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目的验证掺锶硫酸钙复合骨修复材料的细胞毒性和细胞相容性。方法用a-半水硫酸钙(a—CSH)和氯化锶(SrClz)采用混合共结晶法制备6组不同掺锶量的掺锶硫酸钙骨修复材料,用MTT法来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对各组材料进行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结果MTT实验显示,细胞在各组掺锶硫酸钙材料浸提液中均正常增殖,培养7d时掺锶材料各组OD值均高于a—CSH组(P〈0.01);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在掺锶材料浸提液中增加(P〈O.05),且当掺锶量为0.5%时最明显。共培养结果显示,细胞能在各组掺锶硫酸钙材料上紧密贴附生长,共培养4d后,掺锶0.3%和0.5%材料上的细胞多于a—CSH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1,P-0.057)。结论掺锶硫酸钙骨修复材料无细胞毒性且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成骨样细胞能在其上正常地贴附生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MTT法评价含锶磷酸钙骨水泥的细胞毒性。方法将制备好的含锶量分别为0%、1%、5%和10%的4种磷酸钙骨水泥材料的浸提液培养L929细胞,1、3和5d后采用MTT比色法和细胞形态直接观察法测定细胞与材料浸提液作用后的生长情况。结果细胞在不同含锶量的磷酸钙骨水泥材料浸提液培养条件下,其细胞相对增殖率在92.6%-103.1%之间,含锶磷酸钙骨水泥材料的细胞毒性评级为0级或1级;随着材料中掺锶量的增加其细胞毒性有略微增大的趋势。结论含锶量不同磷酸钙骨水泥材料具有较好的细胞亲和性,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3.
自制磷酸钙骨水泥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自制磷酸钙骨水泥 (CPC)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 ,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采用浸提法制备自制磷酸钙骨水泥生理盐水和培养液浸提液 ;采用 MTT法进行细胞毒性试验 ;应用平板掺入法进行Ames试验 ;在小鼠腹腔内注射 CPC浸提液 ,取胸骨髓制片行微核试验 ;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溶血试验 ;通过新西兰兔骶棘肌及股骨髁内植入法行植入试验。 结果 自制 CPC的细胞毒性为 级 ;对健康人血的溶血率 <5 % ;Ames试验及微核试验均呈阴性 ;肌肉及骨内植入后无明显炎症反应 ,CPC与周围骨组织可达生物结合。 结论 自制 CPC无细胞毒性 ,无致突变、致畸、致癌作用 ,无溶血作用 ,植入后无炎症反应 ,可以与骨组织生物结合 ,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2):1607-1609
目的:本课题组研制的a-半水硫酸钙骨修复材料的降解性能、成骨性能均优于传统的硫酸钙骨修复材料,为保证其应用的安全性,研究其对血液的影响和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溶血试验检测a-半水硫酸钙骨修复材料的血液相容性。用不同浓度的a-半水硫酸钙浸提液与2%的兔红细胞悬浮液相互作用,通过肉眼观察和显微镜镜检对红细胞进行观测,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并计算溶血率。结果:通过肉眼观察,实验组样品中红细胞沉集在试管底部,上层清液均澄清且无色透明,显微镜镜检显示实验组样品中细胞形态正常,未发现变形、破裂的红细胞。分光光度计测定实验组的溶血率均小于5%,且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而升高。结论:该医用a-半水硫酸钙溶血率符合ISO/TR7405-1984(E)规定,不会引起急性溶血,且其溶血性能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5.
①目的通过细胞毒性试验和溶血性试验来筛选符合生物相容性要求的心室辅助装置材料。②方法 5种受试聚氨酯材料,制成60 cm23份,每份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取3支试管,每管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作为阴性对照。取3支试管,每管加入蒸馏水作为阳性对照。全部试管置恒温水浴中保温,每支试管中加入稀释兔血,继续保温,吸出管内液体,离心后取上清液,测定其吸光度。上述材料灭菌后制备其浸提液,在含L-929细胞的培养皿的琼脂表面放置滴有材料浸提液的无菌滤纸片,培养箱避光培养后染色,最后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测。③结果先接枝聚氨酯(APCU)、聚碳酸聚氨酯(PCU)、聚氨酯(PU)3种材料溶血率为0.3%、1.4%、0%,而先磺化聚氨酯(SPCU)及肝素化聚氨酯(HPU)溶血率为23.6%、12.1%;先接枝聚氨酯及聚碳酸聚氨酯毒性分级为0.6级和0.2级,而先磺化聚氨酯、肝素化聚氨酯及聚氨酯毒性分级为1.5级、1.5级和1.2级。④结论先接枝聚氨酯,聚碳酸聚氨酯和聚氨酯3种材料符合医用材料的溶血试验要求,先接枝聚氨酯及聚碳酸聚氨酯符合材料细胞毒性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西兰大白兔脱细胞腮腺基质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冻融联合酶消化-冷冻干燥法制备的脱细胞腮腺基质材料,通过体外毒性试验、全身急性毒性及亚毒性试验等评价其生物相容性。结果脱细胞腮腺基质材料具有利于腮腺细胞生长的三维网状基质胶原结构。加入浓度为50%、100%的脱细胞腮腺基质浸提液的培养液培养腮腺细胞于3、5、7d时细胞数目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浸提液注入兔腹腔未引起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心、肝、脾、肺、肾组织学检查未见组织和细胞变性。加入脱细胞腮腺基质浸提液的兔血溶血程度为1.86%。注射浸提液的兔的升高温度的最高值均小于0.6℃,体温升高总和小于1.4℃,符合致热原试验要求。结论脱细胞腮腺基质材料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对三种不同取代位置的羧甲基壳聚糖(N-羧甲基壳聚糖(CMC),N,O-羧甲基壳聚糖,O-羧甲基壳聚糖)进行初级生物学评价。本文利用化学改性的方法制备的三种羧甲基壳聚糖,其生物学评价试验包括细胞毒性试验和溶血试验。细胞毒性试验:采用浸提液试验中的细胞增殖度法提取材料浸提液培养L929细胞,观察其对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测定加样后2、4、7d的OD值,计算RGR,评定细胞毒性等级;溶血试验:采用溶血率法评价材料的溶血性能,取新鲜兔血与材料直接接触,测定溶血率。毒性试验结果发现:经纯化的壳聚糖和三种CMC的细胞毒性均为0级或1级,符合医疗用途的技术要求。材料浸提液浓度越大,细胞毒性越大,壳聚糖的三种羧甲基化产物中,N-CMC和N,O-CMC的细胞毒性比壳聚糖小,O-CMC的细胞毒性最大。溶血试验结果发现:壳聚糖和三种CMC的溶血率均小于5%,符合医疗用途的技术要求。N-CMC的溶血率最小,O-CMC的最大,这结果与细胞毒性试验一致。经体外细胞毒性试验和溶血试验可知:经初步检验,可认为壳聚糖的羧甲基化衍生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为以后更深一步的研究提供了科研基础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评估氧化锆全瓷材料组织相容性及生物安全性.方法 用氧化锆全瓷材料试件的浸提液分别进行四氮唑盐比色法(MTT)体外细胞毒性试验和溶血试验.结果 氧化锆全瓷材料组织相容性的细胞毒性评分小于I级,溶血率为2.16%(P<0.05),无急性毒性反应,无溶血反应.结论 氧化锆全瓷材料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及生物安全性,作为种植体基台材料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孔碳酸钙陶瓷CCC的细胞相容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浸提法制备CCC生理盐水和培养液浸提液,浸提液体外培养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并进行细胞毒性分级;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溶血试验。结果:培养期细胞大量增殖,形态良好,(CCC)的细胞毒性分级为Ⅰ级,对健康人血的溶血率<5%,存在轻微细胞毒性和溶血作用。结论:CCC细胞相容性好,符合植入人体生物材料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5种脱细胞鱼皮基质的生物安全性及相容性,筛选出符合生物相容性要求的材料。方法 以5种鱼皮(马面鱼、黑鱼、鳗鱼、鲤鱼、鲢鱼)为原料,通过脱色、脱脂、脱细胞和交联等制备工艺,制备脱细胞基质。依据国家标准(GB/T 16886.5-2017)将脱细胞鱼皮基质材料制备成稀释浓度10 g/L和标准浓度100 g/L的浸提液,用CCK-8试剂盒检测脱细胞鱼皮基质材料浸提液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毒性。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脱细胞鱼皮基质材料的结构,通过H-E染色和Masson染色检测制备的鱼皮基质材料是否完全脱细胞。用标准浓度100 g/L的脱细胞鱼皮基质材料浸提液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同培养,通过溶血实验检测材料的血液相容性,采用Live/Dead染色法、TUNEL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存活和凋亡情况。结果 在10 g/L浓度下,马面鱼及黑鱼脱细胞鱼皮基质材料浸提液中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活性均>70%,其余3种材料细胞活性均<70%;在100 g/L浓度下,马面鱼脱细胞鱼皮基质材料浸提液中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活性>70%,而黑鱼脱细胞鱼皮基质材料浸提液中细胞活性<70%。扫描电镜下马面鱼脱细胞鱼皮基质材料为多孔、致密结构,黑鱼脱细胞鱼皮基质材料为平滑结构;H-E和Masson染色结果显示马面鱼和黑鱼脱细胞鱼皮基质材料均为脱细胞胶原纤维结构。马面鱼及黑鱼脱细胞鱼皮基质材料浸提液溶血率分别为(1.23±0.43)%和(6.35±0.47)%(医用材料溶血率国家标准为≤5%)。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马面鱼脱细胞鱼皮基质材料浸提液中存活状况良好,而在黑鱼脱细胞鱼皮基质材料浸提液中多数发生死亡或凋亡。结论 马面鱼脱细胞鱼皮基质材料无细胞毒性、无溶血性,具有成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潜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氨基酸聚合物[poly(amino acid),PAA]/硫酸钙(calcium sulfate,CaSO4)生物工程骨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制备PAA/CaSO4.通过急性毒性实验、溶血实验、微核实验、热原实验、皮内刺激实验、细胞毒性实验研究该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结果 急性毒性实验中各组小鼠活动正常,7 d内小鼠无死亡,各组动物未见中毒症状或不良反应,7 d 后各组小鼠体质量日平均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材料浸提液的溶血率为2.01%,符合<5%的国家标准.微核实验中3个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微核率无明显差异(各组的微核率均介于0.4~0.6之间),材料无潜在致突变性.热原实验中3只动物中体温升高最高为0.4℃,体温升高的总数为1.1℃,符合热源实验国家标准.皮内刺激实验观察显示,注射材料生理盐水浸提液和生理盐水处无明显红斑、水肿和皮肤坏死,PII 为0.01~0.02,属极轻微刺激.细胞毒性实验中A、B、C组的BMSC的相对增殖率均>90%,细胞毒性为0~1级,材料无细胞毒性.结论 PAA/CaSO4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2.
异种脱蛋白骨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制备的异种脱蛋白骨植入体内的生物相容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对猪肋骨进行一系列理化处理后,制成10 mm长脱蛋白骨及浸提液.然后采用标准的毒理学实验方法进行急性、亚急性毒理实验、溶血实验、热源实验、皮内注射实验、肌肉埋植实验及细胞毒性实验.结果 异种脱蛋白骨的毒性程度为无毒,溶血率<5%,无热源性,对皮肤无刺激,肌肉内埋植后无明显炎症反应,对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细胞的毒性均为0级.结论 异种脱蛋白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满足作为组织工程骨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新研制的一种可注射可降解磷酸钙骨水泥材料生物相容性,为材料的最终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颁布的ISO10993系列标准和国内的国家医药管理局颁布的GB/T16886系列标准,对这种磷酸钙骨水泥材料进行体外溶血试验、细胞毒性试验、急性毒性试验、热原试验、微核试验、皮肤过敏性试验和体内肌内埋置试验.结果:该磷酸钙骨水泥材料原液对健康人血红细胞溶血率为1.82%,无溶血现象.对小鼠的体外L929细胞毒性分级为0级,无细胞毒性.材料原液未引起小鼠急性毒性反应、新西兰白兔热原反应、小鼠遗传毒性及豚鼠过敏反应.小鼠肌内埋置后植入部位无肌肉坏死,炎症反应轻,无纤维包裹.结论:新型可注射可降解磷酸钙骨水泥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符合国际和国内规定的体内植入物的生物学评价标准,可适用于临床治疗相关疾病.  相似文献   

14.
多西环素纳米脂质体缓释凝胶生物相容性及细胞毒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自制多西环素纳米脂质体缓释凝胶的生物相容性,及对体外培养小鼠成纤维细胞的毒性。方法选取体外培养的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采用琼脂覆盖试验,根据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和计算的培养不同时间点L-929细胞的平均褪色指数和溶解指数,评价样品的细胞毒性分级情况。以最大剂量法,于白色豚鼠背部对称部位分别进行注射诱导和敷贴激发致敏,观察激发后48h内皮肤红斑和水肿反应程度。SD大鼠用20%样品水溶液连续灌胃7d,观察临床症状并计算食物利用率。结果L-929细胞环素纳米脂质体缓释凝胶培养不同时间点的细胞毒性分级为1(阴性对照为0)。致敏试验显示,48h内白色豚鼠背部皮肤无明显红斑和水肿反应。SD大鼠经样品灌胃7d后,无毒性反应表现;与等量蒸馏水灌胃的对照组比较,体质量和食物利用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多西环素纳米脂质体缓释凝胶无潜在细胞毒性及致敏作用,是一生物相容性良好的牙周缓释制剂。  相似文献   

15.
新型医用无镍不锈钢(BIOSSN4)的细胞毒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新型医用无镍不锈钢(BIOSSN4)的细胞毒性。方法:将BIOSSN4的浸提液与体外培养的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接触后,进行MTT实验来评定材料的细胞毒性,并与传统的医用316L不锈钢的生物学性能相比较。结果:BIOSSN4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小于316L不锈钢组,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种金属材料与阴性对照组的吸光度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对照组之间的吸光度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OSSN4无镍不锈钢具有微弱的细胞毒性,符合临床应用要求,为其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in vitro cytotoxicity of polyphosphoester polymer used as a novel injectable alveolar bone substitutes for controlled delivery of tetracycline. Cell culture medium was exposed to the polymer (0.01-10 mg/mL) for 24 h. The L-929 mouse fibro- blasts were then exposed to the treated cell culture medium for 24 h. Finally, cell viability and growth were assessed by using MTT assay and Alamar Blue assay. No significant cytotoxicity of the polyphosphoester against L-929 mouse fibroblasts was observed at a concentration up to 10 mg/mL (P〉0.05). The two evaluation method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polyphosphoester does not demonstrate any significant toxic effects to cells in vitro and has the potential to be used both as a medical device and as scaffolds in tissu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7.
戴建国  黄培林 《现代医学》2006,34(6):379-382
目的 通过对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size-hydroxyapatite,nHA)的毒性检测,初步探讨生物材料分子生物相容性研究的必要性.方法 通过形态学观察、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实验及彗星电泳检测nHA的毒性.结果 倒置显微镜观察显示不同浓度的 nHA浸提液对体外培养细胞的形态无明显影响;MTT实验表明nHA对细胞生长和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不同浓度浸提液的细胞毒性均为1级,无毒,与生长良好的L-929细胞形态观察结果相符合;彗星电泳结果显示随 nHA浸提液浓度和时间的递增彗星率逐渐增大.结论 nHA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但对L-929细胞DNA可能有损伤作用,提示可能有遗传毒性作用,因此检测纳米材料分子生物相容性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8.
纳米锰锌铁氧体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用于肿瘤磁流体热疗的自制纳米级Mn-Zn铁氧体(Mn0.5Zn0.5Fe2O4)的生物相容性。方法:溴化—3(4,5—二甲基噻唑基—2)—2,5—二苯基四唑(MTT)实验评价其体外细胞毒性;溶血试验评价其有无溶血作用:小鼠腹腔注射其无菌生理盐水混悬液以测定其LD50及最大耐受量(MTD);微核试验评价其有无致畸、致突变作用等。结果:MTT显示该材料对L-929细胞毒性为0~1级;无溶血作用;昆明小鼠腹腔注射该材料混悬液1ml.在极限浓度时的LD50测不出,MTD值达到6g/ks;微核实验结果表明无致畸致突变作用。结论:该材料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材料,应用于肿瘤热疗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