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华斌 《医学信息》2006,19(12):2149-2150
目的 探讨肝炎后肝硬化并糖代谢紊乱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肝硬化病人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监测。结果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出现糖代谢紊乱(61.2%);空腹血糖升高,餐后两小时血糖升高及空腹低血糖均不同比率出现。结论 对肝炎后肝硬化病人血糖监测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熊常成 《医学信息》2007,20(8):1425-1427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患者血糖水平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108例重型肝炎患者入院第2天空腹血糖,以血糖水平分为高血糖组、低血糖组、正常血糖组,分析评价其临床意义。结果重型肝炎患者血糖异常率74%,多为低血糖,且血糖越低病死率越高;血糖水平与重型肝炎临床分型无差异;血糖异常组病死率明显高于正常组;高血糖组与低血糖组病死率无明显差异,但低血糖发生率远高于高血糖。结论重型肝炎患者出现糖代谢紊乱的比例较高,尤其是低血糖。检测空腹血糖对重型肝炎的危重程度、评价其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和临床特点,并制定行之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方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并且发生夜间低血糖的11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通过对其发生低血糖的症状、特点、发病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并制定了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以上11例老年患者经救治,症状迅速得到缓解,无1例出现不良事件。结论夜间加强巡视,注意观察病情改变,教会患者及时识别低血糖反应可有效预防夜间低血糖的发生,降低危险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申燕勤  范会萍 《医学信息》2006,19(7):1216-1218
糖尿病合并植物神经病变者,其低血糖的发生常呈隐匿型发作,表现为无症状而突然进入低血糖昏迷,如果救治不及时,对神经系统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导致死亡。通过对24倒糖尿病合并植物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认为,护理人员精通业务,加强责任心,对存在可以引发低血糖因素的患者,密切观察其用药、饮食、活动等情况,监测血糖变化,及时予以纠正,可以有效的防止低血糖昏迷的发生;同时对患者及其家人加强有关糖尿病知识的教育,使他们了解低血糖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一般处理措施,并且针对存在不同心理问题的患者,施以相应的心理护理,调动患者自身的积极因素,控制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发展,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王霞 《医学信息》2010,23(16):2655-2655
目的总结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临床表现,危险性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结果糖尿痛患者低血糖反应临床表现轻重不等,及时诊治预后较好。结论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较常见,临床表现多样且不典型.如能及时发现和正确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癌并发糖代谢紊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并发糖代谢紊乱的可能发生机制。方法 测定7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空腹血糖、空腹及餐后2小时胰岛素、C肽浓度。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组间分采用t检验。结果 原发性肝癌并发糖代谢紊乱44.29%(31/70),其中低血糖占25.71%(18/70),其空腹胰岛素及C肽浓度均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并发高血糖占18.6%(13/70),其空腹胰岛素、餐后2小时胰岛素、C肽浓度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原发性肝癌并发低血糖可能与肝葡萄糖产生率降低及葡萄糖利用率增加有关。原发性肝癌伴高血糖可能与调节血糖激素灭活障碍及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改为糖适平与中效胰岛素联合降糖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效胰岛素联合糖适平治疗,对照组采用早晚两次注射预混胰岛素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第5天患者的空腹血糖、平均餐后血糖、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5d,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平均餐后2小时血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个月复查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胰岛素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出现1例低血糖.结论 中效胰岛素可以明显改善空腹血糖,但对餐后血糖控制欠佳者,联合糖适平治疗可以很好地克服这一问题,早晚两针中效胰岛素联合口服糖适平治疗降糖效果优于预混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妊娠糖尿病患者孕晚期血清脂肪因子水平对新生儿低血糖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自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44例产妇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就诊患者以2∶1的比例分为训练集(96例)和验证集(48例)。训练集患者根据新生儿血糖,分为新生儿低血糖组(67例)和非新生儿低血糖组(29例)。对比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平滑曲线拟合分析血清脂肪因子水平与新生儿低血糖的曲线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脂肪因子水平对新生儿低血糖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的影响因素;构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评价其预测效能。比较不同血清脂肪因子水平对新生儿及孕妇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 训练集患者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为68.38%,血清脂肪因子水平与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呈线性正相关关系,血清脂肪因子水平对新生儿低血糖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AUC=0.73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早产、宫内感染、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腹泻、血清脂肪因子水平,均为影响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构建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9.
陈洁 《医学信息》2010,23(2):512-512
低血糖是一组多种原因引起的血浆葡萄糖浓度过低,临床上以交感神经兴奋和脑细胞缺糖为主要特点的综合征。一般以血浆葡萄糖低于2.8mmol/L(50mg/d1)作为低血糖症的标准。低血糖是糖尿病药物治疗常见的副作用之一,收集我院从2005-2008年收治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症3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浅析老年糖尿患者夜间低血糖护理及预防。方法取我院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基础常规护理,观察分析两组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结果通过对比分析,观察组40例患者中,低血糖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方案实施,能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夜间低血糖的发生几率,有利于患者恢复且能稳定病情,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的低血糖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会芹  邢泽民 《医学信息》2006,19(8):1442-1443
低血糖反应是在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过程中发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可导致心脑等器官的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大多数患者发生低血糖时有交感神经兴奋现象,如出汗、心悸、神经质、颤抖、无力、饥饿等,但有少数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发生低血糖时症状往往以中枢神经系统为首发症状。如嗜睡、神志恍惚、昏迷等意识障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探讨糖尿病老年患者低血糖治疗的情况.方法 选取155例社区老年糖尿病发生低血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的方法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造成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 造成患者出现低血糖的主要原因有药源性低血糖、特发性低血糖、运动性低血糖等;影响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危险因素认知总分的主要因素有文化程度、性别和家族史.对老年糖尿病出现低血糖患者做好健康教育,监测好血糖并告患者使用降糖药物的注意事项是避免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的有效方法.结论 对于社区老年糖尿病出现低血糖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廖裔学 《医学信息》2006,19(3):492-493
目的探讨以脑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低血糖性脑病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低血糖性脑病的临床资料。结果低血糖性脑病多发生于老年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刺量过大是造成低血糖的主要原因。结论低血糖性脑病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误诊率高,应提高认识,及早诊断,早期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新生儿低血糖,脱水热,早母乳性黄疸的防治措施。方法:对全体母婴同室病房婴儿由同儿科医师专事管理,观察体温变化,监因糖及黄疸指数,对有异常情况督促、指导喂养、喂糖水、暂时性混合喂养、调节室温、温盐水灌汤、日光浴等处理。结果:干预组症状性低血糖、早期母乳性高胆红素症发生率为零;脱水热发生率3%。对照组20%,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对新生儿进行监护,可防止病理情况的出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并发糖代谢紊乱的可能发生机制.方法测定 7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空腹血糖、空腹及餐后2小时胰岛素、C肽浓度.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组间分析采用t检验.结果原发性肝癌并发糖代谢紊乱44.29% (31/70),其中低血糖占25.71%(18/70),其空腹胰岛素及C肽浓度均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并发高血糖占18.6%(13/70),其空腹胰岛素、餐后 2小时胰岛素、C肽浓度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原发性肝癌并发低血糖可能与肝葡萄糖产生率降低及葡萄糖利用率增加有关.原发性肝癌伴高血糖可能与调节血糖激素灭活障碍及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16.
引起真性低血糖的原因很多,一些疾病如肝脏疾病、胰岛素瘤、尿毒症、甲减、新生儿低血糖症等,一些降糖药如消渴丸、磺脲类降糖药等,某些抗生素如加替沙星等,都可能引起血糖低于1mmol/L。另外,饮酒、功能性低血糖]也能导致严重低血糖。实验室检测血糖在2.8mmol/L以下(随机血糖)即可诊断为低血糖症。低血糖是一种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异常。交感神经兴奋如心悸、出汗、饥饿、乏力、手抖、视物不清、面色苍白等;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如头痛、定向力障碍、癫痫、精神失常、意识障碍,甚至昏迷、死亡。部分患者可无先兆直接进入昏迷状态。一般认为低血糖超过6h即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转性损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反应的护理方法,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避免不可逆严重后果的发生。方法通过分析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反应的特点,提出护理对策。结果8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得到及时救治,病情好转。结论护理人员要做好各项护理预防工作,对于可能导致夜间低血糖的所有诱因进行全面的了解,充分认识低血糖反应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同时提高患者识别、处理低血糖反应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危重新生儿存在严重的代谢紊乱,而糖代谢紊乱对机体的危害已被临床医生广泛重视,低血糖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损伤,高血糖对机体也可造成严重危害,且病情愈重,血糖愈高,病死率愈高。现对我科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80例危重新生儿的高血糖症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9.
高改云 《医学信息》2006,19(11):2044-2045
糖尿病患者因降糖药应用不当往往致低血糖反应发生。低血糖反应可引起心悸.出汗,烦躁不安甚至昏厥.而糖尿病合并低血糖致急性心肌梗死者报道少见。我科自2004年6月~2006年7月共收治1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是以持续高血糖为其基本特征的综合症。其发病率在世界各地有明显的差异,我国约为1%~2%。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以及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使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代谢发生紊乱,其临床主要特征是高血糖和糖尿,病程冗长,病变可累及全身:脑、心血管、肾、神经、视网膜、皮肤和足。危急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低血糖昏迷、脑血管疾病、心肌梗塞等,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