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早期应用亚低温疗法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脑水肿的治疗价值和临床效果。方法 将11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亚低温组59例,均于伤后10h内行亚低温治疗,直肠温度控制在32-35℃,持续5-7d,同时监测颅内压、生命体征、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血电解质。定期头颅CT扫描。对照组57例,直肠温度控制在37℃,其它治疗两组相同。两组病人均于治疗半个月后评估脑水肿治疗效果及3个月后根据GOS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亚低温治疗组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颅内压降低、脑水肿的CT改变及血糖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3个月后亚低温组治愈31例,占53%,死亡15例,占25%。对照组治愈23例,占40%,死亡26例,占46%,两组具有显著的差异。结论 亚低温治疗明显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具有脑保护作用,临床上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脑水肿病人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可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5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54例脑震荡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BORN-BE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连续监测患者开颅手术后双侧大脑半球脑电阻抗(CEI)扰动系数的变化。结果 手术前,观察组手术侧CEI扰动指数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非手术侧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12~14 d,观察组手术侧、观察组非手术侧与对照组CEI扰动指数,两两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手术侧术后2~11 d CEI扰动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侧cei扰动系数术后2 d逐渐增加,术后4~7="" d达高峰,然后逐渐减低,至术后12="" d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侧CEI扰动系数异常波动共12例,CT示术区脑水肿11例;非手术侧CEI扰动系数异常波动共6例,CT示非手术区域脑水肿4例。结论 CEI扰动系数随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病程推移呈现动态变化,可动态评估患者脑水肿或血肿演变过程,指导临床颅内压处理方法的制定。  相似文献   

3.
早期综合疗法在救治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及交通的发达,使创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尤其是颅脑损伤已成为青少年伤病致死的首要病因,其病死率已占整个创伤患者的85%。而重型颅脑损伤更成为神经外科救治的重点,虽然随着近年来神经外科治疗水平的提高,颅脑损伤的病死率明显降低,但脑外伤后各种后遗症逐渐增多,轻者影响生活质量,重者生活不能自理甚至以植物状态生存,需长期甚至终生康复治疗。[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早期应用亚低温疗法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脑水肿的治疗价值和临床效果。方法将11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亚低温组59例,均于伤后10h内行亚低温治疗,直肠温度控制在32~35℃,持续5~7d,同时监测颅内压、生命体征、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血电解质。定期头颅CT扫描。对照组57例,直肠温度控制在37℃,其它治疗两组相同。两组病人均于治疗半个月后评估脑水肿治疗效果及3个月后根据GOS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亚低温治疗组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颅内压降低、脑水肿的CT改变及血糖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3个月后亚低温组治愈31例,占53%,死亡15例,占25%。对照组治愈23例,占40%,死亡26例,占46%,两组具有显著的差异。结论 亚低温治疗明显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具有脑保护作 用,临床上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脑水肿病人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可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颅脑损伤后炎症反应与脑水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创伤性脑水肿是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iury,TBI)后的主要继发性病理生理过程之一,也是导致颅内压增高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内外多数学者主张将脑水肿分为血管源性、细胞毒性、渗透压性和脑积水性(间质性)四类。过去几十年,根据冷冻性脑损伤模型的研究结果,普遍认为创伤性脑水肿以血脑屏障(BBB)破坏后的血管源性脑水肿为主。但新近研究发现,创伤性脑水肿是血管源性和细胞毒性的混合性水肿,并且以细胞毒性脑水肿为主。[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讨论重型颅脑损伤后出现脑梗死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17例经影像学检查证实的重型颅脑损伤后出现脑梗死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结果、临床治疗。结果 治愈6例,重残3例,轻残4例,死亡4例。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后出现脑梗死死亡率及致残率高,抢救困难,惟有早期预防,及早手术,解除脑疝,才能减少脑梗死出现,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6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恢复良好70例,中残24例,重残30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34例。结论手术清除血肿缓解颅内压,积极防治并发症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1.1一般资料 本组重型颅脑损伤112例,其中男86例,女26例,年龄4—73岁。致伤原因:车祸52例,坠落伤33例.摔伤19例,其他原因8例。  相似文献   

9.
颅脑损伤、脑水肿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文献,治疗颅脑损伤、脑水肿的药物有自由基清除剂、钙通道阻滞剂、神经内分泌制剂及改善微循环的药物等。这些药物在基础实验和临床治疗方面,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概要地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0.
脑灌注压对重型颅脑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讲述了重型颅脑损伤后脑重要病理生理变化及其与脑灌注压的关系,综述了近年临床上关于脑灌注压水平的两种看法,综合提出对重型颅脑外伤维持CPP在正常范围的低端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
七叶皂甙钠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水肿、颅内压增高是导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昏迷乃至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治疗脑水肿主要采用渗透性利尿剂、虽然其降压效果快、但作用时间短 ,并且有“反跳”现象。本研究应用七叶皂甙钠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并进行临床观察 ,结果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 :本研究于 1995年 3月至 1996年 12月 ,对采用七叶皂甙钠注射液治疗的 5 0例重型颅脑损伤 (GCS <8分〉进行临床观察 ,其中男性 2 8例 ,女性 2 2例。年龄 16~ 5 5岁。所有病例均经CT扫描 :脑挫裂伤 2 2例 ,硬膜下血肿 15例 ,硬膜外血肿 13例。2 .分组及治疗 :5 0例随机分为两组 :…  相似文献   

12.
重型颅脑损伤2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方法,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治愈率和降低致残率、死亡率。方法 对我院2000-01~2005-12收治的256例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的患者救治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6例患者中,174例患者GCS评分6~8分,82例特重型颅脑损伤(GCS评3~5分),恢复良好148例(57.8%),中残57例(22.3%),重残以及植物状态13例(5.1%),死亡38例(14.9%)。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应加强院前急救处理.早期明确诊断,手术中应充分减压以减轻对脑干的压迫,早期行气管切开、亚低温治疗和使用钙离子拮抗剂,昏迷时间较长者行高压氧治疗,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颅内压变化,积极防治并发症,是提高治俞率、改善预后和降低致残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我科近2年来对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30例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存活12人,死亡18人,其中8人已恢复工作或生活自理,4人意识恢复,但生活不能自理。现将情况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男23例,女7例,年龄最小者25岁,最大者62岁,平均43.5岁,开放伤9例,闭合伤21例,受伤2小时内的6例,2~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3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NGF治疗.对2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及伤后6个月康复期生活质量(KPS)评估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GCS评分从治疗第14天起明显好于对照组,伤后6个月随访KPS评分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未观察到与NGF有关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NGF能够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16.
近几年,我院采用紫外线照射充氧液体输注疗法(Ultravioletdrugsolutionirradiationandoxy鄄genation,UDIO)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998年1月至2001年1月收治的112例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GCS≤8分,且经一次以上头颅CT扫描确诊,均于伤后12h以内入院,无低血压及重要脏器合并损伤。入院后随机分成UDIO组和对照组:UDIO组58例,男42例,女16例,年龄16~69岁,平均年龄36.1岁;对照组54例,男39例,女15例,年龄17~68岁,平均年龄35.5岁。两组在年龄、性别、伤因、特重型脑外伤(GCS≤5分)例数、手…  相似文献   

17.
颅脑外伤液体疗法的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年前绝大多数医师对颅脑外伤伴发脑水肿与颅内高压,以限制液体与钠入量为“标准的液体疗法”。近年来已改变了这种观点,认为应用脱水剂时不应限制液体与钠入量,否则可因脑灌注压不足而导致脑损伤。本文列举限制或不限制液体与销入量疗法的临床、实验研究结果与理论基础;阐明近年来液体疗法的进展与新观点。  相似文献   

18.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36例sTBI患者(Gcs≤8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亚低温组,每组18例。伤后0、1、3、7、14、21d各行一次头颅CT检查,手术后病人均持续监测颅内压7d。对照组维持正常体温,亚低温组人院后在4.8h内将肛温降至33℃左右,并维持3~5d。比较两组颅内压、伤灶脑水肿体积变化和预后不良(GOS〈3分)率。结果在伤后第7天,对照组和亚低温组颅内压分别为(3.15±0.24)kPa和(1.78±0.24)kPa;在伤后第14天,对照组和亚低温组伤灶脑水肿体积分别为(140.90±22.95)cm^3和(81.72±15.95)cm^3;伤后1周内患者清醒率对照组和亚低温组分别为22.2%(4/18)和55.6%(10/18);伤后3年随防时,预后不良率对照组为55.6%(10/18),亚低温组为22.2%(4/18)。上述指标两组比较均相差显著(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法能减轻颅脑损伤患者的脑水肿,稳定其颅内压、缩短其昏迷时间,从而改善其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9.
重型颅脑损伤严重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预防和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严重并发症(消化道溃疡出血、肺炎、肾衰、肝功能损害)的处理。方法 对本院脑外科1995-01—2002-12间的324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严重并发症的防治回顾分析。结果 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应注重严重并发症的防治,提高治疗质量。结论 积极防治重症颅脑损严重并发症对预后起到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塞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92例,其中并发脑梗塞42例,严重影响治疗效果,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