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在解决腰椎术后的即刻稳定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为椎间融合术提供足够刚性内固定。该文对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研究现状、优势、局限性与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腰椎滑脱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术后椎体骨密度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1例腰椎滑脱行腰椎内固定融合术的患者,术后10~16个月固定椎体骨密度明显降低,固定L5~S1者固定融合区邻近椎体(L4)骨密度明显降低,固定L4~L5者固定融合区邻近椎体(L3、S1)骨密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认为腰椎内固定融合术后,固定融合区椎体退变明显;非悬浮固定后固定融合区邻近椎体退变明显,而悬浮固定后固定融合区邻近椎体退变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RF-Ⅱ型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加椎间植骨联合后外侧关节突和横突间植骨融合对腰椎滑脱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37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RF-Ⅱ型椎弓根螺钉进行复位内固定行椎板切除减压和髓骸摘出,同时行椎间植骨联合后外侧关节突和横突间植骨融合,术后卧床休息6~8周后佩带腰围下床活动.结果 随访半年至3年,平均27个月,滑脱椎体平均复位率86.0%(80%~100%),经X线检查,37个椎间隙的融合率为97.6%,术后症状基本消失,植骨均融合,无固定螺钉松动、断裂及再滑脱现象,优良率达83.5%.结论 RF-Ⅱ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护理作用.方法 回顾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46例,观察护理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4月~3.5年,通过术前、术后高质量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无特殊并发症.结论 科学认真地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初步探讨常用的椎弓根螺钉置入方法对骨质疏松椎体中螺钉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从尸体中获取6节腰椎椎体经DEXA和QCT检测骨密度值,证实为骨质疏松后在计算机导航下按随机分组的方法向12个椎弓根中置入不同方向的椎弓根螺钉,使用MTS-858生物力学仪脊柱力学测试平台进行±250 N的循环负荷疲劳测试,记录负荷循环中的螺钉位移,计算系统的刚度系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Magerl法在负荷循环中的位移明显高于Krag法和尾向法(P<0.01);Magerl法的松动程度也明显大于Krag法和尾向法(P<0.01).结论 对于骨质疏松患者的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常用的螺钉平行上终板的技术不能提供最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非X线下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3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手术室无X线透视设备的条件下,对胸腰椎骨折及腰椎滑脱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34例,136钉。认为只要熟练掌握椎弓根,关节突,棘突与椎体等解剖标志,可获良好效果。着重对有关解剖及内固定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内固定治疗失败原因,分享翻修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骨科收治的8例内固定治疗失败并接受翻修手术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病历、手术记录、术后随访及X线片等临床资料,分析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原因,并针对性提出翻修手术策略。结果 2例钢板治疗患者中,断板和骨折不愈合各1例。6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PFNA)治疗患者中,头钉切出3例,穿凿1例,退钉1例,断钉1例。内固定失败原因:头钉位置不良(5/6),股骨内侧壁或外侧壁失支撑(6/8),未能解剖复位(6/8),软组织过度剥离(1/8),感染(2/8)。针对失败原因,翻修手术方式包括全髋关节置换术(5/8)、钢板固定(1/8)、PFNA固定(1/8)、PFN固定(1/8)。2例患者因骨感染一期行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治疗,1例患者因骨质较差,辅以自体松质骨植骨。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均为多种危险因素造成,主要为头钉位置不理想、复位不良及内外侧壁失支撑等。因此,解剖复位、内置物正确选择和良好放置是防止内固定失败的重要举措。应针对患者一般情况和失败原因,为其选择恰当的翻修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单枚椎间融合器后斜向植入辅以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118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滑脱症患者,均在椎板减压基础上行病变节段的单枚螺纹式椎间融合器的后斜向植入并辅以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结果 临床效果评价优83 例,良26例,无改善9例;患者主观评定满意84例,基本满意29例,可5例;术后随访18个月均达骨性融合,均无融合器移位及椎弓根螺钉松动.结论 该术式后路减压充分、融合可靠,适用于滑脱程度严重、滑脱倾向大的患者.  相似文献   

9.
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元民  方军 《山东医药》1996,36(5):13-14
采用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治疗胸腰椎骨折67例,对经椎弓内固定术的生物力学原理、手术优点、确定椎弓根螺钉入点方法及骨折节段定位等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老年腰椎滑脱是引起腰腿痛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大多数病人临床症状较轻,病情稳定,可通过保守治疗达到目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病例经严格保守治疗无效,而需行手术治疗。以往治疗腰椎滑脱通过用单纯椎板减压,或在椎板减压基础上行脊柱融合,但疗效不确切。目前,随着对该病认识的深入以及相关固定器械,尤其是椎弓根螺钉器械和操作技术的进步,腰椎滑脱症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7-02~2010-11收治的51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其中采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33例(6钉组),跨伤椎双平面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18例(4钉组).所有患者术前、术后、随访均行X线检查,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值和Cobb's角.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3.5个月.结果 三椎均顺利完成椎弓根螺钉植入,放置横连杆.螺钉位置及稳定性能良好,无切口感染,无脊髓神经症状加重.伤椎前缘高度和Cobb's角恢复满意.术后随访1年,6钉组效果优于4钉组(P=0.002).结论 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可增加骨折固定的稳定性,有效恢复和维持伤椎高度,矫正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12.
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新哲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15):1523-1523
目前临床普遍应用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进行胸腰椎骨折复位内固定,其手术操作简单, 固定节段少,有利于术后恢复.但近年来随访发现,有些病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椎体高度丢失,甚至出现了脊椎后凸畸形,尤其是老年人常合并有骨质疏松,其骨密度低,骨愈合能力差,更容易出现椎体高度丢失,脊椎后凸畸形,造成内固定失败,甚至可出现脊髓损伤,影响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结合椎间融合器或横突间植骨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32例,手术前、后进行Oswestry功能评分。结果本组术后随访28例,Oswestry功能评分由手术前的(52.82&#177;4.69)分降低至手术后的(31.00&#177;4.36)分(P〈0.01)。冠状位Cobb角由手术前的平均27.9&#176;改善至手术后的11.2&#176;(P〈0.01);平均矢状位Cobb角由手术前的22.6&#176;改善至手术后的33.5&#176;(P〈0.05)。术后所有病例无螺钉松动及断裂,无椎间融合器移位和下陷,无椎管狭窄及腰椎滑脱等并发症。认为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结合椎间融合器或横突间植骨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既能够对椎管做到彻底减压,又能一次性完成矫形和重建腰椎稳定性,是较理想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胸腰椎骨折椎弓根内固定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2008年1月—2011年1月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5-72岁,平均48岁。高处坠落伤6例,车祸28例,腰部砸伤6例。椎体前缘楔形压缩性骨折20例,爆裂性骨折10例。手术时间一般为伤后2~5d。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脊柱后路联合使用椎弓根钉内固定与椎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脊柱外科近3年内收治的49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应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并随访1年,拍摄患者术后1 w、3个月、1年时的腰椎X线片,并通过JOA评分方法评价手术治疗的满意度。结果 49例腰椎滑脱患者术后1 w、3个月、1年的腰椎滑脱率、滑脱角及椎间隙高度均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从临床JOA评分来看术后显著上升,术后1年平均改善率高达(98.9%±4.1)。结论后路应用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技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疗效。方法:选取腰椎滑脱患者15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的方法对进行治疗。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随机访问,随访1~5年,平均36个月。患者手术后4~10个月植骨融合,平均6.6个月,无内固定器断裂、松动情况的发生。最后一次随机访问时根据Nakai的评分标准对其进行评分,其中优89例、良57例、可10例,优良率93.59%。结论: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对治疗腰椎滑脱病症有着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短节段椎弓根联合附加伤椎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9-01~2013-12收治的6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单纯应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附加伤椎内固定治疗,两组患者均随访一年,对比治疗前后矢状面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VAS疼痛评分、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评级。结果术后一年观察组Cobb角为(6.19±1.8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86±2.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47,P=0.008);术后一年观察组伤椎前缘高度比为(94.22±10.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55±9.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47,P=0.018);术后12个月观察组VAS评分为(0.97±0.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9±0.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53,P=0.024);两组患者ASIA评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76,P=0.246)。结论胸腰椎爆裂骨折应用短节段椎弓根联合附加伤椎内固定治疗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昌林 《山东医药》2009,49(23):104-105
目的 观察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效果。方法对同期收治的26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行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术后观察椎体高度、Cobb角及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恢复情况等。结果术后患者椎体高度恢复达70%~100%,Cobb角由术前28°(13°~39°),降至6°(2°-12°),24例神经功能恢复至D级和E级;随访无脊髓神经损伤加重表现,无断钉及钉板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技术相对完善,解剖清楚,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由于生物力学优势,逐渐用于临床;但因颈椎的解剖结构、毗邻关系复杂、操作时有潜在危险,故该技术在颈椎疾病中的应用不及胸腰椎疾病广泛。2003年以来,我院采用椎弓根钉技术治疗颈椎疾病1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王继田  张明顺 《山东医药》2002,42(22):46-47
1999年 5月~ 2 0 0 1年 12月 ,我们应用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椎板峡部裂并腰椎滑脱 6 5例。现回顾性分析手术操作失误原因 ,并探讨其防治。一般资料 :本组男 4 5例 ,女 2 0例 ;年龄 2 1~ 6 4岁 ,平均4 1岁 ;胸腰椎外伤病程最短 8小时 ,最长 12天。其中胸腰椎爆裂内折 5 3例 ,其中 T1 2 6例、L1 2 5例、L2 9例、L37例、L4 3例、L53例。安全带型骨折 2例 ,其中 L2 、L3各 1例。上述 5 5例中 ,应用 UUS内固定 2例 ,AF内固定 5 3例。脱位型骨折 5例 ,行 AF固定 2例 ,RF内固定 3例。以上 6 0例术前脊髓神经功能按 F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