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主动脉窦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动脉窦瘤的外科治疗王介康,龚宝生,王晓舟,邱兆昆我们自1983年1月至1993年12月共手术治疗81例主动脉窦瘤破裂病人。临床资料本组81例中男61例,女20例。年龄15~65岁。81例中仅2例无症状,3例为外院手术后复发,23例有心衰,并发室间隔...  相似文献   

2.
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景华,高声甫,周采璋,丁永清,张石江,李忠东我们自1981年1月至1992年8月共行手术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RASV)17例,均获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人中,男10例,女7例。年龄11~47岁(平均22.6岁)。...  相似文献   

3.
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 总结1973-1999年85例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主劝脉窦瘤破裂85例,合并室间隔缺损40例(47.1%),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5例(17.6%),均以补片行动脉窦瘤修补,其中40例以同一补片修补主动脉窦瘤和室间隔缺损,5例同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3例行主动脉瓣成形术。结果 全组死亡3例,死亡率3.5%,无残余分流等并发症,71例随访2个月-24年,心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主动脉窦瘤破裂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采用补片修补主动脉窦瘤及用同一乒乓球拍形补片修补窦瘤和室间隔缺损,效果较好,对于严重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应同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而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不用特殊处理。  相似文献   

4.
50例先天性主动脉窦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总结先天性主动脉窦瘤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先天性主动脉窦瘤50例,合并室间隔缺损31例,主动脉瓣脱垂14例。行窦瘤切除修补术17例,窦瘤切除加定夺缺修补19例,窦瘤切除加主动脉瓣成形12例,主动脉瓣替换2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无残余分流。结论:心脏超声对CASV诊断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5.
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总结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83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均在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窦瘤修复术,同时矫治合并的心内畸形,包括行主动脉瓣置换术20例,主动脉瓣成形术9例,三尖瓣成形术4例,肺动脉瓣重建术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37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5例,右心室流出道疏通2例,右室双腔心矫治术1例.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心力衰竭2例,再次开胸止血4例,均经治疗后痊愈.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个月~6年,平均随访25.6个月.心功能Ⅰ~Ⅱ级.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复查未发现主动脉窦瘤复发或残余分流,主动脉瓣轻度反流2例,轻至中度反流2例;术后6年主动脉瓣重度反流1例,再次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结论 主动脉窦瘤破裂预后不良,尽早手术是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的关键是恰当切除瘤体,可靠闭合窦瘤口,彻底矫治心脏畸形.  相似文献   

6.
主动脉窦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主动脉窦瘤13例,突然发病10例,隐伏起病1例,无症状2例。窦瘤破入右室4倒,右房7例,突入右房和右室流出道未破各1例。全部病例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直接缝合修补或补片修补术,窦瘤合并室间隔缺损3例,同时予以修补。13例均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8.
作者报告17例主动脉窦动脉瘤破裂(RASV)的外科治疗。心功能Ⅲ~Ⅳ级者13例(占76.5%)。合并心脏畸形主要为室间隔缺损(VSD),主动脉窦瘤多起源于右冠窦,并多破入右心室。本组17例术后无早、晚期死亡。作者对RASV的病因和临床经过特点作了描述,并对东。西方人RASV在发病年龄、窦瘤起源处、破入心腔的部位和并存心脏畸形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同时对手术方法作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47例主动脉窦瘤外科治疗经验。无冠窦破入右房12例,右冠窦破入右室35例,合并室间隔缺损18例。手术治疗效果满意。作者强调彩色超声在术前诊断中的重要性,并对重症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心肌保护要点及手术技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我们对 52例主动脉窦瘤病人的手术方法及手术效果作了回顾性分析 ,现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  1 994年 6月至 2 0 0 1年 6月 ,我们收治主动脉窦瘤破裂病人 52例 ,其中男 31例 ,女 2 1例 ;年龄 7~ 66岁 ,平均 2 9岁。主动脉右冠状动脉窦瘤 46例 ,无冠状动脉窦瘤 5例 ,左冠状动脉窦瘤 1例。窦瘤破入右室 46例 ,破入右房 5例 ,破入左室 1例。主动脉窦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31例 ,合并室间隔缺损 2 3例 ,房间隔缺损 2例 ,三尖瓣关闭不全 2例 ,二尖瓣关闭不全 1例 ,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1例 (有多种畸形同时并存 )。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 7例。…  相似文献   

11.
主动脉窦瘤21例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21例主动脉窦瘤患者的病理解剖和病程特点,对手术方法进行讨论,强调在修补窦瘤破口及室间隔缺损时应避免引起或加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相似文献   

12.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回顾分析1991~1995年间2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IE)治疗经验。本组均使用过多种抗生素,IE未能控制。其中8例于感染活动期行手术治疗;13例于感染未完全获得控制时行手术治疗;2例心脏直视手术后发生霉菌性心内膜炎,经抗霉菌药物治疗无效,改用大蒜素治疗,效果满意。本组21例施行手术治疗者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即使血培养阳性,亦应在大剂量有效抗生素保护下尽早手术。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控制感染、降低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主动脉窦瘤破裂局部病理改变及其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手术方法。方法  3 6例主动脉窦瘤破裂 (RASV)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AI) 15例、室间隔缺损 (VSD) 2 6例。补片修补 3 5例 ,其中合并VSD的均以一片法修补 ,合并AI的主动脉瓣置换 (AVR) 6例 ,主动脉瓣成形 4例。手术取材作病理检查 5例。结果 本组 3 6例中手术死亡 2例 ( 5 .6% )。存活的 3 4例病人均经门诊复查或通信随访 0 .3~ 18年 ,其中 2例死亡。病理检查见RASV合并VSD的瘤壁为纤维素样坏死或玻璃样变性。结论 主动脉窦壁纤维素样或玻璃样变性可能是其形成的病理基础。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应探查其病变程度 ,酌情一期矫正 ,瓣膜损伤明显时宜行主动脉瓣置换 ,对主动脉瓣环细小的病例 ,可借修补VSD和RASV的补片扩大主动脉瓣环。  相似文献   

14.
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损害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告2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损害的手术治疗。在体外循环下行机械瓣置换术16例19个瓣膜,行瓣膜成形术7例8个瓣膜,同时矫治先天性心脏病10例。结果:死亡3例,随访中死亡1例。结论:在心内膜炎致瓣膜损害后手术治疗是积极有效的,术中应尽量修补保存自身瓣膜,术后必须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6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诊断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目的总结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6年8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6例,女14例;年龄9~58岁,平均年龄34.3岁。术前血培养60例,阳性25例(41.7%),其中链球菌12例,葡萄球菌6例,其他细菌7例。超声心动图提示有心内膜赘生物或瓣膜穿孔42例,其中累及二尖瓣9例,主动脉瓣26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同时受累6例,三尖瓣1例。合并原发心脏疾病28例,其中先天性心脏病16例,风湿性心脏病9例,二尖瓣脱垂3例。对60例患者全程采用大剂量敏感抗生素治疗。择期手术55例,急诊手术5例。手术中清除所有感染灶,同期矫治心内畸形16例,行心瓣膜置换术41例,三尖瓣修复成形术1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3例。随访51例(89.5%),随访时间5~71个月,无心内膜炎复发,心功能恢复至级38例,级13例。结论早期诊断,掌握适当的手术时机,联合内科治疗和外科手术,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及围术期处理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2010年10月接受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治疗患者15例的临床资料。术前经超声心电图检查证实心内赘生物形成者15例。所有患者均经外科手术清除感染病灶及赘生物,并纠治瓣膜病变和心脏畸形,术前术后应用大剂量敏感抗生素。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例(6.7%),术后随访时间3~48月,随访14例(93.3%),均无心内膜炎复发,心功能恢复I级12例,Ⅱ级2例。结论外科手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正确掌握手术时机,彻底清除感染病灶,恢复瓣膜功能以及围手术期应用有效抗生素是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治愈率的生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UCSS)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手术治疗方法,为术中处理此类疾病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5月至2008年1月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手术治疗的44例UCSS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诊断12例,术中诊断32例。根据Kirklin分型,其中Ⅰ型15例,Ⅱ型9例,Ⅲ型5例,Ⅳ型15例。44例均合并其他心脏畸形。合并左上腔静脉(LSVC)直接引流入左心房15例,其中手术采用心内隧道引流LSVC至右心房14例,直接结扎LSVC1例。手术同期矫治合并的其他心脏畸形。结果本组手术死亡3例,其中1例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2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因术后发生右侧膈肌麻痹行膈肌折叠术,术后70d出院。其余40例患者术后早期恢复顺利,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11.7±12.1h;住院时间8.1±2.8d。随访32例,随访时间4个月~10年,其中9例左心房内隧道术处理LSVC患者,无死亡和并发症发生。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LSVC时,要警惕UCSS的存在。根据LSVC汇入左心房的位置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可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8.
Wang ZJ  Fan QX  Zou CW  Li DC  Li HX  Wang AB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3):808-811
目的 总结 70例主动脉窦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1988年 9月~ 2 0 0 3年 10月收治主动脉窦瘤患者 70例 ,占同期所有体外循环手术病例的 1 4 % ( 70 /496 0 ) ,其中男性 4 5例 ,女性 2 5例 ,年龄 3~ 6 9岁 [平均 ( 2 9± 15 )岁 ]。窦瘤突入右心室 4 6例、右心房 2 3例、左心室 1例。起源于右冠状动脉窦者 6 1例 ( 87% ) ,无冠状动脉窦者 9例 ( 13% )。最常见的合并畸形为室间隔缺损 ( 34例 )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 2 1例 )。手术采用单一右心房、右心室或主动脉切口或主动脉切口与右心房、右心室联合切口 ,直接缝合 ( 4 3例 )和补片修补 ( 2 7例 )闭合主动脉窦部缺损 ,术中行主动脉瓣置换术6例。结果 无术后早期死亡。 1997年以前术后住院天数为 8~ 33d[平均 ( 14 3± 6 4 )d],1997年以后术后住院天数为 6~ 15d[平均 ( 9 1± 2 6 )d]。术后并发切口感染 4例、出血 3例、气胸 1例、心律失常 4例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残余漏 1例。随访 5 3例 ( 76 % ) ,随访时间 2个月~ 13年 [平均( 6 6± 3 8)年 ],除 1例术后 7年死于主动脉夹层破裂外 ,全部存活 ,心功能为NYHA分级Ⅰ~Ⅲ级 ;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者 ( 15例 )较未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者 ( 38例 )心功能差 ( χ2 =8 30 ,P <0 0 1) ,主动脉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