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肠系膜血管炎的护理。方法对3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肠系膜血管炎患者的不同症状进行针对性治疗和护理,观察症状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32例患者中胃肠道症状包括腹痛31例(96.9%)、恶心和(或)呕吐29例(90.6%)、腹泻13例(40.6%)、腹胀11例(34.4%)、肛门停止排气6例(18.8%)、黑便和(或)血便2例(6.3%),胃肠道外症状包括肾脏受损22例(68.8%)、腹盆腔积液21例(65.6%)、血液系统受损17例(53.1%)、皮疹15例(46.9%)、发热(大于37.5℃)11例(34.4%)、雷诺现象8例(25%)、关节痛6例(18.8%)、口腔溃疡5例(15.6%)、狼疮脑病1例(3.1%),经对症治疗与护理均治愈出院。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肠系膜血管炎的护理要点是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早发现和处理胃肠道症状,并予以禁食、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等治疗,避免进展恶化成肠穿孔或肠坏死,此外还应密切观察和处理胃肠道外症状,并做好饮食、用药及心理的护理。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1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肠系膜血管炎患者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严密观察病情、胃肠道护理、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等.认为对狼疮并发肠系膜血管炎的患者给予积极全面的护理,能增加患者对疾病认知,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误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布-加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又称肝静脉阻塞综合征,是指肝后段接近心脏部位的下腔静脉、肝静脉及其开口狭窄或闭塞,导致静脉血液回流障碍所引起的脏器组织淤血受损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因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临床极易误诊。本文报告2例误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布-加综合征,以提醒同道注意。  相似文献   

4.
黄志清 《中国综合临床》2003,19(12):1151-1152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 ,SLE)可以引起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弥漫性或局灶性或混合性改变 ,由常见的影响不大的偏头痛至抽搐大发作以及精神异常等 ,这些病症有的是狼疮本身引起 ,有的则是继发性的 ,如由于肾功能衰竭引发的尿毒症、感染、药物反应等 ,而其中由于颅内感染 (细菌、真菌等 )所引起的中枢症状 ,常易误诊为狼疮脑病 ,导致了治疗上的错误 ,近年我们收治 2例中枢神经感染患者 ,均在最初被误诊为狼疮脑病。报告如下。1 病历简介例 1:女 ,4 5岁。因反复水肿、蛋白尿 6个月 ,发热 8天 ,于 2 0 0 0年 6月 17日以狼…  相似文献   

5.
系统性红斑狼疮61例误诊分析石家庄市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050082]惠乃玲,于有山,康尔竹,张志贵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全身多系统的慢性非化脓性炎性疾病,累及全身结缔组织,呈现多脏器损害,临床表现复杂,变化多样,多见于青春期和生育期女性。我...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病,病期长期反复并伴有全身多器官、系统受累的慢性病。近年来,SLE的发病率有升高趋势,并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以某一器官损害为主或以并发症为首发表现,尤其是早期临床症状较轻者,如医生对本病缺乏认识易导致误诊、漏诊现象。  相似文献   

7.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23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院1997年以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误诊23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表现为多系统损害。由于首发症状不尽相同,极易延误诊断,误诊率可高达31.5~51.2%。笔者随机抽取1979~1986年收治的63例,发现其中的36例曾延误诊断,现将误诊的原因分析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早期误诊原因,通过加强对SLE疾病的临床特点的认识,来提高SLE的早期确诊率,提高诊断水平,降低误诊率.方法 选取我院1997年1月至2006年1月的89例确诊SLE的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对其临床特点以及其中发生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89例患者中有20例(22.47%)患者曾被误诊.误诊的疾病有类风湿性关节炎、肾小球肾炎、过敏性皮炎、再生障碍性贫血、肾病综合征、肺部感染、胃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心包积液等.结论 SLE患者临床表现错综复杂,首发症状无固定模式,其早期误诊的主要原因有:临床医生误以为SLE是少见疾病而缺乏警惕性;对初发症状以及症状的多样性认识不足;实验室设备不足,不能及时多次进行免疫学检测以及患者的医疗素质不高.  相似文献   

11.
系统性红斑狼疮12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西琳  罗莉  王燕 《临床荟萃》2003,18(10):591-591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一种好发于女性、并有多器官系统损害的疾病 ,常有皮肤、肾脏、关节、血液、神经系统的损害 ,血液中可能有多种自身抗体出现。参照美国风湿病协会 1982年制定的诊断标准 ,典型的SLE不难诊断 ,但一些SLE早期很不典型 ,常被误诊为其他疾病 ,笔者近年诊治过误诊的 12例患者 ,现报告如下 ,以期引起同行的重视 ,提高诊断的准确率。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 ,女性 11例 ,男性 1例 ,年龄 19~4 5岁 ,误诊时间 3个月至 10年。1.2 临床表现 发病初 2例表现为皮肤紫癜、血小板减少 ,2例表现为发热伴皮疹 ,2例…  相似文献   

12.
我院2000~2005年收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38例,其中不同程度误诊15例,误诊率39.47%,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累及全身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当多个系统同时受累或症状表现典型时,诊断不难。但某些患者往往以某一症状或某一系统为突出表现,临床医生若警惕性不高,容易导致误诊。我院自1991年~1999年收治SLE患者32例,其中误诊10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2例,女8例。年龄20岁~50岁,中位数35岁。所有病例均符合1982年全国风湿病学术会议及同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订的  相似文献   

14.
我科自2002年至今共收治由外院转入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46例,其中误诊、误治37例,误诊率高达80%,高于国内报道。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对我院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误诊38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1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我科2005-01~2006-09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误诊1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7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1993-2005年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误诊76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3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现将 1997- 0 8~ 2 0 0 2 - 12在我院皮肤科最后确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SL E) 38例的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5例 ,女 33例 ,年龄 6~ 4 7岁 ,平均 2 6 .5岁。 10岁以下 2例 ,11~ 2 0岁 13例 ,2 1~ 30岁 18例 ,31~ 4 0岁 4例 ,4 1岁以上 1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 1982年修订的 SL E诊断标准 [1 ] 。以疾病的最初诊断与最后确诊不符合者 ,且患者的早期临床表现可以用 SL E症状解释的 ,均认为是误诊 ;误诊后的疾病按系统进行分类。因 SL E首发症状不同 ,而被误诊为其他相关疾病 ,经 0 .5个月~ 3a后多次就诊而确诊。…  相似文献   

20.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7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我院1990-05~2001-06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误诊78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