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对缺氧复氧(H/R)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对PI3K/AKT通路的影响。方法 重组腺病毒载体Ad FGF21诱导原代心肌细胞过表达FGF21。腺病毒转染心肌细胞后构建H/R损伤模型(3h缺氧联合3h复氧)。实验分为对照组(Con组)、H/R组、H/R+Ad GFP组、H/R+Ad FGF21组4组。心肌细胞存活率评估细胞损伤程度;SOD/MDA检测联合DHE荧光染色评估氧化应激反应(ROS);流式细胞术评估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水平。在机制探讨实验中给予PI3K/AKT抑制剂(LY294002)进行干预。结果 与Con组相比,H/R损伤后FGF21蛋白表达显著下调,并伴随心肌细胞活性降低、ROS与凋亡反应激活。腺病毒介导的心肌细胞过表达FGF21能够明显抑制H/R损伤,表现为细胞活力、ROS与凋亡反应均有不同程度改善。FGF21心肌细胞过表达能够增加PI3K/AKT磷酸化水平,而抑制PI3K/AKT通路后FGF21过表达介导的细胞保护功能被逆转。结论 FGF21主要通过PI3K/AKT依赖性途径改善心肌细胞H/R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黄芪甲苷(AS-Ⅳ)对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潜在的作用机制。  方法  提取并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H/R组,H/R+低、中、高浓度AS-Ⅳ(AS-Ⅳ终浓度0.1 μmol/L、1 μmol/L、10 μmol/L)组,和H/R+高浓度AS-Ⅳ(10 μmol/L)+AKT抑制剂(5 μmol/L)组。H/R前分组预处理心肌细胞(对照组和H/R组不进行预处理)48 h后,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心肌细胞建立细胞H/R损伤模型。MTT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活力,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自噬基因LC3-Ⅱ、p62的表达,Western blot 检测LC3-Ⅱ、P62蛋白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通路蛋白〔包括AKT、磷酸化(p-)AKT(p-AKT)、p-雷帕霉素(p-mTOR)〕和自噬启动因子未配位的51样激酶1(ULK1)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心肌细胞自噬体P62的表达。  结果  AS-Ⅳ在本研究低、中、高浓度范围内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改善H/R损伤下心肌细胞活力,并抑制H/R损伤后的心肌细胞自噬基因LC3-Ⅱ和p6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抑制ULK1蛋白的表达(P<0.05),添加AKT抑制剂后,AS-Ⅳ的以上作用被部分抑制(P<0.05)。AS-Ⅳ对AKT和mTOR蛋白的表达没有影响(P>0.05),但可以促进AKT和mTOR的磷酸化(P<0.05)。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结果显示,高浓度AS-Ⅳ可以逆转H/R损伤诱导的自噬体P62的表达。  结论  AS-Ⅳ对H/R损伤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PI3K/AKT途径中的mTOR信号降低自噬水平,从而预防H/R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绿原酸(CGA)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心肌肥大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ISO诱导H9c2心肌细胞,建立心肌肥大模型。将细胞随机分为5组: 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异丙肾上腺素组(ISO组)、绿原酸处理组(ISO+CGA组)、抑制剂LY294002组(ISO+LY组)、绿原酸处理+LY294002(ISO+CGA+LY组)。检测各实验组H9c2心肌细胞的心肌表面积及存活率;各组心肌细胞凋亡率和活性氧类(ROS)水平;各组细胞中Caspase、Akt、p-Akt、Gsk-3β、p-Gsk-3β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ISO组心肌细胞严重受损,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比较ISO+CGA组和ISO组,ISO刺激显著增加心肌细胞表面积(50%),而CGA预处理可防止ISO诱导的细胞肥大。与ISO组相比,ISO+CGA组p-Akt、p-Gsk-3β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H9c2心肌细胞存活率明显提高(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Caspase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ISO+CGA组相比,ISO+LY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p-Akt、p-Gsk-3β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Caspase蛋白表达升高(P<0.05);ISO+CGA+LY组的心肌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p-Akt、p-Gsk-3β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Caspase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 CGA可能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细胞凋亡,进而抑制ISO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苦豆碱对缺氧/复氧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复氧组、苦豆碱(20、50和100 mg/L)预处理组和苦豆碱预处理+LY294002组,并进行相应处理。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比色法检测Caspase?3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Bax、Bcl?2、Akt和p?Akt蛋白表达。结果:苦豆碱可提高缺氧/复氧抑制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P < 0.05),显著减少缺氧/复氧诱导的细胞凋亡(P < 0.05),逆转缺氧/复氧引起的Caspase?3活性和Bax表达的增加、Bcl?2表达的降低,提高Bcl?2/Bax值(P < 0.05)。此外,苦豆碱预处理可明显上调缺氧/复氧降低的p?Akt蛋白表达(P < 0.05),而PI3K/Akt抑制剂LY294002明显逆转苦豆碱抗缺氧/复氧诱导的凋亡作用(P < 0.05)。结论:苦豆碱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抑制缺氧/复氧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7):565-569
目的探讨抵抗素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H9c2心肌细胞肥大的分子机制。方法取生长状态良好的H9c2心肌细胞,使用含1 g·L~(-1)胎牛血清的高糖达尔伯克改良伊格尔培养基(DMEM)处理24 h使其细胞同步化后进行不同干预。随机将H9c2心肌细胞分为Con组、R50组、LY294002+R50组和LY294002组,Con组为空白对照;R50组细胞应用50μg·L~(-1)抵抗素处理48 h组;LY294002+R50组细胞预先应用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干预2 h后再用50μg·L~(-1)抵抗素处理46 h;LY294002组细胞应用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处理2 h组。4组心肌细胞加含药物DMEM培养48 h后进行细胞面积、单细胞蛋白质合成量测定,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原癌基因c-myc蛋白及PI3K/Akt非磷酸化及磷酸化水平表达。观察抵抗素(50μg·L~(-1))处理细胞不同时间(0、1、2、3 h)后运用Western blot测定磷酸化(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检测抵抗素处理1 h后4组心肌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磷酸化表达水平。结果抵抗素处理H9c2心肌细胞0、1、2、3 h组p-Akt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60±0.26、0.71±0.67、0.52±0.32、0.51±0.32;与0 h组比较,抵抗素处理H9c2心肌细胞1 h组p-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1);与1 h组比较,抵抗素处理H9c2心肌细胞2、3 h组p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抵抗素处理H9c2心肌细胞2 h与处理3 h后H9c2心肌细胞中p-Akt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抵抗素处理H9c2心肌细胞48 h后,与Con组比较,R50组、LY294002+R50组心肌细胞面积、单细胞蛋白含量及α-SM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LY294002组其心肌细胞面积、单细胞蛋白含量及α-SMA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50组比较,LY294002+R50组、LY294002组心肌细胞面积、单细胞蛋白含量及α-SMA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LY294002+R50组比较,LY294002组心肌细胞面积、单细胞蛋白含量及α-SMA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Con组、R50组、LY294002+R50组、LY294002组c-myc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45±0.30、0.68±0.32、0.56±0.33、0.16±0.20,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8.91,P<0.05);与Con组比较,抵抗素处理H9c2心肌细胞48 h后,R50组c-myc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而LY294002+R50组c-myc蛋白表达水平较Con组、LY294002组升高但低于R50组(P<0.05)。经抵抗素处理H9c2心肌细胞3 h后,R50组PI3K/Akt信号通路磷酸化水平较Con组、LY294002+R50组、LY294002组显著升高(P<0.05),其余各组PI3K/Akt信号通路磷酸化水平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抵抗素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提高Akt磷酸化水平来诱导H9c2心肌细胞肥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对缺氧/复氧(H/R)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成功培养乳鼠心肌细胞作为实验对象,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A组),单纯H/R组(B组),利拉鲁肽+ H/R组(C组),H/R+利拉鲁肽+LY294002组(D组), H/R+ LY294002组(E组),n=8,对5组分别检测细胞上清液 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水平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流式细胞仪双染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凋亡率以及凋亡酶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活性。结果 与A组比较,B组LDH、MDA、细胞凋亡率、Caspase-3活性明显增高(P<0.01),SOD活性则降低(P<0.01);而与B组比较,C组LDH、MDA、细胞凋亡率、Caspase-3活性则降低(P<0.01),SOD活性升高(P<0.01);与C组比较,给予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的D组LDH、MDA、细胞凋亡率、Caspase-3活性有所增加(P<0.01), SOD活性降低(P<0.01);E组上述指标的变化与B组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R对心肌细胞造成了损伤,而利拉鲁肽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可能通过抗氧化应激损伤、抑制细胞凋亡等机制对心肌细胞产生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而PI3K途径可能与利拉鲁肽的抗凋亡及抗氧化应激作用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脑缺血预处理(CIPC)中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调节变化及对海马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制作脑缺血、CIPC及LY294002干预模型.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染色计算脑梗死体积;TUNEL法检测海马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p-PDK1、AKT、p-AKT、GSK-3β、p-GSK-3β(ser9)、Mcl-1的蛋白表达,RT-PCR检测GSK-3β的转录.结果 ①与脑缺血组比较,CIPC组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细胞凋亡、GSK-3β蛋白表达及转录水平均降低(均P<0.05),但脑缺血组与LY294002组比较,上述各检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与脑缺血组比较,CIPC组的p-PDK1、p-AKT、p-GSK-3β(ser9)、Mcl-1的蛋白表达均增高,LY294002组各蛋白表达较CIPC组均降低(均P<0.05),LY294002组与脑缺血组比较各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脑缺血预处理降低GSK-3β的转录和蛋白表达,增加p-PDK1、p-AKT、p-GSK-3β(ser9)、Mcl-1的表达,减少神经元凋亡.LY294002可抵消脑缺血预处理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V亚族成员1(TRPV1)对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后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 方法 将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缺氧/复氧组)、辣椒素(TRPV1激活剂)组(缺氧/复氧+辣椒素组)、辣椒素+LY组[缺氧/复氧+辣椒素+LY294002(PI3k抑制剂)组]。采用CCK-8法测定心肌细胞存活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心肌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各组细胞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激酶B(Akt)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辣椒素组、辣椒素+LY组心肌细胞存活率和Bcl-2水平降低(均P<0.05),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Bax、p-Akt水平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辣椒素组心肌细胞存活率和Bcl-2、p-Akt水平升高(均P<0.05),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Bax水平降低(均P<0.05);模型组与辣椒素+LY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TRPV1可抑制缺氧复氧后H9c2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TRPV1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缺氧复氧对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MMECs)活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培养大鼠MMECs,制作缺氧复氧模型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随机分为4组(n=24),正常对照组(N组)不作任何处理、缺氧复氧组(HR组)、LY294002预先给药+缺氧复氧组(LY294002组)、PDTC预先给药+缺氧复氧组(PDTC组),均进行缺氧2 h复氧2 h。复氧2 h时后MTT法测定细胞活力,Hoechst染色观察凋亡细胞显微结构。结果:与N组比较,HR组细胞活力降低(P<0.01);与HR组比较,LY294002组细胞活力降低(P<0.05),PDTC组细胞活力降低(P<0.01);与LY294002组比较,PDTC组组细胞活力降低(P<0.01)。结论:缺氧复氧可导致MMECs活力明显降低;PI3K/Akt/NF-κB信号通路参与了缺氧复氧调控过程,该通路可促进MMECs活力增强。  相似文献   

10.
王欢  李家富  兰卓  徐楠  程晓洪  冯健 《重庆医学》2021,50(18):3066-3072
目的 研究柚皮素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心肌氧化损伤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32只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I/R组、柚皮素组、柚皮素+LY294002组(NL组).柚皮素组及NL组腹腔注射柚皮素(100 mg·kg-1·d-1),连续7 d后,NL组在结扎冠状动脉前30 min腹腔注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道抑制剂LY294002(0.3 mg/kg),除SHAM组,其余3组大鼠均进行冠状动脉结扎30 min再灌注120 min,造模成功后处死各组大鼠,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TUNEL法检测心肌组织凋亡情况,使用试剂盒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测定心肌组织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醌氧化还原酶1(NQO1)、核因子E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表达水平,逆转录PCR(RT-PCR)测定Nrf2、H O-1转录水平.结果 各组AKT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HAM组比较,I/R组LDH、CK、心肌细胞凋亡率、MDA、ROS水平升高,而SOD活性降低(P<0.05).与I/R组比较,柚皮素组LDH、CK、心肌细胞凋亡率、MDA、ROS水平降低,而SOD活性、p-AKT、Nrf2、HO-1、NQO1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柚皮素组比较,NL组LDH、CK、心肌细胞凋亡率、MDA、ROS水平升高,而SOD活性、p-AKT、Nrf2、HO-1、NQO1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 柚皮素调节PI3K/AKT/Nrf2通路减轻心肌I/R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七氟烷预处理对缺氧/复氧(H/R)损伤的H9c2大鼠心肌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表达的影响,探讨自噬在七氟烷预处理延迟性保护中的作用。方法 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CON);缺氧/复氧组H/R(缺氧2 h,复氧1 h);七氟烷预处理组(SEVO)予2.5%七氟烷预处理1 h,24 h后进行H/R;3-MA+SEVO组,七氟烷预处理前15 min在培养液内加入3-MA(10 mmol/L),24 h后进行H/R;3-MA组,即在培养液内加入3-MA(10 mmol/L),25 h后进行H/R。取复氧后心肌细胞,MTT法检测各组H9c2心肌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Ⅱ的表达。结果与CON组相比H/R组和SEVO组细胞存活率均降低(均P〈0.05);与H/R组相比SEVO组、3-MA组和3-MA+SEVO组细胞存活率均增高(均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SEVO组、H/R组自噬蛋白LC3-Ⅱ表达均上调(均P〈0.05),与H/R组相比SEVO组LC3-Ⅱ蛋白表达均下调(均P〈0.05),而3-MA组和3-MA+SEVO组表达均显著下调(均P〈0.01)。结论七氟烷预处理对H/R损伤H9c2心肌细胞具有延迟性保护作用,自噬可能参与了七氟烷预处理的延迟性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丙烯醛对缺氧复氧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及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丙烯醛对缺氧复氧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促凋亡作用机理。方法建立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丙烯醛组(ACR)、缺氧复氧组(H/R)、丙烯醛+缺氧复氧组(ACR+H/R)。用10μmol/L丙烯醛预处理H9c2心肌细胞30min后2h缺氧16h复氧,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荧光染色检测细胞核凋亡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ytochrome c(cyt c)、caspase 9和caspase 3的表达水平。结果与H/R组相比,ACR+H/R组H9c2细胞存活率下降、凋亡增加(P<0.05),cyt c的线粒体蛋白表达水平下调、细胞浆蛋白表达水平上调,caspase 9和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下调并出现明显裂解蛋白。结论作为一种来源于人类生活环境的心血管毒物,丙烯醛能加剧缺氧复氧H9c2心肌细胞的损伤,可能与cyt c由线粒体释放到细胞浆、激活caspase级联反应导致线粒体功能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 PI3K/ AKT 信号通路是否参与芸香苷对过氧化氢(H2 O2)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将培养的 HLEC 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H2 O2组、芸香苷组、LY294002组;采用 MTT 法测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 法检测 p-AKT 及 AKT 的表达,Annexin V-FITC/ PI 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H2 O2可诱导 HLEC 发生凋亡,与 H2 O2组相比,芸香苷组不仅使 AKT 的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还降低了细胞凋亡率(P<0.01);在 LY294002干预组, PI3K/ AKT 信号通路的特异性阻断剂 LY294002明显抑制了芸香苷组中各项指标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但与 H2 O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芸香苷抑制 H2 O2诱导的 HLEC 凋亡可能与 PI3K/ AKT 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黑青稞籽皮提取物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大鼠胚胎心肌细胞(H9c2),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组)、缺氧/复氧组(H/R组)、缺氧/复氧+低、中、高剂量药物组(H/R+L、M、H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Aaltm)和细胞内活性氧(ROS)产生情况;Westernblot方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tAkt)和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蛋白表达变化。结果药物组[H/R+L)组至(H/R+H组)】细胞凋亡比例为(26.7±2.9)%至(6.1±1.1)%,较H/R组[(57.3-+10.4)%1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R组比较,药物组△ψm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ROS水平下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Bcl-2及pAkt表达升高,Bax及tAkt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黑青稞籽皮提取物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其可能与Bcl一2/13ax调控和激活磷脂酰肌醇一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1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丹酚酸B(Sal B)对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首先构建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采用噻唑蓝(MTT)法研究丹酚酸B与H9c2心肌细胞活力的量效关系,确定丹酚酸B的保护作用,给药方式为预给药.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丹酚酸B组、模型组(H/R组)、H/R+丹酚酸B组,分别检测各组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氧簇(ROS)以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的含量变化.Western印迹检测添加丹酚酸B对Akt磷酸化的影响,添加Akt抑制剂LY294002加以比较.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LDH、MDA、ROS以及Caspase-3含量水平显著升高(P<0.05),SOD、GSH-Px以及CAT含量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丹酚酸B能够显著提高SOD、GSH-Px以及CAT含量水平(P<0.05),显著降低LDH、MDA、ROS以及Caspase-3含量水平(P<0.05).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Akt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01),相对于模型组丹酚酸B能够显著提高Akt的磷酸化水平(P<0.01),而这种保护作用能被LY294002所阻断(P<0.01).结论 丹酚酸B对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栀子苷预处理对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9C2心肌细胞,制备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模型组,栀子苷预处理组。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栀子苷预处理组能明显减少心肌细胞CK、LDH的漏出量,提高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同时提高心肌细胞的存活率,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结论] 栀子苷预处理对H9C2心肌细胞的缺氧/复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心肌抗氧化能力、清除氧自由基以及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dexmedetomidine(Dex) against high glucose-induced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in HK-2 cells and relevant mechanisms.Methods HK-2 cells were exposed to either glucose or glucose+Dex for 6 h. The production of ROS,morphology of HK-2 cells, and cell cycle were detected. Moreover, the expression of AKT, p-AKT, ERK, pERK, PI3 K, E-Cadherin, Claudin-1, and α-SMA were determined and compared between HK-2 cells exposed to glucose and those exposed to both glucose and Dex with or without PI3 K/AKT pathway inhibitor LY294002 and ERK pathway inhibitor U0126.Results Compared with HK-2 cells exposed to high level of glucose, the HK-2 cells exposed to both high level of glucose and Dex showed:(1) lower level of ROS production;(2) cell morphology was complete;(3) more cells in G1 phase;(4) lower expression of p-AKT, p-ERK and α-SMA, higher expression of ECadherin and Claudin-1. PI3 K/AKT inhibitor LY294002 and ERK inhibitor U0126 de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p-AKT, p-ERK and α-SMA, and in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E-Cadherin and Claudin-1.Conclusion Dex can attenuate high glucose-induced HK-2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by inhibiting AKT and ER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