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摘要】 目的 评估超声引导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纳入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62例,年龄18~6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为Ⅰ~Ⅱ级,随机均分为腹横肌平面阻滞组和对照组各31例。全身麻醉后行超声引导下双侧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腹横肌平面阻滞组共注射05%罗哌卡因30 ml,对照组共注射生理盐水30 ml。观察患者术后24小时恢复质量、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腹横肌平面阻滞组患者术后恢复质量较好,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 超声引导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可以促进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90例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R0.25组、R0.33组和C组),每组30例。三组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手术结束后,R0.25组与R0.33组行超声引导两点法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R0.25组每点注射0.25%盐酸罗哌卡因20 ml,两点共40 ml;R0.33组每点注射0.33%盐酸罗哌卡因15 ml,两点共30 ml;C组采用2μg/kg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法评估疼痛强度,VAS>3分,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镇痛补救;出现中度及以上程度恶心呕吐,静脉注射甲氧氯普胺(胃复安)10 mg。记录手术时间,麻醉诱导、麻醉维持药物用量;于出恢复室时(T1)、术后6h(T2)、24 h(T3)、48 h(T4)时记录疼痛评分;比较三组患者镇痛补救例数;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间麻醉诱导、麻醉维持用药量、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T2、T4时三组疼痛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时R0.33组的VAS评分高于C组和R0.25组;需要镇痛补救例数较多(P<0.05),C组和R0.25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0.25组和R0.33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三组术后均未见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TAP阻滞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较好术后镇痛效应,可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是一种有效、安全可行的神经阻滞镇痛措施。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南昌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丙泊酚1.5~2 mg/kg、舒芬太尼0.1~0.2μg/kg、咪达唑仑0.02 mg/kg、阿曲库铵0.2 mg/kg麻醉诱导,试验组行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注射0.25%罗哌卡因10 mL,对照组使用同等剂量生理盐水注射。于切皮前(T0)、切皮时(T1)、切皮后15 min(T2)、切皮后30 min(T3)、术后即刻(T4)记录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两组使用丙泊酚、瑞芬太尼的总量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进食时间;在苏醒后0.5、1、2、6、12、24 h记录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同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0时间点,两组MAP、HR水平比较,差异均...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与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在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术后的镇静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拟行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的患者86例,按照麻醉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超声引导下TAPB,注入20 ml 0.25%罗哌卡因;观察组予以超声引导下ESPB,注入30 ml 0.25%罗哌卡因+5 mg地塞米松。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苏醒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拔管时、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Ramsay评分,统计并观察两组镇痛泵按压次数、追加曲马多比例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苏醒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咳嗽状态下VAS评分组间和时点间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组间和时点间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观察组术后拔管时、术后6 h的咳嗽状态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7.
目的拟验证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abdominalplane,TAP)阻滞在剖宫产全麻后的镇痛疗效。方法实施全麻剖宫产并且愿意接受术后镇痛的产妇40例,分为TAP+PCIA(patientcontrolledintravenousanalgesia)组与单纯PCIA组。胎儿娩出后均接静脉电子镇痛泵。在手术结束后实施超声引导下TAP。观察并记录48h内各随访时点的NRS(运动与静息时),镇痛泵使用时间,按压次数(D1),实际进入次数(D2),产妇满意度评分。镇痛相关并发症:呕吐,瘙瘁,嗜睡。结果TAP+PCIA组在术后24h内的时间点的NRS评分明显低于PCIA组(P〈0.05),而24h后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镇痛泵使用时间TAP+PCIA组长于PCIA组(P〈0.05),而DI/D2低于PCIA组(P〈0.05),产妇满意度两组近似(P〉0.05)。两组镇痛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静脉镇痛可以产生较单纯静脉镇痛更为良好的产科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腰方肌(QL)阻滞与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在腹腔镜下胰腺癌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4月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下胰腺癌手术的患者40例,男15例,女25例,年龄18~7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Ⅲ级。按照随机数表字法分为QL阻滞组(Q组)和TAP阻滞组(T组),每组20例。患者术毕转运至麻醉后恢复室(PACU),Q组在PACU行双侧腰方肌阻滞,双侧分别推注0.25%罗哌卡因20 mL。T组在PACU行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双侧分别推注0.25%罗哌卡因20 mL。两组术后镇痛方案为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PCIA)。记录术后1、6、12、24、36、48 h的舒芬太尼累积用量、静息视觉模拟评分(VAS)、补救镇痛情况等;相关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呼吸抑制)以及阻滞相关并发症(穿刺部位感染、血肿、局麻药中毒)。结果:术后1、6、12、24、36、48 h,Q组静息VAS疼痛评分和舒芬太尼累积用量均明显低于T组(P<0.05),两组补救镇痛、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未出现穿刺部位感染、血肿和局麻药中毒等并发症。结论:超...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30例)和对照组(B组,30例),常规行氯胺酮静脉全身麻醉,术毕A组在超声引导下行TAP阻滞,注入0.33%盐酸罗哌卡因1.5 mg/kg,B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所有患儿术后均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比较两组术后2、4、8、12 hCHEOPS评分、Ramesay评分,记录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术后24、、8、12 h CHEOPS评分明显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77,P<0.05)。A组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明显少于B组,患儿或家长对镇痛的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Rames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5,P>0.05)。两组均未见TAP穿刺引起的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的TAP阻滞定位准确,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能有效镇痛,减少术后静脉镇痛药的需要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在腹部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71例入院择期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total laproseopie hysterectomy,TLH)或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除术(laparoscopic-assisted vaginal hysterectomy,LAVH)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镇痛,35例)和对照组(Trocar周围局部浸润镇痛,36例),比较2组镇痛满意度、镇静满意度、术后24 h内的镇痛药使用总量、术后不同时间疼痛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镇痛总满意率为85.71%、Ramsay镇静满意率8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89%、6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恶心呕吐(PONV)、呼吸抑制发生率分别为8.57%、2.86%,低于对照组的30.56%、1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24 h内的舒芬太尼使用总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数字疼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联合全凭静脉麻醉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于瑞安市人民医院行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的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两组患者均行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患者联合超声引导下TAP阻滞。评估两组患者入室后、切皮前、切皮后、气腹结束后的血流动力学[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应激反应[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恢复情况,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入室后、切皮前、切皮后、气腹结束后,对照组患者的HR持续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HR先降低再升高(P<0.05),两组患者的MAP先降低再升高(P<0.05),NE水平均持续上升(P<0.05);观察组患者切皮后、气腹结束后的HR、NE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MAP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术后至病房、术后4h、术后24h,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持续下降(P<0.05),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先上升后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4h、术后24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意识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应用于腹腔镜手术有利于术中稳定循环、减少应激,减轻术后疼痛,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140-142
目的分析术前双侧腹横肌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B)对腹部腔镜手术术后引起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自2017年5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腹部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行双侧腹横肌阻滞及不同的瑞芬太尼血浆效应室浓度作为分组依据,将9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低浓度组。对照组30例患者瑞芬太尼血浆效应室浓度控制在4 ng/mL,观察组3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复合双侧腹横肌阻滞,低浓度组3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瑞芬太尼血浆效应室浓度则采用2 ng/mL。对比三组患者术后肩部疼痛评分、手术切口周围痛域、前臂腹侧皮肤局部热刺激痛觉过敏及痛觉超敏区域及术后静注曲马多的剂量。结果术后第1天观察组患者切口周围痛域明显低于低浓度组和对照组(P0.05);低浓度组前臂腹侧皮肤局部热刺激,痛觉过敏及痛觉超敏区域则明显低于观察组和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间则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24 h静注曲马多的平均需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和低浓度组(P0.05);三组患者肩部疼痛评分,恶心、呕吐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术前双侧腹横肌阻滞(TAPB)能提供更好的术后镇痛,减少镇痛药的需求,但对术后痛觉过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腰方肌阻滞(quadratus lumborum block,QLB)与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的效果。
方法 选取择期行腹腔镜卵巢瘤切除术患者50例分为2组,QLB组和TAP组各25例。两组均采用气管插管全凭静脉麻醉,在麻醉诱导前,QLB组行双侧QLB,TAP组行双侧TAP,术后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比较术后2,6,12,24,48 h患者静息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比较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使用总量和氟比洛芬酯补救性镇痛例数;比较术后48 h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2组各时点静息疼痛VAS评分呈先逐渐上升随后再下降趋势,术后24 h疼痛最严重,且QLB组低于TAP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AP组比较,QLB组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明显延长(P<0.05),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使用总量和氟比洛芬酯补救镇痛例数明显降低(P<0.05),QLB组术后48 h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
结论 与TAP比较,QLB镇痛效果更加完善,作用时间更长并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应用,更适合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多模式镇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 block)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A组:切皮前超声引导下以0.5%罗哌卡因行双侧腹横机阻滞,每侧20ml;B组:不做任何处理.两组麻醉诱导、维持方法 相同,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联合喉罩气道管理,术后持续监测无创血压、心电图、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记录术后2、4、8、12、24h 的VAS 评分和术后额外镇痛药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在术后4、8、12h 镇痛效果优于B组( P<0.05) ;A组额外镇痛药使用次数少于B 组(P〈0.05);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呼吸抑制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阻滞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具有很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复合罗哌卡因行腹横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B)用于剖宫产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6年8月~2017年1月在医院接受剖宫产术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DEX组产妇(D组)50例和对照组产妇(C组)50例,两组术后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APB;D组产妇注射1ug/kg DEX+025%罗哌卡因共60ml;C组产妇则注射025%罗哌卡因共60ml,两组均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行双侧TAPB后到首次按压镇痛泵的时间,术后4、8、12、24和48h产妇的疼痛VAS评分、BCS舒适度评分、术后48h内PCI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产妇均未观察到TAPB相关并发症。D组产妇行TAPB后到首次按压镇痛泵的时间明显长于C组(P<005);与C组比较,D组术后8h、12h、24h的VAS评分降低,BCS评分升高(P<005);除行TAPB后到术后4h时间段外,其余各相邻时点间镇痛泵按压次数D组明显少于C组(P<005)。结论 采用1ug/kg DEX复合025%的罗哌卡因行TAPB可以为剖宫产妇提供更为理想的术后多模式镇痛效果,还能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评价地佐辛对小儿七氟烷复合麻醉下行唇腭裂修复术后苏醒期躁动的预防作用。方法以海南省人民医院择期行唇腭裂修复手术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 =30)和对照组(n =30)。手术结束前15 min 研究组患儿静脉注射地佐辛0.10 mg/kg,对照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手术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入麻醉监护治疗室(PACU)时改良Aldrete 评分,PACU 滞留时间;同时记录躁动评分(PAED)、改良东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m-CHEOPS)、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以及术毕6 h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同时记录插管时(T0)、拔管时(T1)、拔管后5 min(T2)时患儿生命体征。结果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及七氟醚吸入浓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儿PAED 评分及m-CHEOPS 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13.871,p =0.000)。两组患儿拔管时间、入PACU 即刻改良Aldrete 评分及PACU 滞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1 和T2 时研究组的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心率慢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对地佐辛耐受良好,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地佐辛可有效抑制小儿唇腭裂修复术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不延长患儿术后苏醒及拔管时间,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6):127-131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肋缘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12月我院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结束后,观察组患者予以超声引导双侧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照组不予干预,术后观察两组患者各时间点HR、MAP、SpO2、疼痛评分、恶心呕吐、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补救镇痛次数;记录术后24 h QoR-40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4 h、8 h的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后5 min、术后2 h、4 h及术后8 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显著缩短,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补救镇痛次数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QoR-40总分较高,主要体现在情绪状态、身体舒适度和疼痛等主观感受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腹腔镜胆囊术后镇痛,可以降低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有效提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早期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对比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患者术后的镇痛效应、整体转归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15年1 1月至2016年5月择期行LC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0.250%、0.375%浓度罗哌卡因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全凭静脉麻醉和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下诱导和术中维持.手术开始前,实施双侧超声引导的TAP阻滞;手术结束前给予舒芬太尼维持镇痛,转运至麻醉后恢复室和病房后,患者有疼痛主诉时给予帕瑞昔布钠和舒芬太尼镇痛.分别记录术后首次使用额外镇痛药的时间、围术期阿片类药物和帕瑞昔布钠使用总量、术后不同时段的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 rating scale,NRS)以及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 LC术后两组接受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行TAP阻滞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使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痛药用量、各时间点疼痛评分和相关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浓度罗哌卡因与高浓度相比镇痛效果相当,建议降低浓度以提高TAP阻滞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