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级创伤护理在临床上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接诊的95例严重创伤患者,根据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8例,对照组47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高级创伤护理,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并对比两组患者有效抢救时间及抢救的成功率。结果:在接受不同护理情况下,两组严重创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抢救成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的有效抢救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重创伤急救过程中,实施高级创伤护理可缩短有效抢救时间,提高创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诊科优化护理流程干预多发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佛山市中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多发伤患者45例为观察组,选取2012~2014年12月急诊科收治的多发伤患者45例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优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术前急救时间、病情评估时间、住院时间、采血至用血时间、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急救时间、病情评估时间、住院时间和采血至用血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的护理提高了多发伤患者的护理效率,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严重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采用急性模式下创伤控制性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诊疗的严重多发伤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为其提供急救模式下创伤控制性手术治疗。结果:存活患者共计36例,死亡患者9例,存活率为80%。就诊救治时间≤1 h患者存活率明显高于 1 h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 1 h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存活及死亡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存活患者损伤严重程度(ISS)评分明显较死亡患者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严重多发伤患者应用急救模式下创伤性控制手术有助于控制其病情进展,患者受伤后及早就诊并接受救治可使其存活几率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急救护理程序在严重多发生患者急救中的时效性,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设2005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抢救的严重多发伤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方法抢救,设2009年1月-2011年5月在我院抢救的严重多发伤患者为观察组采用急救护理程序进行抢救;比较两组抢救时间和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P〈0.05)。结论应用急救护理程序可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急诊预见性护理和常规急救护理对脊柱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应用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急诊科治疗的79例脊柱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及对照组39例,观察组予以预见性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急救护理,比较两组的急救成功率和负面情绪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有效抢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急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负面情绪发生率为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预见性护理提高了护理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提升了脊柱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救护质量,改善了患者的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站式救治护理对于多发伤患者抢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采取一站式救治护理之后收治的多发伤患者147例作为观察组,选取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采取一站式救治护理之前收治的多发伤患者124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急诊救治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决定性治疗时间、生命体征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7.8%、决定性治疗时间为(58.6±1.83)min;对照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85.48%,决定性治疗时间为(83.2±3.62)min,观察组监测的生命体征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专业系统化的一站式急救护理可有效缩短急诊救治滞留时间,能有效的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在预防及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方面也有着明显的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用于治疗严重多发伤合并休克的疗效。方法:40例严重多发伤合并休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处理方法;观察组:常规处理方法同对照组;加用参麦注射液。结果:观察组患者的MODS发生率为20.00%(4例/20例)低于对照组患者MODS发生率55.00%(11例/2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27,P<0.05)。观察组BLA、T、SI、BE、PT、APTT等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1)。两组严重多发伤患者治疗前血浆渗透压、血钠、血氯等生化指标都增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渗透压、血钠、血氯等生化指标均逐渐下降;治疗后6h时间点,虽然血氯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观察组血浆渗透压及血钠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参麦注射液在严重多发伤合并休克患者抢救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和研究急诊患者抢救中一站式急救模式与中医急救方法结合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的180例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一站式急救模式联合中医急救方法,统计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时间、急诊检查时间、住院天数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浙江省医疗健康集团杭州医院急诊多发伤患者采用一站式急救模式联合中医急救方法进行干预后,能够明显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能够一定程度上缩短急救时间、急救检查时间及住院天数,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厚朴排气合剂联合针刺穴位对重症监护室多发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0例多发伤术后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患者,按干预措施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针刺穴位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厚朴排气合剂干预。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干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饮食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腹内压、肠功能障碍评分均较前明显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 厚朴排气合剂联合针刺能促进多发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早期恢复,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骨髓腔输液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急救中的治疗作用。方法:70例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外周静脉输液通补液,观察组采用胫骨骨髓腔输液。结果:输液通道建立时间、首次给药时间、血压回升时间及心率恢复时间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h内抢救成功率观察组94.3%、对照组8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腔输液抢救创伤失血性休克可缩短通道建立时间与首次给药时间,提升补液速度,回升血压、恢复心率,提高4h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在急诊创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总医院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处理,观察组患者采取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急救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确诊时间、急诊科停留时间、急诊手术时间、急诊到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急救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应用于急诊创伤护理中,可优化急救指标,提高急救成功率,降低护理不良事件,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创伤重点超声评估(FAST)在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多发伤患者112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6)。对照组给予常规检查,观察组采用创伤重点超声评估检查,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误差。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误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检测误差明显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FAST用于多发伤患者急救中,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误差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院前与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急救中的作用,以便更好的开展创伤急救工作。方法:将2013年4月浙江省舟山市中医骨伤联合医院急救一体化模式实施前所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4月急救一体化模式实施后所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治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特殊检查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急诊室至手术室间隔时间、入院至手术室间隔时间均明显缩短,两组差异十分明显,P0.05;同时研究组的致残率、致死率、并发症率出现大幅降低,两组差异十分明显,P0.05。结论:院前与院内创伤急救一体化模式可有效缩短严重创伤患者的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0年12月荣成市人民医院接诊的80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以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以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及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恢复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效果,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可以使患者在手术后较短时间内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集束化急救策略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严重多发伤患者9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48例),观察组实施早期集束化急救策略,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处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病情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在检查时间、漏诊率及死亡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严重多发伤患者实施早期集束化急救策略可明显缩短检查时间,改善患者病情,降低漏诊率与死亡率,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严重创伤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严重创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措施进行急救,观察组患者采用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进行急救,对比探究两组创伤患者的急救成活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急救成活率分别为70.0%和90.0%,采用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的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成活率高于采用一般措施进行急救的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抢救严重创伤患者时,对患者实施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会使得成活率显著的提高,提升了急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创伤性肝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收治的严重创伤性肝破裂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抢救成功率、病死率,以及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28.6±21.7)min,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88.3±29.4)min,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抢救成功率为90.32%(28/3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1.29%(19/3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率为9.68%(3/31),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8.71%(12/3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13%(5/31),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5.16%(14/3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重创伤性肝破裂的治疗当中,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优化急救流程运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对抢救时间及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4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2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急救流程,观察组实施优化急救流程,比较2组急救措施及住院时间、急救效果、APACHEⅡ评分、满意度。结果:启动救治时间、溶栓时间及住院时间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诊时间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抢救成功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转运过程中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评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救流程有助于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成功率,缩短等待治疗时间,降低死亡率,改善患护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脊柱创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纳入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救治的脊柱脊髓型严重创伤患者100例,对患者采用术前损伤严重程度(ISS)评分及美国脊髓损伤协会制定的脊髓损伤严重性评分(ASIA)方法诊断评估,根据ISS评分的情况分组,共分为≥35分的截瘫合并严重的多发创伤组、25~34的截瘫合并较严重多发创伤组、17~24分的不全截瘫合并多发创伤组,分别比较3组术前术后评估情况、损伤部位、入院后的输血量、手术部位、住院天数等。结果:ISS评分值随着损伤及手术部位数的增加而增高,ISS-AIS评分结果发现3组患者ASIA评分术后均比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全瘫合并多发伤组在住院时间、手术输血量、手术部位数、受伤部位数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截瘫合并严重的多发创伤组与截瘫合并较严重多发创伤组在手术部位、住院时间、受伤部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截瘫合并严重的多发创伤组与截瘫合并较严重多发创伤组手术输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脊柱创伤需要遵循损伤控制原则,采用术前诊断评估的方法有助于术前评估和手术时机、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的判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在急诊内科的急救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梁平县人民医院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72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急救措施的差异分为观察组(微创开颅引流)和对照组(常规开颅)各3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100%91.7%)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8.3%19.4%)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急救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在住院时间(12.3±3.9)d(18.4±3.1)d、意识恢复时间(52.5±13.4)h(18.4±3.1)h、颅内压恢复时间(32.2±8.5)h(44.6±11.2)h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2.6±2.6)分(19.1±3.4)分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出血患者的急诊内科急救中,选择微创开颅引流作为急救措施,其急救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急诊外科开颅手术,提高脑出血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