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某雷管生产企业职业危害现状,保护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方法 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及要求,对该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作业工人健康体检.结果 高温、生产性有毒物质合格率100%;煤尘、噪声各有一个点时间加权浓度(强度)超标,但短时间浓度未达到最大超限倍数;职业健康检查异常率为31.59%(236/747),检出原老厂19名三硝基甲苯白内障职业病现症患者,未发现雷管生产职业危害相关的可疑患者.结论 该企业对职业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良好,但仍需加强作业人员个人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汽车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情况,为汽车制造行业的职业病危害防制提供对策。方法依据国家相关的职业卫生标准和职业监护技术规范,对金华市某客车生产企业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和卫生检测,对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该企业作业场所粉尘浓度超标率为25.93%;噪声强度超标率为58.82%;二氧化锰浓度超标率为11.11%。职业健康检查发现噪声职业禁忌证8人;电焊工尘肺观察对象3人,但未发现有疑似职业病病例。调查结果分析提示,冲压、焊接、打磨和锯木等岗位为职业病危害控制重点岗位。结论该企业职业病危害较重,应以职业病危害控制重点岗位粉尘、噪声治理为切入点,不断改善劳动环境条件,减少或消除职业病危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某汽车制造企业竣工验收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资料的分析,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找出职业危害特点,提出职业卫生管理对策。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职业卫生检测方法。结果电焊烟尘、锰尘、二甲苯、乙酸丁酯浓度以及噪声声级超标,是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50%(9/18)的焊接检测岗位电焊烟尘危害作业分级为Ⅰ级和Ⅱ级,56%(15/27)的焊接检测岗位锰尘危害作业分级为Ⅱ级和Ⅲ级;噪声测量岗位危害作业分级为Ⅰ~Ⅲ级;高温危害作业分级为Ⅰ。结论该汽车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严重,应改革生产工艺和引进先进设备,加大职业卫生经费投入,以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PVC管材生产行业的职业病危害状况调查及其综合治理的研究,探索出有效的职业病防治策略及方法。方法对PVC管材生产企业进行职业卫生调查,对铅危害采取以职业健康教育、卫生防护工程和职业卫生管理等多措施的综合治理,治理前后检测作业场所铅尘浓度,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PVC管材生产企业以混料作业场所的铅尘危害最为严重,经综合治理,铅尘浓度超标率由82.2%降至44.6%(P<0.001),作业工人职业性铅中毒的发病率由7.2%降到0.8%(P<0.001)。结论综合治理措施有显著效果,经济实用有利于在该行业推广。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某区中小型企业作业场所苯系物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重庆市中小型企业作业场所苯系物的职业危害状况,为有关部门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提供依据.[方法]对重庆市某区28家中小型企业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状况进行调查,测定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的浓度.[结果]苯、甲苯、二甲苯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4.48、62.03、45.01mg/m3,其合格率分别为27.27%、74.42%、83.72%.其中油漆工作业场所苯污染比喷漆工作业场所严重(苯合格率分别为18.18%、46.67%, P<0.05).[结论]重庆市中小型企业作业场所中苯系物的污染严重,需加强职业危害因素的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某铸造企业职业病危害状况和作业分级,为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现场调查企业职业卫生现况、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危害作业分级。结果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和高温是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前3项岗位的检测合格率分别为76.2%(16/21)、87.5%(42/48)和17.4%(4/23);其中造型和砂芯岗位其粉尘浓度合格率为0%,作业Ⅱ级(中度危害);砂芯岗位甲醇、甲醛、酚、氨和正已烷等生产性毒物为Ⅲ级(重度危害);熔炼、研磨岗位噪声为Ⅱ级(中度危害);配料、浇注、造型、砂芯和砂处理岗位噪声为轻度危害;铸造熔炼和砂模浇注岗位均为高温、Ⅱ级(中度危害)作业;企业部分岗位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尚不够建全。结论某铸造企业应进一步完善职业卫生管理措施,针对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结果,采取不同控制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无锡市汽车4S店职业卫生现状.方法 运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无锡市58家汽车4S店中的31家企业的职业卫生基本情况、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浓度与强度、作业人员接触情况等职业卫生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的31家企业均未开展职业卫生申报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控制效果评价,作业人员职业卫生意识较淡薄,工作场所存在多种职业危害因素,作业人员未检出职业禁忌证及疑似职业病,31家企业均能配备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发放个人防护用品,但部分企业作业人员不能正确使用防护设施及防护用品.结论 有关部门应加强对4S店企业的职业病危害的监督和管理,进一步规范汽车4S店职业卫生工作,切实保护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与探讨佛山市小型民营木质家具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强)度、分布及作业分级,为企业职业病防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该类型企业工作场所木粉尘总尘浓度0.7~30.3 mg/m3,超标率为18.5%;苯、甲苯、二甲苯浓度未发现超标点,1,2-二氯乙烷最高浓度为8.1 mg/m3,超标率为3.6%;等效噪声声级为68.3~112.5 d B(A),超标率56.4%。结论该类企业木粉尘、噪声危害较为突出,需要企业及相关政府监管部门进一步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减轻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工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某乡镇蓄电池厂铅危害现状进行调查,为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作业场所空气中的铅尘、铅烟进行测定,对铅接触人员的血铅、尿铅含量及血δ-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ALAD)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该企业存在严重的铅职业危害,作业场所空气中铅尘浓度超标率达82.35%,铅烟浓度超标率达84.62%;对85名铅作业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诊断为慢性铅中毒11例,观察对象36例。结论该企业严重的铅污染已对接触人员造成了危害,应加强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力度,切实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生产和使用硅产品企业矽尘危害现状,分析不同岗位工人健康损害情况,探讨硅产品生产和使用企业矽肺病防治对策和建议。方法采用现场询问,调查员填写问卷的方法对连云港市生产和使用硅产品的6家企业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收集1 005名矽尘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资料;收集矽尘危害企业和矽尘作业工人基本情况资料;对矽尘作业岗位粉尘浓度和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建材行业矽尘作业工人胸片异常率(87.6%)高于电子行业(3.6%);矽尘作业岗位总尘合格率为3.8%,呼吸性粉尘合格率为7.8%;职业健康检查胸片异常率为45.5%,肺功能异常率为32.3%,疑似尘肺病检出率为0.7%;矽尘作业场所中粉尘浓度较高的岗位有球磨、破碎、振动筛、称量、粉料包装、分拣、成品混合、拣砂、喷砂、装料、倒角等岗位,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超标倍数4.5的岗位工人胸片异常率明显高于CTWA超标倍数≤4.5组;疑似尘肺病患者所在岗位粉尘浓度及岗位CTWA高于其他接尘人员所在岗位。结论应重点加强硅产品生产企业矽尘危害防治工作,加强对重点岗位的粉尘治理和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以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为主要产品的炭素公司职业卫生防护现状,掌握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强度)及分布情况,提出职业病危害防护的对策及建议。方法按照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对该企业进行一般劳动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和检测及卫生工程相关指标检测,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显示:有46.7%的粉尘作业工种接触粉尘浓度超标;40%的噪声作业工种接触噪声等效声级超标;毒物检测结果除作业工人接触甲苯的短时间接触浓度超标外,其接触沥青烟、氟化物、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的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工频电场强度检测结果均未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建筑卫生学指标检测结果显示:部分工作场所温度较高,中心实验室通风情况不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结论该企业工作场所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中,以粉尘和噪声超标最为严重;部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效果不佳,粉尘、噪声和部分毒物的浓度或强度不能满足《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某市33家企业1989-2007年职业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探讨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特点与防治对策.方法 对某市33家工业企业1989-2007年职业卫生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89-2007年职业病危害单位监测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1);职业病危害因素总合格率72.21%.其中粉尘浓度合格率58.43%,毒物浓度合格率80.94%;矽尘、矽酸盐尘、煤尘及铅、汞、锰为主要危害物.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的主要原因是工艺技术及防护设施落后.结论 政府应加大职业卫生投入,加强职业卫生基础建设,加强职业卫生执法监督;企业要全面落实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重视职业病危害一级预防,结合技术改造从源头上控制职业病危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某灯饰公司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学调查及存在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企业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苯系物、正己烷、铅烟等。测定18个粉尘作业岗位,粉尘(总尘)浓度超标率为33.3%,测定化学毒物16个作业岗位,苯浓度超标率12.5%,甲苯浓度超标率6.25%,正己烷超标率为43.75%。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某焦化企业作业工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以及健康状况。方法 2011-2014年对某焦化企业作业工人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2011-2014年作业工人粉尘、焦炉逸散物、噪声、高温的浓度或强度的总体合格率分别为96.6%、79.1%、70.1%、89.7%,其中2014年粉尘和焦炉逸散物浓度合格率均为100.0%。噪声职业禁忌证检出8人,总体检出率1.1%;粉尘职业禁忌证检出1人,检出率0.1%;噪声观察对象检出15人,检出率2.1%,未检出粉尘观察对象和职业病病人。结论应采取综合噪声控制措施,督促工人佩戴耳塞,以保护听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北京市海淀区汽车修理行业喷漆作业的职业卫生现状,并进行风险评估。方法通过现场调查及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了解20家汽修喷漆作业职业卫生状况,采用风险评价方法 MES法进行风险评估。结果随机抽取的8家4S店及12家修理厂中,对10种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4S店及修理厂各有1个岗位二甲苯浓度超标,超标率分别为6.3%和9.1%,P0.05;两类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企业2012-2014年职业健康检查调查发现,4S店异常检出率7.9%,修理厂检出率3.6%,P0.05;4S店的职业卫生管理情况多优于修理厂,P0.05;所有喷漆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水平为四级(一般危险),调漆岗位为三级(显著危险)。结论应加强对修理厂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重视调漆岗位的职业病防护措施的设置。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辖区汽车修理行业喷漆作业挥发性溶剂的职业病危害现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按企业规模(中、小)随机抽取北京市昌平区19家汽修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喷漆作业场所检测及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显示,1家小型企业二甲苯浓度超标,超标率为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的浓度小型企业高于中型企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7名喷漆作业工人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未检出疑似职业病或职业禁忌证者。提示,应加强对小型汽修企业职业病危害的监管和治理,进一步落实流动人口上岗前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识别和分析某羧甲基纤维素钠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情况,确定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对不符合职业卫生要求的环节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并结合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该企业存在粉尘、化学毒物、噪声和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显示,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和短时接触浓度超标率分别为33.3%和66.7%;原料破碎岗位噪声等效声级超过85 dB(A),最高达到89.1 dB(A);干燥岗位WBGT指数为33.6℃,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毒物浓度合格率100%。结论该企业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生产企业。粉尘、化学毒物、噪声、高温为该企业关键职业病危害控制因素,应加强关键环节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和应急救援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杨浦区涉苯企业职业卫生危害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调查涉苯企业贯彻国家职业卫生法规执行情况及现状,为建立辖区职业卫生监督的有效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依法对辖区60家涉苯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结果部分用人单位法制意识淡薄,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等管理制度及措施不健全 ,作业场所三苯浓度抽测点合格率为87.1%,其中7家企业三苯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苯白血病检出1例,检出率为17.7/10万.结论用人单位在职业卫生管理方面与国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潜在职业危害依然存在.因此,建立有效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机制,是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9.
对某大型国有企业开展职业卫生现状调查.结果 显示,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场所898个,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16489人,占职工总人数的11.9%;职业病危害因素有3类65种(粉尘、毒物、物理因素).作业场所平均检测率为69.5%,检测合格率为97.1%;职业健康监护率为81.9%;防护用品配备率为91.8%;防...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天津市东丽区矽尘作业企业粉尘职业危害现状,及时掌握辖区内尘肺的发病特点、规律和趋势,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辖区11家矽尘作业企业基本情况、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劳动者职业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矽尘(总尘)个体采样粉尘浓度总体合格率为36.4%,矽尘(呼尘)个体采样粉尘总体合格率仅为9.1%,劳动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体征。提示,矽尘作业企业应采取切实可行的职业危害防护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作业现场粉尘浓度和对工人健康的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