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医疗纠纷的举证责任倒置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已于 2 0 0 2年 4月 1日开始实施。其中 ,《若干规定》的第四条第一款第八项最引人注目。该项规定 :“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 ,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1]这是我国第一次以司法解释的形式规定医疗纠纷适用“举证责任倒置”。所谓举证责任倒置 ,即将本应属于原告 (患者 )的举证责任分配给被告 ,相应地 ,由被告 (医疗机构 )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如果加以通俗的解释 ,就是说只要患者起诉医院 ,医院就要举…  相似文献   

2.
2002-04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明确规定了医疗纠纷的处理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即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坏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3.
孙毅  祁锦 《护理研究》2004,18(4):737-737
当前,在医疗纠纷的民事诉讼中,医疗机构承担举证例置的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条第八款明确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这一法规出台明确了医疗机构的举证责任。随着举证责任倒置的实施,在医疗事故争议中,病历是医患双方关注的焦点,是明确责任的重要依据之一,一旦发生医疗纠纷,病历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4.
2004年4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条第八款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即“举证责任倒置”。该“规定”对医疗侵权诉讼实行举证责任倒置,改变了以往“谁主张,谁举证”的办法。并随之发生风险的转移。具体表现为;过去患方要起诉医方存在有医疗侵权,它必须出示医方有过失证据。而“规定”实施后。受害人只要提出死亡、伤残、功能障碍的事实存在,而不再需要去证实该事实是由医务人员的过错造成。这时法院就可以推定医务人员是有过错。医务人员要免除自己的责任。就要拿出你的证据证明自己的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技术规程和医疗原则。或证明病人的损害后果是病人自身的原因或其它意外事故造成。如果证据不足或无法查明原因的那一部分,医院就要承担风险即民事责任。当然相关的医务人员也就受到经济、名誉的行政处分。  相似文献   

5.
手术护理记录质量分析及质控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医患双方对自己权益的维护意识也逐渐增强,因医疗纠纷诉讼法律的案例日渐增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条第八款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即举证责任倒置。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病  相似文献   

6.
2002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条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这一规定将医疗侵权诉讼区别于一般的民事诉讼“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分配原则,实行举证责任倒置。近几年媒体关于医疗侵权方面的报道连篇累牍,接连不断的护患纠纷案件和不绝于耳的各种争论,引发了大家对我国司法实践中医疗侵权诉讼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对护理工作影响的讨论。辩证地看,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不利的影响;从实践的检验来看,有利也有弊。  相似文献   

7.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颁布实施,规定了“医院在医疗纠纷中的举证责任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这一规定不仅引起医学界的震动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下面笔者就举证责任倒置的内容及护理工作与之相适应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举证责任倒置与护理文件书写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孙毅  祁锦 《护理研究》2004,18(8):737-737
当前,在医疗纠纷的民事诉讼中,医疗机构承担举证倒置的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条第八款明确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这一法规出台明确了医疗机构的举证责任。随着举证责任倒置的实施,在医疗事故争议中,病历是医患双方关注的焦点,是明确责任的重要依据之一,一旦发生医疗纠纷,病历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证据。护理人员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应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认真做好各项护理记录,学会收集证据和利用证据,为病人的治疗和…  相似文献   

9.
部分举证责任倒置更有利于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医疗机构只在两个要件上承担举证责任患者不能全部免除举证责任医疗机构表示将积极应对从2001年4月1日起,在我国医疗侵权的诉讼中,开始实行举证方式上的改革,做为原告方的患者,将不再承担对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这两个方面的举证责任,而改由医疗机构承担。在医疗侵权诉讼中,这种由一方当事人提出,而由另一方当事人举证的方式,与《民事诉讼法》中“谁主张、谁举证”的方式相反,因而被称为“举证责任倒置”。这一转变源于2000年12月21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相似文献   

10.
手术病人的交接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明确规定医疗纠纷的处理实行举证责任倒置,要求医疗纠纷诉讼由医方举证.  相似文献   

11.
Medical Evidence     
  相似文献   

12.
13.
14.
医学研究中证据分级和推荐强度的演进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本文系统分析了1979-2007年间50个主要组织和机构的证据分级标准及推荐意见强度,遴选出最具代表性的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11个标准,并从分级特点、影响范围、使用领域等角度将其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目前医学领域的标准已趋于成熟,并逐步统一。未来的挑战是在管理、教育、基础研究、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非医非药领域引入证据分类分级理念,研究制定符合循证医学思想,满足各领域研究和实践需要的高质量证据分类分级标准和推荐意见强度,接受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15.
关璐  田浩明 《华西医学》2004,19(3):358-360
目的:评价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几种内科治疗手段的疗效。方法:检索MEDLINE和Cochrane Database,以内科治疗糖尿病和非糖尿病的外周血管病变的Meta分析为基础,加以综述。结果:检索到13项结果,共评估了西洛他唑,己酮可可碱,抗血小板药物,运动疗法,以及控制危险因素(吸烟,高血脂和高血压等)对治疗伴或不伴糖尿病的外周血管病变的有效性。结论:西洛他唑能有效治疗糖尿病及非糖尿病患者的间歇性跛行,阿司匹林可能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有一级预防作用,己酮可可碱和运动治疗可增加间歇性跛行患者的行走能力,控制危险因素(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和戒烟)对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病变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Controversy in the United States about the decriminalization of cannabis to allow health care providers to recommend it for therapeutic use (medical marijuana) has been based on varying policies and beliefs about cannabis rather than on scientific evidence. Issues include the duty to provide care, conflicting reports of the therapeutic advantages and risks of cannabis, inconsistent laws, and even the struggle to remove barriers to the scope of practice for advanced practice registered nurse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ethics, evidence, and politics of this complex debate.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如何开展医学本科生的循证医学暑假教学,帮助学生完成循证医学研究.方法招募医学本科学生志愿者,利用暑假对其进行Cochrane系统评价的研究方法和相关知识的阶段性教学,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技能掌握程度,结合学生意愿,组织部分学生参加国际合作医学临床研究最佳证据研究的学习与实践.结果自开展此项培训项目3年以来,先后有38名医学本科生和七年制硕士生参加了Cochrane系统评价研究的培训,已发表Cochrane系统评价5篇,其中3篇是学生作为课题负责人,2篇是学生作为主研人员;以第1作者发表系统评价研究计划书19个;在国内核心期刊以第1作者发表论著7篇,SCI收录论文1篇,11人次被资助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结论医学生参加系统评价的研究,有利于他们深入了解循证医学、学习临床科研的方法、提高科研能力和协作精神、加快成为科研型人材;医学生适合于参与系统评价研究,这对培养他们去深入学习和掌握相关临床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尽管循证医学(EBM)对卫生政策和临床实践的影响尚未确定,但在意大利,人们对循证医学的兴趣却与日俱增。意大利医生的信息需求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药厂,而非无偏倚的循证资源。例如,近期一项调查显示:全科医生每周会接受11次医药代表的来访[1]。该调查表明医生认为药厂提供的信息完整且可靠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循证医学实践在临床工作中已取得一定经验,采用循证医学的原理和方法指导干部和老年人群的医疗保健工作是一项全新的课题。不仅对临床医生认识疾病诊治和判断疗效及预后,建立客观合理的健康保健计划具有指导意义。对保健对象获取科学先进的预防保健知识,认知疾病治疗目标和预后,避免不合理和不必要的医疗负荷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卫生行政部门的医疗保健决策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The journal of pain》2014,15(3):262-270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impact of evidence concerning the presence of 1) a biomedical basis for pain and 2) psychosocial influences on practitioner appraisals of patient pain experiences. Furthermore, the potential moderating role of patient pain behavior was examined. In an online study, 52 general practitioners and 46 physiotherapists viewed video sequences of 4 patients manifesting pain, with accompanying vignettes describing presence or absence of medical evidence and psychosocial influences. Participants estimated pain intensity, daily interference, sympathy felt, effectiveness of pain medication, self-efficacy, their likability, and suspicions of deception. Primary findings indicated lower perceived pain and daily interference, less sympathy, lower expectations of medication impact, and less self-efficacy when medical evidence was absent. The same results were found when psychosocial influences were present, but only when the patient displayed higher levels of pain behavior. Furthermore, absence of medical evidence was related to less positive evaluations of the patients and to higher beliefs in deception in both professions. The presence of psychosocial influences was related to less positive evaluations and higher beliefs in deception in both professions. In sum, a range of contextual factors influence health care practitioner responses to patient pain. Implications for caregiving behavior are discussed.PerspectiveThe present study indicates that in the absence of clear medical evidence and in the presence of psychosocial influences, patient pain might be taken less seriously by health care practitioners. These findings are important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difficulties that relate to the clinical encounter between pain patients and health care practition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