtscher样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特征。方法对8例(14只眼)Purtscher视网膜病变及12例(22只眼)Purtscher样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力、病因、眼底表现、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图像特征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致Purtscher视网膜病变常见外伤有严重的头部外伤、胸部挤压伤及粉碎性骨折;由全身疾病引起的Purtscher样视网膜病变常见疾病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急性胰腺炎、多发性骨髓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羊水栓塞;眼底共性表现为:棉絮斑、Purtscher斑、视网膜出血,视网膜变白水肿、视乳头水肿;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受损,预后差别大;总体疗效评价一般。结论 Purtscher及Purtscher样视网膜病变病因虽然不同,但造成视力损害主要原因均为小血管闭塞、视网膜出血、变白水肿,视盘及黄斑区水肿。治疗后可挽救部分视力,但总体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3.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视网膜病变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眼部并发症,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随着对视网膜病变的深入研究,逐渐发现脉络膜病变在其发病中有重要作用.本文对妊高征视网膜病变流行病学特征、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微血管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新的研究发现视网膜炎症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一些常见的炎症因子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血清、玻璃体、房水中含量增加,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了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就炎症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作用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分析更多的分子机制以寻找可能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5.
李爱红  苗龙生  孙心铨 《眼科》2002,11(5):281-284,I009
目的:深入了解普尔夏(Purtscher)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87年-2001年我院眼科遇到的13例15只眼Purtscher视网膜病变的主要临床表现及伴发的周身病变,并观察预后与眼底表现的关系。结果:13例15只眼中6例8只眼预后差,视网膜梗塞性病变位于黄斑中心凹区;7例7只眼预后好,视网膜梗塞性病变发生于黄斑中心凹以外部位,结论:purtscher视网膜病变的视力预后取决于视网膜脉络膜损伤部位;黄斑中心凹部位损害,预后差。  相似文献   

6.
远达性外伤性视网膜血管病变即Purtscher病常为双眼发病,一般预后良好。Gass认为病变很少向黄斑部发展。作者报告1例,1眼为典型的Purtscher病,另1眼疑为栓塞性黄斑变性,后遗视神经萎缩,预后不良。患者60  相似文献   

7.
Purtscher视网膜病变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观察了Purtscher视网膜病变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表现,发现该病的眼底表现主要是后极部视网膜灰白色水肿,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表现为大片视网膜毛细管无灌注区。提示本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视网膜小动脉阻塞.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6,12:188-189)  相似文献   

8.
普尔彻外伤性视网膜血管病变(traumatic retinal angiopathy of Puflscher)首次由Purtscher描述,故也称Purtscher病。是由远离眼部的头部或躯干等处突然受到重力挤压所致的眼部损伤,引起视网膜血管特有的病变。  相似文献   

9.
目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发现,近视性屈光不正、长眼轴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的保护性因素.其机制可能与眼轴增长、玻璃体后脱离、视网膜的低血流灌注状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有关.本文对高度近视眼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相关性的机制进行综述,希望能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提供一种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肿瘤相关性视网膜病变(cancer-associated retinopathy,CAR)是一种与肿瘤有关的视网膜变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认为是肿瘤抗原诱导机体产生抗视网膜蛋白的抗体而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而非眼部原发肿瘤的占位压迫或全身其他部位肿瘤转移所引起.CAR对视功能的影响很大,目前该病已逐渐被眼科医师所认识.本文从CAR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重视我国甲状腺相关眼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u ZY  Song GX 《中华眼科杂志》2005,41(9):769-771
对甲状腺相关眼病(TAO)的发病机制、基础和临床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阐述,指出TAO是一种与甲状腺密切相关的常见复杂自身免疫性眼眶疾病,对其研究尚不完善,需进一步深入探讨。(中华眼科杂志,2005,41:769-771)  相似文献   

12.
翼状胬肉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吕明  张晓农 《眼科研究》2003,21(2):209-212
翼状胬肉的发病机制有多种不同的解释。目前尚无一种公认经典的发病机制理论。临床治疗效果也不是人意,复发率较高。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该疾病发病机制及治疗方面的较新文献,对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作一综述,以期能对该疾病研究情况有一较全面报解。为今后研究翼状胬肉瓜子放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Bacterial keratitis is a sight‐threatening corneal disease that is most commonly associated with the extended wear of soft contact lenses. Over the past decade, we have investigated the pathogenesis of infectious keratitis involving the opportunistic pathogen Pseudomonas aeruginosa. Our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understanding the respective roles of bacteria and host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is infection. Here, we provide a current perspective on P. aeruginosa keratitis, reviewing some of the research developments that have helped shape our views on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pathogen and host response cause corneal disease. P. aeruginosa may provide a model for the pathogenesis of bacterial keratitis and help further elucidate the complex array of host factors that normally protect the cornea from infectious agents.  相似文献   

14.
李青春  李岱 《国际眼科杂志》2009,9(12):2370-2371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引起中老年严重视力丧失最主要的原因。尽管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大多数学者认为这是一种多因素疾病。我们概述了国内外有关AMD最新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AMD潜在的发生机制提供依据和方向。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使患者的健康水平、生活质量明显下降。TAO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缺乏统一、成熟的治疗方案。辅助性T17(Th17)细胞、调节性T(Treg)细胞及其失衡与TAO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目前认为Th17细胞所分泌的细胞因子可促进TAO的炎症反应和眼眶结缔组织的纤维化,抑制TAO眼眶结缔组织的成脂分化。而Treg细胞对TAO的影响以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延缓疾病进展为主。Th17、Treg细胞之间存在动态平衡关系,Th17/Treg细胞的失衡能够推动TAO的发生发展。本文主要阐述Th17、Treg细胞及其平衡对TAO的影响机制,并对不同研究结果间的差异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TAO发病机制的研究及临床对因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是一种罕见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治疗仍主要依赖糖皮质激素和传统免疫抑制剂,部分患者对这些药物反应不佳,同时存在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因此迫切需要治疗TAO的新型药物。近年来,随着对TAO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针对特定靶点研发的生物制剂层出不穷,其中靶向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IR)的替妥木单抗已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TAO,还有多种生物制剂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本文通过总结针对IGF-IR、新生儿Fc受体(FcRn)、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B细胞、细胞因子等的生物制剂在TAO中的临床研究现状,分析其对临床治疗及未来研究趋势的影响,为TAO临床防治和研究提供最新参考。  相似文献   


17.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与多因素相关、能引起中心视力丧失的致盲性眼病,目前尚无逆转AMD 的方法。AMD 发病机制复杂,是眼科领域研究的热点。其中,脉络膜通过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向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和视网膜提供氧气、营养物质并清除代谢产物,在AMD 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由于脉络膜组织解剖位置较深,人们对脉络膜在AMD 发病机制中的认识有限。因此,本文就AMD 脉络膜的组织病理、基因表达、炎症、血流改变作一综述,有利于 AMD 脉络膜特征的识别,并进一步拓展临床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丁宁  邓伟民  高卫萍 《国际眼科杂志》2021,21(11):1881-1886

干眼作为多因素引起的复杂疾病,其发病机制也复杂多样,目前认为泪膜不稳定、泪液渗透压升高、眼表炎性和神经异常等为干眼公认的发病机制,并且炎症作为干眼生理病理发病的关键机制被得到证实,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干眼的炎症级联反应,此次重点讨论与干眼相关的关键因子和细胞介质的作用以及相关抗炎治疗。  相似文献   


19.
Pterygium is a common ocular surface disease apparently only observed in humans. Chronic UV exposure is a widely accepted aetiological factor in the pathogenesis of this disease and this concept is supported by epidemiological data, ray tracing models and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that share common features with UV damaged skin. The mechanism(s) of pterygium formation is incompletely understood. Recent data have provided evidence implicating a genetic component, anti-apoptotic mechanisms, cytokines, growth factors, extracellular matrix remodelling (through the actions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immunological mechanisms and viral infection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this disease. In this review, the current knowledge on pterygium pathogenesis is summarised, highlighting recent developments. In addition, we provide novel data further demonstrating the complexity of this intriguing disease.  相似文献   

20.
圆锥角膜是常见的扩张性角膜疾病,以角膜圆锥状前凸、变薄导致的近视、不规则散光等视力损伤为特征.该病的影响广泛,但其病因尚不明了,遗传因素等可能参与了其发病机制.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圆锥角膜遗传病因学的研究进展.对基于传统/全基因组连锁分析、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以及角膜中央厚度筛选出的候选基因位点进行了综述.圆锥角膜发病机制的遗传学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该病的理解,并进一步推进治疗方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