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戊巴比妥钠和速眠新Ⅱ注射液合剂在动物犬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探讨经济有效的动物麻醉方法。方法选用手术用杂种犬78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速眠新Ⅱ注射液合剂按体质量0.1 ml/kg臀部肌注,联合3%戊巴比妥钠生理盐水溶液按体质量0.2 ml/kg静脉注射麻醉;对照组使用3%戊巴比妥钠按体质量1 ml/kg静脉麻醉。观察比较两组犬只麻醉效果、麻醉诱导期、麻醉用药剂量、首次麻醉维持时间、苏醒时间、麻醉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效果、麻醉诱导期、麻醉用药剂量、首次麻醉维持时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麻醉并发症和苏醒时间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戊巴比妥钠联合速眠新Ⅱ注射液合剂麻醉效果好,使用剂量也较单一使用戊巴比妥钠降低,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戊巴比妥钠联用速眠新Ⅱ对西藏小型猪麻醉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速眠新Ⅱ和戊巴比妥钠对西藏小型猪的麻醉效果。方法采用速眠新Ⅱ(0.1mL/kg)肌内注射和3%戊巴比妥钠生理盐水溶液(0.2 mL/kg)静脉注射联合麻醉方法对15头行胚胎移植术的西藏小型猪进行麻醉,观察动物麻醉维持时间、镇痛效果、呼吸频率和心率变化及术后苏醒情况。结果80%(12头/15头)西藏小型猪初始量麻醉状态维持45 min以上,20%(3头/15头)西藏小型猪手术过程中追加麻醉。麻醉期间肌肉松弛效果好,动物呼吸和心率平稳。手术过程中西藏小型猪呼吸频率为(12-22)次/min,心率为(63-85)次/min,麻醉过程中未出现麻醉死亡,术后苏醒时间为30-60 min。结论速眠新和戊巴比妥钠混合麻醉效果好,且麻醉剂量较以往大幅减少,术后苏醒快。戊巴比妥钠联用速眠新复合麻醉对西藏小型猪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且动物麻醉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速眠新Ⅱ的麻醉效果,改进现有戊巴比妥钠麻醉方法的不足。方法: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两组,一组以单纯戊巴比妥钠按3%浓度以1 mL/kg腹腔注射,另一组先以速眠新Ⅱ0.04 mL/kg静脉注射,固定后再注射戊巴比妥钠(3%,0.5 mL/kg)。结果:复合组在麻醉时间不变的前提下,麻醉诱导期,麻醉死亡率,麻醉稳定性均好于单纯麻醉组。结论:此方法能显著改进实验动物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4.
戊巴比妥钠联用速眠新在手术实验犬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戊巴比妥钠与速眠新复合麻醉对外科手术实验用杂种犬的麻醉效果。方法成年健康杂种犬303只,雌雄兼用,按5%戊巴比妥钠0.5 mL/kg体重、速眠新0.1 mL/kg体重的标准,同侧臀部不同部位肌肉内同时注射麻醉(联合用药组)。追加剂量为首次用量的1/2。以单纯戊巴比妥钠麻醉(256只)和单纯速眠新麻醉(280只)为对照。结果联合用药组的诱导期为4.0±0.2 min,初次麻醉维持时间为240.0±30.0 min,术中只追加1次,即可再延长麻醉维持时间270.0±30.0 min,实验犬死亡6只(1.98%)。单纯戊巴比妥钠麻醉组和单纯速眠新麻醉组的诱导期分别为13.0±1.2 min和4.8±0.3 min,初次麻醉维持时间分别为125.0±13.1 min和30.0±3.1 min,实验犬死亡数分别为79只(28.21%)和43只(16.80%),术中麻药追加次数均不定。结论戊巴比妥钠与速眠新复合麻醉协同作用好,可扬长避短。此方法适合需要连续处理多个动物的外科实验和实验时间较长的动物外科教学,是一种较理想的实验动物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速眠新在实验猕猴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速眠新在实验猕猴麻醉中的效果。方法将36只猕猴随机分为空腹和进食(A、 B)两组,按0.1、0.2、0.3 ml/kg三种注射剂量(根据药物推荐的麻醉剂量选取)将A、B组又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只,然后进行速眠新肌肉注射麻醉。结果分别给予速眠新后在 (3.00±1.26)-(6.83±4.62)min进入麻醉状态;维持时间在(20.50±7.82)-(230.67±24.01)min; 麻醉维持期呼吸频率在(45.50±13.47)-(81.67±24.22)次/min;心率在(45.50±13.47)-(122.33 ±28.24)次/min,体温在(38.65±0.58)~(39.33±0.72)℃。结论速眠新剂量在0.1~0.3 ml/kg肌肉注射麻醉实验猕猴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速眠新与盐酸氯胺酮和速眠新复合麻醉对猕猴的麻醉效果。方法 成年健康猕猴 10只 ,动物分成单纯麻醉组 (速眠新组 ,5只 )和复合麻醉组 (速眠新和盐酸氯胺酮组 ,5只 ) ,均采用肌内注射麻醉。结果 速眠新麻醉维持时间仅 0~ 1h ,麻醉效果低于复合麻醉效果。速眠新有较好的镇静、镇痛和肌肉松弛作用 ,复合麻醉使速眠新效果更佳 ,麻醉时间更长、更稳定 (1~ 2h) ,复苏期较快。结论 速眠新和盐酸氯胺酮复合麻醉适合动物实验时间较长的手术 ,是一种较理想的实验动物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兔咪唑安定基础麻醉下手术全麻效果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动物实验中采用咪唑安定基础麻醉对盐酸氯胺酮和速眠新Ⅱ复合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新西兰大白兔96只,分成A组(48只),盐酸氯胺酮和速眠新Ⅱ复合麻醉;B组(48只),咪唑安定基础麻醉下,行盐酸氯胺酮与速眠新Ⅱ复合麻醉。均采用肌内注射麻醉。【结果】麻醉显效时间、首次用药维持时间、第二次维持时间、总维持时间分别为:A组,(7.2±1.5)min,(38.4±4.9)min,(32.7±5.5)min,(70.5±3.8)min;B组,(3.9±1.3)min,(52.3±6.7)min,(43.2±4.1)min,(95.4±2.3)min。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咪唑安定基础麻醉盐酸氯胺酮与速眠新Ⅱ复合麻醉可有效增强复合麻醉效果,减少麻醉药物用量,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及可控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速眠新Ⅱ注射液用于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家犬肝叶切除术的麻醉,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杂种雄性家犬40只,体重6~10kg,随机分为速眠新Ⅱ组(S组,n=20)和丙泊酚复合速眠新Ⅱ组(PS组,n=20)。PS组予以臀部肌肉注射速眠新Ⅱ0.05ml.kg^-1,静脉注射丙泊酚2.5mg.kg^-1进行麻醉诱导,术中泵注丙泊酚100~150μg.kg^-1.min-1维持。S组仅臀部肌肉注射速眠新Ⅱ0.1ml.kg^-1,术中间断静脉推注速眠新Ⅱ维持麻醉至术毕。观察各组对气管插管的反应及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比较麻醉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PS组气管插管时的呛咳反应较S组小(P〈0.01)。2组麻醉后1min、插管后1min MAP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组心率较S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手术即刻、30minPS组MAP及HR较S组更为平稳,2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拔管时间PS组少于S组(P〈0.01)。结论:丙泊酚复合速眠新Ⅱ用于HIFU家犬肝叶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比单用速眠新Ⅱ更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探讨速眠新(SMX)用于家兔麻醉对血流动力学、血液学、血生化学、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首先抽取麻醉前正常状态下家兔静脉血、动脉血。检测血液学、血生化学、血气指标。后以速眠新0.2mL/(kg.bw)肌内注射于兔后肢肌肉丰厚处,3min左右,家兔处于制动状态,于麻醉后进行兔颈动脉插管监测平均动脉血压(MAP),无创心电监护仪监测呼吸(RR)、心率(HR)。15min时,抽取兔耳缘静脉血测血液学、血生化学指标;抽取兔耳中动脉血测血气指标。结果①血液学指标:麻醉后较麻醉前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P〈0.05)、血小板比积(PCT)(P〈0.05)显著升高,红细胞体积宽度值(RDW-CV)显著降低。②血生化学指标:麻醉后较麻醉前肌酐(Cr)降低,葡萄糖(GLU)、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镁(Mg)、磷(P)显著升高。③血气分析:麻醉后较麻醉前二氧化碳分压(PCO2)、碳酸氢盐(UCO3^-)、总二氧化碳量(TCO2)、细胞外液剩余碱(BEecf)显著升高,麻醉后较麻醉前钾(K)显著降低。④血流动力学:麻醉后较麻醉前平均动脉压(MAP)、呼吸(RR)、心率(HR)均降低。结论速眠新用于家兔麻醉对其血液学、血生化学、血气指标、血流动力学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速眠新在实验动物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速眠新(曾用名846合剂)Ⅱ是一种新型的动物复合麻醉制剂,由解放军军需大学兽医研究所试研制。速眠新由盐酸二氢埃托啡(DHM99)、氟哌啶醇、保定宁组成,每毫升速眠新含保定宁60mg、盐酸二氢埃托啡(DHM99)4μg、氟哌啶醇2·5mg。其中保定宁所含二甲苯胺噻唑类似甲苯噻嗪,是α2受体激动剂,通过激活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来起麻醉作用,有良好的镇静、肌松,微弱的镇痛作用,但抑制呼吸、心脏传导系统,并使唾液腺及气管腺体分泌增加;盐酸二氢埃托啡属吗啡类药物,主要作用于μ受体,具有高效镇痛作用;氟哌啶醇有较强的安定、镇痛、肌松作用,但有明显的…  相似文献   

11.
速眠新麻醉对家兔的生理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速眠新(SMX)用于家兔麻醉对血流动力学、血液学、血液生化、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首先抽取麻醉前正常状态下家兔静脉血、动脉血。检测血液学、血生化学、血气指标。后以速眠新0.2mL/kg体重肌内注射于兔后肢肌肉丰厚处,3min左右,家兔处于制动状态,于麻醉后进行兔颈动脉插管监测平均动脉血压(MAP),无刨心电监护仪监测呼吸(RR)、心率(HR)。15min时,抽取兔耳缘静脉血测血液学、血生化指标;抽取兔耳中动脉血测血气指标。结果(1)血液学指标:麻醉后较麻醉前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P〈0.05)、血小板比积(PCT)(P〈0.05)显著升高,红细胞体积宽度值(RDW—CV)(P〈0.05)显著降低。(2)血生化指标:麻醉后较麻醉前肌酐(Cr)(P〈0.01)降低,葡萄糖(GLu)(P〈0.05)、肌酸激酶(CK)(P〈0.05)、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P〈0.05)、镁(Mg)(P〈0.05)、磷(P)(P〈0.01)显著升高。(3)血气分析:麻醉后较麻醉前二氧化碳分压(Pc02)(P〈0.01)、碳酸氢根(HCO3^-)(P〈0.05)、总二氧化碳量(1、C02)(P〈0.05)、细胞外液剩余碱(BEeef)(P〈0.05)显著升高,麻醉后较麻醉前钾(K)(P〈0.05)显著降低。(4)血流动力学:麻醉后较麻醉前平均动脉压(MAP)、呼吸(RR)、心率(HR)均降低。结论速眠新用于家兔麻醉对其血液学、血液生化、血气指标、血流动力学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一种适于整形外科动物实验的快速、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方法选取82只实验用家兔,随机分为A、B、C三组,Α组肌肉注射速眠新Ⅱ(0.35 mL/kg),Β组给予10%水合氯醛静脉注射(2.5~3 mL/kg),C组肌肉注射速眠新Ⅱ(0.2 mL/kg)和静脉注射10%水合氯醛(1~1.5 mL/kg)复合麻醉,比较3组的麻醉效果,观察3组麻醉药物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苏醒时间及动物麻醉死亡率。结果诱导期及苏醒期时长C组介于A,B两组之间(P0.05);而麻醉期时长C组与A组相当(P0.05)并均高于B组(P0.05)。结论速眠新Ⅱ与水合氯醛复合麻醉诱导及恢复时间短,麻醉维持时间长,死亡率低,是整形外科家兔动物实验中一种简便快速、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速眠新复合麻醉对动物应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对比研究速眠新与不同麻醉剂配伍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不同麻醉方法 ,将杂种犬 6 0只 ,随机分为 5组 (A、B、C、D、E) ,每组 12只 ,其中一组为对照组。分 3次 (麻醉后 2 0min、 2h及手术结束后 )监测术中犬的SpO2 、R和P的情况。结果 :5组中麻醉诱导时间最短的是E组 ,平均 8分钟 ,最长的为D组和A组 ,均为 2 0分钟 ,B和C组介于两组之间为 15分钟。而麻醉维持时间最长的E组为 5h ,其次C组为 2h ,其他三组均为 1 5h。苏醒时间最长为E组 (5 5h) ,其次C组 (2 5h)其他三组均为 1 2h。SpO2 监测在第一次测试中C组 99 33%,高于其他组 (P <0 0 5 ) ,手术中和手术后C组仍比其他组高 (P <0 0 5 ) ,呼吸E组 17 5次/min ,高于其他组 (P <0 0 5 )。结论 :给予犬实施麻醉方法很多 ,但速眠新复合麻醉经观察效果确切 ,只要严格按体重应用 ,犬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各项指标较平稳。  相似文献   

14.
速眠新与戊巴比妥钠在动物麻醉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外科手术实验动物的麻醉一般采用戊巴比妥钠麻醉,从多年的教学应用,我们发现戊巴比妥钠麻醉药存在许多不足,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01~2002年选用了一种新型的麻醉剂——速眠新。通过实验应用,麻醉效果尚佳,现将速眠新在动物实验中的应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速眠新Ⅱ注射液麻醉用于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ing ultrasound,HIFU)无创定位辐照活体羊肝术的麻醉,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南江黄羊30只,雌雄不拘,体重15~25kg,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速眠新Ⅱ组(A组,n=15)和速眠新Ⅱ组(C组,n=15).A组予以臀部肌肉注射速眠新Ⅱ0.05ml/kg,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术中泵注丙泊酚50~150μg/(kg·min)维持.C组仅臀部肌肉注射速眠新0.1ml/kg,术中间断静脉推注速眠新维持麻醉至术毕.观察各组气管插管反应及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比较麻醉恢复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C组相比,A组气管插管时的呛咳反应较小(P<0.01).麻醉后2min、插管后2min两组MAP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率A组较C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U治疗后5min、30min时A组MAP及HR与C组相比更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拔管时间A组少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丙泊酚复合速眠新Ⅱ用于HIFU辐照活体羊肝麻醉效果比单用速眠新Ⅱ更满意,术后苏醒快,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改进速眠新单纯与复合麻醉方法的不足,观察引入地西泮对速眠新复合盐酸氯胺酮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成年实验家兔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肌肉注射速眠新(0.3 mL/kg),B组肌肉注射速眠新复合盐酸氯胺酮混合液(0.3 mL/kg),C组肌肉注射速眠新复合盐酸氯胺酮混合液(0.3 mL/kg),并静注地西泮注射液(1.5 mL/kg),对比三组的麻醉效果、麻醉显效时间、初次麻醉维持时间、总麻醉药用量及总手术时间。结果 C组麻醉显效时间明显短于A、B组( P<0.01);初次麻醉维持时间C组长于A、B组( P<0.01);总麻醉药用量C组明显少于A、B组(P<0.01);C组总的手术时间少于A、B两组(P<0.01);C组的麻醉效果优于A、B组( P<0.01)。结论采用速眠新、盐酸氯胺酮联合地西泮复合麻醉明显提高了麻醉效果,是适于家兔敏感手术部位及手术时间较长的动物实验的理想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速眠新复合麻醉对外科手术实验用犬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速眠新与戊巴比妥钠复合麻醉对外科手术实验用杂种犬的麻醉效果。方法成年健康杂种犬60只,雌雄兼用,肌内注射麻醉。结果速眠新与戊巴比妥钠复合麻醉用药量比推荐剂量少,平均麻醉诱导期6min,麻醉维持时间270min。速眠新有较好的镇静、镇痛和肌肉松弛作用,复合麻醉使速眠新效果更佳,诱导期短,维持时间长,复苏较快。结论速眠新与戊巴比妥钠复合麻醉适合动物实验时间较长的手术,是一种较理想的实验动物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速眠新对SD大鼠的全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速眠新曾用名846合剂。是一种复合镇静肌松剂,该合剂系二甲苯胺噻唑(静松灵)、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酸二氢埃托啡和氟哌啶醇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强效镇痛、镇静和肌肉松弛作用。据报道,速眠新广泛应用于马、牛、羊、鹿、熊、兔、犬、猫、猪及小动物的麻醉,均获得了满意效果[1],本文报道它对大鼠的全麻效果,并与戊巴比妥钠作了比较。1.材料与方法(1)动物与分组 普通级SD大鼠40只,雌雄各半,体重200g左右,由华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大鼠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普通级设施饲…  相似文献   

19.
单纯速眠新麻醉在动物实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56只动物实验手术犬采用单纯速眠新麻醉,现将有关麻醉情况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药物速眠新(二甲苯胺噻唑、乙二胺四乙酸、盐酸二氢埃托啡和氟哌定醇组成复方制剂)[1],由解放军农牧大学军事兽医研究所提供。12 方法健康杂种犬56只,雌雄兼用,体重8~27kg。手术式分别为盲肠部分切除术、小肠吻合术、清创术、气管切开术和胸腔闭式引流术。犬入室前麻醉用速眠新01ml/kg,肌肉注射。待犬卧倒入睡后,开始脱毛备皮,放置手术台上,固定后实施手术。2 结 果注药后入睡时间最短5分钟,最长28分钟,平均18分钟。诱导期呕吐5例(均未禁食)…  相似文献   

20.
氯胺酮与速眠新、硫喷妥钠对犬麻醉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氯胺酮与速眠新、硫喷妥钠复合麻醉对犬的麻醉效果。方法成年健康犬180只。动物分成单纯麻醉组(氯胺酮组,60只)和复合麻醉组(氯胺酮与速眠新组,60只;氯胺酮与硫喷妥钠组,60只),采用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麻醉。结果氯胺酮麻醉维持时间为0.5~1h,用量较大,麻醉效果低于复合麻醉效果,复合麻醉能相互弥补本身不足,增强麻醉效果,提高肌肉松驰力,麻醉深浅容易控制,对呼吸,循环系统无明显的抑制,麻醉时间更长,更稳定(1~4h),用量小,苏醒快。结论氯胺酮与速眠新、硫喷妥钠复合麻醉适合动物实验时间较长的手术,是一种较理想的实验犬麻醉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