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之一,死亡率高。既往传统的治疗方法如化疗、放疗、手术等经数十年来证明仍难以解决肿瘤转移和复发的问题,且化疗和放疗毒副反应严重,使肝癌患者常无法承受。因此,人们一直在探索更为有效的,在最大限度地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而不  相似文献   

2.
肝癌自杀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杀基因治疗民为肝癌基因治疗研究的热点。本文对近年来有关进展,如自杀基因的毒性作用、影响因素、载体、靶向性及与其它方法的联合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肿瘤基因治疗的靶向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景迎  陈诗书 《肿瘤》1999,19(2):120-123
理想的肿瘤基因治疗方案须具备有效性和安全性,这就需要有效治疗基因在靶细胞内精确地表达。为了实现此目标,除了寻找有效治疗基因外,人们在基因靶向性精确表达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基因治疗靶向性有三层含义:首先是转移靶向性,通过靶向递送技术将治疗基因尽可能多地导...  相似文献   

4.
肿瘤基因治疗的靶向性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基因治疗的靶向性问题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成败。这种靶向性的策略包括目的基因对肿瘤细胞的靶向转移,目的基因在肿瘤细胞中的特异表达,以及基因修饰细胞分泌的肿瘤靶向治疗分子。对现有病毒或非病毒载体进行改造,由与载体融合的抗体或配体与肿瘤表面抗原或受体的相互作用可以实现目的基因的靶向转移;肿瘤或组织特异性调控元件的应用,以及一些物化、生理因素的诱导则能使治疗基因特异地在肿瘤细胞中表达并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CD—TK融合自杀基因治疗肿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缺氧诱导的肝癌靶向性基因治疗载体的构建和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缺氧诱导的AFP基因启动子(HRE-AFPp)调控的基因表达载体,并检测该调控元件的特异性和对缺氧诱导的反应性。方法:用PCR方法从人类基因组中扩增VEGF基因缺氧反应元件(HRE)和AFP基因启动子(AFPp),将上述片段与含有报告基因(强化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载体pEGFP-1的多克隆位点连接,构建成为缺氧诱导的AFP基因启动予调控的基因表达载体(pEGFP-[HRE]AFPp)。用脂质体法将表达载体转染表达或不表达AFP的细胞系,G418筛选阳性克隆,荧光显微镜观测重组AFPp的活性,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缺氧诱导是否对其有调控作用。结果:成功地将HRE、AFPp克隆到报告基因载体pEGFP-1的多克隆位点,酶切鉴定和DNA序列分析无误,荧光显微镜观测证实EGFP能在AFP阳性肝癌细胞特异性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证实,16h缺氧诱导能增强EGFP的表达(P〈0.01)。结论:缺氧诱导的AFP顺式作用元件修饰的基因治疗载体,在基因转录水平特异性调控目的基因的表达,为下一步将其作为肝癌基因治疗载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覃晶  李爱民  罗荣城 《癌症进展》2007,5(4):313-319
不能手术和已转移的原发性肝细胞癌预后很差,放化疗难以使患者受益。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对一些肿瘤已取得突破性进展,肝癌的分子靶向治疗也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目前的肝癌临床研究主要针对EGFR、VEGF/VEGFR、Raf/MAPK-ERK、HGF、乙肝表面抗原等靶点。本文针对肝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肿瘤靶向基因治疗中基因转移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基因定向导入靶细胞并有效表达是涉及肿瘤基因治疗安全性与有效性的关键之一.本文从基因定向转移技术及表达载体的改建、调控等几个方面对肿瘤靶向基因治疗中的基因转移系统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肝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以下简称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中90%为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在欧美国家,肝癌已是第5位常见的恶性肿瘤;而中国、蒙古以及东南亚地区的发病率最高,达到98.9/10万人。我国是肝癌大国,也是全球肝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在常见肿瘤中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在可导致HCC的多项危险因素中,HBV、HCV感染和酒精分别依次位列前三位。由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黄曲霉素、环境污染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我国肝癌发病率仍呈上升势头。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隐袭,进展迅速,发现时多数已失去手术机会,因此预后极差。对于晚期肝癌,索拉非尼是唯一有生存获益的分子靶向药物,该药自2007年上市以来,引起了肝癌分子靶向药物的研究热潮,但遗憾的是,此后未再有新的药物批准用于临床。本文就分子靶向药物在肝癌领域临床研究的相关热点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多靶点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甲磺酸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进展期肝细胞肝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007年4月至2008年1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37例晚期/进展期肝细胞肝癌患者,采用多靶点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甲磺酸索拉非尼(多吉美)治疗,起始剂量400mg,口服,每日2次,治疗过程中根据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调整用量。每6周、12周全面复查1次,评价肝功能变化、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用SPSS13.0软件统计中位至疾病进展时间和中位总生存时间。结果至2009年2月,37名患者均达到临床评价要求,无中途停药。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4.8%,其中主要不良反应为:手足皮肤反应、腹泻和高血压。2例Ⅲ级手足皮肤反应患者经调整用药剂量后症状缓解,Ⅰ级不良反应和Ⅱ级不良反应患者经过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未影响治疗。37名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的ALT、TBIL和ALB无明显变化。疾病进展11例,其中死亡8例。经统计学分析,该组患者中位至疾病进展时间66周,中位生存时间72周。结论无法接受局部治疗,或接受局部治疗后肿瘤进展的晚期/进展期肝细胞肝癌患者,使用甲磺酸索拉非尼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能显著延长无病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提前干预不良反应的发生是确保疗效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2.
人肝细胞癌中AFP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AFPmRNA在人肝细胞癌中的表现规律。方法:用RT-NestedPCR技术检测30例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AFPmRNA;放免法检测其血清AFP。结果:28例癌组织AFPmRNA阳性(28/30),2例癌旁组织AFPmRNA阳性;9例血清AFP阴性者有7例癌组织AFPmRNA阳性;2例癌组织AFPmRNA及血清AFP均阴性。结论:人肝细胞癌AFP基因表达调控形式不同,AFPmRNA在早期诊断肝细胞癌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利用小鼠白细胞介素12(mIL12)和人白细胞介素2(hIL2)基因对大鼠肝癌进行联合基因治疗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构建携带mIL12和hIL2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包装细胞后对实验性肝癌大鼠进行肝癌局部注射,观察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对大鼠的免疫功能变化、毒性反应。结果:携带mIL12/hIL2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在肿瘤内局部注射明显抑制了肝肿瘤的生长。肝癌接种后第1,3,5,7天治疗组大鼠35 d生存率分别为100%,100%,30%,10%。IL12+IL2治疗组平均生存时间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逆转录病毒空载体对照组(P<0.01)、IL2治疗组(P<0.01)和IL12治疗组(P<0.05)。治疗后肝癌组织中浸润的淋巴细胞明显增多。结论:肝癌局部注射携带mIL12和hIL2基因的逆转录包装细胞株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早期治疗优于晚期治疗。  相似文献   

14.
黄芳  李颖  姜达 《肿瘤学杂志》2014,20(12):1035-1039
应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肺腺癌已逐渐成为当今临床研究的主流,其中EGFR基因突变患者可从靶向治疗中获益。肺鳞癌驱动基因的研究相对较少,近期多种检测技术对肺鳞癌标本进行基因检测,结果发现多数标本存在多个可测靶点,针对这些靶点已开发出一系列药物,其疗效仍待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Bax基因对肝癌细胞促凋亡作用及转基因途径对转染效率的影响.方法:双腺病毒载体系统介导Bax基因转染人肝癌细胞系QGY7703,并将Bax基因通过鼠尾静脉、肝动脉进行转染,观察细胞凋亡及不同转染途径对靶器官的影响.结果:1)Bax基因转染导致人肝癌细胞凋亡.实验组凋亡百分率明显高于各对照组.2)肝动脉插管组LacZ在靶肝细胞转染率高;非靶器官分布表达少,靶/非靶比值大(P<0.05);阻断血供有利于以较小病毒滴度获得较高的转染率;尾静脉组靶肝细胞转染率低,在非靶器官分布表达多.结论:应用肝动脉超选择技术,经肝动脉传输Bax基因治疗肝癌具有安全、低毒和靶向选择性,为Bax经肝动脉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构建两个新型融合自杀基因表达载体并检测其表达。方法 利用DNA重组技术制备两个融合基因PNP-TK和PNP-CD,将二者分别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中,构建两个融合基因表达载体pcDNA3.0/PNP-TK和pcDNA3.0/PNP-CD;经酶切、PCR及测序鉴定各个重组体。结果 成功构建了两个新型融合基因表达载体并在肝癌细胞株HepG2中检测到二者的表达。结论 两个基于PNP/Mep-dR系统的融合自杀基因表达载体是肿瘤基因治疗中杀瘤谱广、杀伤效应强大的理想载体。  相似文献   

17.
18.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范围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尽管各种肝癌治疗方法,如根治性外科切除、肝脏移植、局部消融治疗、动脉化疗栓塞、放疗、系统性化疗等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临床疗效欠佳、5年生存率低的问题。近10年来,随着对肝癌基础研究的深入,肝癌发生发展信号转导通路的明确,以索拉非尼(Sorafenib)为代表的分子靶向药物在进展期肝癌治疗中日益受到重视并广泛应用,延长了进展期肝癌的生存时间,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就肝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肝癌实施规则性肝段切除能否提高大肝癌术后的无瘤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实施的大肝癌规则性肝段切除病例的手术情况,1、3、5年的无瘤生存率及总体生存率进行分析并与同期实施不规则肝切除术的患者比较:结果:实施规则性肝段切除的患者术后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0.0%、62.5%、47.5%;术后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5.0%、50.0%、30.0%。实施不规则性肝段切除的患者术后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0.9%、65.5%、49.1%,术后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0.0%、47.3%、27.3%,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上显著性差异:结论:虽然从肿瘤学上来讲规则性肝段切除比不规则性肝切除更具有优势.但在临床实践中并不能提高术后的无瘤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肝癌肝切除术后的无瘤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可能同受损的肝脏本身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 3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过2~3次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4~6周后,经CT定位扫描,确定靶区,采用托能TPS治疗计划系统制定3D-CRT计划。6MV-X西门子直线加速器适形非共面多野放疗,DT60~65Gy/30~32,共5天。结果治疗后14例CR,11例PR,6例NC,1例PD,1例在治疗后1周出现黄疸,死于急性肝功能衰竭。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