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刘峰  刘卫 《齐鲁护理杂志》2002,8(3):174-175
动脉硬化闭塞症 (ASO)是一种全身性动脉性疾病 ,是由于周围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物质不断扩大和继发性血栓形成引起动脉管腔狭窄、闭塞而造成肢体急、慢性缺血的一组临床证候群。近年 ,ASO已成为中老年人常见的周围血管闭塞性疾病 ,好发于腹主动脉下端、髂动脉、动脉等处。1994年 2月至 2 0 0 1年 9月我们共收治ASO 18例 ,均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男 13例 ,女 5例 ,37~6 9岁 ,平均 5 8岁 ,均有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其中 2例出现足趾干性坏疽 ,5例合并冠心病 ;血糖均正常 ,所有患者均…  相似文献   

2.
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170例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7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介入手术治疗,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患肢护理、完善各项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患肢血运,积极做好抗凝治疗护理。结果:本组术后治疗效果满意,下肢动脉缺血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介入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22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行介入治疗,同时加强围术期护理。[结果]22例病人术后患肢血流均通畅或改善,介入治疗效果好;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2例,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1例,均及时发现并得到有效治疗。[结论]加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介入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卞薇薇 《上海护理》2006,6(1):27-28
目的调查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截肢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状况,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截肢患者53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53例血管重建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观察组在原有心理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个体护理干预和集体护理干预措施。包括树立斗争策略、转化归因和应激管理等。结论围手术期的心理干预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截肢患者有着积极的作用。护理人员应分析不同时期、不同个体的心理活动特点,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95例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刘永娥  杨娇弟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7):2777-2779
目的:探讨血管球囊扩张术、动脉溶栓、血管内支架置入等综合介入技术治疗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围手术期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对16例手术患者术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中及术后严密监测血压,并加强对出血、栓塞、感染等并发症的观察。结果:16例手术均成功,术后缺血和疼痛相关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合理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综合介入技术有效治疗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和社会老龄化的发展,闭塞性动脉硬化症逐渐增多.由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而致肢体严重缺血、坏疽,出现毒血症,危及病人生命.为挽救病人的生命,1998年10月-2002年10月,我院对35例病人行肢体截肢术,其中男29例,女6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73岁,平均年龄57.9岁;病程最短14d,最长15年,平均3.99年.护理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PDCA循环护理观察法,在围手术期按4个阶段8个步骤进行评估、分析,设定护理目标、措施并实施、检查、动态评价。结果:实验组显著减少了术后各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治愈率、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提高。结论:在ASO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过程中,采用PDCA循环护理观察法,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al occlusive diserse of low extremity, ASO)是世界上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1].介入治疗方法是用球囊扩张和/或结合血管内支架植入,创伤小、安全性高、操作简单[2].本次研究83例ASO患者均采用该治疗方法,满意效果.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下肢缺血性疾病.2000年泛大西洋协作组织(Transatlantic Inter-Sociey Consensus,TASC)提出了下肢动脉病变的分型[1],并于2007年对该分型进行了修订(TASCⅡ),其中对于TASC D型病变(包括主髂动脉和股胭动脉病变)推荐首选开放手术[2].但该类患者多为流出道不佳或伴有严重脏器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不适合行创伤较大的旁路手术,往往丧失治疗机会,甚而截肢,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近来随着血管腔内技术的不断进步,联合开放手术与腔内技术的杂交手术成为治疗TASC D型下肢动脉病变的重要方式[3].我科2006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杂交手术治疗TASC D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46例患者(共48条患肢),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明确各项需加强观察和重点护理的指标.方法对49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旁路移植术围术期的患者从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到出院指导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经系统护理,术后44例顺利康复,5例因发生各种并发症救治无效死亡.结论系统的围术期护理在保证手术效果、促进疾病康复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63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聚四氟乙烯(e-PTFE)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术前心理支持、病变肢体的护理,手术肢体的护理,术后抗凝治疗的观察和感染的预防。  相似文献   

13.
吴俊梅 《现代护理》2006,12(19):1810-1811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改变,人口老龄化,以及无创伤血管检查技术的普遍应用,目前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已成为中老年人常见的周围血管闭塞性疾病[1]。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下肢最常见的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在我国下肢动脉闭塞症较过去逐渐增多,应用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来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行之有效[2]。我院普外科于2005年7月成功为1例左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施行了左下肢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经精心护理,患者术后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双下…  相似文献   

14.
我院血管外科 1999年 5月至 2 0 0 1年 7月采用人工血管旁路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共 15例 ,效果良好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共 15例 ,男 8例 ,女 7例 ,年龄 37~ 83岁 ,平均 61 8岁 ,均有间歇性跛行病史 ,已有静息痛者 6例。 1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冠心病 ,其中伴房颤者 3例 ,陈旧心肌梗死 1例 ,伴糖尿病 5例 ,2例伴脑梗死。术前均行动脉造影检查证实。1 2 手术方法 行膝上人工血管旁路术者 6例 ,膝下 7例 ,1例行左、右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 ,1例行腹主动脉、双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2 结果术后静息痛均消…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改变,人口老龄化,以及无创伤血管检查技术的普遍应用,目前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已成为中老年人常见的周围血管闭塞性疾病[1].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下肢最常见的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在我国下肢动脉闭塞症较过去逐渐增多,应用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来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行之有效[2].我院普外科于2005年7月成功为1例左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施行了左下肢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经精心护理,患者术后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经验,整体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对我院32例2013-06—2014-06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采用介入治疗前后的护理工作进行回顾与总结。结果本组32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经介入治疗,通过术前术后相应的护理措施,使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减轻患者痛苦,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不良并发症。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通过介入治疗和全程、连续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手术质量及患者生存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同时也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在肢体局部的表现,是全身性动脉内膜及其中层呈退行性、增生性改变,结果使动脉壁增厚、僵硬、迂曲和失去弹性,继发性血栓形成,引起动脉管腔狭窄,甚至发生阻塞,使肢体出现相应的缺血症状的疾病。长期以来,传统的旁路转流术是治疗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例接受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的患者进行全面围术期护理及评估.结果:本组术后随访1年,患者患肢静息痛、麻木、苍白、间歇性跛行等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成功保肢,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踝肱比由术前的0.30~0.35增至术后的0.60~0.64.下肢动脉造影显示患肢侧支循环及动静脉血管网重建良好.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具有取材方便、创伤小、患者易耐受等优点,加强临床护理对患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人工血管旁路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过程。结果:术后静息痛均消失,1例术后第13d发现人工血管阻塞,再次手术取栓后痊愈;1例死亡于术后4d排便后心跳骤停;9例于术后2~6个月突发术肢小腿疼痛,诊为人工血管阻塞而行取栓术,其中3例最终截肢;其余症状均消失。结论:人工血管旁路术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要手术方法,针对患者疾病的特点,采取适宜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是手术成功及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