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临床诊断活动期HSK33眼,匐形性角膜溃疡5眼,原因不明角膜炎5眼进行HSV-IDNA检测。活动期HSK具上皮病是30眼中24眼检出HSV-IDNA,5眼匐形性角膜溃疡全部未检出HSV-IDNA;5肯原因不明角膜炎中1眼检出HSV-IDNA,表明PCR是一种快速、灵敏、特异性强的方法,对角膜炎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临床诊断活动期HSK33眼,匐形性角膜溃疡5眼,原因不明角膜炎5眼进行HSV-1DNA检测。活动期HSK具上皮病变者30眼中24眼检出HSV-1DNA,5眼匐形性角膜溃疡全部未检出HSV-1DNA;5眼原因不明角膜炎中1眼检出HSV-1DNA,表明PCR是一种快速、灵敏、特异性强的方法,对角膜炎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4.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erpessimplexkeratitis,HSK)主要由I型单纯疱疹病毒(HSV-I)引起,是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其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典型眼症及特征性角膜病变,经典的病原学诊断主要依靠病毒分离培养及显微镜检查,虽然特异性强,但费...  相似文献   

5.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HerpesSimplexKeratitis .HSK)是人体感染单疱病毒Ⅰ型 (HerpesSimplexVirus .HSV - 1)引起的角膜炎症性损伤。其发病率高 ,易于复发 ,可造成严重的视力障碍。目前临床上主要根据病史和角膜病变形态作临床诊断。本文应用聚合酶链技术 (PCR)对临床HSK患者的角膜病变组织及泪液HSV - 1DNA检测 ,探讨其在HSK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来源 选择本校附属医院眼科门诊临床诊断HSK患者 18眼 ,其中树枝状角膜炎 12眼 ,地图状角膜炎 6眼 ;…  相似文献   

6.
总结韦企平教授辨证论治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临床经验。本病早期疏风清热,勿忘养阴生津,病久以扶正为主,重视调理脾胃。  相似文献   

7.
目的 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的治疗过程中,研究应用定量PCR检测单纯疱疹病毒(HSV)Ⅰ型DNA数量,结合临床症状体征,指导HSK的治疗.方法 将HSK分成浅层的上皮型角膜炎组和深层的角膜基质炎和角膜内皮炎组,两组再按不同治疗方法各分A、B两组,A组为单纯局部用药,B组为A组基础上联合口服阿昔洛韦.以症状体征评分的变化来比较单纯局部用药与联合口服阿昔洛韦的不同治疗效果.所有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作定量PCR检测HSV-Ⅰ DNA数量,以定量PCR数值的lg数作为定量PCR得分来比较AB组的PCR数值变化,与症状体征评分对照来指导HSK的治疗.结果 所有HSK病人治疗后8周A组症状体征评分均显著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上皮型角膜炎病人的定量PCR得分显示治疗后A>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深层型角膜炎病人治疗前后定量PCR无显著差异.上皮型角膜炎中定量PCR值>10 5的病人,治疗后6、8周,A组症状体征评分显著>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05的病人,A、B两组症状体征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 对于上皮型角膜炎,定量PCR有以下的作用:①可定性,用于明确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②可定量,明确HSV-Ⅰ型DNA拷贝数,如拷贝数> 105,建议加用口服抗病毒药;如拷贝数< 105,可以单纯局部抗病毒.对于角膜基质炎和角膜内皮炎,定量PCR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8.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PCR诊断配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510180)眼科丁小珍PCR室熊剑辉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erpssimplexkerafitis,HSK)仍是目前重要的致盲性角膜病,既往临床主要采用免疫荧光或免疫酶标染色法对此病进行病原学诊断[...  相似文献   

9.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58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泪液中乳铁蛋白含量,其中活动期上皮型9例,基质型27例,非活动期22例。结果表明:活动期泪液乳铁蛋白含量下降,与对照组及非活动期比较,差异显著;活动期上皮型与基质型泪液乳铁蛋白含量无明显差异。讨论了单疱病毒角膜炎复发机理以及乳铁蛋白与其复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HSK)主要是由单纯疱疹病毒I型 (HSV I)引起的一种致盲率很高的传染性眼病。目前主要依靠病史及典型的角膜病变形态确诊 ,尚缺少实验室的病原学早期诊断指标。笔者自1999年 6月至 2 0 0 0年 5月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 4 5例各型角膜炎患者泪液HSV IDNA进行检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4 5例各型角膜炎患者系本院门诊就诊者。男 2 5例 ,女 2 0例 ,年龄 9~ 70岁。对照组30例 ,体检为健康者 ,男 2 0例 ,女 10例 ,年龄 10~73岁。各型角膜炎患者均按临床诊断标准确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使BV147与SA8相区别,并进一步分析BV147基因结构特点.方法用PCR方法扩增BV147DNA,并对扩增片段进行克隆测序.结果该序列与美国BVE2490株部分基因(UL27)相对应位置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54%,与SA8相对应位置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9.91%.结论进一步证明了新分离物为B病毒.  相似文献   

12.
PCR-RFLP法对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诊断和分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单纯疱疹病毒的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法,为生殖器疱疹的诊断及分型提供可靠而特异的方法。方法 以特异性引物法为对照,用一对单纯疱疹病毒外层通用引物扩增出长度为438bp的片断,并进行酶切以分型。结果 PCR-RFLP法可特异性检测出单纯疱疹病毒并进行分型,同特异性引物法比较。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PCR-RFLP法是一种准确、特异的对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进行诊断和分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测定了150正常人(300眼)及97例复发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病人104眼泪液pH值。单疱角膜炎病人泪液pH值偏碱者有62眼(59.6%)与正常人比较(偏碱者仅占10.4%)有明显差异。同时测定了单疱角膜炎治疗用滴眼药液的pH值。偏酸性药液对眼的局部反应不大、而偏碱性药液则有刺激症状。文中重点讨论了干扰素滴眼液与发生刺激症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典必殊辅助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0.1%无环鸟苷滴眼液与贝复舒滴眼液交替滴眼,1次/2h;治疗组给予0.1%无环鸟苷滴眼液与典必殊滴眼液交替滴眼,1次/2h。结果:对深层型,治疗组有效率(87.5%)明显优于对照组(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浅层型,两组有效率均为100.0%。结论:典必殊辅助治疗HSK,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能提高治愈牢,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特别对深层型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干扰素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干扰素对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用干扰素给治疗组(30例)患者分别行结膜下、同侧耳前淋巴结区、同侧腋下淋巴结区注射与用聚肌胞对对照组(28例)患者行同样部位注射,进行疗效砒。【结果】治愈率:治疗组30例中,治愈26例,治愈率86.6%;对照组28例中,治愈18例,治愈率64.2%,两组差别有显著性(P〈0.05)。复发率:随访18~24个月,治疗组有效30例中,复发1例,复发率3.33%,对照组有效25例中,复发5例,复发率20.0%,两组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干扰素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具有治愈率高和复发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核酸分子杂交和病毒分离技术检测了7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患者及10例其他神经疾病对照组患者的脑脊液中单纯疱疹病毒DNA。结果PCR检出5例脑炎患者CSF中HSVDNA阳性,其中HSV1型2例,HSV2型3例,而核酸杂交方法仅检出2例,其中HSV-1和HSV-2各1例,与病毒分离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7.
我们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20例初发和复发HSK病人在病程中各期的泪液SIgA含量和正常人泪液SIgA含量。结果在病程初期泪液SIgA含量降低,急性期增加,痊愈期为高值,但仍未达正常水平。复发病例的泪液SIgA较初发者高,并讨论了SIgA的变化和复发有关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180例单疤病毒性角膜炎追踪观察1~3年的复发情况,其发病率在1、2、3年分别为20%、31.5%、34.5%。并分析讨论了与复发有关的因素和减少复发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