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电石作为其他粉尘和碳化钙(CaC2)两种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健康危害差异.方法 选取西北某电石生产企业,通过职业卫生调查获取电石粉尘的空间分布和人群分布,开展职业卫生检测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和主要接触岗位电石粉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CTWA)和峰接触浓度(PE),采用新加坡半定量风险矩阵法进行风险评估,采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淮北市某焦化厂煤焦化综合利用二期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系统或单元提出补充措施建议,使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以控制和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控制和杜绝职业病的发生。方法通过收集相关资料、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卫生检测,采用职业卫生调查、工程分析、职业卫生检测及检查表分析等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该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煤尘、焦炭尘、一氧化碳、苯并(a)芘、苯及其化合物、二氧化硫、硫化氢、氮氧化物和噪声等;检测结果显示焦煤皮带廊和焦炭转运站定点检测粉尘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粉碎机工和炉门清理工接触噪声强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粉碎机工接触最大瞬时噪声强度达94.5 dB(A),炉门清理工接触最大瞬时噪声强度达92.2 dB(A),其余检测点的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收集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共发现有6人听阈异常。结论该项目针对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但仍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与职业病防护措施,如对粉尘检测超标岗位进行综合治理、粉碎机操作室设置隔音门窗等,切实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安全与健康。  相似文献   

3.
我国职业卫生标准主要规定了最高容许浓度、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3类职业接触限值.针对这3类接触限值,职业卫生监测单位如何根据新标准(GBZ159-2004)的规定,正确选择相应的采样方法是我国职业卫生研究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害物质采样方法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并总结了目前我国工作场所采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参阅文献对目前各类采样方法进行了比较,希望籍此能为更深层次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按照《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1部分:工作场所化学物质职业接触限值》(GBZ/T 2101—2008)的有关要求,收集、整理和分析与甲基异戊基甲酮(MIAK)相关的职业接触限值资料。选定2家生产和使用MIAK企业并将企业内接触MIAK和非接触MIAK的工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职业卫生与流行病学调查。收集MIAK使用信息、工人基本情况、职业史和职业健康体检情况,采用定点和个体采样的方法对工作环境进行检测,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对现场职业卫生、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建议我国工作场所空气中MIAK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8 h)职业接触限值制定为93 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15min)职业接触限值定为234 mg/m3。  相似文献   

5.
某化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调查、识别、分析和检测某化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该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检测与检验.结果 在目前的生产条件下,部分岗位丙烯腈超标:短时间接触质量浓度最高值为5.4mg/m3、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3.6mg/m3.丁二烯(BD)聚合振动筛岗位的BD短时间接触质量浓度高达22.7 mg/m3,超标倍数达4.54.岗位噪声强度合格率为70%.结论 该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一般情况尚可,个体防护设施比较到位,但是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设施的效果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河南省某大型燃煤电厂职业病危害因素,研究燃煤发电厂的职业病危害防护、个体防护、应急救援等方面情况,为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提出科学建议。方法 2014—2017年通过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检查表法等方法对燃煤发电厂职业病危害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采取了一定的防尘、防毒、防噪声等职业病防护措施,但部分岗位浓度超过了职业接触限值要求;氨短时间接触浓度较大,其中化学水处理单元氨短时间接触浓度范围为24.7~45.0 mg/m~3,最大短时间接触浓度为45.0 mg/m~3,为短时间职业接触限值的1.5倍,其他化学因素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粉尘浓度超标岗位主要集中在输煤单元皮带、翻车机、斗轮机、破碎机等岗位、脱硫脱硝除尘单元放灰区、电除尘器等岗位,其中输煤单元粉尘短时间接触浓度最大达到32.3 mg/m~3,为短时间职业接触限值的4倍左右;部分工人及岗位噪声强度超过了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结论燃煤发电厂的主要职业病危害为粉尘、噪声、氨等有关因素,应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护、个体防护及应急救援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了解电镀厂职业病危害现状,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对作业场所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检测的6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中,有2个铬及其化合物检测点时间加权平均(TWA)浓度超标,其短时接触最高浓度是短时接触容许溶度(PC-STEL)的2.42倍,其余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职业健康检查发现3人患有其他疾病,2人需要复查。结论该厂未能完全落实职业卫生管理工作,需加强行政监管,督促该厂提高职业病防治能力,并建立和健全完善的职业卫生综合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发现在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时存在的问题,现检出与同行商榷和供领导参考。1职业卫生评价标准与职业卫生现场采样标准脱节《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2002)只保留了硫化氢等50种有毒物质采用最高容许浓度(MAC),其余279项有毒物质和47种粉尘职业卫生标准均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然而,我国目前粉尘现场采样的国标仍为《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 5748-85),在这个国标中,粉尘采样是运用大流量、短时间采样,与《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稳定剂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其暴露水平。 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检测的方法对某稳定剂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和检测。 结果 稳定剂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粉尘(含滑石粉、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钙、硬脂酸锌、硬脂酸钙、二氧化硅)和噪声。经检测,作业工人接触粉尘(总粉尘、呼吸性粉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但包装操作位呼尘的最大短时间接触浓度是呼吸性粉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2.2倍,不符合超限倍数的要求。 结论 稳定剂生产过程中涉及粉尘类化学因素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较多,现场操作工人未按照操作规程作业,导致部分点位粉尘浓度超标,企业应加强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10.
化学物立即对生命或健康有危险的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活动中人接触化学物的主要途径是呼吸道吸入,其次是经皮肤接触。职业中毒大部分是由吸入过量化学物所致,因此,为了预防职业中毒,世界各国都致力于控制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浓度,制订职业性接触限值。如我国的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家会议(ACGIH)和国家职业安全与卫生研究所(NIOSH)制订的TWA-TLV、美国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局(OSHA)制订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容许接触限值(permissible exposure limit,PEL),都已为我国职业卫生工作者所熟如。前不久,我们在Internet网上检索到美国提供的化学物“立即对生命…  相似文献   

11.
目前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样品采集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配合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职业卫生标准与国际接轨,卫生部颁布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2002),并于2002年6月1日起实行。在近两年来,职业卫生工作人员积极贯彻执行新的职业卫生标准。GBZ 2-2002中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与我国以往的职业卫生标准有很大变化,职业接触限值由原来的最高容许浓度(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MAC)变更为最高容许浓度(MAC)、  相似文献   

12.
对某大型化肥企业进行了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发现工人接触尿素粉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为2.32~5.54 mg/m3,在散控系统大多巡检点及包控系统的料仓巡检点粉尘短时间接触浓度(CSTEL)为16.1~28.43 mg/m3,超过最大超限倍数标准;散控系统巡检工人接触氨CTWA为18.99 mg/m3,部分巡检点氨CSTEL达到79.16~229.12 mg/m3;成品包装工人接触的等效噪声LEXW超标,为88.7 dB(A)。可见,该系统存在尿素粉尘、氨、噪声等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岗位职业病危害可能造成工人职业健康损害,应从工程防护、个人防护、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设置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采取职业病危害综合防控措施降低职业病危害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某空调遥控器、显示器及主板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其危害程度,提出改善劳动环境和劳动条件的办法,帮助企业完善职业病防治工作,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方法 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标准对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结果 受检企业所有被检测生产单元的苯浓度均超出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超标率100%,其中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最大超标倍数为1.12,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最大超标倍数为0.34,噪声强度检测未超标.结论 该企业所检测的化学有毒物质中,苯污染比较严重,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洗板水、粘胶中苯的含量较高,作业场所采取职业卫生防护效果不能达到卫生要求,应结合生产工艺采取有效的防毒措施,控制化学有毒物质苯的扩散.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河南省某SF_6封闭式组合电器(GIS)制造企业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和浓强度水平,为企业开展职业卫生防护和管理提供技术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调查法、工程分析法、检测检验法等综合评价方法,对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结果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矽尘、铝合金粉尘、砂轮磨尘、电焊烟尘、NO、NO_2、甲苯、二甲苯、噪声、电焊弧光等。大罐间电焊工接触电焊烟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最大浓度为4.62 mg/m~3,喷砂工接触矽尘CTWA最大浓度为3.15 mg/m~3,打磨间打磨工、喷砂工接触噪声8 h等效声级超标,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强度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结论企业作业场所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共计17种,电焊工、喷粉工等部分岗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需加强上述岗位的职业卫生防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高原地区低质量浓度2,4,6-三硝基甲苯(TNT)时作业者肝脏及眼晶体的影响,为高原环境因素与TNT交互作用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对高原地区莱厂采用职业卫生调查,对接触.TNT的184名生产工人进行健康检查.结果 2000-2005年被调查工厂的工作场所空气检测TNT质量浓度均值基本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肝功能异常检出率接触组高于对照组(17.9%和5.5%,P<0.01);B超肝肿大检出率接触组高于对照组(7.6%和6.3%,P>0.05);眼晶体混浊和白内障检出率接触组(7.6%,4.3%)均高于对照组(1.6%,0%),盖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原地区长期接触低质量浓度TNT可对作业工人产生慢性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16.
乔娟 《职业与健康》2013,29(3):319-321
目的 分析广西地区以甘蔗为原料利用半碳酸二步法生产精制白糖工艺中的职业病危害情况,提出合理、可行的防护对策,为行政部门对甘蔗制糖生产企业的职业卫生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作业现场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检测结果及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与传统的碳酸法工艺相比,半碳酸二步法精制糖生产工艺较为先进,作业人员接触化学有害因素浓度基本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压榨、分蜜和筛分等环节噪声超标较为严重,超标率为40%.接触噪声作业人员听力损失43人,占40%.结论 噪声和高温是该工艺中需关键控制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应加强职业卫生管理,特别应加强对该工艺中噪声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咸崴 《职业与健康》2012,28(6):668-669
目的为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病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达到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预防职业病的发生的目的。方法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采用职业卫生检测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原煤运输生产系统煤尘(总尘、呼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和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有6个工作地点均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有毒气体的工种及岗位检测的TWA和STEL以及硫化氢的最高容许浓度(MAC)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5个工种接触噪声的8 h等效声级强度、5个工作岗位的噪声强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结论针对煤尘浓度超标现状,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达州市某石材加工企业职业病危害的现状,提出可行的防控措施,为石材加工行业的职业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8年9月,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和职业卫生管理检查表分析等方法,对达州市某石材加工企业正常生产期间存在职业病危害暴露的劳动者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职业病防护设施效果以及职业卫生管理措施进行综合分析、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23.0%,判定其粉尘性质为矽尘;矽尘总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1.86~3.47)mg/m3,全部检测作业点均超过了职业接触限值的规定;呼吸性粉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0.78~1.15)mg/m3,全部检测作业点均超过了职业接触限值的规定;噪声岗位的8 h等效连续A声级为65.4~99.0 dB(A),其中大切割机位、红外线切割机位和磨光机位均超过了职业接触限值的规定。结论达州市某石材加工企业应针对职业病防护措施不足和仍未达到防护效果的超标作业点(岗位)进行认真整改,加强工程防护,并严格监督作业人员正确佩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使作业人员实际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与检测等方法,明确环氧树脂玻璃钢筒体制造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种类及分布。检测结果表明,除缠绕工接触丙酮的短时间浓度超标外,其余人员接触粉尘、毒物浓度均符合限值,接触激光辐射强度符合限值,接触噪声L_(EX,8h)80 dB(A)。提示职业危害关键控制岗位为缠绕工,应加强工作场所通风系统的日常维护,并监督作业人员正确使用个人职业防护用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全面了解某企业乙烯装置的职业卫生现状,确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重点,为进一步减少作业现场职业病危害、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减轻作业人员职业病危害接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该企业乙烯装置在目前运行状态下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详细了解作业流程、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作业人员接触情况、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使用、职业卫生管理等情况.对工人作业过程中接触的毒物、噪声进行检测,并结合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职业卫生分析和评价.结果 乙烯装置的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显示,苯、甲苯、二甲苯、溶剂汽油、硫化氢浓度较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作业场所高噪声区域主要集中在压缩机、各生产单元大型机泵,噪声检测点37个,超过标准85 dB(A)的检测点达20个,老区分离压缩机岗位接触噪声较高,8h连续等效A声级结果为88.0 dB(A).结论 该企业应将噪声作为职业病防治工作重点,并要注重改进作业现场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及加强个体防护用品佩戴管理,同时完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性健康检查、职业卫生评价和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