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实为一组异质性淋巴增生性疾病。主要包括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和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等。本文综述了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命名的起源、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学、瘤细胞属性、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与EB病毒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恶性组织细胞病(简称恶组)是临床比较少见的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疾病,病理特征是大量恶性细胞呈弥漫性或局灶性浸润骨髓、肝、脾和淋巴结等,具有诊断价值的恶性细胞主要是异常组织细胞、多核巨细胞及吞噬血细胞的组织细胞.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乏力、多汗、衰竭、进行性贫血、肝脾和淋巴结肿大及全血细胞减少等.恶组病情严重,进展迅速,其自然病程一般只有几个月.恶组病变的分布因人而异:不同病人所累及的脏器或浸润的组织不尽相同,同一脏器或组织的不同部位浸润程度不均一;而且恶性细胞呈高度的异型性.这些特点可能就是恶组不易早期诊断和容易误诊的主要原因.半个世纪以来,恶组一直是根据临床和细胞形态学特点进行诊断的一个独立的疾病,恶性细胞属单核巨噬细胞系列.但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遗传学的发展,对单纯由临床和细胞形态学规定的恶性组织细胞病的恶性细胞来源提出了异议.Wilson等用  相似文献   

3.
4.
李敏 《中国临床医生》2000,28(11):53-54
病历介绍患儿男 ,1岁 ,因间断发热 2 0天 ,黑便 2天入院。病初无诱因出现发热 ,体温多在 38~ 39 5℃ ,不伴流涕、咳嗽、呕吐、腹泻等症状 ,先后用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布洛芬、氯喹等多种解热镇痛药及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2天前出现黑便 ,每次 50克左右 ,每天数次 ,伴进行性面色苍白。查体 :T38℃ ,P1 4 0次 /分 ,R4 2次 /分 ,BP90 /52 5mmHg,贫血貌 ,颈部、右腋下及腹股沟可扪及多个蚕豆大小淋巴结 ,左大腿根部见一皮下瘀斑 ,双肺呼吸音清晰 ,心脏无异常 ,腹软 ,肝脏肋下 1厘米 ,脾未扪及。入院后检查 :尿、便常规及胸片均正常 ;…  相似文献   

5.
护士长今天护理查房,讨论的内容是恶性组织细胞病。请责任护士报告病史。责任护士患者男,35岁。因反复不规则发热3月余,于1991年7月3日入院。患者缘于1990年3月20日起无明确诱因突然高热,可达41℃,伴畏寒、乏力、咳嗽、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院外曾给予青霉素、庆大霉素等治疗,效果不佳,上述症状加重而入院。入院查体:T39.6℃,P116次/分,R22次/分,Bp14/9.3KPa。发育正常,急性病容,消瘦,衰竭貌,查体合作。巩膜及全身皮肤无黄染、出血点、皮下结节。左颈部锁骨上及腹股沟可触及数枚花生米大小的淋巴结,表面光滑,无压痛。腹软,肝肋下1.5cm,脾肋下2cm,表面光滑,质地中等,腹水征阴性,双下肢无水肿。  相似文献   

6.
1概述恶性组织细胞病(malignanthistiocytosis,MH)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组织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疾患。发病多见于青壮年,男女之比为2~3∶1。起病急骤,高热,畏寒,多汗,乏力,衰竭,食欲不振,体重速减,进行性贫血,肝、脾肿大明显...  相似文献   

7.
对1975年报道的诊断为恶性组织细胞病(MH)的15例恶性淋巴瘤患者的活检材料用一组抗体进行分析并用通用的恶性淋巴瘤分类概念重新分类。材料与方法:15例既往诊断为MH者,男11例,女4例,年龄2~65岁。组织学类型大细胞性12例,大无裂细胞性2例,窦状隙组织细胞性1例。所用抗体包括L-26,抗B细胞;UCLH1(CD 45RO),Leu22(CD43),T3(CD3),抗T细胞;KP1(CD 68),抗单核/巨  相似文献   

8.
恶性组织细胞病的细胞形态多变,没有特异性的抗原,表达的抗原多数是激活抗原,免疫遗传表现17P~+。它与噬血性组织细胞增生的鉴别极为困难。经治疗有缓解6年以上者。  相似文献   

9.
恶性组织细胞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恶性组织细胞病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医学界对恶性组织细胞病的认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最早是对本病的病理学认识。 1939年英国两位病理学家Scott及Robb Smith报告从一些所谓“非典型的霍奇金病”区别出 4例具有特殊病理变化的病例 ,其病理特点为全身淋巴网状组织 (主要包括淋巴结、肝、脾、骨髓等 )中存在着形态异常的组织细胞 ,并有大量红细胞被吞噬的现象。根据病史记录 ,患者生前都有发热 ,消瘦 ,淋巴结、肝、脾肿大 ,进行性贫血和白细胞减少等表现 ,有的还有紫癜和黄疸。他们还从文献中收集了有类似发现的病例 6例。他们认为这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并称之为组…  相似文献   

11.
两例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白血病型染色体1号部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胡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9):3888-3889
1 病例报告 男,26岁.因持续发热2周入院.既往健康.查体:BP 90/60 mm Hg,T 38.3 ℃,神清, 贫血貌,无皮疹及淤点,无浅表淋巴结肿大,心肺正常,肝、脾肋下可及.  相似文献   

13.
1病例报告   男,30岁.突发左下腹腔痛、腹泻伴呕吐、寒战和高热3 h.查体:T 39℃,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正常.全腹压痛、反跳痛,轻度肌紧张.肝不大,脾季肋下4 cm,Ⅱ度硬,叩诊移动性浊音阳性.化验全血细胞减少。  相似文献   

14.
患者王××,男,16岁,1993年7月25日入院,临床症状:消瘦,贫血,肝肿,夜间间陈性低热,实验室检查:Hb30g/L;RBC1.0×10^12/L;WBC1.6×10^9/L;其中N16%,L84%;BPC86×10^9/L;RC4%,外周血偶见有核红细胞及组织细胞,骨穿示,  相似文献   

15.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3岁,因发热,乏力2个月入院.查体:体温37,3℃,中度贫血貌,全身皮肤粘膜苍白,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胸骨无压痛,双肺叩清音,双肺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界无扩大,HR76次/分,心率齐.腹平软,全腹无压痛,脾轻度肿大,肝肋下未及.B超示:轻度脾大.心电图、胸透正常.  相似文献   

16.
恶性组织细胞病(MH)在WHO新的淋巴组织与造血组织肿瘤分类中已不存在。实验研究证明,MH实质为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或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划归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个亚型,是一种T细胞性淋巴瘤。但近年来,仍有相当数量有关MH的文献报道,并对现阶段MH的诊断提出了明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恶性组织细胞病与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晋霞  刘永春  张炜 《临床荟萃》2004,19(12):710-710
恶性组织细胞病以高热、贫血、黄疸、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全身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血象及骨髓象可出现数目不等的异常组织细胞。某些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尽管与恶性组织细胞病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各自有不同的基础性疾病,但临床上均与恶性组织细胞病有着极为相似的表现,加之骨髓中可见到不典型的组织细胞,给两者诊断增加了难度。为此,将  相似文献   

18.
恶性组织细胞病(MH)是一种致命的疾病。部分病例化疗有效,但一般缓解期短。骨髓移植(BMT)作为一种根治性措施用于治疗白血病等多种血液病,而用于治疗MH的报道较少。患者系女性,14岁,反复发热10余天于1989年6月入院。入院时发热,面色苍白,无肝脾、淋巴结肿大。Hb 111g/L、WBC 1.7×10~9/L.抗生素无效,病情恶化,肝脾进行性肿大伴弛张热。细菌、真菌、病  相似文献   

19.
1病历摘要患者,女,60岁,农民,汉族,已婚。因“上腹胀2个月,加重伴鼻出血、黑便10天”入院。入院前2个月起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饱胀不适,伴嗳气,无反酸,无恶心、呕吐,无呕血、黑便,饮食量逐渐减少。入院前10天前感上腹饱胀不适加重,自扪及上腹部一包块,不能进食,解黑色偏红稀便,量不多(具体不详),  相似文献   

20.
恶性组织细胞病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恶性组织细胞病 (MH )的临床症状、病理特征进行分析 ,以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对本院收治的 16例、文献报道的 18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总结出影响早期诊断的相关因素。结果MH早期临床表现为多系统受累 ,有发热 ( 96% )、肝大( 80 % )、脾大 ( 72 .5 % )、淋巴结肿大 ( 5 2 % )等 ,病理上主要为异型组织细胞增生。结论本组病例提示 ,根据病史和实验室检查 ,尤其是多部位骨髓穿刺检查结果可提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