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现代医院管理》2016,(5):14-17
目的探索建立深圳市内科医师临床技术等级评价体系。方法通过分析2015年深圳市3家大型公立医院内分泌科、肾内科、心血管内科医师门急诊工作量、出院病历DRGs权重、手术操作RVUs值等,确定3个内科专科的医师临床技术分层分级标准,测算每位医师的技术级别,并与职称比对,探讨内科医师临床技术级别与职称的相关性。结果内科医师临床技术级别与职称相似度为38.02%,其中住院医师符合率86.36%,主治医师符合率29.85%,副主任医师符合率31.34%,主任医师符合率36.11%。结论通过临床技术评价体系反映临床医师的工作量及临床技术水平,更能真实反映内科医师的临床实际能力。  相似文献   

2.
《现代医院管理》2016,(5):11-13
目的探索建立外科系列临床医师技术等级评价新机制。方法通过分析当前医师职称评聘制度的弊端,借鉴国内外医师评价经验,提出应用RBRVS建立外科系列临床医师技术等级评价机制,探索建立外科系列临床医师技术等级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医生技术等级的分层分级基本原则及划分标准。结果应用RBRVS建立的外科系列临床医师技术等级评价机制,在部分专科进行了试点测试,10个试点专科的121名临床医生评定的技术等级与其原来职称相符率为61.2%。同时,新体系在人事制度改革、引进人才评价等领域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较好成效。结论基于RBRVS建立起外科系列临床医师技术等级评价机制,有利于引导临床医生持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有利于指导医院建立科学、完备的人事薪酬分配制度,全面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建立临床医师技术等级评价新机制。方法通过分析当前医师职称评聘制度的弊端,借鉴国内外医师评价经验,提出基于RBRVS、DRGs建立临床医师技术等级评价的创新机制。结果建立了基于RBRVS、DRGs的临床医师技术等级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医生技术等级"四层九级"的分层分级基本原则及划分标准;用新体系的评价结果与现行职称体系进行了比较,340名临床医生等级评定结果与实际职称相符合的有157名,总符合率为46.2%。同时,新体系在评价临床医生技术水平、推动公立医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提升临床医疗人才引进工作质量等诸多方面得到应用,并取得了初步成果。结论深圳市建立的临床医生技术等级评价体系,探索了一种客观、公正地评价临床医生临床技术水平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4.
《现代医院管理》2016,(5):22-25
目的探讨临床医师等级评价系统在心血管专科医院实施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方法深圳市医管中心参照美国RBRVS,在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心脏内外科实施了临床医生技术等级评价测试。结果心内科主治医师5人,等级评价对应1~3级2人,4级1人,5~6级2人,主任医师8人,等级对应7~8级5人,5~6级3人,住院医师和副主任医师职称完全对应等级评价结果;心血管外科等级评价对应7~8级医师基本为主任医师,评价为5~6级的包含了各职称级别的医师。结论美国RBRVS基本适用于心脏内外科临床技术评价,以等级评价为基础的绩效薪酬改革具有一定可行性,但受到原有职称评定体系的影响,评价系统中对加、减分项目以及并发症校正因子等需要进一步调整。  相似文献   

5.
关于实行临床医师岗位等级考核制的若干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华医院是上海中医药大学的附属医院,现有职工1050人,临床医师236人;设床位650张,年门诊量近70万人次。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临床医师掌握医疗法规制度情况,对各级临床医师进行医疗法规制度的考核。通过对考核结果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1)提高认识,严格法规制度;(2)加强宣传教育,增强法规意识;(3)狠抓制度落实,确保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师个人工作量的考核与评价一直是医院管理的一个重点。我们参考吸收了临床科室医疗业务工作量综合评价〔1〕的一些做法,对临床医师个人工作量的综合评价进行了尝试。原理与方法1.医师个人工作量参评项目的选取(1)参评项目参照临床科室医疗业务工作量的参评项目〔1〕,将临  相似文献   

8.
高级职称医师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针对目前三级医院高级医师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主要局限在学历、资历、论文、课题等方面的不合理现象,初步构建了三级医院高级医师临床能力评价的量化指标体系.方法 运用文献检索、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所有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结果 初步构建了三级医院高级医师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临床工作态度、能力、业绩等3项一级指标和病人满意率等21项二级指标及其权重分布,通过可信度分析和可行性研究,证明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结论 区分本指标体系不同的影响因素,建议根据评价对象和评价目标不同,深化本指标体系的研究和应用;开展医师临床能力评价方法的研究;力口强本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罗乐宣 《中国卫生》2014,(11):112-113
<正>为推动公立医院人事制度综合配套改革,深圳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借鉴国内外经验,积极探索建立与岗位管理、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相匹配的医疗人才评价机制,初步建立一套以促进临床医生持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为导向,体现其实际劳动价值的医疗人才评价制度,作为其入职、岗位聘用、绩效工资分配的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师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考核评估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临床医师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考核评估探讨张岚屈年贺国晓堂1985年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以来,我校每年都进行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工作,通过这种方式,解决了学校大部分职工,尤其是临床医师关心的职称问题,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教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构建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专业胜任力量化评价体系,通过科学评价为专职人员培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文献资料和经验总结构建评价要点,通过专家咨询法筛选评价要点并计算评价要点的权重系数,由专家组为各评估要点设计等级化的评价内容选项并赋予分值。每项评价要点得分与权重的乘积即为此要点得分,所有评价要点得分合计计算被评价者总得分。结果 评价体系包括“基础条件”“医院感染识别能力”“医院感染监测能力”“医院感染防控技术应用能力”,“应急处置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质量改进能力”“教育培训能力”和“感染防控专业科研能力”共9个维度,25项评价要点,每项评价要点包含3项等级量化评分内容。专家问卷咨询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873,总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868,条目内容效度(I-CVI)范围为0.71~1。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量化评价体系信度、效度结果满足要求,评价体系科学可行,用于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专业胜任力的科学评价,可以有效识别能力短板,确定培养方向和重点,为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我国现有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等医师培养三阶段的现状,结合我国卫生事业目前发展水平,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较深入地探讨与分析,就实施医师培养相关阶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核心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有效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青岛市某二甲综合医院350名临床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IRN)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士核心能力总分(136.39±36.19),均值(2.48±0.66);各维度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伦理与法律实践能力(2.57±0.72)、领导能力(2.57±0.69)、人际关系能力(2.54±0.68)、专业发展能力(2.50±0.70)、教育与咨询能力(2.42±0.73)、临床护理能力(2.42±0.69)、评判性思维与科研能力(2.32±0.7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年限、所在科室与护士核心能力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青岛某二甲综合医院护士核心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工作年限、年龄、所在科室是影响护士核心能力的重要因素。医院管理者应有针对性制定措施,提升护士核心能力,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构建科学、有效的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人员岗前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理论研究、现场访谈的方法初步构建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选取18位专家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进行两轮的问卷咨询确定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 两轮专家咨询的问卷回收率均为100%,计算得专家权威系数为0.865,两轮调查专家意见的协调度分别为0.310和0.280。最终确定了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49项。一级指标医学基础知识、预防医学知识、卫生检验与检疫知识、实践技能、个人能力、综合素质的权重分别为0.1272、0.1655、0.2134、0.1530、0.1482、0.1927。结论 初步形成了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此体系构建较可靠,可为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人员的培训与考核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健康危害监测信息系统在深圳市龙岗区的使用情况和评价系统使用者对该系统的认可程度.方法 在深圳市龙岗区8家职业病防治机构开展问卷调查,系统使用人员对系统的使用进行评分,指标为系统的可接受性、可操作性、主观真实性和主观满意度等方面,按照操作者对系统的认同程度由高到低进行打分,从而评价系统使用者对健康危害监测信息系统的认可程度.结果 系统使用者平均每次登陆系统停留的时间约为30 min,经常(每周)登录管理系统的使用者占26.9%,69.3%的主要系统使用者平均15 d或者更长时间登录1次健康危害监测信息系统.系统使用者根据自身的使用感觉,对健康危害监测信息系统可接受性的总体评分为4.2分(满分5分,下同),可操作性的总体评分为4.1分,主观真实性的总体评分为3.9分,主观满意性的总体评分为3.5分.结论 深圳市健康危害监测信息系统使用者对该系统的操作简便性认可度较高,但对系统的主观真实性、接受性和主观满意性的评价稍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的综合评价方法.方法 采用客观赋权法中的主成分分析赋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用TOPSIS综合评价法.对6项目省监测系统运行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应用加权TOPSIS综合评价方法得出的综合评价位次基本符合客观实际.结论 用TOPSIS法比单一指标评价能更客观、合理地反映各项目省食源性疾病监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深圳市社区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系统的运行现状,评价现有监测系统与监测目的是否匹配;分析深圳市社区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数据填报质量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优化社区食源性疾病的监测模式系统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在罗湖辖区内37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社康中心)中,随机抽取15家社康中心开展监测系统评价调查,通过资料分析、现场查看监测系统、问卷调查以及深入访谈等方式,对监测系统运行状况进行评价。结果①简单性:92.6%的被调查医生都认为系统容易使用,96.3%的被调查医生认为报告卡内容容易理解,100%的被调查医生都认为能够很快学会使用系统上报食源性疾病报告卡。填报一张食源性疾病报告卡所需的时间中位数为1~3min,每位医生平均每周上报数据需要时间不超过20min。②可接受性:罗湖区报告单位覆盖率为100%,被调查者对系统总体满意度达96.3%。③时效性:出现症状至就诊之间间隔时间平均为24—48h,患者就诊至社康医生上报报告卡的时间同样不超过24h,及时性为100%。④可靠性:食源性疾病报告卡5个信息项目存在不同程度的漏填情况,其中以实验室检测结果项目漏填情况最为严重,达87.6%(149/170)。食源性疾病报告卡中报告病例符合率为75.3%(128/170),重卡率为7.1%(12/170)。结论深圳市社区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系统简单性、时效性、可接受性较高,不足之处在于漏报率较高,报告信息项目漏填、填报合格率偏低。建议加快数据统计模块和预警模块的建设,从而提高社区食源性疾病报告卡填报的合格率,降低其漏报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以领导权变理论为基础的情境判断测验对三级医院院长领导力现状进行评价,为今后针对院长的评价和培训以及院长职业化建设工作提供建设性思路.方法 在领导权变理论基础上开发情境判断测验,对215名三级医院院长实施了领导力评价.结果 院长以“教练型”领导风格为主,并且在与“教练型”领导风格相匹配的管理情境中,院长的领导力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管理情境.结论 当前三级医院院长的领导风格以“教练型”为主,分析其管理特点与院长多来源于临床学科专家有关;而院长总体领导力处于中等水平,还要进一步通过培训手段加强院长的领导管理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深圳市感染性腹泻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运行状况,以提高监测工作质量。方法参照国际疾病监测系统评估方法,依据深圳市感染性腹泻病原谱哨点监测工作方案要求,通过现场考察、问卷调查等方法,对该市11家哨点医院、6个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情况及该系统使用情况开展调查。结果本次评估共调查该信息管理系统相关操作人员40人,男性14人(35%),女性26人(65%),其中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2人,医疗机构18人,被调查人群在性别、年龄、学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可操作性方面,大部分人认为系统容易使用,界面美观舒适,用语浅显易懂,能很快学会;47.5%的人认为登录速度还不够理想。在简便性方面,大部分人认为该系统对日常工作影响较小,病例定义容易判断、细菌和病毒纳入标准较容易判断,病例排除标准容易判断;41.0%的人认为系统要求的样本数量难以达到。在及时性方面,对患者样本的采集和检测基本能在患者发病3d内完成,但对患者信息的录入时间不一致;在数据可靠性方面,大部分人认为录入数据真实可信,结果真实可信,愿意使用该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功能能够达到需求,有32.5%的人认为不能很好地了解本监测点的情况。在目的可达性方面,大部分人认为能够了解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谱构成,对暴发疫情起到早期预警的作用,能够引导对重点地区和人群的主动监测,能为微生物风险评估提供疾病监测的本底数据。结论深圳市感染性腹泻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运转良好,但仍存在部分问题,个别监测目标目前仍难以实现,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深圳市2011年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结果,并对监测系统进行评价。方法对2011年7家Ⅰ类监测医院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7家监测医院门诊监测科室共接诊病例1 634 718例,其中流感样病例40 099例,占病例总数的2.45%;发热肺炎病例3 504例,占病例总数的0.21%,占流感样病例的8.74%。入院病例48 409例,其中发热肺炎病例1 905例,占住院病例总数的3.94%,占门诊病例总数的0.12%。2011年累计报告不明原因肺炎病例2例,其中1例被确诊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结论深圳市不明原因肺炎监测系统运行稳定,敏感性良好。如果将目前流感监测系统和不明原因肺炎监测系统有机结合,构建一个新的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监测系统,对提高监测工作效率和敏感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