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军队医院担负着战时应战、平时应急的多样化卫勤保障任务,野战医疗队在应急保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大多医务人员缺乏卫勤实战经历,导致战伤救治能力不足、分级救治观念淡薄,甚至把战伤救治等同于平时的临床工作。针对卫勤训练中存在的脱离实战,缺乏实战经验,战救意识不强等问题,在野战医疗队战伤救治训练中使用"标准化伤员",旨在提升战伤救治能力尤其是批量急危重症伤病员的救治能力。  相似文献   

2.
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收集资料,根据7步分析法对参加桌面推演队员的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明确基地医院的战伤救治范围、基地医院的战伤救治时机和基地医院战伤救治时程,以提高战救预案质量,确保战救预案实施.  相似文献   

3.
<正>野战医疗队是军队医院主要应急机动力量,以平时预编预任,战时抽组的形式存在[1],以提高战伤救治率,确保卫勤保障训练为安全目标[2],经常在紧急、突发、复杂情况下完成各项救治保障任务。这就要求医疗队军医必须有专业、精准、全面的战伤救治技术来救治伤病员,以提高伤员生存率,保障部队战斗力。笔者对中原地区同等规模的7家医院进行调研,了解到各医疗队军医战伤救治水平均存在薄弱环节,该文旨在分析就军医救治水平现状,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战伤救护护理训练的国内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目前,以军事斗争为龙头,以保障打赢为立足点,平战结合,突出抓好战伤救护护理训练已迫在眉睫。由于高技术条件的介入,现代战争模式不断发生变革,战伤救护的内容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野战护理,因此有许多方面值得护理工作管理者去探讨。近年来,一些重点担负卫勤保障任务的  相似文献   

5.
笔者所在医院野战医疗队参加"2015-卫勤力量A2"基地化训练,通过创新的训练模式,暴露发现问题,分组研讨,提出解决问题办法,形成标准化操作流程。通过合理抽组、科学施训、信息主导、群策群力,最终提高了野战医疗队的卫勤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探讨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卫勤支援保障模式.方法 通过参加上级组织的实兵对抗演习,从火线抢救、批量伤员救治、模块化抽组、远程会诊、伤员的心理干预、参训人员的文化生活等方面,构建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卫勤支援保障模式.结果 救援效率得到提高、救治效果更为理想、保障方式更为灵活、参与人员的工作强度相对降低.结论 "一链六系统"的卫勤支援保障模式经受了实际检验,有较好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戴盈  谢乍晴  周艳  梁琪  龚琴  孔旭辉 《安徽医药》2023,27(2):414-419
目的 探讨Debriefing在住院医师心脏骤停团队救治课程中的应用评价。方法 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三阶段2019级132名学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66例,观察组采用Debriefing方法进行心脏骤停团队救治课程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观察两组培训前后理论及技能成绩、理论知识及临床技能掌握情况、自我测评,同时采用调查问卷进行临床教学效果评价及教学满意度评估。结果 培训前,两组住院医师理论成绩、CPR技能、团队合作、情况评估、应急能力、沟通能力及技能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医师上述分数均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4.30±13.92)分比(79.55±14.40)分、(19.58±1.23)分比(17.40±1.30)分、(18.66±0.97)分比(16.80±1.22)分、(18.10±1.16)分比(16.38±1.54)分、(19.92±1.28)分比(17.05±1.25)分、(20.25±1.42)分比(17.40±1.46)分、(85.5...  相似文献   

8.
部队濒海训练一般包括单兵武装泅渡训练、装卸载训练、海上适应性训练(编波、航渡、换乘等)、突击上陆战斗训练和实弹演习。整个过程以海、岸为演练场,训练受水文、气象、场地影响大,训练难度高,卫勤保障复杂。笔者结合部队多年来濒海训练卫勤保障实践经验,认为做好部队濒海训练卫勤保障应抓住“三个阶段”,把握“三个环节”,解决“三个难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借助微格教学法,以提高海军基层部队军医战伤救治训练效果。方法选取海军某基层部队参加战伤救治培训班的军医共120名学员,随机将学员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名军医。试验组予以应用微格教学法,对照组按传统讲练式教学。2组学员均由相同教员按相同的教学大纲教学。在培训前和培训后分别对2组学员的各项战救技能及自我效能进行评估比较。结果对照组学员培训后的各项战救技能成绩以及自我效能评价分数优于培训前,但差于试验组学员培训后的各项战救技能成绩以及自我效能评价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师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格教学法的训练效果要优于传统教学方法,值得在海军基层部队的战救训练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以跨区基地化训练野战医疗队配备器械为基础,设置了定量的基础手术器械包、专科手术器械包和辅助手术物品包;选择耐潮湿、抗撕裂、有效期长、阻菌屏障与密闭性能好的医用无纺布作为灭菌包布;使用医疗帐篷自粘式挂袋和手术护士巡回腰包对手术物品进行分层管理及目视管理.通过优化手术物品的管理可以简化手术操作流程,降低手术护士工作强度,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创伤团队护理流程在多发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22年7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51例多发伤患者为试验组,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51例多发伤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创伤团队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抢救重要环节各时间节点、救治效果、抢救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在各抢救重要环节所需时间明显缩短,治愈出院率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及家属抢救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创伤团队护理流程有利于提高抢救效率,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痊愈出院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提升抢救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在卫勤支援船(战时由民用船舶加改装而成)模拟训练重伤员收治中应用ATLS(美军高级创伤生命支持)救治原则的效果.方法 将卫勤支援船模拟训练中收治的120例重伤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按常规救治模式收治重伤员;研究组则按ATLS指南对模拟重伤员进行诊断、识别并紧急处理,比较2组...  相似文献   

13.
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过程中,除了要利用现代化仪器设备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抢救治疗以外,还以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为基础,利用中医特色和优势,结合多种综合手段,拓宽急救范围,提高了急危重症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自救互救药品包装的颜色和标识(色标)对用药者提示效应的有效性和区分度。 方法 采用经典的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研究范式,组成了2(启动类别)×3(色标类别)的被试内混合设计,考察自救互救药品包装色标特征对再认判断反应时是否有影响。 结果 1有/无启动色标的再认判断正确率无显著性差异;反应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关启动反应时1 475.12 ms,相关启动反应时1 387.18 ms(t=2.264,P=0.02)。2色标类别因素对再认判断反应时有影响,F=9.945,P<0.001。其中,色标1、3启动效应存在,色标2未产生明显的启动效应。3色标内涵属性对再认判断反应时有显著影响。色标2反应时长顺序为:使用指令判断<一级类别判断<二级类别判断,与判断任务的难易程度相一致。使用指令的启动效应显著,一级、二级分类无启动效应,但相关启动时比无关启动时的一级分类正确判断反应时明显下降,约为96.86 ms。 结论 自救互救药品的色标设计整体启动效应明显,色标的特征规律对色标的识记过程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团队情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团队情商的管理,建立一支高情商的护理团队。方法分析影响护理团队情商的因素,探讨提高护理团队情商管理的途经。结果高情商的护理团队乐观上进,协作能力强,工作效率高。低情商的护理团队人心涣散,士气低落,工作效率低。结论护理团队情商的高低影响护理团队的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16.
蒋玉芸 《首都医药》2022,(5):105-106
目的 探讨在急诊护士急救技能训练中采取团队式急救模式培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0年10月期间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护士40名纳入对照组,期间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模式;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4月此院急诊科护士40名纳入研究组,期间采取团队式急救模式培训,对比培训前后急救时间、急诊护士理论及操作...  相似文献   

17.
临床路径及其信息化在战伤早期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论证临床路径技术在战伤早期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照临床路径技术的应用条件和战伤发生的规律特点,分析临床路径技术的基本要义和早期治疗的目标要求。结果战伤发生规律特点符合临床路径技术应用的一般要求,早期治疗是将临床路径技术应用到战伤救治的良好切入点,临床路径的应用必须要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实现。结论信息化的临床路径技术应用于战伤早期治疗,有利于提高救治效率和救治质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雷金花  占绘华  吴晓云 《河北医药》2013,35(15):2396-2398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紧急、患者病情危险,患者若抢救不及时,很可能因为心律失常而导致死亡。据世界卫生组织相关资料显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约有40%~50%死于发病后的几小时内,而70%的患者却死于送往医院的途中或现场[1]。正确、及时、有效地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院前预见性护理,能有效为患者赢取救治的"黄金时间",从而确保患者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救治。本院急诊科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为急性  相似文献   

19.
探究创伤急救在急诊外科护理中的运用效果。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诊外科患者130例,采用创伤急救对含着进行临床护理,对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探究急诊外科创伤救治的临床应用效果。在急诊外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创伤救治护理能够对患者的身心有很好的保障,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急诊外科中实施创伤救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急诊外科收治的98例患者予以分组研究,即对照组与试验组,各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创伤救治,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予以评比。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为95.9%,与对照组患者的81.6%进行对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且试验组患者的平均救治时间为(42.8±10.3)h,与对照组患者的(78.9±15.6)h进行对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急诊外科患者施行及时、有效的创伤救治,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存活率,缩短救治时间,是一种适合临床广泛应用与普及的急诊外科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