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确定PVA海绵通气管在鼻腔术后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3月120例鼻内窥镜下鼻腔手术鼻腔填塞物对患者引发的不适感进行分析,通过对比三种鼻腔填塞物,采用术后鼻腔填塞物对患者的影响分值评定标准,确定PVA海绵通气管在鼻腔术后应用价值较其他鼻腔填塞物更具优势。结果:通过对比分值可以看出PVA海绵通气管是三组中分值最小的,能够确定PVA海绵通气管在减轻鼻腔填塞物对患者的损害,降低患者不适感最具临床应用价值的。结论:PVA海绵通气管在鼻腔术后应用价值较其他鼻腔填塞物更具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纳吸绵(NasoPore)和膨胀海绵(Merocel)在功能性鼻内窥镜(FESS)术后填塞的疗效对比。方法将92例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术后患者分为NasoPore组和Merocel组。术后分别置入鼻腔纳吸绵和膨胀海绵行填塞止血,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率、出血率以及术腔恢复情况比较。结果 (1)NasoPore组疼痛率和出血率分别为80.43%和26.09%;Merocel组则为95.65%和66.30%;(2)在中鼻通粘连与筛窦内囊泡的方面,NasoPore组(23.91%)低于Merocel组(48.91%)。结论在FESS术中应用纳吸绵填塞能更有效的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术区出血,因其可降解、无需抽取、减轻患者痛苦及减轻术区粘膜水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针对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术后鼻腔填塞中改良鼻咽通气管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及研究。方法:于2019年3月~2020年3月本院接受FESS治疗的患者中筛选7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抛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8),对照组术后选择常规鼻腔填塞,观察组术后选择改良鼻咽通气管完成鼻腔填塞,对比分析两种填塞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差异。结果:对照组术后均经口呼吸,观察组仅有1例患者两侧通气管堵塞,占比2.63%(1/38),其余均可实现一侧或双侧鼻腔呼吸;观察组患者术后鼻部胀疼、头疼及睡眠状况及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咽部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ESS术后鼻腔应用改良鼻咽通气管填塞,能够实现经由鼻腔呼吸,降低患者术后鼻部和头部疼痛不适作用显著,从而提升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4.
碘仿纱条加可膨胀海绵鼻腔术后填塞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巨 《工企医刊》2006,19(6):44-45
鼻腔手术后,填塞材料的选择及方法得当,不仅能够减轻患者填塞鼻腔的痛苦,更能够减少一些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我科自2003年初始,对鼻腔手术后的患者,逐步使用碘仿纱条加可膨胀海绵取代传统凡士林纱条行鼻腔填塞,取得满意效果,现将该方法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6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4种鼻腔填塞材料在治疗鼻出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绵阳市某医院2012年3月-2014年8月收治的鼻出血患者122例,根据选用的鼻腔填塞材料分为凡士林纱条组(47例)、明胶海绵组(15例)、医用聚乙烯醇(PVA)棉组(44例)、碘仿纱条组(16例)。4组患者分别采用凡士林纱条、明胶海绵、医用PVA棉及碘仿纱条进行止血治疗,在填塞后12~24h对患者发生疼痛及鼻腔出血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填塞后,凡士林纱条组疼痛发生率为91.5%(43/47),明胶海绵组疼痛发生率为20.0%(3/15),医用PVA棉组疼痛发生率为34.1%(15/44),碘仿纱条组疼痛发生率为81.2%(13/16),4组患者填塞后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7,P0.01)。填塞后,凡士林纱条组鼻腔大量出血发生率为6.4%(3/47),明胶海绵组鼻腔大量出血发生率为33.3%(5/15),医用PVA棉组鼻腔大量出血发生率为4.5%(2/44),碘仿纱条组未发生鼻腔大量出血,4组患者填塞后鼻腔大量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8,P0.05)。结论 4种鼻腔填塞材料在鼻出血治疗中,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经济状况等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前,鼻腔术后传统的止血方法是采用凡士林油纱条进行填塞,其优点是止血效果明确,制作简单,价格便宜,能够有效地起到机械压迫和支撑作用。缺点是填塞后患者鼻腔局部及头部胀痛症状较重,  相似文献   

7.
Ivalon膨胀海绵在鼻窦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凡士林纱条前鼻孔填塞在临床上已沿用多年,虽然止血效果良好,但疼痛,反复填塞鼻腔粘膜受损,病人较痛苦难以接受。我科自2003年选用Ivalon膨胀海绵做为鼻内镜术后填塞材料,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研究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鼻腔填塞和鼻中隔缝合两种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9月-2016年3月进行了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100名患者,将之分为两个组,分别为A组和B组。A组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利用膨胀海绵填塞,再用等离子消融系统对肥大的下鼻甲进行多点消融;B组接受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进行鼻中隔缝合,B组采用和A组同样的方式消融肥大的下鼻甲。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鼻部疼痛、头疼、流泪、吞咽困难、睡眠困难、出血以及在抽取鼻腔填塞物(进行鼻中隔缝合的患者则考察清理鼻腔)时的疼痛和出血的VAS评分,治疗后门诊随访统计患者有无再次出现出血、鼻中隔穿孔、鼻中隔血肿、粘连、局部感染等情况。结果:在术后鼻部疼痛、头疼、吞咽困难、睡眠困难、出血这5个方面,A组的VAS评分均值均大于B组(P<0.01),在流泪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A组抽取填塞物时的疼痛和出血的VAS的评分远远大于B组清理鼻腔时的评分(P<0.01),A组出现1例鼻中隔血肿,而B组治疗后的门诊随访中未发现不良症状。结论:鼻中隔缝合使得患者术后出血量更少,痛苦更小,避免了鼻中隔血肿等并发症的出现,治疗效果显著强于鼻腔填塞。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射频明胶海绵微填塞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难治性鼻出血患者160例并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射频加明胶海绵微填塞治疗,对照组采用前鼻孔或前后鼻孔填塞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止血成功例数,术后疼痛情况等。结果观察组1次治愈率为9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25%(P<0.05)。结论鼻内镜下射频明胶海绵微填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疗效好,损伤和痛苦小,医疗费用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聚乙稀醇(PVA)和明胶海绵介入性栓塞治疗肾动静脉血管畸形出血的临床疗效。应用PVA和明胶海绵为栓塞剂,对18例肾动静脉血管畸形出血患者行超选择血管插管病灶介入栓塞治疗。全部病例在栓塞术后肾动脉造影显示畸形血管完全闭塞。认为PVA和明胶海绵介入性栓塞治疗肾动静脉血管畸形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非外科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胶原蛋白海绵在腰椎管狭窄症术后减少引流量的作用。方法因腰椎管狭窄症行腰椎管扩大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患者1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改进组和对照组。改进组96例患者术后硬膜后放置胶原蛋白海绵;对照组90例患者术后使用传统止血方法止血,未放置胶原蛋白海绵。术后均放置引流管。观察比较两组术后1、12、24h引流量,术前与术后48h血常规的变化,术中及术后48 h输血量及输血率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改进组术后1、12、24h引流量均明显减少[分别为(106.11±20.02) ml比(127.02±25.09) ml、(236.12±34.06) ml比(327.31±51.21) ml、(355.16±49.03) ml比(506.36±85.2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组输血量为(176.27±21.37)ml,输血率为10.42%(10/96),均较对照组[(445.94±24.56)ml、32.22%(29/90)]显著减少(P<0.05)。改进组术后48 h红细胞计数为(2.96±0.45)×1012/L、血红蛋白为(106.75±7.30) g/L,均高于对照组[(2.35±0.57)×1012/L、(90.45±5.10) g/L](P< 0.05)。结论胶原蛋白海绵在腰椎管狭窄症术后应用能快速、有效、持久地止血及减少脑脊液渗漏,是减少术后引流量的有效、经济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留置鼻空肠管进行早期肠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定2018年6月~2019年3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神经外科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留置鼻胃管)与观察组30例(留置鼻空肠管),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长、达目标量所需时长、肠内营养起始时长、住ICU时长与并发症发生率指标。结果:治疗结束,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长、达目标量所需时长、肠内营养起始时长与住ICU时长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指标(6.67%)低于对照组(40.00%)且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留置鼻空肠管方法可有效改善神经外科危重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电凝治疗鼻腔深部顽固性鼻出血的治疗.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泗洪县医院收治的71例鼻腔深部顽固性鼻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治愈71例,总有效率100%.所有患者术后全身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3-4天,5例术后第2天鼻腔少量出血,鼻内镜检查见鼻中隔前端黏膜及下鼻甲黏膜擦伤创面出血,经电凝后止血.鼻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无鼻腔填塞与填塞的疗效,探讨术后无鼻腔填塞的可行性.方法 将82例1,2型慢性鼻窦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无填塞组(44例,75侧)和填塞组(38例,65侧),两组患者均采取术前抗炎、降压等治疗,在全身麻醉下手术.比较两组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黏膜水肿程度、疗效、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两组出血量、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填塞组术后VAS明显低于填塞组[(2.46±0.54)分比(5.49±1.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填塞组与填塞组术后1周、术后6个月黏膜水肿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填塞组术后1个月黏膜水肿评分明显低于填塞组[(1.32±0.63)分比(3.52±0.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填塞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较无填塞组明显增加.结论 对1,2型慢性鼻窦炎患者全身麻醉下行鼻内镜手术无明显出血时,可以不行鼻腔填塞,且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制一种既可实施近距离放射治疗也能够作为术后空腔填充的植入物.该种植入物可以应用在脑神经胶质瘤术后填充并起到近距离放射治疗作用,也可以应用在乳腺癌保乳术后辅助外放射治疗并起到一定的美容塑形功效.此种放射性海绵可以使用明胶或胶原作为原材料基体,混合放射性同位素125I、103Pd、32P、90Sr、90Y、188Re、186Re、198Au、192Ir或137Cs后采用冻干工艺形成放射性海绵.在前期实施的三期动物实验过程中发现,125I可以采用间质内照射对大鼠脑内C6胶质瘤细胞产生杀伤作用;125I对家兔神经组织的放射损伤,在一定半径内随放射活度增加而加重,在其有效放射半径以外损伤明显减轻的重要结论.结合现有的部分临床研究成果,证实放射性同位素125I用于治疗脑神经胶质瘤治疗机理明确,治疗效果突出、显著.但对结合生物可降解的胶原或明胶材料的放射性海绵,其在人体的生物降解速率及治疗效果还需要实施深入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利用两种采样工具对医务人员鼻腔携带菌进行主动筛查,比较结果差异,探讨神经外科医务人员鼻腔多重耐药菌(MDRO)定植情况,为MDRO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7月某院神经外科110名在岗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主动筛查其鼻腔带菌情况。医务人员左侧鼻孔采用0.85%生理盐水采样管(简称海绵拭子),右侧鼻孔采用一次性鼻腔拭子(简称棉拭子),比较两种工具的采样结果。对检出的MDRO进行耐药性分析、去定植,另外对病房采取集束化干预措施,并比较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 110名医务人员,包括医生31名,护士66名,护工7名,进修及规培生6名。共检出细菌46株,其中10株MDRO,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分别为8.18%及0.91%,未检出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两种采样方式收集的标本培养24、48及72 h,两组菌落检出结果及半定量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种采样方法的采样时间、一次性采集成功率、耗材损耗率、医务人员满意度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棉拭子优于海绵拭子,且成本较低。检出的9株MRSA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较高,2株分离自护士的MRSA药敏谱表型完全一致。采取防控措施后,8名医护人员MRSA阳性者均转阴,且病房MDRO及其中的MRSA、CRAB的感染率及检出率较干预前均有所下降(P<0.05)。结论 神经外科医务人员鼻腔MRSA定植率较高,生理盐水采样管及一次性鼻腔拭子细菌检出结果几乎一致,从各种指标尤其是成本效益方面综合考量,棉拭子优于海绵拭子。建议对重点科室医务人员做鼻腔定植菌的监测,及时去定植,加强以接触隔离为核心的综合防控措施,以确保有效降低临床MDRO的发生率及医务人员的定植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的疗效以及对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10月—2013年2月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经鼻内镜结合鼻窦CT检查确诊为鼻中隔偏曲的138例患者行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采用SCL-90量表对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38例患者中,治愈125例(90.6%)、好转13例(9.4%);鼻中隔偏曲患者手术前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6个方面的因子评分高于手术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检出例数最多的前5位健康因子依次为:躯体化(11.6%)、精神病性(10.1%)、人际关系敏感(8.0%)、焦虑(7.2%)和抑郁(6.5%),手术后患者心理健康因子检出率均低于5%,手术前后心理健康因子检出率比较发现,躯体化和精神病性改变最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处理鼻中隔偏曲疗效确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临床疗效改善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8.
余晓红 《工企医刊》2011,24(2):22-23
目的 为探讨鼻腔后端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72例鼻腔后端出血在鼻内镜下采用微波进行热凝、气化治疗.结果 68例患者1次治愈,术后无1例并发症发生,4例患者经再次手术后随访一年无复发.结论 认为采用微波技术鼻内镜下治疗鼻腔后端出血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患者痛苦小等优点,尤其是其操作简便,易于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