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郑州市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居民心理健康与其他指标的关系。方法 2020年2月20—22日通过微信向郑州市区372名居民发送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比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郑州市居民(调查组)与2018年常模(常模组)的SCL-90各因子分值。分析不同特征郑州市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回收有效问卷342份,回收率为91.9%。调查组强迫症状、焦虑、敌对、恐惧、睡眠饮食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常模组(均P<0.05)。女性SCL-90总分高于男性(P<0.05)。初中及以下人群SCL-90总分高于其他人群(均P<0.05)。医务工作者和个体从业者SCL-90总分高于其他职业者(均P<0.05)。离婚/丧偶人群SCL-90总分高于未婚和已婚人群(均P<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郑州市居民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女性、受教育程度较低、医务工作者、个体从业者及离婚/丧偶的居民易出现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来华医学留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提高来华医学留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英文版(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118名来华医学留学生进行线上调查。使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通过对收集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来华医学留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中国青年常模(P<0.001)。得分前四位的次序为:强迫症状>偏执>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来华医学留学生SCL-90筛查阳性率为40.4%。男留学生各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女留学生(P<0.01),现居住在中国境外的留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居住在中国境内和校内的留学生(P<0.001)。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高校应高度重视来华医学留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别给予滞留在中国境外的留学生和处在封闭式管理下的校内留学生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干预。  相似文献   

3.
张辉  贾永梅 《新疆医学》2022,(4):455-458
目的 本调查采用SCL-90、SDS、SAS评分调查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并进行相关因素的分析.方法 整群抽取新疆乌鲁木齐市定点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三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在职护理人员82名,应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采用问卷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4.
陈春丽  赵阳  祁娟  钱松梅 《安徽医学》2020,41(10):1236-1238
目的 调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蔓延期间医护人员的心理状况并探讨影响心理状况的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日至2月11日合肥市某三甲医院参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195名医护人员,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心理状况,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95名医护人员中有35人(17.9%)SCL-90总分≥160分,另有22.6%的医护人员有强迫的阳性症状。医护人员SCL-90总分、人际敏感、敌对、偏执4项阳性因子分值均低于中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护士职业是影响医护人员心理状况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医护人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心理状况总体正常,但存在一定比例的心理异常症状,护理人员明显,应建立个性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确保疫情期间医护人员能顺利完成任务。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社会支持在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2020年11月10~25日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皖西地区3所中学255名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中学教师心理健康调查问卷、一般资料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职业倦怠量表(MBI-ES...  相似文献   

6.
搜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涉及的传染病流行病学关键概念,列举官方及媒体在2020年1月21日至2月14日期间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信息中流行病学专业术语理解偏差情况并进行纠正,为有关卫生部门提供对公众进行流行病学常用术语知识科普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皖西南地区农村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和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于2020年2月1日至5日对皖西南地区766名农村居民进行网络问卷调查.比较不同人口学信息的居民之间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结果 发放在线问卷887份,回收有效问卷766份,有效率为86.4%.COVID-19疫情期间皖西南地区农村居民的心理问题发生率为23.2%(178/766),主要表现为强迫(15.1%,116/766)、人际关系敏感(9.0%,69/766)和睡眠与饮食问题(8.5%,65/766).COVID-19疫情期间,农村居民的SCL-90各因子分均低于中国常模,其中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因子分与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977,95%CI 0.965~0.989)、受教育程度(OR=0.693,95%CI 0.497~0.966)、家庭结构完整与否(OR=1.934,95%CI 1.223~3.059)、对疫情知识的了解程度(OR=0.948,95%CI 0.914~0.983)是COVID-19疫情期间农村居民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COVID-19疫情期间,皖西南地区农村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应加强对易感人群的关注,进一步普及疫情相关知识,维护疫情时期农村居民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一线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护的心理健康介入陈氏太极无极桩导引法作为切入点,剖析练习陈氏太极无极桩导引法在干预一线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护心理健康的作用,总结推广陈氏太极无极桩导引法价值及社会意义,并建议进一步做好该导引功法的研究,使其既有助于全民健康,也能在这次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的民众心理状态。方法运用网络调查方式,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之焦虑和恐惧分量表以及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自编问卷,对2 141名被试进行调查。结果疫情被试在焦虑维度上略差于普通时期的全国平均水平,在恐惧维度上极差于普通时期的全国平均水平(P0.05)。被试的心理状态在性别、年龄、来源和武汉接触史多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疫情信息与被试的焦虑、恐惧和睡眠状况呈显著正相关。具有系统思维认知倾向的被试的焦虑水平和恐惧水平明显低于其他被试(P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民众出现应激反应,主要压力源为直接威胁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疫情事件。公共应急管理需对民众进行及时的心理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并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传染病专科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2021年3月对我院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救治的护理人员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线上测评,统计分析结果,提出心理干预措施。结果:我院共有326名护理人员参与调查,抑郁症状阳性率为39.9%,焦虑症状阳性率为25.5%,对重度抑郁、焦虑护理人员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线上心理干预;焦虑、抑郁的发生率与文化程度具有差异性(P<0.05),与民族、年龄、婚姻、职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护理人员出现焦虑、抑郁状况时,应积极给予关注和心理干预,保障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