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皮内注药联合加巴喷丁治疗胸腰段亚急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57例亚急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A组(皮内注药联合口服加巴喷丁,n=29)和B组(口服加巴喷丁,n=28),共治疗6周?以疼痛评分(VAS评分)及疼痛缓解程度作为评价的主要疗效指标,其他指标包括疼痛对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患者对治疗效果的评价及McGill疼痛问卷简表(SF-MPQ)分值的改变?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分别降至(1.10 ± 0.41)分和(4.27 ± 0.89)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A组较B组降低更为明显?A?B组达到50%疼痛缓解程度的比率分别为89.7%和39.3%(P < 0.05)?A组患者睡眠和生活质量改善的比率均明显高于B组(P < 0.05)?结论:皮内注药联合加巴喷丁治疗胸腰段亚急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迅速缓解疼痛,改善睡眠及生活质量,疗效确切,结果优于口服加巴喷丁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联合皮内注药治疗胸腰段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取胸腰段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78例,随机分为联合、加巴喷丁及皮内注射3组各26人,联合组采用加巴喷丁联合皮内注药治疗;加巴喷丁组单用加巴喷丁治疗,皮内注药组单用皮内注药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疼痛、焦虑等情况进行评价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无论治疗后6周还是10周,3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汉密尔顿抑郁状态量表(HAMD-14)及焦虑自评量表法(S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联合组更明显(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却未见显著差异。治疗后6个月内,联合组复发率3.8%,远低于加巴喷丁组的26.9%和皮内注药组的30.8%(P0.05)。结论加巴喷丁联合皮内注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明显,用药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急性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为严重的症状之一,传统的治疗手段仍不能迅速确切地控制疼痛;同时还有9%~34%的患者后遗神经痛。60岁以上的老人此并发症高达50%~75%,后遗神经痛也是带状疱疹较严重的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皮内注射、神经阻滞疗法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皮内注射组,n=21)和Ⅱ组﹙神经阻滞组,n=19).两组均采用0.16%布比卡因镇痛液(0.5%布比卡因5 ml,弥可保500 μg,0.9%生理盐水10 ml).Ⅰ组沿皮损或色素沉着区周围行皮内注射.Ⅱ组根据疼痛部位和色素残留区的神经分布选择神经阻滞方法.两组均隔日1次,治疗3次后根据患者疼痛改善情况每周治疗1~3次.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与治疗前比较,Ⅰ组VAS评分明显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优良率明显高于Ⅱ组.结论 皮内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确切,是一种镇痛迅速、简便易行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亚甲蓝椎旁神经根注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椎旁神经根注药。A组在传统药物配方的基础上加用1%亚甲蓝1ml;B组采用传统药物配方作为对照。注药容量为每节段2~3ml,治疗完毕常规留院观察30min,每周治疗1次,5次为一疗程。比较A、B两组优良率和有效率。结果A组优良率为93.3%,有效率100%;B组优良率76.7%,有效率86.7%。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亚甲蓝椎旁神经根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更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皮内注射联合口服曲马朵、阿米替林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25例,疱疹消退后疼痛持续3个月以上,采用利多卡因混合液沿色素沉着或触觉过敏区皮内注射。疼痛较剧者隔日注射,其余隔两日注射。同时日服曲马朵和阿米替林。治疗前后采用数字疼痛强度量表记录疼痛强度,同时观察患者的睡眠状况。结果除3例因为注射痛而放弃治疗外,22例治疗结束后1周、2周、4周,NRS评分均显著降低,睡眠显著改善。结论皮内注射联合口服药物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确切,是一种操作简单、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红  于琼 《中国全科医学》2005,8(18):1546-1546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较顽固,既往西医多采用止痛药物治疗,效果多不佳,本文采用穴位注射疗法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刘源  李东白 《中外医疗》2022,(3):104-108
目的 探究连续硬膜外阻滞联合皮内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短期疗效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该研究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PHN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B、C、D 4组,每组15例.D组患者直接予以口服药物治疗,其他患者按照不同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皮内注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N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22例,年龄40~ 75岁,诊断为临床确诊发生带状疱疹后1个月,疼痛持续超过疱疹愈合的阶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7分.用皮内注射曲安萘德40mg+维生素B12 2000μg+利多卡因100mg+庆大霉素4万U(或+亚甲蓝20mg)治疗PNH.结果:经过治疗后,20例痊愈,半年内随访均未复发;2例疼痛明显减轻,VAS<3分,睡眠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结论:皮内注药治疗PNH治疗是一种非常安全及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带状疱疹是疱疹病毒侵犯神经,引起其支配区疼痛及皮肤疱疹为特征的疾病。患者常因剧烈疼痛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而到疼痛科就诊。目前治疗除选用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外,还选用口服曲马多等行止痛,以及物理疗法、光疗、中药治疗等,然而往往难以奏效。我们运用  相似文献   

11.
汤芹芹  孙琳  刘慧  肖红  杨邦祥 《西部医学》2010,22(6):1055-1057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在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24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及25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比较带状疱疹神经痛组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组患者使用硬膜外阻滞治疗后疼痛缓解程度VAS评分变化。结果带状疱疹神经痛组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组患者加用硬膜外阻滞治疗后,VAS评分降低分数分别为6分和4分,两组疼痛评分改变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治疗对带状疱疹神经痛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均有疗效,且对缓解带状疱疹神经痛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带状疱疹患者Treg/Th17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后遗神经痛持续时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治疗前生物化学指标,治疗后随访12个月。对比不同病情程度患者Treg/Th17,分析影响带状疱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因素,分析Treg/Th17对带状疱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统计不同病情严重程度带状疱疹患者后遗神经痛持续时间,分析带状疱疹患者Treg/Th17与后遗神经痛持续时间的相关性。结果 轻度组Treg、Treg/Th17均高于中、重度组(P <0.05),Th17低于中、重度组(P <0.05);中度组Treg、Treg/Th17高于重度组(P <0.05),Th17低于重度组(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h17[■=3.916(95%CI:1.611,9.516)]、Treg/Th17[■=4.289(95%CI:1.765,10.423)]是影响带状疱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因素(P <0.05)。ROC曲线结...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 联合可乐定对急性带状疱疹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组(F组)和芬太尼透皮贴剂联合可乐定治疗组(C组),观察患者疼痛的缓解程度、生活质量的改善、出现的并发症以及疱疹后神经痛发生率.[结果]C组较F组缓解疼痛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并发症与疱疹后神经痛发生率减少.[结论]多瑞吉联合可乐定能有效地控制急性带状疱疹疼痛及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并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求与带状疱疹发病及发生后遗神经痛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2年8月期间北京东直门医院皮肤科13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带状疱疹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年龄与疱疹前驱痛、疼痛程度均无明显相关性;年龄、疱疹前驱痛、皮损疼痛程度、基础慢性病及开始治疗时间均可能是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相关因素。结论带状疱疹发病、发生后遗神经痛均有一定相关因素,早发现、早治疗,尤其对于老年患者或伴有基础慢性病者防治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光义  尹智 《四川医学》2009,30(4):536-537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联合痛点皮内注射对急性带状疱疹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56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随机分A、B两组,A组行常规治疗,B组常规治疗加神经阻滞和痛点皮内注射。评价疼痛程度、疗效指数和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A、B两组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B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B组疗效指数明显高于A组;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急性带状疱疹采用神经阻滞和痛点皮内注射时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神经阻滞时机与控制带状疱疹疼痛及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关系.方法将73例病程〈15 d且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评分≥6分的患者,按病程分为Ⅰ组(病程≤7 d,37例)和Ⅱ组(病程〉7 d,36例).两组经常规治疗同时行责任神经阻滞及皮损区浸润治疗:颈椎、胸椎、腰椎椎旁神经分别用浓度为0.40%、0.40%、0.80%利多卡因液5 ml,加维生素B12 0.25 mg、地塞米松0.5 mg;神经丛和神经分支阻滞采用浓度为1.00%利多卡因液,加维生素B12 0.50 mg、地塞米松2.0 mg,剂量随部位而定;局部浸润用0.25%的利多卡因40 ml.比较两组治疗前、整个疗程完成后3 d时及1个月复诊时NRS评分的变化以及Ⅰ、Ⅱ组治愈率、有效率及治疗次数的差异.结果Ⅰ组、Ⅱ组患者经神经阻滞治疗后NRS评分均有明显下降,整个疗程结束后3 d时,Ⅰ组从治疗前(7.37±1.43)分下降为(0.92±0.40)分(t=27.30,P〈0.01),Ⅱ组由(7.16±1.41)分下降为(0.75±0.39)分(t=29.62,P〈0.01);Ⅰ组、Ⅱ组患者治愈率、有效率及治疗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个月后73例患者NRS评分均〈3分.结论 神经阻滞能有效控制带状疱疹早期疼痛,可有效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带状疱疹早期硬膜外置管持续给药的止痛效果及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带状疱疹患者182例随机分为药物组(117例)和联合组(65例),其中药物组行抗病毒治疗,联合组除抗病毒治疗外,另依据患者带状疱疹所在的部位、疼痛范围及受累神经,选择相应的硬膜外间隙穿刺置管,连接PCA泵,PCA内含0.5%利多卡因300ml,泵速为3~5 ml/h,单次量为2 ml,根据患者主诉症状调整泵入量.用药后每日观察疗效,出院后的第1、3、12个月时随访PHN的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的止痛起效时间短于药物组,联合组未见PHN发生,药物组PHN的发生率为6.25%(7/1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带状疱疹早期硬膜外置管持续给药的止痛疗效确切,并可降低PHN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探讨疱疹止痛灵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和镇痛作用机理。方法:对疱疹止痛灵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研究。结果:临床应用疱疹止痛灵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15 例,总有效率96.5% ,而对照组79 例,总有效率 44.3% ,结果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经临床及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疱疹止痛灵不仅能有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而且实验证明,疱疹止痛灵镇痛作用对于外周交感神经末稍有阻断作用 止痛作用,而对侧脑室给予疱疹止痛灵无镇痛作用。从而证明该药止痛部位在外周交感神经末稍,而不是神经中枢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神经妥乐平大剂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大剂量神经妥乐平治疗组(18u/日),疗程14d。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疗效。结果:(1)治疗组VAS值在治疗后1个月为(3.23±1.34)分,低于治疗前(6.27±1.23)分,t=8.361,P=0.000;亦低于对照组治疗后VAS值(4.15±0.92)分,t=2.635,P=0.027。(2)治疗组的疗效优、良、差率分别是75.00%、18.75%和6.25%,对照组分别是21.43%、40.48%和38.10%,Z=-5.171,P=0.000。结论:大剂量神经妥乐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