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8):129-133
目的 探讨后路腰方肌(QL2)阻滞与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在小儿下腹部腹腔镜手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择期全麻下腹部腹腔镜手术患儿56例,年龄1~7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QL2组和TAP组,每组各28例。两组神经阻滞均于全身麻醉后、手术前在超声引导下完成。术后24 h内密切随访。FLACC量表评估术后疼痛程度;记录术后24 h内予补救性镇痛患儿累积数量、平均动脉压和心率;评估并记录神经阻滞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QL2组患儿手术后1 h、2 h、4 h、6 h、12 h FLACC评分均低于TAP组(均P<0.05);QL2组手术后24 h内需要补救性镇痛患儿累积数量低于TAP组(P=0.014);QL2组患儿手术后1 h、2 h、4 h、6 h、12 h、24 h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低于TAP组(均P<0.05)。QL2组术后有4例(14.3%)出现暂时性股四头肌无力,TAP组患儿未发现股四头肌无力;QL2组2例、TAP组1例出现单侧穿刺部位血肿。结论 超声引导下QL2阻滞应用于小儿下腹部腹腔镜手术后镇痛的效果优于TAP阻滞,但存在发生暂时性股四头肌无力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和评估右美托咪定作为局麻药佐剂行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TAP)阻滞在腹腔镜斜疝修补术中的镇痛镇静疗效。方法  选择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2017年3月至7月90例择期拟行全麻下腹腔镜斜疝修补术的患者, 年龄20~75岁, ASA分级Ⅰ~Ⅱ级, 随机分为全麻组(G组, n=30), 0.25%罗哌卡因每侧20 mL神经阻滞+全麻组(R+G组, n=30), 右美托咪定0.5 μg/kg+0.25%罗哌卡因每侧20 mL神经阻滞+全麻组(DR+G组, n=30)。R+G组和DR+G组于全麻诱导前超声引导下实施双侧TAP阻滞。记录3组术后24 h镇痛、镇静评分、全麻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入苏醒室后Steward评分、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呼吸抑制、辅助镇痛使用情况、TAP阻滞和右美托咪定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DR+G组镇静评分(Ramsay)、镇痛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 且有效镇痛时间延长; 和G组相比, R+G组和DR+G组术后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缩短, Steward评分显著降低(P<0.05); 与其他两组比较, DR+G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作为局麻药佐剂应用于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全麻下腹腔镜斜疝修补术安全有效, 术后有效镇痛时间明显延长, 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rsnsverse abdominisPlane,TAP)联合氟比洛芬酯对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快速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70例,年龄25~65岁,ASA分级Ⅰ~Ⅱ级.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患者在关腹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对小儿腹腔镜术后患儿焦虑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小儿腹腔镜下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S组和D组.D组患儿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定压呼吸模式机械通气;S组患儿全麻诱导结束后行超声引导下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术,超声定位后推注0.25%罗哌卡因0.4 mL/kg.记录两组患...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七氟醚复合氯胺酮全麻用于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行腹腔镜下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小儿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复合氯胺酮全麻组(1组)和丙泊酚复合氯胺酮全麻组(Ⅱ组).Ⅰ组采用吸人七氟醚复合氯胺酮单次静注;Ⅱ组采用丙泊酚复合氯胺酮全麻.所有患儿均不行气管插管,术中面罩吸氧...  相似文献   

6.
葛建岭  杨勇  徐成  王芳  鲁美静  王伟 《西部医学》2021,33(2):254-257
目的 探讨腹横肌平面(TAP)阻滞用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3月~2019年12月于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9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于全麻下完成手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全麻诱导结束后联合TAP阻滞麻醉.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术中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术前超声引导下腹横平面(TAP)阻滞对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和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随机对照双盲研究,将拟行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TAP组和假阻滞组(对照组).TAP组患者在术前接受超声引导下TAP阻滞,注射0.75%罗哌卡因25 ml;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25 ml.所有患者接受全麻下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手术,术毕启动静脉吗啡患者自控(PCA)泵.记录术后12 h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术中芬太尼、术后吗啡累计用量以及术后PONV发生率.结果 4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每组20例.TAP组在术后2、4、6、12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TAP组患者首次使用吗啡补救镇痛的时间晚于对照组[(145±36)min vs.(64±35)min,P<0.05],TAP组术后48 h吗啡累计用量低于对照组[(22.0±10.5)mg vs.(60.0±19.3)mg,P<0.05],且PONV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0.0% vs.55.0%,P<0.05).结论 术前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对于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术能产生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降低阿片类用量和PONV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气管插管全麻与非气管插管全麻在经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结扎术中的优缺点,寻找一种安全、简单、实用的麻醉方法.方法 80例腹腔镜下行单孔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A组气管插管全麻组,B组非气管插管全麻组.记录两组手术前后呼吸、血氧、心率、动脉血气.结果 两组患儿手术前后血氧无明显差别,呼吸、心率、动脉血气组间无明显差别,A组患儿苏醒期有5例重度胃胀气,经插胃管抽气后减轻,拔管过程中喉痉挛8例.B组无胃胀气与喉痉挛病例.结论 小儿疝气行腹腔镜下单孔内环结扎术手术时间短,采用非气管插管全麻安全、简单、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全麻联合骶管阻滞用于小儿腹腔镜下先天性巨结肠手术麻醉的合理性。方法:选择择期于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下先天性巨结肠手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用单纯芬太尼静脉复合全麻,B组用舒芬太尼静脉复合全麻+骶管阻滞,各20例,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麻醉效果均良好,B组在麻醉过程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明显平稳,全麻及肌松药的用量明显少于A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后的恶心、呕吐、烦躁等不良反应明显少于A组。两组间观测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腔镜下先天性巨结肠手术麻醉采用舒芬太尼全麻联合骶管阻滞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复合全麻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和镇痛的影响。方法择期在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TAP组(T组)和对照组(C组)各20例。T组于麻醉诱导后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AP阻滞,分别注入0.33%盐酸罗哌卡因30 m L,C组注入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术中芬太尼用量,以及术后苏醒、拔除气管导管和胃肠恢复时间,评估并记录术后2 h、12 h、24 h的VAS镇痛评分和术后恶心呕吐(PONV)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T组术中芬太尼用量明显降低(P0.05);术后苏醒、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明显减少(P0.05);PONV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术后2 h、12 h的VAS镇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胃肠恢复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与单纯静脉全麻比较,TAP阻滞复合全麻明显减少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芬太尼用量,改善术后早期恢复和镇痛效果,有助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艾司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儿童扁桃体切除术后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12月台州市中心医院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80例,年龄5~13岁,ASA分级I或II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E组)和观察组(ED组),每组40例。E组和ED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泵注艾司氯胺酮0.5 mg/kg和艾司氯胺酮0.5 mg/kg+右美托咪定1.0 μg/kg,均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 mL。采用小儿麻醉苏醒躁动评分量表(PAED)和疼痛行为评分量表(FLACC)对患儿进入麻醉后恢复室(PACU)后30 min内的躁动发生及疼痛情况进行评分,并记录患儿麻醉前(T0)、拔管时(T1)、拔管后5 min(T2)、10 min(T3)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以及手术时间、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术后FLAC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ED组患儿术后PAED评分显著低于E组(P <0.05)。两组患儿T0 和T3时的MAP和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ED组在T1 和T2时MAP和HR明显低于E组(P <0.05)。两组患儿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此外,ED组患儿术后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1,P =0.034)。结论:艾司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患儿扁桃体切除术能够有效降低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且术后不良反应更少,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评价地佐辛对小儿七氟烷复合麻醉下行唇腭裂修复术后苏醒期躁动的预防作用。方法以海南省人民医院择期行唇腭裂修复手术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 =30)和对照组(n =30)。手术结束前15 min 研究组患儿静脉注射地佐辛0.10 mg/kg,对照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手术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入麻醉监护治疗室(PACU)时改良Aldrete 评分,PACU 滞留时间;同时记录躁动评分(PAED)、改良东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m-CHEOPS)、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以及术毕6 h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同时记录插管时(T0)、拔管时(T1)、拔管后5 min(T2)时患儿生命体征。结果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及七氟醚吸入浓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儿PAED 评分及m-CHEOPS 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13.871,p =0.000)。两组患儿拔管时间、入PACU 即刻改良Aldrete 评分及PACU 滞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1 和T2 时研究组的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心率慢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对地佐辛耐受良好,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地佐辛可有效抑制小儿唇腭裂修复术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不延长患儿术后苏醒及拔管时间,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双氯芬酸钠栓在行扁桃体切除和腺样体吸割患儿的应用,观察其对术后躁动发生的影响。方法 45例择期行扁桃体切除和腺样体吸割患儿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例。组1在手术前气管插管后即刻给予双氯芬酸钠栓12.5 mg,组2在手术结束即刻给予双氯芬酸钠栓12.5 mg,对照组手术前后均不给予双氯芬酸钠栓。记录所有患儿的拔管时间和恢复室滞留时间;进入恢复室后进行改良Aldrete评分和疼痛评分;于入恢复室后10、20、30 min分别进行儿童麻醉后躁动(PAED)评分。结果 各组拔管时间和恢复室滞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恢复室后10 min,组1的PAED评分显著低于组2和对照组(P<0.05),而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恢复室后20和30 min,组1和组2的PAE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入恢复室即刻的改良Aldret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1和组2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氯芬酸钠的应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患儿麻醉术后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预注帕瑞昔布钠对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行择期腭裂修补术患儿,七氟烷维持麻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成4组,各30例,分别为:低剂量帕瑞昔布钠组(L组)、中剂量帕瑞昔布钠组(M组)、高剂量帕瑞昔布钠组(H组)和对照组(C组)。L、M、H和C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0.5mg/kg、帕瑞昔布钠0.75mg/kg、帕瑞昔布钠1 mg/kg(剂量≤40mg)及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面罩吸氧(6L/min)+8%七氟烷诱导,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维库溴铵0.1mg/kg,芬太尼3μg/kg行气管插管;2%~3%七氟烷维持麻醉直至手术结束,术毕立即停止吸入。记录术中情况、苏醒期躁动情况以及疼痛和镇静程度,并记录术后24h不良反应。结果:4组患儿麻醉、手术、拔管和麻醉后监测治疗室停留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比较,M组和H组患儿躁动发生率均低于C组(P<0.05),而L、M、H组小儿麻醉后躁动量表(PAED)评分均明显低于C组(P<0.01);M组和H组PAED评分均低于L组(P<0.05);与M组比较,H组躁动发生率及PAED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儿疼痛评分(FLACC)及Ramsay评分比较,与C组比较,L、M和H组患儿术后各时点FLACC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而3组患儿术后Ramsay评分均升高(P<0.05~P<0.01);与L组比较,M组和H组T0和T1时点FLACC评分均降低(P<0.05~P<0.01),M组和H组T1和H组T2时点Ramsay评分升高(P<0.05~P<0.01);与M组比较,H组各时点FLACC评分及T0与T1时点Ramsay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组T2时点Ramsay评分明显高于M组(P<0.01);4组患儿头疼、头晕、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注帕瑞昔布钠可安全有效地预防患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而预注帕瑞昔布钠0.75 mg/kg是临床预防小儿苏醒期躁动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骶管阻滞复合喉罩全麻用于小儿尿道下裂成形术中的麻醉及术后镇痛的效果。 方法 选取择期行尿道下裂修补术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超声引导骶管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组(GC组)和喉罩全身麻醉组(G组),每组50例。记录两组患儿术中心率(HR)、平均动脉压(MBP)、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术中全身麻醉药物用量,入麻醉恢复室(PACU)后15、30、45及60 min的心率、FLACC疼痛评分与Ramsay镇静评分,以及术后24 h两组患儿补救镇痛例数、阴茎痛性勃起例数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患儿术中各时点HR、MBP及PETCO2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GC组术中全身麻醉药的用量少于G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G组相比,GC组FLACC疼痛评分和心率在入PACU 后15、30、45和60 min对应时点较低(P<0.05),而Ramsay镇静评分在入PACU后30、45和60 min对应时点较高(P<0.05),且术后24 h曲马多补救镇痛例数和阴茎痛性勃起例数均较少(P<0.05)。GC组患儿未观察到穿刺部位感染、血肿和局部麻醉药中毒等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 结论 与单纯喉罩全麻比较,在小儿行尿道下裂成形术中采用超声引导骶管阻滞复合喉罩全麻,术后早期镇静镇痛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全身麻醉复合骶管阻滞与全身麻醉复合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疝气手术患儿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21年5月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儿140例,患儿均行腹腔镜疝气手术治疗,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全身麻醉复合骶管阻滞(GS)组、全身麻醉复合腹横肌平面阻滞(GT)组,每组70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术中连续输注右美托咪啶对髋关节手术患儿全麻苏醒期谵妄(PAED)的影响。  方法  择期髋部手术患儿70例,年龄3~6岁,ASAⅠ~Ⅱ,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右美托咪啶组[D组 右美托咪啶0.3 μg/(kg·h)输入];对照组[C组 相同容积的生理盐水输入]分别持续静脉输入至手术结束前30 min。所有患儿手术结束拔出气管导管后送入PACU,主要观察患儿拔出气管导管后30 min内PAED发生率、疼痛发生率,评估拔出气管导管后10、20、30、60 min、24 h疼痛评分、PAED评分,其次,记录拔管时间,应急镇痛药使用率和出PACU时护士满意度评分。  结果  与C组相比,D组患儿苏醒期谵妄(PaedED)发生率和疼痛发生率降低[(48.6% vs 22.9%,P < 0.01);(62.9% vs 37.1%),P < 0.05)],D组拔管后不同时点的疼痛评分和PAED评分降低(P < 0.05),但拔管时间延长(P < 0.05)。在PACU期间D组应急镇痛药使用率减少,护士满意度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24 h疼痛评分、PAED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术中连续输注右美托咪啶0.3 μg/(kg·h)可降低髋关节手术患儿全麻苏醒期谵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周玉梅  郭文俊 《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1):1857-1859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用于预防老年患者依托咪酯全麻苏醒期躁动及应激反应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选择9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全麻下胃癌根治手术患者,年龄60~75岁,随机分为3组,S组为舒芬太尼组,F组为芬太尼组,R为瑞芬太尼组。S组全麻诱导、维持均为舒芬太尼,F组全麻诱导、维持均为芬太尼,R组全麻诱导、维持均为瑞芬太尼。记录患者围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术毕患者均入复苏室,观察2组患者术后全麻恢复期并记录3组手术气管导管拔管后(T1)、20 min (T2)及30 min (T3)的MAP、HR及SpO2变化,复苏室停留时间、术后相关并发症、苏醒期的Riker镇静躁动和VAS评分,拔出导管后30 min进行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活动、哭闹、可抚慰性(FLACC)评分。 结果 在麻醉诱导期和术中3组患者血液动力学均稳定。在麻醉恢复期,舒芬太尼组(S组)患者平均心率和动脉压与芬太尼组(F组)、瑞芬太尼组(R组)比较更为平稳;舒芬太尼组患者躁动发生率及Riker躁动镇静评分、FLACC评分明显低于芬太尼组和瑞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舒芬太尼可使患者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环境更加稳定,不影响患者术后拔管和苏醒时间,可有效预防依托咪酯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发生率和减少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骶管阻滞对小儿七氟烷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10月择期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小儿60例,年龄2~5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骶管阻滞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D组先行骶管阻滞0.2%罗哌卡因1.2 mL/kg,余下操作同C组:麻醉诱导置入喉罩,术中麻醉维持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术毕苏醒拔除喉罩,送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苏醒期躁动采用儿童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PAED)。记录入PACU即刻、5 min、15 min、30 min的PAED评分;记录术后30 min、2 h、6 h、12 h、24 h疼痛评分,按照加拿大东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CHEOPS)标准。结果与入PACU即刻比较,C组在入PACU后30 min时的PAED评分明显下降[(3.20±2.23)分vs (9.43±2.24)分,P<0.01],而D组各时点的PAE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D组在入PACU即刻[(3.20±1.30)分vs (9.43±2.24)分]、5 min [(3.50±1.14)分vs (9.73±2.20)分]、15 min [(3.43±1.04)分vs (9.13±2.36)分]的PAED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C组与D组PAED评分大于10分的例数分别为10例、0例(P<0.01);D组术后30 min、2 h、6 h、12 h的疼痛评分(CHEOPS评分)均明显低于C组(P<0.01)。结论骶管阻滞复合七氟烷全麻用于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可减少苏醒期躁动,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不同浓度罗派卡因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TAP)阻滞在小儿疝气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50例拟行手术治疗的小儿疝气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L组)和对照组(H组),各25例。L组采用0.250%罗派卡因0.5 mL/kg进行TAP阻滞,H组采用0.375%罗派卡因0.5 mL/kg进行TAP阻滞。比较2组患儿麻醉前、置入喉罩后、切皮前、切皮后1 min、术毕时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麻醉时间、FLACC量表评分、有效镇痛时间、镇痛泵按压次数及术后发生恶心呕吐、腹胀便秘、下肢麻木患儿例数。结果2组MAP和HR在麻醉前、置入喉罩后、切皮前和切皮后1 min 4个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毕时L组MAP和HR均高于H组患儿(P<0.01和P<0.05);2组手术时间、FLACC量表评分、术后有效镇痛时间、镇痛泵按压次数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患儿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4.0%,低于H组的32.0%(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0.250%罗派卡因0.5 mL/kg行TAP神经阻滞复合静脉镇痛泵使用,可以满足小儿疝气术后镇痛的需求,不良反应少,是多模式镇痛的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